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PDOD模块和PTIC模块,由地面主机发送上行触发指令,PDOD模块解析上行触发指令中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的控制参数,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具有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具有默认的定时变量,PTIC模块通过PTIC变量对定时变量的动态修改,实现在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固定时间间隔,使航空公司的地面人员能够主动获知飞机的位置信息,同时实现了经济、安全以及有效监视飞机位置信息的目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4

    授权

    授权

  • 2018-0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8G5/00 申请日:201707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还涉及该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民航空地数据链(下称“数据链”)是一种采用ATN(航空电信网)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航空飞行器和地面信息管理系统之间数据信息交换的系统。其通过VHF(甚高频通讯)、SATCOM(海事/铱星卫星通讯)、HF(高频通讯)、SSR(二次监视雷达)的S模式作为数据链传输媒介,在飞机和地面系统间自动传输信息,将飞机与地面的人员和空管自动化系统有效联系在一起,可有效降低航班运行费用、提高航班运行效率、提前发现飞行故障、保障飞行安全。

ACARS(Aircraft Communication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是一条成熟的空地实时数字通信的链路,由数据服务供应商承担数据通讯基础建设与有偿数据转播服务。目前已扩展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AOC与ATC,前者主要面向航空公司可自主控制的应用领域,如飞机位置信息的获取、飞行情报信息的获取与推送、飞行故障信息的自动下传、飞机发动机状态与飞机性能参数的获取、机组短消息双向通信以及其他航空公司可开发的自主应用等;后者主要面向空中交通管制与公众服务领域,如起飞数字化放行(Departure Clearance)、洋际数字化放行(Oceanic Clearance)、航空终端信息服务(ATIS)、自动相关监视(ADS)、管制员与驾驶员数据链控制(CPDLC)等。

ACARS系统主要由机载设备系统、地空数据通信网络和地面应用系统构成。机载设备系统以通讯管理组件(CMU)(或等同功能设备)为核心组件,还包括飞行管理系统(FMS)、中央维护系统(CMCS)、飞机状态监控系统(ACMS)、S模式应答机、高频(HF)/甚高频(VHF)/卫星通讯系统(SATCOM)、机载打印机和机组显示系统(MCDU)等;在地空数据通信网络中,ATN网络是以SITA和ARINC两大独立数据供应商(DSP)组成的,总计10多个数据营运商为主体的,覆盖到包括南北极区域(使用HF通讯技术,信号较差)乃至全球每个角落的航空电信网络。AOC应用领域的地面系统中,航空公司使用DSP提供的数据链网关接入设备与ATN网络对接,实时获取本航空公司的飞行数据,通过后台应用集成与飞机双向信息互动。

ACARS及其通信技术主要解决飞行数据与地面系统的实时交互,但在AOC应用领域内,对飞机位置的监视,是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将飞机的注册号、时间、经度、纬度、高度、速度、风速(可选)、风向(可选)、磁航向(可选)、真航向(可选)等信息随位置报向地面系统广播。一般地,鉴于成本的考虑,航空公司将飞机位置报广播的时间间隔设定为30分钟或更短一些,无论飞机在任何地理/空间区域飞行、或出现紧急情况(或设备故障),飞机位置报广播的时间间隔都保持不变,因此,航空公司的地面人员(AOC)只能被动地等待飞机的位置信息。

另外,对于ACARS的ATC应用领域,自动相关监视(ADS)与二次监视雷达(SSR)在设计上可提供飞机位置的高密度(秒级)监视。但鉴于目前国内基础建设及其成本的考虑,ADS主要覆盖机场等终端区域,偏远地区ADS地面基站建设缺乏,无法高密度覆盖,存在大片盲区,致使ADS无法提供所有管制区真正意义的秒级位置监控;SSR的情况类似,偏远地区的覆盖同样稀疏,且SSR数据不属公共资源,不与航空公司共享;其次,由于SSR设备原理的限制,理论上其无法提供广阔水域(海洋)的高密度监视。

MH370事件发生之后,为了保障公众安全,国际民航组织以及中国民航对飞机位置追踪监视提出新的要求,要求需要实施4D/15(参考CAAC咨询通告AC-121-FS-2016-127)追踪监控的航空器具备15分钟或更短时间间隔下行发送ACARS位置报的能力;同时,地面系统需要具备接收监控航空器15分钟或更短时间间隔下行发送ACARS位置报的能力。然而,对于大型航空公司而言,缩小位置报监控时间间隔,直接造成数据传送资费成倍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济、安全、能够有效监视飞机位置信息的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主要应用于AOC领域,可以根据飞机的实际飞行情况,如不同的航线(或航班号)、或穿越不同的地理/空间区域、或关键系统故障、或发动机/状态性能参数、或机组下行特殊短消息代码,由地面主机发送上行触发指令,主动更改(如缩小)飞机位置报广播的时间间隔,以便紧密跟踪飞机的飞行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嵌入在机载ACARS通讯管理组件AOC软件平台的位置播报模块中,所述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包括可变位置播报模块和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所述可变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TIC模块,所述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DOD模块;由地面主机发送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和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上行触发指令,所述PDOD模块和PTIC模块接收该上行触发指令后,所述PDOD模块解析上行触发指令中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的控制参数,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所述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具有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即为PTIC变量,所述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具有默认的定时变量,所述PTIC模块通过PTIC变量对定时变量的动态修改,实现在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固定时间间隔,使航空公司的地面人员能够主动获知飞机的位置信息,同时克服了大型航空公司由于缩小位置报监控时间间隔,所直接造成的数据传送资费成倍增加的问题,实现了经济、安全以及有效监视飞机位置信息的目的。

