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云端服务器及系统

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云端服务器及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云端服务器及系统,属于网络教育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端个人信息分配个人云存储空间及用于访问意向对象的访问权限,基于用户端所选课程类型为各个用户端组别分配共享云存储空间,基于用户端课程进度,更新课程资料并将其存储至用户端对应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和/或共享云存储空间,为各个个人云存储空间及共享云存储空间分配受访权限,根据用户端请求,验证用户端访问权限与用户端意向访问对象的受访权限以决定是否推送课程资料,本发明将各个用户端对应的存储空间加以利用,既减小了存储空间的大小,又增加了用户端之间的交互,同时充分利用了衍生课程资料,提升教学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2768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学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602028.6

  • 发明设计人 邵庭华;

    申请日2017-07-2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0003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山北路607号708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3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18

    授权

    授权

  • 2018-01-1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12/58 登记生效日:2017122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7072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58 申请日:201707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0-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教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云端服务器,以及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智能终端的发展普及,各种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相继出现,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

目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育课程管理,主要还是以网络授课以及习题练习为主。当下主流的授课练习流程模式为:用户经微信公众号进入到习题练习平台中,进行习题作答而后上传,云端服务器接收用户答题内容并依照用户的答题内容进行自动评分。上述过程中各个用户都是相对独立的,课程资料也是扁平化的统一推送,用户学习枯燥被动,学习过程中课程资料的交互性差,占用存储资源大,由基础课件衍生出的课件资料(如习题笔记、试题正确率等)利用率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课程资料交互性差、课件资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利用微信交互平台,增强课程资料的交互性,最大化的利用课程资料,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用户端个人信息为用户端分配个人云存储空间以及用于访问意向对象的访问权限;

基于用户端所选课程类型将用户端划分为多个组别,并为各个用户端组别分配共享云存储空间;

基于用户端课程进度,更新课程资料并将其存储至用户端对应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和/或共享云存储空间;

为各个个人云存储空间及共享云存储空间分配受访权限;

根据用户端请求,验证用户端访问权限与用户端意向访问对象的受访权限,验证访问权限与受访权限相匹配时,通过微信推送所述意向访问对象所含的课程资料或课程资料访问链接至所述用户端;验证访问权限未与受访权限相匹配时,通过微信推送所述意向访问对象所属用户的个人信息至所述用户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系统可以为用户端所拥有的课程资料分配受访权限,其他用户端可以在通过权限验证后直接从该用户端获取课程资料。上述课程资料可以是该用户经云端服务器下载的教材资料,也可以是经过自己加工过后的衍生的课程资料,如课程笔记等,由此实现课程资料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能够促使同一类型课程下的多个用户能够相互交流,分享课程资料。通过设置个人云存储空间以及共享云存储空间,可以将原始的课程资料放置于某一个人云存储空间中,并分配较低的受访权限,由此可以使得该个人云存储空间成为一个课程资料的分享节点,减少课程资料存储空间的同时便于同一课程下的用户相互交流学习,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基础的课程资料,则可以放置到共享云存储空间,方便访问。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信息包括:

微信ID;

参加课程类型;

已完成课程进度;

已完成课程习题量;

分享习题量;以及

登录系统频次。

通过将上述分享习题量以及登录系统频次作为个人信息进行存储,可以直观地反应出该用户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为访问权限及受访权限分配做参考。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户端个人信息分配个人云存储空间的大小,所述个人云存储空间与用户端的已完成课程进度以及登录系统频次呈正相关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已完成课程进度多、登录系统频次越高的用户将会获得更大的云存储空间,由此使得该用户可以存放更多的课程资料,相对的,既可以提高云端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只有学习了才会分配到相应的存储空间),又可以促使用户多学习。

进一步的,所述个人云存储空间分配方法包括,

统计用户端对应课程类型的总课程数以及用户端已完成课程进度;

根据课程类型设定单一课程对应的课程资料所需的存储空间;

根据用户端已完成课程进度、登录系统频次多对应算法系数以及单一课程所对应的课程资料所需存储空间,相乘得到所述个人云存储空间分配大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用户即已学习的课程所需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大小,又可以预测用户将来可能会用到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大小,以此分配后确保用户能够获取足够大的个人云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访问权限分配方法包括,

统计用户端对应课程类型的总课程数以及用户端已完成课程进度;

统计用户端分享习题量;

设定算法,所述访问权限的大小与用户端已完成课程进度以及分享习题量呈正相关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权限分配时将用户的习题分享量以及已完成课程进度加入到考量之中,使得用户分享习题越多则越能够看访问其它用户上传的习题,有助于激发用户将自己的习题或笔记上传分享,同时,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用户的访问权限越来越高,有助于用户查阅更多的与课程进度相匹配的课程资料。

