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及莲雾的优质稳产栽培方法

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及莲雾的优质稳产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及莲雾的优质稳产栽培方法,该大棚包括位于栽培地面外侧的相互平行的两个滑轨、位于滑轨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棚架,所述的棚架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滑轨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侧墙、连接于两个侧墙顶部的棚顶;该栽培方法包括选择栽培种植场地、搭盖棚架、遮阴处理并施相应的肥料、光照和采摘。该大棚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在不需要遮阴的时候,可以打开大棚,增加大棚的通风透光性,提高莲雾的品质,它结构稳定,使用安装及收放折叠方便,本发明实现莲雾花期避雨容易,使产期调节至冬季、早春和初夏期,可大幅提高销售价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3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63275.2

  • 申请日2017-06-19

  • 分类号A01G9/16(20060101);A01G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17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毅峰

  •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埔党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31: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 9/16 专利号:ZL2017104632752 申请日:20170619 授权公告日:202006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6-30

    授权

    授权

  • 2017-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9/16 申请日:2017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0-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莲雾的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及(利用该大棚进行)莲雾的优质稳产栽培方法(即指利用该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调节莲雾产期的莲雾优质稳产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莲雾又名洋蒲桃、紫蒲桃桃金娘科,原产印度、马来西亚,尤以爪哇栽培的最为著名,故又有“爪哇蒲桃”之称。莲雾成年树高3米,周年常绿,多次抽枝,多次开花结果,生长量大,结果也多。莲雾正常3~5月份开花,5~7月果熟,如果通过特殊处理能调节花期(注:花期遇到下雨天气,不容易结蕊,少收或绝收),可以使果熟期调节到12月至次年4月(成为晚熟或早熟果品),这样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在华南地区,3-4月份开1次花,5-6月果实成熟,7月下旬开2次花,8-9月果实成熟,10-12月份还有开花结果(注:莲雾、火龙果芭乐都是多花多果,这种多次开花结果现象不是一年三熟)。然而,莲雾喜温怕寒,最适生长温度25~30℃,冬季要求无霜害;7°C时花蕾、幼果即遭寒害而脱落;10°C时即使接近采收的果实也会受害脱落。

但是现有技术的进行花期调控(又称产期调节)措施主要为断根及遮阴处理,进行产期调节后的莲雾(成为晚熟或早熟果品)会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成熟,此时多处在低温季节,不利于其生长。传统上的产期调节是每一株进行断根和遮阴,两种措施都由人工完成, 要每一株进行处理,由于莲雾树大进行遮阴或遮雨花费大量的人工,并且耗材容易损坏,如果能让莲雾种植在一种可调温控温的一种设施中,进行成批量的同步采光或遮阴或遮雨,既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又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并且可以增加经济效益(注:改变热带水果的产期,使产期调节至冬季、早春和初夏期,成为晚熟或早熟果品,可以提高销售价格而大幅提高果农经济效益)。

然而现有的大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农用大棚收放拆装不方便,不可重复利用,并且其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2. 同步采光或遮阴或遮雨操作不方便,致使进行成批量的遮阴或开花期避雨操作难以同步开展,操作效果差,果实产量和品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莲雾花期(如3~5月份开花)在南方地区常遇阴雨气候,湿度大,影响昆虫授粉受精,同时引起炭疽病等真菌病害多发,造成花穗霉烂枯死,小果感病,严重减产,甚至失收。传统的管理技术,只是在花期应用保花保果药剂、人工授粉及吸引授粉昆虫等方法提高莲雾坐果,但这些方法在阴雨不断时几乎没有效果,在福建省中南部地区,由于花期遇多雨,就没有产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及(利用该连动温室大棚进行)莲雾的优质稳产栽培方法。本发明的大棚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利于推广,采光或遮阴方便。通过搭建可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控制树冠高度,又在莲雾花期,实施花期避雨,有利昆虫授粉,提高座果率及产量,减少病害的发生。

本发明技术方案构成如下:

一、技术方案一:

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栽培地面外侧的相互平行的两个滑轨、位于滑轨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棚架,所述的棚架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滑轨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侧墙、连接于两个侧墙顶部的棚顶;

所述的侧墙包括平行竖设于一个滑轨上方的两个竖直侧架、至少一对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竖直侧架相对内侧的第一交叉斜架、设于侧架底部的与滑轨相匹配的滑轮;

所述的棚顶包括连接于两侧墙之间的平行设置的两个横梁、至少一对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横梁相对内侧的第二交叉斜架、及竖设于两个横梁上方的拱形支架;