本发明为了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固定时间间隔,必须要由航空公司地面主机根据条件发送上行触发指令改变其定时参数。

本发明上述方案适用于电子化飞机(电子化程度高),比如777、787、380、350、190等机型的飞机。电子化飞机的可编程能力强,因此,可接收并处理复杂的上行触发指令,所以,本方案只需上行一条具有两种需求的触发指令即可,这两种需求分别是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和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

本装置是在地面基站的软件开发平台上编译完成之后,嵌入到机载ACARS通讯管理组件AOC软件平台的位置播报模块中的,定时变量即在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生效。

本发明所述上行触发指令包括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的PDOD上行触发指令和用于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PTIC上行触发指令,所述PDOD上行触发指令和PTIC上行触发指令先后单独发送,所述PDOD模块接收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并解析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中的控制参数,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所述PTIC模块接收该PTIC上行触发指令,所述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具有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即为PTIC变量,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具有默认的定时变量,通过PTIC变量对定时变量的动态修改,实现在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本方案适用于电子化程度不高的飞机,比如737、320系列、757等传统机型的飞机,其可编程能力差,只能接收并处理简单的上行触发指令,因此,本方案需要两条上行触发指令分别单独发送,这两条触发指令分别是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和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触发指令。

本发明所述的定时变量控制飞机位置播报一般时序的时间间隔,其为软件平台默认的变量。

本发明所述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与驾驶舱显示组件相连,所述驾驶舱显示组件显示当前位置播报时间更改的机组提示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PTIC模块包括相连的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和PTIC变量解析子模块,所述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上行标签、上行消息类型、消息标识符开始字符的位置和消息标识符代码;所述PTIC变量解析子模块解析PTIC上行触发指令并截取其正文部分的设定位置的字符作为PTIC变量。

本发明所述上行消息类型确定为被解析成一个用于更新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的一个变量;所述消息标识符开始字符的位置为0,即从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定位使用设定的字符作为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该字段用于更改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的定时变量。

所述机组提示信息子模块用于当PTIC变量有效时,在MCDU上给出机组提示文本信息,告知机组当前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已被更改。该提示信息会一直显示在MCUD的“草稿”区(Scratchpad)直到有新的提示信息将其替换或机组人工按压“CLR”键盘后消失。

本发明所述PDOD模块包括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和上行指令解析子模块,所述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上行标签、上行消息类型、消息标识符开始字符的位置和消息标识符代码,上行指令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PDOD上行触发指令,若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组成字符是PDOD,立即播报飞机当前位置,否则,不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本发明所述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上行消息类型是解析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后自动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所述消息标识符开始字符的位置为0,即从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定位使用设定的字符作为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所述上行指令解析子模块收到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为设定的字符的PDOD上行触发指令后,自动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上述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机载ACARS通讯管理组件AOC软件平台的位置播报模块中嵌入可变位置播报模块和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可变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TIC模块,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DOD模块;

(2)由地面主机发送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和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上行触发指令;

(3)所述PDOD模块和PTIC模块接收该上行触发指令后,所述PDOD模块解析上行触发指令中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的控制参数,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所述上行触发指令中具有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即为PTIC变量,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具有默认的定时变量,所述PTIC模块通过PTIC变量对定时变量的动态修改,实现在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所述上行触发指令包括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的PDOD上行触发指令和用于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PTIC上行触发指令,所述PDOD模块接收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所述PTIC模块接收该PTIC上行触发指令,地面主机先后发送PDOD上行触发指令和PTIC上行触发指令,所述PDOD模块接收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并解析PDOD上行触发指令中的控制参数,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所述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具有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即为PTIC变量,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具有默认的定时变量,通过PTIC变量对定时变量的动态修改,实现在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飞机在起飞前收到PTIC上行触发指令后,新的计时变量T1被读入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第一个位置报在起飞后经过C-T1时间后发出,C为飞机起飞的时刻;在飞行过程中,新的计时变量Tn在上一个计时周期Tn-1计时到时生效;飞机落地后最后一个计时变量仍然保存在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直到新的PTIC上行触发指令改变该最后一个计时变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可以根据飞机的航线或航班号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地面IT系统建立航班/航线数据库,根据飞机ACARS的滑出报中的航班信息,有选择地发送PTIC/PDOD上行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2)本发明可以根据飞机飞行轨迹穿越地理边界信息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地面IT系统根据位置报中的航班信息、经纬度信息与导航数据库中的计划航路信息匹配,当发现飞机逼近或离开某敏感地理边界时,主动发送PDOD/PTIC上行触发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3)本发明可以根据飞机关键系统实时故障信息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地面IT系统设定关键故障信息库,在地面系统收到中央维护系统发出的ACARS故障时,自动完成故障信息匹配,主动发送PDOD/PTIC上行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4)本发明可以根据飞机发动机状态/实性能参数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地面IT系统对ACMS参数进行实时动态计算,或将实时参数与历史数据进行动态模式匹配,当参数达到预算门限值时,主动发送PDOD/PTIC上行触发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5)本发明可以根据飞机机组特殊短消息代码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驾驶舱多功能功能显示组件(MCDU)或其它等效设备(如MFD)上嵌入新的人机界面,机组输入PTIC下行请求报文,地面系统解析后发送PDOD/PTIC上行触发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6)本发明改变了目前航空公司的地面人员只能被动等待飞机的位置信息的现状,可实现在任何地理/空间区域飞行、或出现紧急情况(或设备故障),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目的,经济、安全,能够有效监视飞机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飞机通断电周期中位置播报的一般时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时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飞机可变位置播报时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加入PDOD上行触发指令后的PTIC时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PTIC变量解析界面;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MCDU机组提示信息界面;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PTIC上行报文模版;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PDOD上行报文模版;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上行报文的IMI的定义界面;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上行报文模版;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PTIC时序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PTIC上行报文的定义(包括IMI+上行指令)界面;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机组提示信息界面(位置播报时间间隔不为零);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机组提示信息界面(位置播报时间间隔为零);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PTIC上行报文模版;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PDOD上行报文模版;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4PTIC变量解析界面;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PTIC上行报文模版;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PDOD上行报文模版。

