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内河生态护滩球及采用该护滩球的护滩结构

一种内河生态护滩球及采用该护滩球的护滩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河生态护滩球,包括中间球体及固定在其外侧的六根沿其径向设置的主杆件,六根所述主杆件两两共线,形成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在所述中间球体的外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的护滩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在中间球体的三个维度上设置主杆件的结构,每三根主杆件形成一个三脚支撑结构,保证了护滩球的稳定性,同时,6根主杆件与12根副杆件大大削弱了流经结构水流的能量,具有良好的防冲促淤效果。其次,该结构制作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大大节省工程投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15

    授权

    授权

  • 2018-0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3/12 申请日:2017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滩结构,特别是一种内河生态护滩球及采用该护滩球的护滩结构。

背景技术

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中,目前常用的护滩结构主要为散抛块体、丁坝(顺坝)、软体排等,虽然这些结构形式已大量成功应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施工经验,但从生态、绿色和环保的角度来看,上述结构型式多半采用的是半透水或无透水材料,阻断了河流岸边带的物质能量交换,破坏了环境原有的生态结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航道工程建设中,生态、绿色、环保理念也越来越强。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护滩结构,既能发挥工程效果,又能体现生态、环保价值,从而将长江建设成为我国的“绿色航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防护滩体的同时不会对水生生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内河生态护滩球及采用该护滩球的护滩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内河生态护滩球,包括中间球体及固定在其外侧的六根沿其径向设置的主杆件,六根所述主杆件两两共线,形成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在所述中间球体的外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环。

在相邻的每两根所述主杆件之间设有一根较短的副杆件。

该护滩球采用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所述中间球体的直径为40~60cm。

所述主杆件的长度为所述中间球体直径的1.5~2倍。

所述副杆件的长度为所述主杆件的0.5倍。

所述主杆件和所述副杆件自由端均采用尖状结构。

每四根所述主杆件和每四根所述副杆件位于同一个断面内。

所述中间球体采用中空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的护滩结构,该护滩结构采用多个并列设置的所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相互连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的连接环通过一个连接部件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在中间球体的三个维度上设置主杆件的结构,每三根主杆件形成一个三脚支撑结构,保证了护滩球的稳定性,同时,6根主杆件与12根副杆件大大削弱了流经结构水流的能量,具有良好的防冲促淤效果。其次,该结构制作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大大节省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内河生态护滩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采用上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的护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球体,1-1、连接环,2、主杆件,3、副杆件,4、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内河生态护滩球,包括中间球体1及固定在其外侧的六根沿其径向设置的主杆件2,六根所述主杆件2两两共线,形成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在所述中间球体1的外表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环1-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防冲促淤效果,在相邻的每两根所述主杆件2之间设有一根较短的副杆件。该护滩球采用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所述中间球体1的直径为40~60cm。所述中间球体1可以采用中空结构。更加具体的结构,所述主杆件2的长度为所述中间球体1直径的1.5~2倍。所述副杆件3的长度为所述主杆件2的0.5倍。所述主杆件2和所述副杆件3自由端均采用尖状结构,以便于护滩球插入滩体,保持稳定。每四根所述主杆件2和每四根所述副杆件3位于同一个断面内,以方便制作。

请参阅图2,一种采用上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的护滩结构,采用多个并列设置的所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相互连接而成,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河生态护滩球的连接环通过一个连接部件4连接在一起。

上述护滩结构的施工方法:

首先采用耐腐蚀的连接部件将一定数量的内河生态护滩球连接起来,然后将其布置在滩体上,可以整体满铺布置也可以成块间隔布置,由于该结构具有较强的地形适应能力,因此,布置方式按照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可不断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防护效果。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