所述的侧架两端分别设有大小相配合的连接公头和母头,所述的侧架外套设有能沿侧架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的第一交叉斜架由两根相互交叉铰接的第一斜架组成,所述的第一斜架的两端与滑块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的大棚还包括覆盖于棚架上方的用于遮雨的塑料薄膜和设于棚架上方和四周的用于遮阳的黑色遮阴网,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的一侧分别设有能将它们从一侧卷收至另一侧的卷收装置,所述的卷收装置包括与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一侧连接的卷轴及带动卷轴转动的把手。也就是说是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分别独立设置于棚架上的,它们能独立相对于棚架,但是当需要收拢大棚时,只需要将大棚向中间收拢,则也可以带动覆盖于棚架上的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一起收拢。这样既能满足只需要遮阳也需要遮雨的要求,也能满足只需要一种功能的要求。

所述的第二交叉斜架由两根相互交叉铰接的第二斜架组成,所述的横梁相对内侧设有便于第二斜架两端滑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斜架的自由端在相应的第二滑槽内上下滑动。

在相邻的侧墙侧架和棚顶横梁形成的角之间还连接有固定斜架。

所述的横梁和拱形支架之间还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支架。

在侧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用于限制第一交叉斜架上的滑块滑出的限位装置。

在栽培地面两侧设有积水沟,所述的积水沟的地面整体沿排水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高度逐渐倾斜降低,沿积水沟延伸方向设有多个高度相同的挡水块,在积水沟低位处设有雨水收集装置,在积水沟低位处还设有用来将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输送至栽培地面内进行浇灌的输送装置(可采用常规浇灌工具),各个栽培地面内设有湿度检测装置(为常规技术),各湿度检测装置与输送装置的控制器连接从而根据检测的湿度情况控制输送装置的输水浇灌工作(为常规控制浇灌技术)。

因为莲雾喜好湿润的土壤,周年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凡水边的莲雾,生长必壮,且耐涝性也强,经常受浸的地区也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所以对种植莲雾需要更多的水分,需要有积水沟积水,同时若积水沟内的水超过挡水板高度时,水会流向雨水收集装置,那么雨水收集装置能收集多余的水,待需要时对莲雾进行浇灌工作。

二、技术方案二:

一种利用所述的连动温室大棚进行莲雾的优质稳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择栽培种植场地,在场地上准备栽培地面,栽培地面上按株行距为3 m*3 m开挖定植穴并定植,定植后进行栽培管理使其株高低于2.5米;并在栽培地面两侧挖设沿排水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高度逐渐倾斜降低的积水沟,沿积水沟延伸方向设有多个高度相同的挡水块;

二、然后在莲雾接近成年时的5-6月份,在莲雾栽培地面上搭盖安装所述的可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该大棚包括位于栽培地面外侧的相互平行的两个起导轨作用的滑轨(1)、位于滑轨(1)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棚架,所述的棚架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滑轨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侧墙(2)、连接于两个侧墙(2)顶部的棚顶(3);

所述的侧墙(2)包括平行竖设于一个滑轨(1)上方的两个竖直侧架(21)、至少一对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竖直侧架相对内侧的第一交叉斜架(22)、设于侧架(21)底部的与滑轨(1)相匹配的起导轮作用的滑轮(23);

所述的棚顶(3)包括连接于两侧墙(2)之间的平行设置的两个横梁(31)、至少一对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横梁(31)相对内侧的第二交叉斜架(32)、及竖设于两个横梁上方的拱形支架(33);

所述的侧架(21)两端分别设有大小相配合的连接公头(211)和母头(212),所述的侧架(21)外套设有能沿侧架(21)上下移动的滑块(213),所述的第一交叉斜架(22)由两根相互交叉铰接的第一斜架组成,所述的第一斜架的两端与滑块(213)通过铰链连接;

并在所述棚架上方设置遮雨塑料薄膜,在棚架上方和四周设置遮阳的黑色遮阴网,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的一侧分别设有能将它们从一侧卷收至另一侧的卷收装置,所述的卷收装置包括与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一侧连接的卷轴及带动卷轴转动的把手;

三、在7-9月份将遮阴网全部放下进行遮阴处理,从而进行莲雾产期调节,在遮阴前,先将莲雾的全株去叶并剪去徒长枝及弱病枝,并且施用碳氮比较高的肥料遮阴后,在9月初,还进行断根处理,在树冠两侧,挖20-30厘米深的沟,以切断部分根;经过90天左右的遮阴,花期向后推迟了;

四、在9-12月份开花结果期间,把遮阴网收起,并在步骤三挖的深沟处施用催花催果肥料以提高坐果率,在9-12月期间,逢雨天还要把薄膜打开进行挡雨,在晴天收起,让阳光射入,进行干旱式“无雨”栽培,在秋天尤其是深秋季节逢低温天气,还需要从傍晚时分把薄膜打开进行夜间保温覆盖,在第二天早上收起,重新让阳光射入,从而提高果品质量;