具体实施方式

飞机位置播报一般时序的确定,参见图1,确定飞机位置播报时序的主要机载设备是ACARS机载设备中的通讯管理组件(CMU)/空中交通服务组件(ATSU)中的AOC软件,或其他等效机载设备及其系统软件(如波音777的CPM-COM中的DCMF AMI软件、波音787的CCR中的CMF AMI软件),厂家交付时,一般默认值(下称T0)为30分钟(厂家亦可根据航空公司的个性化需求调整此默认值,如15分钟等),但该默认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除非再次修改以上设备的系统软件,即其位置播报总是以固定不变的时间间隔/频率向地面系统播报。

为了减少无效/重复的位置播报,飞机在地面时,位置报(POS)被抑制,即从飞机接通电源(Electrical Power On)到飞机起飞(OOOI-OFF)事件之间与飞机着陆(OOOI-ON)到飞机关断电源(Electrical Power Off),飞机不发出位置播报。在飞行期间,飞机以默认的/固定的时间间隔(如30分钟)向地面系统播报位置报。

实施例1

如图2~8所示,是本发明一种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参见图2,本发明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航空公司地面主机、机载ACARS通讯管理组件及其驾驶舱显示组件,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包括安装嵌入于飞机通讯管理组件AOC软件平台的位置播报模块上中的可变位置播报模块和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可变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TIC模块,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DOD模块,地面主机与数据链服务供应商的网关系统连接;由地面主机先后单独发送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的PDOD上行触发指令和用于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PTIC上行触发指令,PDOD模块接收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并解析指令中的控制参数,立即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即PDOD模块收到PDOD上行触发指令后,只要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被PDOD模块正确解析,无附加延时/定时逻辑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PTIC模块接收该PTIC上行触发指令,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具有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即为PTIC变量,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具有默认的定时变量,PTIC模块通过PTIC变量对定时变量的动态修改,实现在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本装置与驾驶舱显示组件相连,驾驶舱显示组件显示当前位置播报时间更改的机组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机型是电子化程度不高的飞机,其可编程能力差,只能接收并处理简单的上行触发指令,因此,本实施例需要两条上行触发指令分别单独发送,即PDOD上行触发指令和PTIC上行触发指令先后单独发送。

ACARS AOC软件为嵌入式可编程系统。一般地,CMU的硬件供应商会提供一套开放的AOC软件开发平台,有能力的航空公司可在此平台上修改或开发全新的AOC应用软件,即经编译形成本发明装置,而后再通过飞机数据装载系统嵌入到飞机的AOC软件平台中。

可变位置播报(PTIC)时序的确定,参见图3,为了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固定时间间隔,必须由地面主机根据条件上行触发指令改变其定时参数(下称T1),第一次触发T1=10分钟,即希望飞机以10分钟为间隔播报位置报。此时,飞机在地面,T1计时被抑制,但T1已被ACARS读入非易失内存(NVM),一直到飞机起飞(时刻C)后经过C-T1=10分钟之后发出第一个位置报,之后T1计时开始生效,然后每T1=10分钟后飞机播报一次位置报;在飞行过程中,地面主机发送第二次触发指令T1=5分钟,即希望飞机以5分钟为间隔播报位置报,在上一个T1=10分钟计时未到时,T1=5分钟不生效,直到上一个T1=10分钟计时到,发出位置报时,AOC软件读取新的T1参数(即T1=5分钟),然后每T1=5分钟后飞机播报一次位置报,并一直保持到下一个T1改变它,否则直到飞机落地后位置报才停止播报(T1被抑制)。由于T1被读入NVM,因此,即使飞机断电,下次飞机通电后,飞机以最后一个改变的T1为初始值,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被新的T1改变。这种有上行触发指令改变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过程称为PTIC(Position Time Interval Change-位置(报)时间间隔变更)。

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PDOD),参见图4,PTIC存在一明显缺陷,即地面主机上行T1触发指令时,飞机无法立即响应位置播报(即使飞机收到T1),即地面主机仍无法立即获知飞机的位置状态。为解决此问题,必须在上行T1触发指令之前,上行另一个触发指令(下称T0),令飞机立即播报当前位置状态,即PDOD(Position Download On Demand)。PDOD上行触发指令须在PTIC上行触发指令之前发送。在任何时候,只要飞机收到PDOD上行触发指令,立即播报当前位置报,即使飞机在地面,也会播报飞机在地面的位置信息。然后,地面主机发送PTIC上行触发指令(并不需要等待收到由PDOD触发下行的位置报),飞机进入PTIC过程。PDOD上行触发指令与PTIC上行触发指令成对使用,即可实现获取立即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机型是波音B737系列/B757/B767等传统机型。

