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

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还包括球顶以及主密封圈;且处于关闭位的球顶由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球顶的上球面与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从而改变了现有可膨胀密封圈充气膨胀密封的密封原理,使得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可以做的远远大于气力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物料颗粒的粒径上限,使得圆顶阀中遗留的物料颗粒不会卡在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处,从而从导致现有可膨胀密封圈磨损的外因这一方面解决了圆顶阀中的密封圈容易被磨损的问题,提高了圆顶阀中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7017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济南得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926592.3

  • 发明设计人 王公利;李尚英;杨成秋;

    申请日2017-10-0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168号二建融基大厦502-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34: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25

    授权

    授权

  • 2019-06-1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F16K31/1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100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9-06-0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16K31/122 登记生效日:201905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100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K31/122 申请日:201710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力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

背景技术

圆顶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力输送系统的阀门,它可以切断进入压力罐的流动料流或者静止料柱,然后关闭实现密封,从而保证压力罐的充填率为100%,且无须依赖于发送罐的料位计,所以控制原理简单可靠。当处理磨琢性物料时,内嵌于圆顶阀座的可膨胀密封圈,保证阀门前后的工作压力差。

目前,现有技术中圆顶阀的结构包括阀体、可膨胀密封圈、顶板、球顶以及动力装置,可膨胀密封圈通过上支撑环以及下支撑环固定于顶板上,顶板固定于阀体的上环面上,球顶通过轴承固定在阀体上,且球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其工作过程大致为:当圆顶阀打开时,首先可膨胀密封圈放气收缩,恢复与球顶之间的0.3~0.5mm的间隙,然后球顶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由关闭位转动至打开位;当圆顶阀关闭时,首先球顶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由打开位转动至关闭位,然后可膨胀密封圈充气膨胀,将与球顶之间的0.3~0.5mm的间隙密封。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一个圆顶阀与一个插板阀搭配作为一个组合共同使用,且通常将插板阀设置在圆顶阀的上方,二者的工作过程大致为:当需要向气力输送系统的压力罐送料时,首先圆顶阀动作,由关闭变为打开,然后插板阀动作打开,开始向压力罐送料;当压力罐即将灌满时,首先插板阀先动作关闭,截断料流,然后圆顶阀动作,由打开变为关闭,完成供料。

在圆顶阀的上方设置一个插板阀,主要是考虑到圆顶阀是一种精密阀,成本较高,使用一种粗糙且成本低的插板阀对其进行保护,在圆顶阀开合之前,先通过插板阀的开合来截断或者通路粉状物料流,用插板阀来承担的粉状物料流的重量,尽量避免物料流与圆顶阀直接接触,同样也避免了可膨胀密封圈与球顶之间卡满物料颗粒,减少了可膨胀密封圈的磨损。

但是,即使是设置了插板阀,在插板阀截断物料流后,不可避免地总有少量的物料颗粒散落在圆顶阀上,然后这些物料颗粒中的大部分就会在自身的重量和/或球顶的转动等动力下发生位移,并最终卡在可膨胀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处,久而久之,卡在此处的物料颗粒越来越多,且随着时间推移,对可膨胀密封圈逐渐磨损,导致可膨胀密封圈经常被磨坏,严重缩短了可膨胀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可膨胀密封圈被磨坏后必须及时停机更换,由此也导致整个气力输送系统经常停机,影响生产。

因此,如何在搭配插板阀的情况下,改进圆顶阀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卡在球顶与密封圈之间的缝隙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对密封圈的磨损,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通过改进圆顶阀的结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卡在球顶与密封圈之间的缝隙处,减少甚至避免物料颗粒对密封圈的磨损,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还包括球顶以及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

所述主密封圈通过下支撑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顶板上;

所述球顶由左支腿以及右支腿支撑,所述右支腿通过右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动气缸的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左支腿通过左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左滑动轴承包括左滑动轴套以及左转轴,所述左支腿包括左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左转轴销轴连接的左套管,所述右支腿包括右气缸以及用于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销轴连接的右套管;