进一步的,所述课程资料包括:

课程教材;

课程习题;

课程问答;以及

用户端笔记;

用户端分享习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了由用户衍生出来的课程资料作为课程交互的基础,有利于提升各个用户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云端服务器,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与多个用户端数据连接,包括个人资料存储区、共享资料存储区以及固定存储区;所述个人资料存储区根据用户端的个人信息划分为多个个人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端接收并上传的课程资料;所述共享资料存储区用于存储多个用户端接收或上传的课程资料;所述固定存储区用于存储服务器运行数据;

权限管理单元,为各个用户端分配访问权限,并根据用户端的课程进度以及分享习题量更新各个用户端的访问权限以及受访权限;

访问链接模块,为各个用户端之间、用户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设定访问链路;

权限验证模块,在用户端访问意向对象时,验证用户端的访问权限及受访权限;

课程资料推送模块,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及权限验证模块数据连接,响应于用户端的请求,验证访问权限后经微信向用户端推送课程资料或课程资料所属用户的个人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云端服务器的存储单元划分为多个存储模块,不同的存储模块存储不同的数据。将课程资料存储于某一个人云存储空间中,以该个人云存储空间作为课程资料的访问节点,有利于促进用户端之间的数据交互,同时节省云端的存储空间。通过实行层级权限控制并将上述权限控制与用户端的个人信息相关联,促进用户的学习热情。

进一步的,所述云端服务器还包括:

用户端存储空间分配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端的已完成课程进度以及登录系统频次,为各个用户端分配不同大小的个人云存储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地利用有限的云端存储空间,减少系统开发的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以及多个用户端,其中,

所述用户端包括:

数据交互模块,与云端服务器数据连接,用于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用户界面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以及显示推送信息;

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与多个用户端数据连接,包括个人资料存储区、共享资料存储区以及固定存储区;所述个人资料存储区根据用户端的个人信息划分为多个个人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端接收并上传的课程资料;所述共享资料存储区用于存储多个用户端接收或上传的课程资料;所述固定存储区用于存储服务器运行数据;

权限管理单元,为各个用户端分配访问权限,并根据用户端的课程进度以及分享习题量更新各个用户端的访问权限以及受访权限;

访问链接模块,为各个用户端之间、用户端与云端服务器之间设定访问链路;

权限验证模块,在用户端访问意向对象时,验证用户端的访问权限及受访权限;

课程资料推送模块,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及权限验证模块数据连接,响应于用户端的请求,验证访问权限后经微信向用户端推送课程资料或课程资料所属用户的个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端包括内置有微信应用的PC、手机、平板电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经过权限验证后登录系统,通过完成课程获取进一步的课程资料,上述课程资料包括教材等原始资料,也包括其它用户的课程笔记、习题等资料,用户利用上述资料进行学习。系统为用户分配个人云存储空间,上述云存储空间的大小与用户个人的课程进度以及登录系统频次相关联,越勤奋的用户其获取的个人云存储空间越大。同时,上传资料越多的用户能够更多地查阅其它用户上传的课程资料。对于一些基础的课程资料实行共享云存储,对于衍生的课程资料或者课程后期才会用到的资料采用个人存储空间存储,节约存储空间的同时,可以增强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针对每一个用户匹配设定的个人云存储空间以及访问意向对象的访问权限,根据课程的进度及登录系统频次决定个人云存储空间的大小,节约存储资源,并且将课程资料对应的下放到每个个人云存储空间中,上述课程资料的大小与用户的课程进度相关联,激发用户的学习热情,同样,利用上述个人云存储空间作为教学资料的中转节点,进一步节省云存储空间的同时可以增进用户端之间的交互性。

