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以设定年份的年温度分布频率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为基本参数,根据公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1906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交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267258.1

  • 申请日2017-04-2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邬剑星

  • 地址 400074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21:5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1C23/01 专利号:ZL2017102672581 申请日:20170421 授权公告日:201906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6-14

    授权

    授权

  • 2017-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C23/01 申请日:201704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9-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特别涉及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路面结构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过量的永久变形,会使道路表面出现影响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的不平整,甚至导致路面出现开裂。因此,限制路面结构的永久变形量是路面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项基本要求。根据建立模型时依据的不同,国内外用来预估沥青混合料路面永久变形的基本方法可分为经验法、经验-理论法和理论分析法三大类。(1)经验法经验法是从试验路测定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而得,比较符合该路的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强,特定条件下预估精度高的特点;但没有考虑路面结构的整体效应,且预估变形的公式外延性差,通用性较差,仅适用于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路面永久变形的预估。故用于推广评价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永久变形受到一定的限制。(2)半经验- 半理论法,与经验法相比,半经验-半理论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使用范围上的局限性,在通用性方面有了改善。一般先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或粘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求解路面的应力与位移,再结合室内外的有关试验,统计出沥青层的永久变形与路表弯沉、材料性能参数及荷载之间的经验关系式。(3)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以层状弹性体系理论或粘弹性体系理论为基础,计算路面体系内的应力,并利用路面沥青混合料永久应变和应力关系来计算路面永久应变。现有的分析预测方法都很难实现温度和轴载的全覆盖、全过程评价,使得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的差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考虑不同荷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规律及其叠加,即进行了温度分区和轴载分级,实现了温度和轴载的全覆盖、全过程评价,分析结果更加贴合实际,准确性较高,适用面更广。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以设定年份的年温度分布频率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为基本参数,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设计年份沥青路面沥青层的永久变形,式中,Δh为沥青层永久变形;m为路面结构周围环境温度分区数;fi为第i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Pi为第i温度区间的温度分布频率;i为1、2、3……n;δ为温度修正系数;所述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为设定年份内不同温度区间行车道轮迹宽度永久变形量的理论值与年温度分布频率的比值,计算公式为>b+c,式中,f为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N为温度区间行车道轮迹宽度荷载作用次数,a、b、c为拟合参数;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1、以距离路面1cm处的温度作为路表代表温度,按照一定的温度间隔T 将其划分为m个温度区间,并以该区间的中间值作为该温度区间的代表温度值,求得各温度区间的全年路面温度分布频率;其中,所述全年路面温度分布频率是指各温度区间全年所占小时数占全年总小时数的百分比;T通常取值为5℃; m为大于1的自然数,通常取值5~10;

S2、采用实测方法或理论模型获得各温度区间不同沥青混合料路面深度的温度值;所述不同沥青混合料路面深度的温度值是指各温度区间在沥青混合料路面不同深度的实测或预测温度值;

S3、确定温度轴载分布,根据公路实际运行情况按轴载大小划分车辆轴载等级并计算不同轴载等级的轴载分布频率,根据设计年限内年平均交通量增长率,结合路面温度分布频率和轴载分布频率计算得到不同轴载等级、不同温度区在设计年限内的轴载作用次数,即温度轴载分布;

S4、通过沥青混合料室内三轴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研究沥青混合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和抗变形能力,确定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模型并进行修正;

S5、通过动态模量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路面材料温度与模量的关系方程,进而确定沥青混合料路面各温度区间不同深度即不同温度的动态模量;

S6、根据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的实际情况,采用BISAR建立路面结构计算模型,并沿竖向按设定的深度间隔将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划分为n个亚层;其中,沥青层按照1~4cm的间距进行划分,基层和底基层的亚层划分间距增大;在各温度区间代表温度下,利用BISAR软件对建立的路面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路面结构应力分析,得到沥青混合料路面各亚层内的偏应力分布;

S7、基于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修正模型,结合各代表温度下沥青面层各单元层的计算偏应力值,对三轴重复加载永久变形试验结果进行插值与拟合,预测得出沥青路面在代表温度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永久应变预估方程;