所述左气缸以及右气缸均为单杆弹簧复位单作用活塞式气缸;

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且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球顶,所述左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左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右气缸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右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左塞子孔,所述左塞子孔位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左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

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右塞子孔,所述右塞子孔位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右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

所述左塞子孔中设置有左橡胶塞,所述右塞子孔中设置有右橡胶塞;

与所述左气缸连接的一根左气动软管从所述左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且与所述右气缸连接的一根右气动软管从所述右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

所述左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以密封,且所述右橡胶塞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

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以及所述右气缸进气带动向上运动且由弹簧复位带动向下运动,且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且在所述球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始终保持为极限内收缩状态,且在所述球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球顶的上球面的球心在所述左滑动轴承的左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上;

在所述球顶向上运动之前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与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之间的竖直间距常态化保持为5mm~20mm中的一个定值。

优选的,还包括喷气吹扫装置;

所述喷气吹扫装置包括导气盖、外螺纹管以及进气软管;

所述导气盖为小半薄壁球壳状,所述导气盖的球心与所述球顶的球心重合,所述导气盖的上球面上沿其竖向中心线开设有第一内螺纹通孔;

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上沿其竖向中心线开设有第二内螺纹通孔;

所述导气盖通过旋拧入第一内螺纹通孔以及第二内螺纹通孔的外螺纹管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球顶上,所述导气盖的下球面与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之间留有间隙以用于形成喷气通道,所述外螺纹管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通孔通过生料带密封连接,所述外螺纹管的上管口用塞子封闭,所述外螺纹管的上管口与所述导气盖的上球面平齐;

所述导气盖的壳厚为1mm,所述喷气通道的径向宽度为2mm;

所述进气软管的外端用于与压力气源装置连通,所述进气软管从所述左橡胶塞中穿过进入所述球顶的内侧空腔中,所述进气软管的内端与所述外螺纹管的下管口密封连通;

所述外螺纹管的位于喷气通道中的管壁上开设有六个矩形通孔,每个矩形通孔的外开口长度等于所述外螺纹管的外径的1/6,六个矩形通孔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三个矩形通孔位于上层,剩余三个矩形通孔位于下层,上层的三个矩形通孔沿圆周360°均匀分布,下层的三个矩形通孔沿圆周360°均匀分布,上层的三个矩形通孔与下层的三个矩形通孔插空交错布置以使得所述外螺纹管的管壁在圆周360°上均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主密封圈为实心密封圈,且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为用于与所述球顶相贴合的球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包括阀体、密封垫、顶板以及转动气缸,还包括球顶以及用于与所述球顶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以及所述右气缸进气带动向上运动且由弹簧复位带动向下运动;且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由所述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所述右气缸的右活塞杆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所述球顶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从而改变了现有可膨胀密封圈充气膨胀进行密封的密封原理,由于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右气缸的右活塞杆的行程不受限制,可以做的比较大,例如5mm~20mm,从而使得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可以比较大,可以远远大于气力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物料颗粒的粒径上限,从而使得圆顶阀中遗留的物料颗粒不会卡在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处,会沿着球顶的上球面落入下方的压力罐中。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顶阀,通过改变圆顶阀的密封原理,使得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可以做的远远大于气力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物料颗粒的粒径上限,使得圆顶阀中遗留的物料颗粒不会卡在主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处,从而从导致现有可膨胀密封圈磨损的外因这一方面解决了圆顶阀中的密封圈容易被磨损的问题,提高了圆顶阀中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该圆顶阀中的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右气缸的右活塞杆为极限内收缩状态时的圆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密封垫,3顶板,4球顶,5主密封圈,6下支撑环,7左滑动轴承,701左滑动轴套,702左转轴,8左气缸,801左活塞杆,9右气缸,901右活塞杆,10左橡胶塞,11右橡胶塞,12左气动软管,13右气动软管,14导气盖,15外螺纹管,16进气软管,17塞子,18矩形通孔,19左套管,2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向”、“径向”、“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2,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正压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该圆顶阀中的左气缸的左活塞杆以及右气缸的右活塞杆为极限内收缩状态时的圆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圆顶阀通过向可膨胀密封圈中充气,使得可膨胀密封圈膨胀进而将可膨胀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0.3~0.5mm的缝隙给密封,由于需要充气,因此可膨胀密封圈必须内含空腔;由于需要膨胀,所以不能太硬,也不能太厚,所以可膨胀密封圈必须是一种薄壁结构;所以可膨胀密封圈的密封原理决定了其只能是一种薄壁空心结构。