在课程资料管理中,采集用户端上传的课程习题、课程笔记等衍生课程资料,深入挖掘课程的价值所在,便于用户之间的交流。通过设置权限管理,使得分享越多的用户相应的能够获取更大的访问权限或者更高的受访权限,进一步促进用户之间衍生课程资料的分享交流,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个人云存储空间访问权限分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个人云存储空间分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云端服务器及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00、云端服务器;101、数据存储单元;102、个人资料存储区;103、共享资料存储区;104、固定存储区;200、权限管理单元;300、访问链接模块;400、权限验证模块;500、课程资料推送模块;600、用户端;601、数据交互模块;602、用户界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微信公众号作为多媒体内容传播的载体在应用上已经十分普遍,而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育平台也越来越多。目前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育平台,用户端及课程资料的管理都是一对一或者说是扁平单一化的。如图1所示(图中带数字箭头代表课程资料访问路径,下同),目前的微信公众号,用户端获取到的课程资料都是原始的课程资料,如课程教材、课程习题等,并且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对应的云端服务器中为该客户指定了设定大小的云存储空间,上述云存储空间的大小都是一定的。大量的课程资料被集中存储在了一个共享的云存储空间中,供所有用户端无差别地下载使用。上述课程资料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在用户课程进度刚开始时,其并不需要过多的个人云存储空间,而初始分配的云存储空间大部分就被浪费了。其次,随着课程进度的不断推进,用户需要了解其它用户的反馈情况,此时课程资料的交互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最后,将所有的课程资料全部存储在一个固定共享的云存储空间中,实际上既占用了大量的云端存储资源,也减弱了用户端之间的数据交互。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了解决思路。如图2所示,其主要思路在于:利用单个用户个人云存储空间作为课程资料的中转节点,存储相应的课程资料,例如,利用课程进度排第一的第一个用户或并列排第一的多个用户的个人云存储空间作为课程资料存储空间,系统为上述空间分配受访权限,该权限是根据用户的课程进度分配的,即课程未推进到设定课程时,用户端600是无法访问相应的课程资料的。而后逐渐的将课程信息全部发送至多个相应的个人存储空间中。如此便可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率,并且可以增进用户的交互。在交互过程中,用户端600可以上传自己的衍生课程资料,利于课程资料的分享。

对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用户端600,包括内置有微信应用的PC、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云端服务器100为微信后台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及WEB服务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一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结合上述发明思路,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基于用户端600个人信息为用户端600分配个人云存储空间以及用于访问意向对象的访问权限;

步骤S101,基于用户端600所选课程类型将用户端600划分为多个组别,并为各个用户端600组别分配共享云存储空间;

步骤S102,基于用户端600课程进度,更新课程资料并将其存储至用户端600对应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和/或共享云存储空间;

步骤S103,为各个个人云存储空间及共享云存储空间分配受访权限;

步骤S104,根据用户端600请求,验证用户端600访问权限与用户端600意向访问对象的受访权限,验证访问权限与受访权限相匹配时,通过微信推送所述意向访问对象所含的课程资料或课程资料访问链接至所述用户端600;验证访问权限未与受访权限相匹配时,通过微信推送所述意向访问对象所属用户的个人信息至所述用户端600。

上述步骤S100中的个人信息包括:微信ID、参加课程类型、已完成课程进度、已完成课程习题量、分享习题量以及登录系统频次。由已完成课程进度、分享习题量和登录系统频次可以直观地反应出该用户的课程学习积极性。为访问权限及受访权限分配做参考。

基于上述个人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访问权限分配方法包括:

步骤S200,统计用户端600对应课程类型的总课程数以及用户端600已完成课程进度;

步骤S201,统计用户端600分享习题量;

步骤S202,设定相应算法,所述访问权限的大小与用户端600已完成课程进度以及分享习题量呈正相关设置。

在进行权限分配时将用户的习题分享量以及已完成课程进度加入到考量之中,使得用户分享习题越多则越能够看访问其它用户上传的习题,有助于激发用户将自己的习题或笔记上传分享,同时,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用户的访问权限越来越高,有助于用户查阅更多的与课程进度相匹配的课程资料。统计课程进度可以通过记录用户下载课件的使用时间,统计用户端600分享习题量可以利用关键字检测方法进行

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云端存储空间,本实施例中,个人云存储空间大小的分配方法为:基于用户端600个人信息分配个人云存储空间的大小,所述个人云存储空间与用户端600的已完成课程进度以及登录系统频次呈正相关设置。从上述方案不难看出,已完成课程进度多、登录系统频次越高的用户将会获得更大的云存储空间,由此使得该用户可以存放更多的课程资料,系统也可以存放更多的课程资料到该用户的个人云存储空间中,既可以提高云端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又可以促使用户多学习。

对于步骤S100中,如图5所示,所述个人云存储空间分配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300,统计用户端600对应课程类型的总课程数以及用户端600已完成课程进度;

步骤S301,根据课程类型设定单一课程对应的课程资料所需的存储空间;

步骤S302,根据用户端600已完成课程进度、登录系统频次多对应算法系数以及单一课程所对应的课程资料所需存储空间,相乘得到所述个人云存储空间分配大小。

有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用户即已学习的课程所需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大小,又可以预测用户将来可能会用到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大小,以此分配后确保用户能够获取足够大的个人云存储空间。