S8、考虑道路交通条件,利用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方法,以年为计量单位,计算第1年行车荷载作用后各温度区间路面轮迹中心位置的永久变形量并求和得路面永久变形量Δh;对2、3、4、5......n年交通荷载进行计算后带入到各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方程,计算第2、3、4、5......n年路面的永久变形量,直至该路面变量达到15mm,进而判断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寿命。其中,各温度区间的永久变形量按照轴载等级从小往大逐级反算叠加获得。即从轴载等级1t开始根据其交通荷载作用次数N1代入永久应变修正模型中计算永久应变Δε1,将Δε1代入轴载等级2t的永久应变修正模型反算其对应的交通荷载作用次数ΔN2,然后将轴载等级2t的交通荷载作用次数N2加上ΔN2的值N′2代入轴载等级2t的永久应变修正模型中计算可得到轴载等级1t、2t作用后的永久应变Δε2,然后再将Δε2代入轴载等级3t的永久应变修正模型,同理轴载等级2t时永久应变的计算过程,依次类推至轴载等级20t时的永久应变ΔN20,ΔN20即为轴载等级>20与结构层厚度相乘即为此温度区间路面结构层的永久变形量;

进一步,步骤S2中,依据路表温度构建沥青路面沥青层任意深度处温度的预估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T、路表温度T0和路面结构层深度h进行多元回归,预估模型如下:

T=dT0+eh+q

式中,T为沥青路面沥青层h处的温度;T0为距路表1cm处的温度;h为路面结构沥青层深度;d、e、q为回归系数;通过不同温度区间的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预估模型推算路面结构沥青层任意深度的路面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考虑不同荷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规律及其叠加,引入分区分级分层的思想,即温度分区、轴载分级、路面分层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方程和永久变形与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温度分布频率的关系方程,建立了反算累积叠加荷载作用次数永久变形计算方法,为全温域条件下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估提供一种新方式,实现了温度和轴载的全覆盖、全过程评价,分析结果更加贴合实际,准确性较高,适用面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全温域温度分布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快速预测方法的设计框图;

图2为沥青路面全年温度分布频率;

图3为沥青路面沥青层沿深度的温度分布曲线;

图4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温度区间沥青层沿深度的温度分布曲线;

图5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交通轴载分布;

图6为行车道轮迹宽度温度-轴载分布;

图7为(10-15]℃时沥青层偏应力分布;

图8为原点法不同年份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分布曲线;

图9为原点法不同年份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分布曲线;

图10为原点法不同轴载等级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分布曲线;

图11为反算法不同年份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分布曲线;

图12为反算法不同年份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分布曲线;

图13为反算法不同轴载等级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分布曲线;

图14为沥青路面结构永久变形预估的理论值与修正值;

图15为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

图16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方程理论值与拟合值对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如图所示:以距离路面1cm处的温度作为路表代表温度,按照一定的温度间隔T将其划分为m个温度区间,并以该区间的中间值作为该温度区间的代表温度值,求得各温度区间的全年路面温度分布频率;其中,所述全年路面温度分布频率是指各温度区间全年所占小时数占全年总小时数的百分比;T 通常取值为5℃;m为大于1的自然数,通常取值5~10;以赣中地区为例,以距离路面1cm处的温度作为路表代表温度,以5℃作为间隔温度划分温度区间,通过实测及模型计算得到沥青路面全年温度分布频率和沥青层沿深度的温度分布曲线,如图2和图3所示。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分布预估模型:为了推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任意深度处不同温度区间的温度,使其结果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有必要依据路表温度构建沥青路面沥青层任意深度处温度的预估模型。鉴于此,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T、路表温度T0和路面结构层深度h>

T=dT0+eh+q(1)

式中,T为沥青路面沥青层h处的温度,℃;T0为距路表1cm处的温度,℃;>

结合重庆市、江西省、云南省三个地区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分布的实测结果,按照式(1)利用1stOpt15软件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见表1所示。