五、在1月-4月采摘果实,采摘结束后将整个大棚收起,有利于果园进行施肥喷药作业,之后参考或参照前述方法进行第2、3次开花结果季的生产。

本方案的其它步骤与现有技术的相同,比如浇灌和其它的施肥工作。

较之前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大棚拆装方便,可重复利用,成本低,利于推广,遮阴方便;

2. 本发明的结构稳定,使用安装方便;

3.在不需要遮阴的时候,可以打开大棚,从而增加大棚的通风透光性,提高莲雾的果品。在整个栽培季进行干旱式“无雨”栽培,在秋天尤其是深秋季节逢低温天气,还需要从傍晚时分把薄膜打开进行夜间保温覆盖,在第二天早上收起,重新让阳光射入,从而提高果品质量;

4.本发明可以改变莲雾的产期,实现花期避雨容易,使产期调节至冬季、早春和初夏期,可以提高销售价格(其果实外观美,果肉细嫩、香甜,具有特殊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不愧享有“热带水果之王”称誉,深受人们喜爱);

5.方便果园管理操作;

6、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之处还特别包括:本发明的莲雾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指利用大棚调节莲雾产期并使莲雾优质稳产的栽培方法,通过搭建可收放折叠的连连动温室大棚,控制树冠高度,在莲雾花期,覆盖聚乙烯薄膜,实施花期避雨容易,有利于保持树冠层适当干燥,减少病害的发生,并且有利于昆虫授粉,提高坐果率,成功地解决了南方莲雾生产在春天梅雨季节炭疽病等真菌病害多发,造成花穗霉烂枯死,小果感病,莲雾品质欠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的问题。现有的塑料大棚一般是以保温保湿为目的,而本发明的可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不以保温保湿为目的;避雨架拱形顶上覆盖透明的薄膜,目的仅遮雨,收合折叠后四面通风,实现不用农药而达到防止春天雨季花穗霉烂枯死、小果感病的结果,提高了授粉率和座果率,在整个栽培季进行干旱式“无雨”栽培,实现莲雾的优质、稳产和高产(注:与对照组相比,例如选用粉牡丹品种的莲雾树株产量提高20-50%,单果重提高5-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亦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3.0%,果实甜味口感改善明显,有时甚至可以与热带地区生产的莲雾果品相媲美),且该连动温室大棚的结构简单造价低,降低了人工成本,能够改变传统的栽培模式,适用于在我国南方莲雾适栽区域规模化、产业化种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侧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积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起导轨作用的滑轨,2-侧墙,21-侧架,22-第一交叉斜架,23-起导轮作用的滑轮,3-棚顶,31-横梁,33-拱形支架,34-固定支架,4-固定斜架,5-限位装置,6-积水沟,7-雨水收集装置,8-输送装置,9-湿度检测装置(为常规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栽培地面外侧的相互平行的两个滑轨1、位于滑轨1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棚架,所述的棚架包括分别设于两个滑轨上方并能沿滑轨相对移动的侧墙2、连接于两个侧墙2顶部的棚顶3;

所述的侧墙2包括平行竖设于一个滑轨1上方的两个竖直侧架21、至少一对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竖直侧架相对内侧的第一交叉斜架22、设于侧架21底部的与滑轨1相匹配的滑轮23;

所述的棚顶3包括连接于两侧墙2之间的平行设置的两个横梁31、至少一对两端滑动连接于两个横梁31相对内侧的第二交叉斜架32、及竖设于两个横梁上方的拱形支架33;

所述的侧架21两端分别设有大小相配合的连接公头211和母头212,所述的侧架21外套设有能沿侧架21上下移动的滑块213,所述的第一交叉斜架22由两根相互交叉铰接的第一斜架组成,所述的第一斜架的两端与滑块213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的大棚还包括覆盖于棚架上方的用于遮雨的塑料薄膜和设于棚架上方和四周的用于遮阳的黑色遮阴网,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的一侧分别设有能将它们从一侧卷收至另一侧的卷收装置,所述的卷收装置包括与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一侧连接的卷轴及带动卷轴转动的把手。也就是说是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分别独立设置于棚架上的,它们能独立相对于棚架,但是当需要收拢大棚时,只需要将大棚向中间收拢,则也可以带动覆盖于棚架上的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一起收拢。这样既能满足只需要遮阳也需要遮雨的要求,也能满足只需要一种功能的要求。