与传统的课程资料不同,本发明中所述课程资料包括:课程教材、课程习题、课程问答以及用户端600笔记、用户端600分享习题。充分利用由用户衍生出来的课程资料作为课程交互的基础,有利于提升各个用户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上述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方法,服务器可以为用户端600所拥有的课程资料分配受访权限,其他用户端600可以在通过权限验证后直接从该用户端600获取课程资料。上述课程资料可以是该用户经云端服务器100下载的教材资料,也可以是经过自己加工过后的衍生的课程资料,如课程笔记等,由此实现课程资料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也能够促使同一类型课程下的多个用户能够相互交流,分享课程资料。通过设置个人云存储空间以及共享云存储空间,可以将原始的课程资料放置于某一个人云存储空间中,并分配较低的受访权限,由此可以使得该个人云存储空间成为一个课程资料的分享节点,减少课程资料存储空间的同时便于同一课程下的用户相互交流学习,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课程资料交互的过程中,用户端600可能会遇到访问权限的限制,此时,服务器通过微信向用户端600反馈该用户所要访问的课程资料对应的用户个人信息,此处个人信息主要为用户的微信ID,该用户端600则可以决定是否与上述课程资料对应的用户取得联系,获取由对方直接通过微信推送的课程资料,实际上也增加了用户之间的交流。

实施例二

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云端服务器100,如图6所示,包括:

数据存储单元101,与多个用户端600数据连接,包括个人资料存储区102、共享资料存储区103以及固定存储区104;所述个人资料存储区102根据用户端600的个人信息划分为多个个人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端600接收并上传的课程资料;所述共享资料存储区103用于存储多个用户端600接收或上传的课程资料;所述固定存储区104用于存储服务器运行数据;

权限管理单元200,为各个用户端600分配访问权限,并根据用户端600的课程进度以及分享习题量更新各个用户端600的访问权限以及受访权限;

访问链接模块300,为各个用户端600之间、用户端600与云端服务器100之间设定访问链路;

权限验证模块400,在用户端600访问意向对象时,验证用户端600的访问权限及受访权限;

课程资料推送模块500,与所述数据存储单元101及权限验证模块400数据连接,响应于用户端600的请求,验证访问权限后经微信向用户端600推送课程资料或课程资料所属用户的个人信息。

数据存储单元101为设置于云端的数据库或数据库服务器,其内部划分为多个存储区域。将云端服务器100的存储单元划分为多个存储模块,不同的存储模块存储不同的数据。将课程资料存储于某一个人云存储空间中,以该个人云存储空间作为课程资料的访问节点,有利于促进用户端600之间的数据交互,同时节省云端的存储空间。

本发明中,权限管理单元200对应的权限管理技术目前已经十分成熟,其主要作用在于服务访问链接模块300,由服务器搭建好各个用户端600之间的交互链接,上述交互链接可直接利用微信后台服务器实现,即利用微信的及时通信功能模块实现,可以轻松地搭建各个用户端600之间的通信链路。权限管理模块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上述通信链路加以权限控制。通过实行层级权限控制并将上述权限控制与用户端600的个人信息相关联,促进用户的学习热情。

同时,为了可以充分地利用有限的云端存储空间,减少系统开发的成本,所述云端服务器100还包括:

用户端600存储空间分配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端600的已完成课程进度以及登录系统频次,为各个用户端600分配不同大小的个人云存储空间。具体的分配方式参见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300~S302。

实施例三

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信的课程资料管理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云端服务器100以及多个用户端600,其中,

所述用户端600主要包括数据交互模块601及用户界面模块602。

数据交互模块601与云端服务器100数据连接,用于与云端服务器100进行数据交互,例如手机中的通信模块。用户界面模块602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以及显示推送信息,例如手机中的触屏输入输出及显示模块。

云端服务器100则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服务器架构。

通过上述系统设置,用户经过权限验证后登录系统,通过完成课程获取进一步的课程资料,上述课程资料包括教材等原始资料,也包括其它用户的课程笔记、习题等资料,用户利用上述资料进行学习。系统为用户分配个人云存储空间,上述个人云存储空间的大小与用户个人的课程进度以及登录系统频次相关联,越勤奋的用户其获取的个人云存储空间越大。同时,上传课程资料越多的用户能够更多地查阅其它用户上传的课程资料。每个个人云存储空间都作为一个课程资料的传输节点,方便交互访问的同时节省存储空间。对于一些基础的课程资料实行共享云存储,对于衍生的课程资料或者课程后期才会用到的资料采用个人存储空间存储,节约存储空间的同时,可以增强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