表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温度区间沥青层温度分布预估模型回归参数

由表1可知,高速公路不同温度区间的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预估模型回归系数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其相关性良好。通过不同温度区间的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预估模型可以推算路面结构沥青层任意深度的路面温度。根据表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温度区间沥青层温度分布预估模型回归参数得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温度区间沥青层的温度分布如表2和图4所示。温度区间可分为低温区间(T<20℃)、中温区间(20℃≤T≤30℃)、高温区间(30℃<T),沥青层温度沿深度分布分为上小下大、上下相近、上大下小三种趋势,进而影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的变化。

表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不同温度区间沥青层温度沿深度分布

轴载分布:综合江西省、云南省高速公路交通轴载分布,得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交通轴载分布,为后续研究提供交通轴载分布的数据支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交通轴载分布如图5所示。

沥青路面结构参数:以江西省泉南高速公路吉莲段为依托工程,实测交通荷载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结合实测高速公路车辙的资料,根据全温域条件下基于叠加原理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累积预估方法进行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分析,并对预估模型进行修正。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与设计参数如表3所示。

表3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结构组成与设计参数

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根据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结果,运用非线性的最小二乘法通过S型函数(西格摩德(Sigmoidal)函数)进行数值拟合,从而建立动态模量与加载频率的关系。SMA-13、AC-20、AC-25、ATB-25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主曲线方程分别如式(1)、(2)、(3)、(4)所示。

当车速80km/h,加载频率约为15Hz时,根据图2和图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温度沿深度分布和式(1)、(2)、(3)和(4)计算可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不同温度区间沥青层及上基层动态模量沿深度分布和泊松比设置如表4所示:

表4不同温度区间沥青层及上基层动态模量沿深度分布和泊松比

温度-轴载分布:泉南高速吉莲段经统计得2013年和2014年的交通量分别为174008辆、198974辆(除去小轿车),年增长率为14.35%。以选取交通量增长率时考虑实测结果,2015年至2019年取10%,后续年份取6%,设计年限为 15年。

行车道轮迹宽度的荷载作用次数为高速公路年平均交通量(双向)乘以方向分配系数0.5、车道分配系数0.8和轮迹横向分布系数0.3。标准路段80km/h 时,行驶车辆单次荷载作用时间为0.0102s,室内试验加载作用时间为0.2s,考虑时间的折减,实际交通轴载作用次数乘以折减系数0.051。

根据Boltzmann线性叠加原理,每次汽车荷载通过的作用可以按荷载作用时间叠加。本文室内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的加载作用时间为0.2s,考虑到车辆不同行车速度对路面加载时间与室内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的加载作用时间的不一致,应对实际轴载作用次数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为路面加载作用时间与室内试验加载时间的比值。表5为行车速度80km/h时不同轴载等级的时间折减系数,其值为0.051。同理可得,行车速度30、60、100、120km/h时不同轴载等级的时间折减系数分别为0.137、0.068、0.041、0.034。

表5行车速度80km/h时不同轴载等级的时间折减系数

温度-轴载分布即不同温度区间不同轴载等级的交通量分布,用轴载等级的交通量乘以温度区间的分布频率计算得到。泉南高速公路温度分布按图1江西省赣中地区沥青路面全年温度分布频率选取。泉南高速吉莲段2013年行车道轮迹宽度温度-轴载分布如图6所示。其他设计年份的行车道轮迹宽度温度-轴载分布不再赘述。

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修正模型

根据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三轴重复荷载试验研究得SMA-13、AC-20、AC-25 三种沥青混合料永久应变黏弹性力学修正模型如式(5)、(6)和(7)所示。平均修正系数ξ取值如表6所示。

式中:ξ——平均修正系数。

表6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模型平均修正系数

averag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viscoelastic model of asphalt mixture under repeated load

沥青层偏应力分布:按照江西省赣中地区全年温度分布频率和轴载分布采用BISAR3.0计算偏应力,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结构(10-15]℃时沥青层偏应力分布如图7所示,不同温度区间轴载等级(0-1]t时偏应力沿沥青层深度的分布如表7所示。其他不同温度区间轴载等级2t~20t时偏应力沿沥青层深度的分布按线性成倍增长,在此不再赘述。