由于可膨胀密封圈是靠自身的膨胀变形去密封间隙,鉴于再好的弹性材料都有一定的膨胀上限,不可能无限制膨胀,存在一个最合理的膨胀程度区间,因此可膨胀密封圈在未充气状态时与球顶之间的缝隙不能太大,通常仅为0.3~0.5mm,这么小的缝隙,显而易见地,容易卡住大量气力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物料颗粒。

综上,由于可膨胀密封圈本身是一种薄壁空心结构,类似于自行车的内胎一样,容易被外力刺破,本身就属于易损件,这是现有技术中可膨胀密封圈容易磨损的内因;再由于可膨胀密封圈与球顶之间的缝隙很小,容易卡住大量的物料颗粒,大量物料颗粒的存在会严重磨损可膨胀密封圈,这是现有技术中可膨胀密封圈容易磨损的外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脉冲料栓密相低速气力输送系统的圆顶阀,包括阀体1、密封垫2、顶板3以及转动气缸,还包括球顶4以及用于与所述球顶4密封接触连接的主密封圈5;

所述主密封圈5通过下支撑环6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顶板3上;

所述球顶4由左支腿以及右支腿支撑,所述右支腿通过右滑动轴承与所述转动气缸的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左支腿通过左滑动轴承7固定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左滑动轴承7包括左滑动轴套701以及左转轴702,所述左支腿包括左气缸8以及用于与所述左转轴702销轴连接的左套管19,所述右支腿包括右气缸9以及用于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销轴连接的右套管;

所述左气缸8以及右气缸9均为单杆弹簧复位单作用活塞式气缸;

所述左气缸8的左活塞杆801与所述球顶4固定连接且所述右气缸9的右活塞杆901与所述球顶4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球顶4,所述左气缸8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左套管19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所述右气缸9的外壳下端与所述右套管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左塞子孔,所述左塞子孔位于所述左滑动轴承7的上方且所述左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左滑动轴承7的左转轴702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

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右塞子孔,所述右塞子孔位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上方且所述右塞子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右滑动轴承的右转轴的轴向中心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内且相互平行;

所述左塞子孔中设置有左橡胶塞10,所述右塞子孔中设置有右橡胶塞11;

与所述左气缸8连接的一根左气动软管12从所述左橡胶塞10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且与所述右气缸9连接的一根右气动软管13从所述右橡胶塞11中穿过进入所述圆顶阀的内部;

所述左橡胶塞10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以密封,且所述右橡胶塞11的外露部分整体被密封胶包裹;

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4由所述左气缸8以及所述右气缸9进气带动向上运动且由弹簧20复位带动向下运动,且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4由所述左气缸8的左活塞杆801以及所述右气缸9的右活塞杆901推动向上运动最终实现所述球顶4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5的密封面密封连接,且在所述球顶4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左气缸8的左活塞杆801以及所述右气缸9的右活塞杆901始终保持为极限内收缩状态,且在所述球顶4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球顶4的上球面的球心在所述左滑动轴承7的左转轴702的轴向中心线上;

在所述球顶4向上运动之前所述主密封圈5的密封面与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4的上球面之间的竖直间距常态化保持为5mm~20mm中的一个定值。