美国Honeywell公司提供的ART758(ACARS Reconfiguration Tool)是一款通用的ACARS AOC软件开发平台,其适用于所有安装Honeywell公司生产的ACARSMARK-II CMU硬件,这种CMU主要安装在B737NG/B757/B767等传统机型以及早期的A320(1997年到2000年之间生产)系列飞机上。本发明使用ART软件,实现了上述飞机的CMU硬件AOC软件的可变位置播报模块和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即PTIC/PDOD功能模块。

PTIC模块的实现:PTIC模块包括相连的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和PTIC变量解析子模块,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上行标签、上行消息类型、消息标识符开始字符的位置和消息标识符代码。PTIC变量解析子模块解析PTIC上行触发指令并截取其正文部分的设定的字符作为PTIC变量。

PTIC变量是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在飞机位置播报一般时序中,时间间隔受CMU AOC软件默认的定时变量控制。定时变量为T3,标号155,默认30分钟。通过PTIC变量对T3的动态修改,以达到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可灵活可变的目的。

(1)上行报文标签(Label)的确定:在ARINC620基础协议中,上行标签10~49用于用户定义的消息(User Defined Message),不会对机载设备其他系统产生任何影响。

本实施例使用17作为PTIC上行标签。此时,地面主机上行触发指令的SMI必须是M17,由DSP转换为Label 17,上行至目标飞机。

(2)上行报文消息类型的确定:CMU接受5种上行消息类型:Report,Insert,Request,Advisory,Report&Insert。其中:

(表1)

本实施例将PTIC上行消息类型定义为Insert,即PTIC上行触发消息被CMU解析为一个用于更新CMU系统内存NVM中的一个变量。

(3)PTIC上行报文IMI开始字符位置的确定:根据ARINC620基础协议,嵌入的消息标识符IMI(Imbedded Message Identifier)由若干个字符(或数字)组成,用于标识上行报文的类型,即对于同一种上行报文来说,IMI是唯一的,且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定。CMU根据IMI的起始字符的位置定位IMI代码。

本实施例IMI开始字符位置为0,即CMU从上行报文的第一个字符(含)开始定位PTIC IMI代码。

(4)PTIC上行报文IMI代码的确定:使用拉丁字符PTIC作为上行报文IMI代码。该字段内容将被用于更改CMU NVM中的PTIC变量。

(5)PTIC变量解析:PTIC变量解析子模块解析PTIC上行触发指令并截取其正文部分的第4和5(从0开始)个字符作为PTIC变量的值;忽略此后的任何字符。参见图5。

本实施例按照以下规则解析PTIC上行触发指令:

(表2)

其中:

(1)n为1~9之间的任一整数;

(2)X为A~Z之间的任一拉丁字符(忽略大小写);

(3)...表示数量不定。

CMU非易事内存变量T3有效性检验规则为“d!dd”,即“0~99”之间的十进制正整数的正则表达式,当PTIC变量不符合此有效性检查时,T3恢复到“飞机位置播报一般时序”中的默认值;若PTIC变量=00(如PTIC00或PTIC0),则位置播报功能被抑制,即飞机停止位置信息自动播报功能。

PTIC机组提示信息的显示,参见图6,PTIC模块收到PTIC上行触发指令后,解析PTIC变量,确定被调整后的位置播报时间间隔T3,若PTIC变量有效,则在MCDU上给出机组提示文本信息,告知机组当前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已被更改,本发明使用“POS ITERV WASCHGD”文本给出机组提示;该提示信息会一直显示在MCUD的草稿区(Scratchpad)直到有新的提示信息将其替换或机组人工按压CLR键盘后消失。此功能可选。若机组希望知悉当前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被更改的状态则启用此功能,否则可删除Insert Successful下的文本内容,此功能即被禁止。

PTIC上行报文模版,参见图7。发送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终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套用该模版,为:

B-5596

□QU BJSXCXA

.CANXMCZ 120119

AN B-5596/FI CZ3777/MA 312A

-PTIC15

PTIC上行报文模版字段解释:

(表3)

其中:

(1)尖括号“<>”之内的内容为字段,之外的内容为固定字

(2)ASCII,表示ASCII码,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其ASCII码值,其中:

(2.1)

(2.2)

PDOD模块包括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和上行指令解析子模块,上行指令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上行标签、上行消息类型、消息标识符开始字符的位置和消息标识符代码,上行指令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PDOD上行触发指令,若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组成字符是设定的字符,在本实施例中,设定的字符是PDOD,立即播报飞机当前位置,否则,不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PDOD上行报文格式的定义与解析:

(1)上行标签(Label)的确定:上行标签的意义与PTIC模块的上行标签的意义相同。本实施例使用17作为PDOD上行标签。

此时,地面主机上行触发指令的SMI必须为M17,由DSP转换为Label 17,上行至目标飞机。

(2)上行消息类型的确定:关于CMU接受5种上行消息类型,参见表1。

当上行消息类型为Insert,上行指令解析子模块解析该上行消息,自动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3)IMI开始字符位置的确定:IMI的意义与PTIC模块的IMI的意义相同。本实施例中,IMI开始字符位置为0,即CMU从上行报文的第一个字符(含)开始定位PDOD IMI代码。

(4)上行报文IMI代码的确定:本实施例使用拉丁字符PDOD作为上行报文IMI代码。PDOD模块收到IMI代码为PDOD的上行报文后,自动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5)上行指令的解析:上行报文正文仅允许四个字符PDOD出现,任何其他字符的出现,都将导致PDOD操作失败,PDOD模块将不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PDOD上行报文模版,参见图8。发送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终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套用该模版,为:

B-5596

□QU BJSXCXA

.CANXMCZ 120119

AN B-5596/FI CZ3777/MA 312A

-PDOD

上述各字段解释见表3。

一种上述灵活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装置的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机载ACAR通讯管理组件AOC软件平台的位置播报模块中嵌入可变位置播报模块和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可变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TIC模块,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模块称为PDOD模块;

(2)由航空公司地面主机发送PDOD上行触发指令,PDOD模块接收该PDOD上行触发指令并解析PDOD上行触发指令中的控制参数,播报飞机当前位置状态;首先,识别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上行标签和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消息类型,PDOD上行触发指令中嵌入的消息标识符用于标识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消息类型,嵌入的消息标识符的起始字符位置为0,即从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定位上行消息的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使用拉丁字符PDOD作为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收到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为PDOD的PDOD上行触发指令后,自动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其次,解析PDOD上行触发指令,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组成字符是PDOD,若出现其它字符,不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本发明飞机在任何时刻(包括在地面)收到PDOD上行触发指令时立即进行即使位置播报。

(3)由地面主机发送PTIC上行触发指令,PTIC模块接收该PTIC上行触发指令,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具有用于改变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变量,即为PTIC变量;首先,识别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上行标签和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类型,在收到该PTIC上行触发指令后,被解析为一个用于更新CMU系统非易失内存NVM中的一个变量;PTIC上行触发指令中嵌入的消息标识符用于标识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类型,嵌入的消息标识符的起始字符位置为0,即从上行消息的第一个字符开始定位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使用拉丁字符PTIC作为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嵌入的消息标识符代码,该字段用于更改飞机通讯管理组件的非易失内存中的PTIC变量;截取PTIC上行触发指令第4和5个字符作为PTIC变量的值。飞机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具有默认的定时变量,通过PTIC变量对定时变量的动态修改,实现在获取飞机当前位置状态的前提下改变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飞机在地面时,位置报播报计时器被抑制;飞机在起飞前收到PTIC上行触发指令后,新的计时变量T1被读入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第一个位置报在起飞(时刻C)后经过C-T1时间后发出;飞行过程中,新的计时变量Tn在上一个计时周期Tn-1计时到时生效;飞机落地后最后一个计时变量仍然保存在通讯管理组件非易失内存中,直到新的PTIC上行触发指令改变该计时变量。

在其它实施例中,美国Honeywell公司提供的ART758(ACARS ReconfigurationTool)是一款通用的ACARS AOC软件开发平台,其亦适用安装了ATSU(Air Traffic ServiceUnit,空中交通私服组件)硬件的空客飞机的ATUS平台软件中的24TX(AOC)应用层软件。本实施例使用ART软件,实现对安装了ATSU硬件的A320系列飞机(包括A320/A321/A319)与A330飞机的24TX(AOC)软件的PTIC/PDOD功能模块,其实现方法与实施例1的实现方法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机型是波音B777系列机型。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公司提供的GBST(Ground Based Software Tool)是一款AMI(Airl ine Modifiable Items)软件开发平台,其适用于安装Honeywell公司生产的AIMS(Airplan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平台硬件,这种AIMS平台主要安装在B777机型上。本发明使用GBST软件,实现了上述飞机的AIMS/CPM-COMM硬件FDCF AMI软件PTIC/PDOD功能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飞机位置播报一般时序中,时间间隔受FDCF AMI软件默认的定时变量控制。该定时变量为APOS_INTERVAL,默认15分钟。通过PTIC变量对APOS_INTERVAL的动态修改,以达到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可灵活可变的目的。

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机型是可编程能力强的电子化飞机,因此,可接收并处理复杂的上行触发指令,所以,本实施例只需上行一条具有两种需求的触发指令即可(即PTIC/PDOD指令),即该上行触发指令具有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和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两种功能。

(1)PTIC/PDOD上行报文标签(Label)的确定:

在ARINC620基础协议中,上行标签RA为常用的命令/响应上行(Command/ResponseUplink)标签。在本实施例中,使用RA作为PTIC上行标签。此时,地面主机上行触发指令的SMI必须是CMD,由DSP转换为Label RA,上行至目标飞机。

(2)PTIC/PDOD上行报文IMI开始字符位置的确定:

根据ARINC620基础协议,嵌入的消息标识符IMI(Imbedded Message Identifier)由若干个字符(或数字)组成,用于标识上行报文的类型,即对于同一种上行报文,IMI是唯一的,且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定。FDCF根据IMI的起始字符的位置定位IMI代码。

在本实施例中,IMI开始字符位置为9,即FDCF从上行报文的第十个字符(含)开始定位PTIC IMI代码,前九位为Ground Address(如:XXCANXMCZ)。

(3)PTIC/PDOD上行报文IMI代码的确定:

本实施例使用拉丁字符“~1NBL”作为上行报文IMI代码。

PTIC/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IMI必须等于“~1NBL”,PTIC/PDOD上行触发指令才会被执行,参见图9。

(4)PTIC/PDOD上行触发指令控制字段的解析:按照下表解析PTIC/PDOD上行触发指令控制字段:

(表4)

本实施例的PTIC/PDOD上行触发指令控制字段包括:(1)RPT_CODE_1、(2)RPT_BOOLEAN_1、(3)RPT_INTEGER_1,由“逻辑单元(LU)”AUTO_POS_LU自动执行,按照下表的规则给出位置播报响应:

(表5)

其中:

(1)无论PTIC/PDOD上行触发指令控制字段内容如何,位置播报响应或立即下行位置报,或位置播报时间间隔被更改,或不响应,位置播报永远不会被禁止;

(2)PTIC/PDOD类型识别为PTIC后,只有当机载ACARS设备(AIMS/CPM-COMM硬件)重新通电后,位置播报时间间隔才会被恢复为默认值,否则将一直保持最后一个PTIC上行指令确定的时间间隔。

PTIC/PDOD上行报文模版:本实施例的PTIC与PDOD指令使用相同的上行报文模版,参见图10。发送PTIC/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终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套用该模版,上行报文样本如:

B-2007

□QU QXSXMXS

.CANXMCZ 180327

AN B-2007/FI CZ3531/MA 656A

XXCANXMCZ~1NBL

POS110

上行模版各字段解释详见下表:

(表6)

其中:

(1)尖括号“<>”之内的内容为字段,之外的内容为固定字。

(2)ASCII,表示ASCII码,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其ASCII码值,其中:

在其它实施例中,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提供的GBST(Ground Based SoftwareTool)是一款AMI(Airline Modifiable Items)软件开发平台,其适用于安装GE公司生产的CCR(Common computing Resource)平台硬件,这种CCR平台主要安装在B787机型上。本发明使用GBST软件,实现了上述飞机的CCR/GPM硬件CMF AMI软件PTIC/PDOD功能模块。其实现方法与实施例2的实现方法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机型是A380/A350机型。罗克韦尔柯林斯法国公司(Rockwell Collins France)提供的AOC Ground SupportEquipment(GSE)是一款针对于A380与A350的ACARS AOC软件开发平台,适用于宿主于硬件为空客A380飞机的ANSU(Aircraft Network Server Unit),软件为Rockwell CollinsFrance开发的AOC模块,以及宿主于硬件为空客A350飞机ASFC(Avionics Server FunctionCabinet),软件为Rockwell Collins France开发的AOC模块。这种由Rockwell CollinsFrance开发的硬件及其AOC内嵌模块主要用于空客的新一代电子化飞机中。本发明使用GSE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上述飞机AOC模块中的PTIC/PDOD功能。由于A350与A380在AOC功能实现方面完全相同,在此对A350的AOCPTIC/PDOD功能实现方法不再赘述。

同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机型是可编程能力强的电子化飞机,因此,可接收并处理复杂的上行触发指令,所以,本实施例只需上行一条具有两种需求的触发指令即可,即该上行触发指令具有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和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两种功能。

PTIC模块的实现:

(1)PTIC可变定时变量的确定及其时序:

在飞机位置播报一般时序中,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通过AOC软件编译的周期步骤来进行定时变量控制。

本实施例中,该定时变量由周期过程CSN_AutoPositionReport中的功能选项来进行设置,默认30分钟。通过PTIC变量触发相应逻辑对位置报周期动态修改,以达到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灵活可变的目的。与传统飞机B737/A32X的PTIC过程不同,本实施例中,只要A380飞机接收到PTIC指令可立即停止原有周期,以立即触发位置报文的形式展开新的发送周期,无需等待原有周期执行结束,如图11所示,图中,PTIC的定时间隔默认值为30min,在ANSU AOC通电时被系统读入;飞机收到PTIC指令时,立即触发一个POS报文(即使飞机在地面),同时读入新的PTIC定时间隔,立即启动新的定时周期,终止旧的定时周期,(应需)同时机组得到提示信息;飞机落地之后,若无上行PTIC指令,则位置报播报停止;最后一次上行PTIC变量被保存在非易失内存中,直到新的PTIC改变该PTIC变量(或更换ANSU硬件或重新加载AOC软件)。

(2)PTIC上行报文标签(Label)的确定:

ARINC620基础协议中,上行标签10~49用于用户定义的消息(User DefinedMessage),不会对机载设备其他系统产生任何影响。本实施例中,使用17作为PTIC上行标签。此时,用户地面系统上行指令的SMI必须为M17,由DSP转换为Label 17,上行至目标飞机。

(3)PTIC上行报文IMI开始字符位置的确定:

根据ARINC620基础协议,嵌入的消息标识符IMI(Imbedded Message Identifier)由若干个字符(或数字)组成,用于标识上行报文的类型,即,对于同一种上行报文,IMI是唯一的,且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定。ANSU AOC根据IMI的起始字符的位置定位IMI代码。

本实施例中,IMI开始字符位置为0,即ANSU AOC从上行报文的第一个字符(含)开始定位PTIC IMI代码。

(4)PTIC上行报文IMI代码的确定与解析:

本发明中,IMI字长为11位:PTIC_AWα β~9,其定义如下:

(表7)

PTIC上行报文的定义(包括IMI+上行指令),参见图12。

(5)PTIC上行触发指令控制字段的解析:在输入完IMI后输入回车符,接下来的数字为期望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分钟数,控制字段为PRD,其长度为4位(包括小数点)。上行请求发送后执行特定代码,立即停止原有周期位置报发送并开始新一周期,把PRD的数字设为位置报的新周期开始发送。

按照下表的规则解析PTIC上行触发指令:

(表8)

其中:

(1)IMI前7位不等于“PTIC_AW”且第11位不等于“9”时为无效指令,系统不执行任何动作;

(2)nnnn为0~1000之间的整数或0~99.9之间的小数,否则视为无效指令;

