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的CFB锅炉水冷壁用碳化硅耐磨浇注料

一种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的CFB锅炉水冷壁用碳化硅耐磨浇注料

摘要

本发明涉一种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的CFB锅炉水冷壁用碳化硅耐磨浇注料,原料为碳化硅、二硅化钼、氮化硅、硅氧氮(Si2ON2)、硅溶胶,经强力混合均匀后密封包装。本发明的浇注料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高耐磨性,有利于提高CFB锅炉水冷壁的热量传输效率,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锅炉尾气的温度,降低煤耗,达到快速加热水(或水蒸气)和节能的效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4B35/66 专利号:ZL2017105657973 申请日:20170712 授权公告日:202006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6-09

    授权

    授权

  • 2017-1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35/66 申请日:201707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1-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的CFB锅炉水冷壁用碳化硅耐磨浇注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耐火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CFB锅炉因其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大、可在床内直接脱硫及实现低NOx排放、燃料制备系统简单、易于实现灰渣综合利用等众多优点,在生产用汽、供热、热电联产、电站锅炉中被广泛采用。由于CFB锅炉炉膛水冷壁和旋风分离器水冷壁受到高浓度、高风速的高流化态物料的冲刷,要求材料的耐磨性能好。目前使用的材料多为刚玉碳化硅浇注料,25℃×24h耐磨性为5.0~6.0cm3(GB/T18301方法),耐磨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其导热系数通常在2.0~5.0W·m-1·K-1(950℃),热量传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开发高吸热、高导热,高耐磨浇注料,有利于吸收燃料的热量,同时快速加热水冷壁,提高CFB锅炉的热能利用效率。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的CFB锅炉水冷壁用碳化硅耐磨浇注料,特别适用于CFB锅炉炉膛水冷壁和旋风分离器水冷壁,能提高热传输效率,提高热能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燃煤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的CFB锅炉水冷壁用碳化硅耐磨浇注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其原料组成为:

粒度7~3mm的碳化硅 25~44%

粒度5~1 mm的碳化硅12~30%

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6~16%

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10~18%

二硅化钼5~10%

硅氧氮5~9%

硅溶胶5~7%

进一步,所述的二硅化钼的粒度≤0.088mm;所述的硅氧氮的粒度≤0.044mm。

制备方法: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

施工和养护: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3.5%的水,强力搅拌3~5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

本发明的浇注料主要原料为碳化硅、二硅化钼、氮化硅、硅氧氮(Si2ON2)、硅溶胶。碳化硅具有高导热、高耐磨、高吸收率和高发射率,作为浇注料的主体料;氮化硅具有更为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及化学稳定性;二硅化钼具有高发射和高耐磨的性能,同时还可以作为保护氮化硅和碳化硅氧化的抗氧化剂;硅溶胶为浇注料的初凝结合剂,提供低温和中温强度;硅氧氮(Si2ON2)作为烧结助剂,提供高温陶瓷烧结强度,同时也阻止碳化硅和氮化硅的氧化,而作为烧结助剂的硅氧氮加入量以5~9%为最佳,具体分析见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性能比较。

本发明的优点是浇注料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高耐磨性,一方面浇注料快速吸收燃料燃烧的热量,另一方面浇注料又快速把热量传导给水冷壁,有利于提高CFB锅炉水冷壁的热量传输效率,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锅炉尾气的温度,降低煤耗,达到快速加热水(或水蒸气)和节能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选取以下原料,粒度7~3mm的碳化硅25%、粒度5~1 mm的碳化硅30%、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16%、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10%、粒度≤0.088mm二硅化钼5%、粒度≤0.044mm硅氧氮9%、硅溶胶5%,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5%的水,强力搅拌3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1530℃×3h煅烧后的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18MPa、常温抗折强度23MPa、1100℃抗折强度11MPa、永久线变化率-0.42%、吸收率(1100℃实测值)0.82、25℃×24h耐磨性2.8cm3、25℃导热系数8.37W·m-1·K-1、600℃导热系数7.82W·m-1·K-1、1100℃导热系数6.44W·m-1·K-1

实施例2

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选取以下原料,粒度7~3mm的碳化硅30%、粒度5~1 mm的碳化硅25%、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13%、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12%、粒度≤0.088mm二硅化钼6%、粒度≤0.044mm硅氧氮8%、硅溶胶6%,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5%的水,强力搅拌5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1530℃×3h煅烧后的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20MPa、常温抗折强度23MPa、1100℃抗折强度11MPa、永久线变化率-0.42%、吸收率(1100℃实测值)0.82、25℃×24h耐磨性2.6cm3、25℃导热系数8.44W·m-1·K-1、600℃导热系数7.86W·m-1·K-1、1100℃导热系数6.46W·m-1·K-1

实施例3

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选取以下原料,粒度7~3mm的碳化硅34%、粒度5~1 mm的碳化硅19%、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10%、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14%、粒度≤0.088mm二硅化钼10%、粒度≤0.044mm硅氧氮7%、硅溶胶6%,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5%的水,强力搅拌4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1530℃×3h煅烧后的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20MPa、常温抗折强度25MPa、1100℃抗折强度12MPa、永久线变化率-0.41%、吸收率(1100℃实测值)0.83、25℃×24h耐磨性2.6cm3、25℃导热系数8.59W·m-1·K-1、600℃导热系数7.93W·m-1·K-1、1100℃导热系数6.52W·m-1·K-1