所述的第二交叉斜架32由两根相互交叉铰接的第二斜架组成,所述的横梁31相对内侧设有便于第二斜架两端滑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斜架的自由端在相应的第二滑槽内上下滑动。

在相邻的侧墙侧架21和棚顶横梁31形成的角之间还连接有固定斜架4。

所述的横梁31和拱形支架33之间还连接有若干个固定支架34。

在侧架的上下两端设有用于限制第一交叉斜架22上的滑块滑出的限位装置5。

在栽培地面两侧设有积水沟,所述的积水沟的地面整体沿排水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高度逐渐倾斜降低,沿积水沟延伸方向设有多个高度相同的挡水块,在积水沟低位处设有雨水收集装置,在积水沟低位处还设有用来将雨水收集装置收集的雨水输送至栽培地面内进行浇灌的输送装置,各个栽培地面内设有湿度检测装置,各湿度检测装置与输送装置的控制器连接从而根据检测的湿度情况控制输送装置的输水浇灌工作(可采用常规技术)。

因为莲雾喜好湿润的土壤,周年均需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凡水边的莲雾,生长必壮,且耐涝性也强,经常受浸的地区也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所以对种植莲雾需要更多的水分,需要有积水沟积水,同时若积水沟内的水超过挡水板高度时,水会流向雨水收集装置,那么雨水收集装置能收集多余的水,待需要时对莲雾进行浇灌工作。

二、技术方案二:

莲雾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指利用大棚调节莲雾产期并使莲雾高产的栽培方法,其方法步骤包括:

一、选择栽培种植场地,在场地上准备栽培地面,栽培地面上按株行距为3 m*3 m开挖定植穴并定植,定植后进行栽培管理使其株高低于2.5米;并在栽培地面两侧挖设沿排水方向由一侧向另一侧高度逐渐倾斜降低的积水沟6,沿积水沟延伸方向设有多个高度相同的挡水块61;

二、然后在莲雾接近成年时的5-6月份,在莲雾栽培地面上搭盖所述的可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具体结构如前面所述),并在棚架上方设置遮雨塑料薄膜,在棚架上方和四周设置遮阳的黑色遮阴网,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的一侧分别设有能将它们从一侧卷收至另一侧的卷收装置,所述的卷收装置包括与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阴网一侧连接的卷轴及带动卷轴转动的把手;

三、在7-9月份将遮阴网全部放下进行遮阴处理,从而进行莲雾产期调节,在遮阴前,先将莲雾的全株去叶并剪去徒长枝及弱病枝,并且施用碳氮比较高的肥料(比如:农家肥即生物有机肥与尿素按照重量比为2:1混合而成),遮阴后,在9月初,还进行断根处理,在树冠两侧,挖20-30厘米深的沟,以切断部分根;(经过90天左右的遮阴,花期向后推迟了);

四、在9-12月份开花结果期间,把遮阴网收起,并在步骤三挖的深沟处施用催花催果肥料(比如:氮肥、磷肥、钾肥和从药店收集的中药渣堆肥形成的药渣肥按照质量比为5:3:2:1混合而成的)以提高坐果率,在9 -12月期间,逢雨天还要把薄膜打开进行挡雨,在晴天收起,让阳光射入,进行干旱式“无雨”栽培,在秋天尤其是深秋季节逢低温天气,还需要从傍晚时分把薄膜打开进行夜间保温覆盖,在第二天早上收起,重新让阳光射入,从而提高果品质量;

五、在1月-4月采摘果实,采摘结束后将整个大棚收起,有利于果园进行施肥喷药作业,之后参考或参照前述方法进行第2、3次开花结果季的生产。

本方案的其它栽培管理步骤与现有技术的相同,比如浇灌和其它的施肥工作。

使用本发明应用可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避雨栽培的莲雾,试验树平均树高2.5m,亩产量大于5500kg,单果重大于9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17.5%,优质果(无裂果,炭疽病斑小于果面面积的10%)率80%;

实施例1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可收放折叠的连连动温室大棚避雨栽培莲雾方法的试验组,无论株产量、单果重、优质果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优于对照组(例如选用粉牡丹品种的莲雾,树株产量提高20-50%,单果重提高5-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亦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0-3.0%,果实甜味口感改善明显。本发明有效控制莲雾树冠高度,使其矮化,又避免花期莲雾花穗受雨水冲刷,同时使树冠层保持适当干燥,有利授粉昆虫的活动,提高坐果,减少炭疽病等真菌病害。通过该技术的试验与应用,既可以达到矮化树冠,减少人力成本,又可显著提高坐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提高果实商品性,与传统的管理技术相比,能改变传统的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力、优质高产的优势,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6%,适用于在我国南方莲雾适栽区域规模化、产业化种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