(3)zzzz为1~4位字符“0”,否则视为无效指令;

(4)位置报周期一旦更改,除非飞机断电后重新通电,或者重新执行OOOI逻辑,位置报时间间隔才会被恢复为默认值,否则将一直保持最后一个PTIC上行指令确定的时间间隔;

(5)关于“在驾驶舱产生音响警告”。

机组提示信息的显示:ANSU AOC模块收到有效的PTIC上行触发指令后,按照表8中的规则解析PTIC参数,确定被调整后的位置播报时间间隔,若PTIC变量有效,再按照表8中的规则,(如指定产生驾驶舱音响警告)给出驾驶舱音响警告,并同时在OIT(OnboardInformation Terminal)中的AOC应用模块显示界面中的ECAM MEMO区域给出机组提示文本信息,如图13和图14所示。机组会听到持续5秒的声响以及持续5秒的ECAM MEMO栏显示文本“Position Report Stopped.”,以告知机组位置报周期变更为多长时间,5秒后声响与字体自动消失。如果更改周期为零,则位置报被禁止,ECAM MEMO栏给出Position ReportStopped.字样并伴随音响警告。

PTIC上行报文模版,如图15所示。发送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终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套用该模版,上行报文样本如:

B-6136

□QU BJSXCXA

.CANXMCZ 150437

AN B-6136/FI CZ3192/MA 390A

-PTIC_AWE1~9

20

上行报文模版各字段解释详见下表:

(表9)

其中:

(1)尖括号“<>”之内的内容为字段,之外的内容为固定字

(2)ASCII,表示ASCII码,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其ASCII码值,其中:

PDOD模块的实现:

PDOD上行消息格式的定义与解析:

(1)上行标签(Label)的确定:

本实施例使用17作为PDOD上行标签。此时,用户地面系统上行指令的SMI必须M17,由DSP转换为Label 17,上行至目标飞机。

(2)IMI开始字符位置的确定:本实施例IMI开始字符位置为0,即ANSU AOC从上行报文的第一个字符(含)开始定位PDOD IMI代码。

(3)上行报文IMI代码的确定与解析:

本实施例IMI字长为11位:PDOD_AWα β~8,其定义如下:

(表10)

(4)上行指令的解析:

A380ANSU AOC模块收到PDOD上行指令后,按照下表的规则解析,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表11)

其中:

(1)IMI前7位不等于“PDOD_AW”且第11位不等于“8”时为无效指令,系统不执行任何动作。

PDOD上行报文模版,如图16所示。发送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终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套用该模版,上行报文样本如:

B-5596

□QU BJSXCXA

.CANXMCZ 290546

AN B-6136/FI CZ3192/MA 025A

-PDOD_AWE0~8

各字段解释见表9。

其中,各字段解释中,除“IMI_VALUE”以外的其它字段与表9相同,“IMI_VALUE”字段的解释为:

(表12)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适用的机型是安博威E190机型,美国Honeywell公司提供的GBST(Ground Based Software Tool)是一款AMI(AirlineModifiable Items)软件开发平台,其适用于安装Honeywell公司生产的PRIMUS EPIC平台硬件,这种平台主要安装在E190机型上。本发明使用GBST软件,实现了上述飞机的EPIC/NIC+PROC MODULE硬件CMF AMI软件PTIC/PDOD功能模块。

同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适用的机型是可编程能力强的电子化飞机,因此,可接收并处理复杂的上行触发指令,所以,本实施例只需上行一条具有两种需求的触发指令即可,即该上行触发指令具有用于索要飞机即时位置播报和更改民航飞机位置信息播报频率的两种功能。

PTIC模块的实现:

PTIC可变定时变量的确定:在飞机位置播报一般时序中,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受CMF AMI软件默认的定时变量控制。

本实施例的定时变量为POSITION_REPORT_PERIOD,默认15分钟。通过PTIC变量对POSITION_REPORT_PERIOD的动态修改,以达到位置播报时间间隔可灵活可变的目的。

上行消息格式的定义与解析:

(1)PTIC上行报文标签(Label)的确定:

在ARINC620基础协议中,上行标签10~49用于用户定义的消息(User DefinedMessage),不会对机载设备其他系统产生任何影响。本实施例使用17作为PTIC上行标签。此时,用户地面系统上行指令的SMI必须M17,由DSP转换为Label 17,上行至目标飞机。

(2)PTIC上行报文IMI开始字符位置的确定:

根据ARINC620基础协议,嵌入的消息标识符IMI(Imbedded Message Identifier)由若干个字符(或数字)组成,用于标识上行报文的类型,即对于同一种上行报文,IMI是唯一的,且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设定。CMF AMI根据IMI的起始字符的位置定位IMI代码。

本实施例IMI开始字符位置为0,即CMF AMI从上行报文的第一个字符(含)开始定位PTIC IMI代码。

(3)上行报文IMI代码的确定:

本实施例使用拉丁字符PTIC作为上行报文IMI代码。该字段内容将被用于更改CMFAMI APDB NVM中的PTIC变量。

(4)PTIC变量解析:

截取上行报文正文内容的第4~5(从0开始)2个字符作为PTIC变量的值;忽略此后的任何字符,参见图17。

本实施例按照下表的规则解析PTIC上行触发指令:

(表13)

其中:

(1)n为1~9之间的任一整数;

(2)X为A~Z之间的任一拉丁字符(忽略大小写);

(3)...表示数量不定;