表7泉南高速吉莲段不同温度区间轴载等级(0-1]t时沥青层偏应力分布

沥青层永久应变分布:按照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结构路面材料永久应变模型即式(5)、式(6)和式(7),不同温度区间(10~15]℃、(15~20]℃、 (20~25]℃、(25~30]℃、(30~35]℃、(35~40]℃、(40~45]℃、(45~ 50]℃取其代表温度即12.5℃、17.5℃、22.5℃、27.5℃、32.5℃、37.5℃、42.5℃、 47.5℃。将其偏应力、代表温度和轴载作用次数代入永久应变模型,计算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结构沥青层永久应变分布。本文泉南高速公路吉莲段沥青路面沥青层永久应变计算的方法分为两种即原点增长累积永久应变计算方法和反算累积叠加永久应变计算方法。原点增长累积计算方法即每个温度区间和每个轴载等级都从原点开始计算永久应变,再累加得到总的永久应变。此种方法相当于每个温度区间和每个轴载等级都作用在新路面上,其预估结果偏大。反算累积叠加永久应变计算方法如前所述。

根据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修正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制运算程序按照反算累积叠加计算永久应变的方法计算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结构永久应变分布。

沥青层永久变形分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永久变形量计算采用改进的分层应变法,如式(8)。引入了分区分级分层叠加的思想,即温度分区、轴载分级、路面分层的思想,将路面温度分布通常以5℃的间隔温度分为若干个温度区间,记为m;将交通荷载通常以1~2t为间隔分为若干个轴载等级;将沥青混合料层根据实际厚度可按每1cm~4cm为一亚层,基层、底基层和土基根据需要划分亚层,以此将路面结构划分为若干亚层,记为n;然后分别计算不同温度区间和荷载条件下各亚层的变形量。同时考虑沥青混合料的黏弹塑性特性和行驶速度对荷载作用时间的影响,得到全温域条件下基于叠加原理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模型:

式中,Δh为沥青层永久变形,mm;m为路面结构周围环境温度分区数;n为路面结构分层数;hi为沥青层第i亚层厚度,mm;εi为沥青层第i亚层永久应变。

根据通车第一年即2013年永久变形的计算方法,同理,计算通车后第2、3、 4……n泉南高速不同温度区间的永久变形量,如表8所示。

表8沥青路面永久变形计算结果

由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量超过10mm,即进入临界状态,容易造成雨天路面积水导致正常行驶的车辆产生滑漂现象,威胁行车安全,以此可作为公路养护部门的养护评定标准之一。按原点增长累积永久变形计算方法,路面使用四年后,沥青路面永久变形已超过10mm,此时若对沥青路面进行及时的整修和养护,可避免损坏的恶化,恢复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若对道路不作任何处理,随着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会继续增大,导致路表状态和路面平整度继续恶化,当沥青路面永久变形超过15mm时,将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降低车辆行驶的舒适性,诱发交通事故,不得不对路面进行翻修或改建。由此可推断得出,泉南高速吉莲段的永久变形使用年限为6 年。按反算累积叠加计算永久变形方法得到的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不同年份的累积永久变形在设计年限内最大累积永久变形为8.87mm,未超过路面容许永久变形15mm。

由图8可知,泉南高速吉莲段不同设计年份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分布趋势相似,且逐年呈线性增长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增大,永久变形量呈现先增大后降低,其中温度区间(35~40]℃的永久变形量最大,达到峰值。由图7可知,泉南高速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温度区间(35~40]℃对永久变形的累积贡献率达到峰值,这与永久变形分布曲线相同。文献[20]研究认为,路面温度小于20℃时,在荷载作用下路面产生的变形是可以恢复的弹性变形,而只有当路面温度大于20℃时,路面才会产生永久变形。故研究沥青路面永久变形时只计算大于等于20℃的温度区间。小于20℃温度区间的永久变形贡献率为4.90%,考虑其贡献率较小,后续程序设计时不再计算低于20℃时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而设计永久变形温度影响系数来弥补其差值,经计算温度系数取值1.05。同时,由图7可知,2013年~2018年泉南高速吉莲段不同年份不同温度区间的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分布曲线几乎相同,沥青路面沥青层永久变形只因交通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性。