实施例4

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选取以下原料,粒度7~3mm的碳化硅39%、粒度5~1 mm的碳化硅16%、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9%、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16%、粒度≤0.088mm二硅化钼7%、粒度≤0.044mm硅氧氮6%、硅溶胶7%,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的水,强力搅拌5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1530℃×3h煅烧后的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22MPa、常温抗折强度26MPa、1100℃抗折强度12MPa、永久线变化率-0.40%、吸收率(1100℃实测值)0.83、25℃×24h耐磨性2.6cm3、25℃导热系数8.70W·m-1·K-1、600℃导热系数7.94W·m-1·K-1、1100℃导热系数6.60W·m-1·K-1

实施例5

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选取以下原料,粒度7~3mm的碳化硅44%、粒度5~1 mm的碳化硅12%、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6%、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18%、粒度≤0.088mm二硅化钼8%、粒度≤0.044mm硅氧氮5%、硅溶胶7%,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的水,强力搅拌5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1530℃×3h煅烧后的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21MPa、常温抗折强度26MPa、1100℃抗折强度11MPa、永久线变化率-0.38%、吸收率(1100℃实测值)0.83、25℃×24h耐磨性2.7cm3、25℃导热系数8.72W·m-1·K-1、600℃导热系数7.95W·m-1·K-1、1100℃导热系数6.60W·m-1·K-1

对比例1

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选取以下原料,粒度7~3mm的碳化硅44%、粒度5~1 mm的碳化硅12%、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7%、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18%、粒度≤0.088mm二硅化钼9%、粒度≤0.044mm硅氧氮3%、硅溶胶7%,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的水,强力搅拌5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1530℃×3h煅烧后的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04MPa、常温抗折强度17MPa、1100℃抗折强度8MPa、永久线变化率-0.23%、吸收率(1100℃实测值)0.82、25℃×24h耐磨性3.4cm3、25℃导热系数7.42W·m-1·K-1、600℃导热系数6.86W·m-1·K-1、1100℃导热系数6.11W·m-1·K-1

对比例1和实施例5作比较,见表1,配方里的主要变化为硅氧氮含量由实施例5的5%降低至对比例1的3%,但浇注料的烧结性能显然变差了,表现在对比例1的强度和耐磨性都比实施例5的强度和耐磨性降低。因此,硅氧氮的含量不宜低于5%。

对比例2

按照质量百分比表示,选取以下原料,粒度7~3mm的碳化硅25%、粒度5~1 mm的碳化硅30%、粒度1~0.088 mm的碳化硅15%、粒度1~0.088 mm的氮化硅9%、粒度≤0.088mm二硅化钼5%、粒度≤0.044mm硅氧氮11%、硅溶胶5%,将以上原料混合,经强力混碾均匀,制备成耐磨浇注料,用塑料袋防潮包装。施工时,加入上述制备得到的浇注料,加3.5%的水,强力搅拌3分钟后浇注施工,施工完毕湿养护72小时,拆模,自然干燥72小时,之后在120℃烘烤48小时,然后以20℃/小时缓慢升温至工作温度。1530℃×3h煅烧后的性能:常温耐压强度118MPa、常温抗折强度24MPa、1100℃抗折强度8.0MPa、永久线变化率-0.51%、吸收率(1100℃实测值) 0.82、25℃×24h耐磨性2.7cm3、25℃导热系数8.40W·m-1·K-1、600℃导热系数7.90W·m-1·K-1、1100℃导热系数6.56W·m-1·K-1

对比例2和实施例1作比较,见表1,配方里的主要变化为硅氧氮含量由施例1的9%升高至对比例2的11%,但浇注料的高温性能和实施例1比较,显然由于含有更多的硅酸盐相而导致高温抗折强度变差。因此,硅氧氮的含量不宜高于9%。综合实施例、对比例1和对比例2,作为高温烧结助剂的硅氧氮含量在5~9%为宜。

表1 一种具有高吸收率、高热导率的CFB锅炉水冷壁用碳化硅耐磨浇注料实例和性能

从表1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的碳化硅耐磨浇注料吸收率均超过0.80,远大于刚玉碳化硅浇注料的吸收率(0.50~0.60),因此对吸收燃料燃烧的热量能力更强。另外,采用的碳化硅和氮化硅具有高强耐磨性,其磨损量在2.6~2.8cm3,低于现在使用的刚玉碳化硅材料的磨损量标准(≤6cm3)。本发明的浇注料热导率为6~8W·m-1·K-1,比普通的刚玉碳化硅浇注料的热导率大(1000~1600℃时,2~3W·m-1·K-1),导热能力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的永久线变化率低(≤0.5%),均达到我国热工窑炉的标准,满足一般的热工窑炉服役要求,也保证了炉衬的使用寿命。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应用于宝丽华荷某园电厂五台CFB锅炉应用一年,和上一年同期相比节约燃煤超过2.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