本申请中,在所述球顶4向上运动之前所述主密封圈5的密封面与处于关闭位的所述球顶4的上球面之间的竖直间距常态化保持为5mm~20mm中的一个定值,能用气力输送的物料,其粒径不会太大,太大的话,气力就输送不动了,通常在200目~400目,因此5mm~20mm的间隙已经远远大于气力输送系统所输送的物料颗粒的粒径上限,使得圆顶阀中遗留的物料颗粒不会卡在主密封圈5与球顶4之间的缝隙处,从而从上述导致现有可膨胀密封圈磨损的外因这一方面解决了圆顶阀中的密封圈容易被磨损的问题,提高了圆顶阀中密封圈的使用寿命。5mm~20mm的间隙对于圆顶阀来说,足够大了,再大的话,就会导致整个圆顶阀体1积过大,不利于使用和安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圆顶阀,还包括喷气吹扫装置;

所述喷气吹扫装置包括导气盖14、外螺纹管15以及进气软管16;

所述导气盖14为小半薄壁球壳状,所述导气盖14的球心与所述球顶4的球心重合,所述导气盖14的上球面上沿其竖向中心线开设有第一内螺纹通孔;

所述球顶4的上球面上沿其竖向中心线开设有第二内螺纹通孔;

所述导气盖14通过旋拧入第一内螺纹通孔以及第二内螺纹通孔的外螺纹管15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球顶4上,所述导气盖14的下球面与所述球顶4的上球面之间留有间隙以用于形成喷气通道,所述外螺纹管15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通孔通过生料带密封连接,所述外螺纹管15的上管口用塞子17封闭,所述外螺纹管15的上管口与所述导气盖14的上球面平齐;

所述导气盖14的壳厚为1mm,所述喷气通道的径向宽度为2mm;

所述进气软管16的外端用于与压力气源装置连通,所述进气软管16从所述左橡胶塞10中穿过进入所述球顶4的内侧空腔中,所述进气软管16的内端与所述外螺纹管15的下管口密封连通;

所述外螺纹管15的位于喷气通道中的管壁上开设有六个矩形通孔18,每个矩形通孔18的外开口长度等于所述外螺纹管15的外径的1/6,六个矩形通孔18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三个矩形通孔18位于上层,剩余三个矩形通孔18位于下层,上层的三个矩形通孔18沿圆周360°均匀分布,下层的三个矩形通孔18沿圆周360°均匀分布,上层的三个矩形通孔18与下层的三个矩形通孔18插空交错布置以使得所述外螺纹管15的管壁在圆周360°上均有出气口。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在圆顶阀中设置喷气吹扫装置对遗落在球顶4上的物料颗粒进行吹扫清除的先例,其中喷气吹扫装置设置的位置也是各种各样,但是,鉴于喷气吹扫装置本身吹扫的就是位于球顶4的上球面上的物料颗粒,只有吹扫气体贴着球顶4的上球面喷吹,才能吹扫得最干净、最高效,且喷气吹扫装置设置在球顶4上使得喷气吹扫装置也会转动,当圆顶阀打开通料的时候,喷气吹扫装置会隐藏在球顶4与阀体1之间,一是不妨碍物料流的正常流通,保证了物料流的流通面积,二是保护了喷气吹扫装置不被物料流严重冲刷磨损,保证了其使用寿命,三是简化了整个圆顶阀的结构,加工与维修保养方便,因此,将喷气吹扫装置的安装位置设计为安装在球顶4上是最合理的。