由9可知,随着轴载等级的逐渐增大,轴载等级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贡献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轴载等级(9~10]t对永久变形的贡献率达到峰值。轴载等级(0-1]t对永久变形的贡献率小于1%,考虑轴载等级(0-1]t 贡献率0.05%较小,后续程序设计时不再计算轴载等级(0-1]t时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忽略不计。

由图10可知,泉南高速吉莲段不同年份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分布趋势不相似。通车后五年内即2013年~2017年,随着温度的增大,永久变形量呈现先增大后降低,其中温度区间(35~40]℃的永久变形量最大,达到峰值。通车超过五年后即2018年及之后,随着温度的增大,永久变形量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其中温度区间(45~50]℃的永久变形量最大,达到峰值。由图8可知,温度区间(10~15]℃到(25~30]℃和(35~40]℃到(45~50]℃之间永久变形量的增长平缓,而(25~30]℃到(35~40]℃之间永久变形量增长较快,因此,温度区间(25~30]℃到(35~40]℃之间是永久变形增长的转折区间。

由图11可知,泉南高速吉莲段不同年份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分布趋势不相似。在2013年~2027年总的使用年限内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其中温度区间(45~50]℃对永久变形的累积贡献率达到峰值,这与永久变形总体分布曲线相同;在2013年~2015年,通车初期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温度区间(35~ 40]℃的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最大;在2016年~2017年,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也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温度区间(40~45]℃的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最大;在2018年~2027年,不同温度区间永久变形累积贡献率呈现持续增大趋势,其中温度区间(45~50]℃对永久变形的累积贡献率最大。

由图12可知,小于20℃温度区间的永久变形贡献率为5.09%,考虑其贡献率较小,后续程序设计时可不再计算低于20℃时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而设计永久变形温度修正系数来弥补其差值,经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取值1.06。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模型修正:根据泉南高速公路吉莲段车辙检测分析,通过概率测算法计算得到2014年、2015年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全长车辙平均深度为7.03mm、7.00mm,并以此作为实测值。而2014年、2015年泉南高速吉莲段沥青路面按反算累积叠加计算方法得到的永久变形理论值为3.23mm、 4.14mm。线性修正系数为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值。则修正系数取泉南高速公路吉莲段沥青路面两年实测值与理论值之比的平均值为1.93。则全温域条件下基于叠加原理的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修正模型为:

式中,Δh为沥青层永久变形,mm;m为沥青路面全年温度分区数;n为沥青层分层数;hi为沥青层第i亚层厚度,mm;εi为沥青层第i亚层永久应变,见公式(5.17)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黏弹性力学修正模型;为理论修正系数,取值为1.93;δ为温度修正系数,若温度分布只取20℃以上,则δ取值为>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预估简化模型: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即设计年份内不同温度区间行车道轮迹宽度永久变形量的理论值与其温度分布频率的比值。若能求出沥青路面结构类型不同行车道轮迹宽度荷载作用次数与之对应的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再已知沥青路面所处区域的全年温度分布频率,可推出不同温度区间的永久变形。结合图2、3和图11可得泉南高速吉莲段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如图15所示。

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方程如下:>b+c(10)式中,f为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0.01mm;N为温度区间行车道轮迹宽度荷载作用次数,次;a、b、c为拟合参数。采用1stOpt15软件按式(10)对计算数据图15进行拟合,可得沥青路面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方程的拟合参数,拟合结果见表9所示。泉南高速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理论值与拟合值对比曲线如图16所示。

表9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方程拟合参数

由表9拟合相关系数和图16可知,沥青路面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与荷载作用次数关系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在已知设计年份不同温度区间的荷载作用次数,将其代入公式(10)即可求得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f,再将温度分布频率P和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f代入如下方程(11)即可求出设计年份沥青路面沥青层的永久变形。式中,Δh为沥青层永久变形,mm;m为路面结构周围环境温度分区数;fi为第i温度区间内的平均永久变形量,0.01mm;Pi为第i温度区间的温度分布频率,%;i为1、2、>i所采用的荷载作用次数是按图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