(4)无论PTIC变量值如何,位置播报时间间隔或被更改为有效的分钟数,或保持上次有效的PTIC变量确定的分钟数,位置播报时间间隔永远不会被禁止。只有当机载ACARS设备(EPIC/NIC+PROC MODULE硬件)重新通电后,位置播报时间间隔才会被恢复为默认值,否则将一直保持最后一个PTIC上行指令确定的时间间隔。

PTIC上行报文模版,如图18所示,发送PTIC上行触发指令的终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套用该模版,上行报文样本如:

B-3205

□QU BJSXCXA

.CANXMCZ 101131

AN B-3205/FI CZ3267/MA 687A

-PTIC10

PTIC上行报文模版各字段解释详见下表:

(表14)

其中:

(1)尖括号“<>”之内的内容为字段,之外的内容为固定字

(2)ASCII,表示ASCII码,括号中的数值表示其ASCII码值,其中:

(2.1)

(2.2)

PDOD模块的实现:

PDOD上行报文格式的定义与解析:

(1)上行标签(Label)的确定:

本实施例使用17作为PDOD上行标签。此时,地面主机上行指令的SMI必须M17,由DSP转换为Label 17,上行至目标飞机。

(2)IMI开始字符位置的确定:

本实施例IMI开始字符位置为0,即CMF AMI从上行报文的第一个字符(含)开始定位PDOD IMI代码。

(3)上行报文IMI代码的确定:

本实施例使用拉丁字符PDOD作为上行报文IMI代码。本实施例CMF AMI收到IMI代码为PDOD的上行报文后,自动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4)上行指令的解析:上行报文正文仅允许四个字符PDOD出现,任何其他字符的出现,都将导致PDOD操作失败,CMF AMI将不触发当前时刻的位置报文下行。

PDOD上行报文模版,如图19所示,发送PDOD上行触发指令的终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套用该模版,上行报文样本如:

B-3205

□QU BJSXCXA

.CANXMCZ 101124

AN B-3205/FI CZ326//MA 218A

-

各字段解释如表14。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根据飞机的航线或航班号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航班号与航线具有完整的对应关系,不同的航班计划飞行路线不同,大陆航线的终端区域由ADS-B公用数据提供秒级飞机位置追踪,但由于国内基础建设等问题,偏远地区ADS-B地面基站与数据中心缺乏,尚无法做到情报区全域覆盖;二次雷达(SSR)偏远地区的覆盖同样稀疏,且SSR数据不属公共资源,不与航空公司共享;其次,由于SSR设备原理(视距300海里左右)的限制,理论上其无法提供广阔水域(海洋)的高密度监视。作为以上现有技术手段的补充,若提高ACARS位置播报频率,直接造成数据传送资费成本的倍增,尤其对大型航空公司,资费增加的绝对值甚为可观。

为此,航空公司地面IT系统设定敏感航班号(FLIGHTNO)、或航线起飞-到达地点(CITYPAIR)清单(如飞越偏远地区、或广阔水域航线),根据ACARS的起飞报中的信息执行FLIGHTNO或CITYPAIR匹配。若与敏感航班条件相符,则执行PDOD/PTIC上行指令主动发送操作,将飞机位置播报的时间间隔T3更改为可控的数值T3t(如≤15分钟);地面系统亦持续追踪这些敏感航班的位置播报时间间隔Tx,若Tx>T3t,可再此执行PTOD/PTIC上行指令发送,直到Tx≤T3t;若与敏感航班条件不符,则发送PTIC上行指令,将T3更改为默认值。以上操作模式下,大部分非偏远地区或国内航班(80%以上,不完全统计)可保存默认值(如30分钟)从而节省大量传送资费,亦同时满足局方有关规定。

2、根据飞机飞行轨迹穿越地理边界信息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计划航班路线可能敏感地理边界,如某国界或行政/地理区域,地面IT系统根据位置报中的航班信息、经纬度信息与导航数据库中的计划航路信息匹配,当发现飞机逼近或离开某敏感地理边界时,主动发送PDOD/PTIC上行触发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3、根据飞机关键系统实时故障信息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对于具有中央维护系统(CMCS)的飞机,地面IT系统可设定关键故障信息库,在地面系统收到中央维护系统发出的ACARS故障时,自动完成故障信息匹配,主动发送PDOD/PTIC上行触发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如地面系统监控到飞机空中出现“FLIGHT CONTROLS……”故障消息后,上行PDOD/PTIC触发指令,将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从默认的15分钟更改为5分钟,以紧密关注飞行状态,直到飞机安全着陆。

4、根据飞机发动机状态/实性能参数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具有飞机状态监控系统(ACMS)的飞机,可实时向地面系统发送飞机的状态/性能监控信息。地面IT系统对ACMS参数进行实时动态计算,或将实时参数与历史数据进行动态模式匹配,当参数达到预算门限值时,主动发送PDOD/PTIC上行触发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5、根据飞机机组特殊短消息代码灵活变更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通过修改ACARS AOC软件,在驾驶舱多功能功能显示组件(MCDU)或其它等效设备(如MFD)上嵌入新的人机界面。在以上考虑均无法满足需求的应急情况下(如航路出现异常情况时),机组可通过此界面向航空公司发出主动更改位置播报时间间隔的下行请求报文(PTIC下行请求报文),以便航空公司地面人员即时掌握飞机的位置状态。地面IT系统解析此下行请求中的PTIC参数,发送PDOD/PTIC上行触发指令更改飞机位置播报时间间隔。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