但是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可膨胀密封圈与球顶4之间的缝隙通常仅有0.3~0.5mm,这么小的缝隙,使得球顶4的上表面只能是圆滑的球面,不能设置像喷气吹扫装置这样的凸出球面的凸出物,否则喷气吹扫装置在随球顶4转动的过程中会很容易碰撞到可膨胀密封圈,妨碍球顶4的正常转动。但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顶阀,改变了圆顶阀的密封圈的密封原理,使得主密封圈5与球顶4之间的缝隙可以做的很大,最大可以做到20mm,最小也能做到5mm,从而使得只要喷气吹扫装置的体积大小设计合理,使得在球顶4转动的过程中喷气吹扫装置与主密封圈5之间存有间隙不会碰撞主密封圈5,就可以将喷气吹扫装置设置在球顶4上。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顶阀,通过在球顶4上设置喷气吹扫装置,控制喷气吹扫装置的喷口的喷气方向沿着球顶4的上球面,将遗留在球顶4上的物料颗粒高效地吹扫掉,避免了物料颗粒卡在球顶4与主密封圈5之间的缝隙处,避免了物料颗粒对主密封圈5的磨损,从而从上述导致现有可膨胀密封圈磨损的外因这一方面解决了圆顶阀中的密封圈容易被磨损的问题,提高了圆顶阀中的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考虑到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要随球顶4一起转动,为避免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在转动的过程中弯折破裂,优选的,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采用耐高压塑料软管;且进一步的,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在圆顶阀中的相应的某一段或某几段应做成螺旋状,类似于电话线那种的螺旋线,以方便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跟随球顶4一起转动,为简化视图,图1中将在圆顶阀中的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大多画成了直线走向,但这只是为了方便画图,在实际生产圆顶阀时,技术人员会为了方便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跟随球顶4一起转动而将左气动软管、右气动软管以及进气软管16设置成合理的形状以及选择合理的布管路径,不画出并不影响其实际存在;进气软管16进入所述球顶4的内侧空腔中后,优选的,紧贴上述球顶4的内球面敷设,以避免物料颗粒冲刷进气软管16,保护进气软管16。

所述球顶4由左支腿以及右支腿支撑,所述右支腿通过右滑动轴承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左支腿通过左滑动轴承7固定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左滑动轴承7包括左滑动轴套701以及左转轴702,在左滑动轴套701与阀体1之间的连接处、左滑动轴套701与左转轴702之间的连接处、右滑动轴套与阀体1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右滑动轴套与右转轴之间的连接处都应该做密封,以防压力罐漏气,但该处密封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对此处密封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也不再赘述,为简化视图,图1中没有画出在左滑动轴套701与阀体1之间的连接处、左滑动轴套701与左转轴702之间的连接处、右滑动轴套与阀体1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右滑动轴套与右转轴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件,但不画出并不影响其实际存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密封圈5为实心密封圈;接上述,现有可膨胀密封圈的密封原理决定了其必然是一种薄壁空心结构,是一种易损件,本身就存在容易被磨损的内因,然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顶阀,改变了圆顶阀的密封圈的密封原理,不再需要圆顶阀中的密封圈发生膨胀变形,因此,本申请中的主密封圈5可以做成实心的,类似于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空心轮胎容易被扎破的问题,发明出了实心轮胎,显而易见地,实心密封圈不存在被磨破漏气的问题,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从而从上述导致现有可膨胀密封圈磨损的内因这一方面解决了圆顶阀中的密封圈容易被磨损的问题,提高了圆顶阀中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中,所述主密封圈5的下底面为用于与所述球顶4相贴合的球面;主要是提高主密封圈5与球顶4的贴合程度,提高主密封圈5的密封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圆顶阀,工作过程大致为:当圆顶阀需要打开时,首先控制所述左气缸8以及所述右气缸9放气使得左活塞杆801以及右活塞杆901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回缩收回,带动球顶4向下运动,使得球顶4与主密封圈5的密封面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直至左气缸8的左活塞杆801以及所述右气缸9的右活塞杆901收缩为极限内收缩状态,然后球顶4在转动气缸的带动下由关闭位转动至打开位;

当圆顶阀需要关闭时,首先球顶4在转动气缸的带动下由打开位转动至关闭位,然后通过进气软管16向外螺纹管15供气,气体由外螺纹管15上的矩形通孔18喷出对球顶4的上球面上的物料颗粒进行吹扫清除,吹扫一定时间后,关闭进气软管16供气,然后控制所述左气缸8以及所述右气缸进气使得左活塞杆801以及右活塞杆901向外伸出,带动球顶4向上运动,使得球顶4与主密封圈5的密封面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直至所述球顶4的上球面与所述主密封圈5的密封面密封连接。

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