首页> 中国专利> 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及其制备方法

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透明底膜或底板以及粘附在其上一侧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齿状圆盘,其由一条连续的棱以圆心为起点向外依次呈螺旋分布构成,任意径向方向上的任意相邻棱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高度相等;所述制备方法为UV涂布转印及转印复制法。本发明通过底基材料和微结构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的性能,满足灯具的UGR值小于19的要求;采用低温的UV涂布转印技术和粗胚辊包覆镍板的形式代替精密的滚筒模具,不仅显著提高了微结构的精度和一致性,而且效降低了精密模具的损耗,节约模具成本;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综合性能好,具有广阔的市场竞争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7409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宝瑞德纳米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785457.1

  • 发明设计人 周志凯;朱方明;

    申请日2017-09-04

  • 分类号F21V5/04(20060101);B41F16/00(20060101);F21Y115/10(20160101);

  • 代理机构苏州诚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高娟

  •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建业路2号1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40: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21

    授权

    授权

  • 2018-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1V5/04 申请日:201709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防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ANSI/IESNA RP1-04,EN12464及GB50043-2004的标准要求,灯具要达到统一炫光值(UGR)〈19,从而极大地提高照明舒适度。

在LED灯具普及之前,传统的办公照明防眩光灯具是格栅灯,它将灯光隐藏在金属反射罩内,遮蔽角度达到30度以上,同时在外侧用铝格栅进一步遮蔽轴向炫光。传统格栅灯可以很容易做到UGR<13,但对于LED面板灯,由于其结构本身不适合做防眩光处理,只能通过防眩光膜或者板材将高角度的光收束到中间工作面。

目前,LED平板灯常用的防眩光产品有挤出成型的棱晶板和热压成型的棱晶板。其中,挤出成型的棱晶板是由带负棱镜结构的钢辊模具在PS或PMMA板材挤出生产时直接在表面压出棱晶形状,由于PS和PMMA存在热膨胀和吸水性,在高温成型时棱晶结构的精度和一致性很难保证,另外钢模在高温下连续辊压容易磨损,要定期修复钢模。另一种热压成型的棱晶板是将光学级的透明PMMA板材加热,用大尺寸平面钢模热压成型,这种工艺比挤出成型精度要高,但是成本太高,大尺寸高精度的平板钢模开模成本高,大尺寸的热压成型设备的投资成本也高,此外,单片棱晶板的热压生产时间也较长,效率较低、结构大,看起来会有些刺眼。两类工艺生产的棱晶板最大的不足是在进行灯具UGR测试时,不能实现满表UGR<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LED平板灯防眩处理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包括:透明底膜或底板以及粘附在所述透明底膜或底板一侧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类菲涅尔透镜结构的齿状圆盘,其由一条连续的棱以圆心为起点向外依次呈螺旋分布构成,其中,任意径向方向上的任意相邻棱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高度相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结构的高度为25~35μm,所述中心距离为80~100μ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棱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任意径向方向上的任意相邻所述棱之间以底角彼此相邻。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微结构的材质为光学级透明光固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底膜为光学级PET膜;所述透明底板为光学级PC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UV涂布转印及转印复制法,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微结构;

(2)制备转印模具:将所述微结构无缝对接地雕刻在辊筒模具上,制备成转印模具;

(3)转印固化:通过UV涂布设备将UV光固化胶水均匀涂布在透明底膜或底板上,然后用步骤(2)中雕刻的转印模具在所述UV光固化胶水上进行辊压处理,最后置于光固化机中进行光固化处理,脱模后得到母膜;

(4)制备转印复制模具:采用转印复制技术将步骤(4)中得到的母膜的微结构复制到光学级镍板上,得到镍板模,然后将所述镍板模包覆到粗胚辊上,制备成转印复制模具;

(5)批量生产:用步骤(5)中制备的转印复制模具在步骤(3)中的UV光固化胶水进行辊压处理,最后置于光固化机中进行光固化处理,得到所述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卷材;

(6)裁剪处理:将步骤(5)中得到的卷材根据不同需求,裁剪成相应的片材,以微结构面朝外安装于LED灯具的最外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光固化胶水的粘度为150~200cps,延伸率小于0.02%、透光率大于9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和(5)中,所述光固化处理的条件为:室温,曝光功率8000~12000W,曝光时间2~3s。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镍板的厚度为50~7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通过底基材料的选择和微结构的设计,有效提高了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的性能,满足灯具的UGR值小于19的要求;本发明采用低温的UV涂布转印技术和粗胚辊包覆镍板的形式代替精密的滚筒模具,不仅显著提高了微结构的精度和一致性,而且效降低了精密模具的损耗,节约模具成本,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综合性能好,具有广阔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一较佳实施例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示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透明底膜或底板,2.微结构,3.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或底板

一种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包括:透明底膜1以及粘附在透明底膜1一侧的微结构2。

其中,所述透明底膜1为PET膜。

所述微结构2为类菲涅尔透镜结构的齿状圆盘,其由一条连续的棱3以圆心为起点向外依次呈螺旋分布构成,其中,任意径向方向上的任意相邻棱之间的中心距离相同为80~100μm,高度相等,为25~35μm,也即微结构的高度为25~35μm。 具体地,所述棱3的材质为光学级透明光固胶,其任意处的尺寸相同,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任意径向方向上的任意相邻所述棱之间以底角彼此相邻。

上述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的制备方法,为降低模具成本,采用UV涂布转印及转印复制法进行生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微结构:参考菲涅尔透镜结构,设计开发出类似结构的微结构;

(2)制备转印模具:将所述微结构无缝对接地雕刻在辊筒模具上,制备成转印模具;

(3)转印固化:根据UV涂覆设备的UV光源参数调配专用的UV光固胶,使其粘度为150~200cps,延伸率小于0.02%、透光率大于95%;

在千级无尘车间内,通过UV涂布设备将制备的UV光固化胶水均匀涂布在透明底膜上,然后用步骤(2)中雕刻的转印模具在UV光固化胶水上进行辊压处理,最后置于光固化机中进行光固化处理,脱模后得到母膜;所述光固化处理的条件为:室温,曝光功率8000~12000W,曝光时间2~3s;

(4)制备转印复制模具:在批量生产时,为了降低精密模具的损坏,节约模具成本,采用转印复制技术将步骤(4)中得到的母膜的微结构复制到厚度为50~75μm的光学级镍板上,得到镍板模,然后将所述镍板模包覆到粗胚辊上,制备成转印复制模具;

(5)批量生产:用步骤(5)中制备的转印复制模具在步骤(3)中的UV光固化胶水进行辊压处理,最后置于光固化机中进行光固化处理,得到所述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卷材;所述光固化处理的条件为:室温,曝光功率8000~12000W,曝光时间2~3s;具体光固化时间根据UV固化胶的厚度来调整;

(6)裁剪处理:将步骤(5)中得到的卷材根据不同需求,裁剪成相应的片材,以微结构面朝外安装于LED灯具的最外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所述透明底膜1换成透明底板1,材质为PC板,得到的产品为微结构防眩光板卷材。

上述方法设计的微结构,经Lighttools软件模拟测算,其可以将LED平板灯的光纤收束到85度以内,从而抑制65度以上的高角度光,减少视觉眩光,有效地降低灯具的UGR值。

经实际测试,上述方法得到的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能够将LED平板灯的UGR值降低到19以下,使得灯具在点亮时,灯光柔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