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及反射式显微镜装置

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及反射式显微镜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及反射式显微镜装置。本发明揭露一种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搭配一影像撷取模块使用。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包括一壳体、一透镜以及一样品黏着件。壳体具有一样品观察面,样品观察面位于壳体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的一侧,透镜设置于壳体内部,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的一底部,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并包括一基材及一胶层,胶层与基材结合为一体。本发明更揭露一种反射式显微镜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亿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0040411.7

  • 发明设计人 林建明;陈昌佑;蒋存超;林书圣;

    申请日2017-01-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东升

  •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3段171号11楼之1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59: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7

    授权

    授权

  • 2017-09-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2B21/04 申请日:2017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及反射式显微镜装置。

背景技术

显微镜可分为穿射式显微镜及反射式显微镜(又称金相显微镜)。穿射式显微镜通常是用来观察透明或非常薄的样本物体,使光源的光线可直接穿过样本物体后再进入显微镜中,故常被用来观察生物组织。而反射式显微镜则常用来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的样本物体,多应用在工学、材料领域。反射式显微镜的光源须透过偏光板形成偏振光,将部分光线转向垂直下射,继续经过透镜投射在样本物体的表面,然后再由样本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线,并依序透过物镜、偏光板、平面玻璃及目镜的放大,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其可用于观察样本物体表面的特性。

不过,由于反射式显微镜的内部需设置物镜、偏光板、平面玻璃及目镜,尤其是偏光板必须有特定的角度设计,进而使反射式显微镜有较大的体积。同时,反射式显微镜的机构较为复杂且难以携带,故常被置放于实验室内,且通常是供专业人员而操作执行。并且,反射式显微镜主要是应用在观察样本物体表面的特性,若每次遇到欲观察的样本物体,皆必须通过采样至实验室后才能观察,将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且难以应用在非专业的一般使用者。换言之,反射式显微镜通常是应用在观察样本物体表面的特性,故更具有让使用者随身携带的需求。此外,如果使用者所搜集到的样品,无法选择合适的样品黏着件,并将其简易地安装设置于显微镜进行观察,将大幅降低显微镜适用样品黏着件的灵活度与弹性,也无法提升用户对于操作显微镜的使用乐趣。

因此,反射式显微镜除了必须能轻巧便携,样品应借由简便、快速的采样方式取得,而且采样后的样本也应该能够以简易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显微镜方便使用者观察。以此达到降低显微镜操作难度而让使用者直觉易上手,而不再只能透过专业人员执行检测相关操作。且使用者可将所搜集到的样品透过合适的样品黏着件将其简易地安装设置于显微镜,提升显微镜适用样品黏着件的灵活度与弹性。同时提高使用者操作显微镜的意愿。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轻巧便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及反射式显微镜装置,借由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壳体的一底部,使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的结构设计,让样品可简便、快速的固定设置于显微镜方便使用者观察,达到降低显微镜操作难度而让使用者直觉易上手,同时达到提高使用者操作显微镜意愿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搭配一影像撷取模块。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包括一壳体、一透镜以及一样品黏着件。壳体具有一样品观察面,样品观察面位于壳体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的一侧。透镜设置于壳体内部。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的一底部,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并包括一基材及一胶层,胶层与基材结合为一体。

在一实施例中,一光线经样品黏着件反射后,光线穿过透镜到达影像撷取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一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由透镜的一入光面入射,并由透镜的一出光面出射至样品观察面。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具有一光源并邻设于透镜。

在一实施例中,发光组件的光源为一环状发光体。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导光组件,导光组件设置于壳体外部,导光组件具有一入光部及一出光部,出光部邻设于透镜,使入光部接收一光线并由出光部出射该光线至透镜。

在一实施例中,当反射式显微镜模块不配合一光源使用时,壳体具有至少一孔洞使外部光线入射至壳体内部与样品观察面。

在一实施例中,基材具有一凹部及一延伸部,延伸部邻接于凹部,胶层设置于基材具有凹部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进一步包括一载体,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黏设于载体的一表面,使凹部与表面形成一容置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位于凹部的黏性低于胶层位于延伸部的黏性。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至少有部分区域为透光区。

在一实施例中,延伸部为不透光区,凹部为透光区。

在一实施例中,凹部具有一遮光点。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为贴纸。

在一实施例中,载体为一载玻片、一塑料片、一树脂片、一透光片或一不透光片。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与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可拆式座盖,壳体与可拆式座盖透过一螺纹、一卡扣单元或一磁吸单元以螺锁、卡合或磁吸的方式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底部具有一样品黏着件插入槽,样品黏着件透过样品黏着件插入槽设置于底部。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插入槽具有至少一限位条。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条设置有至少一磁性单元,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黏设于一载体,黏设于载体的样品黏着件与样品黏着件插入槽透过设置有磁吸单元的限位条彼此磁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插入槽具有一透明区或一开孔区。

在一实施例中,底部具有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为一磁性单元,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黏设于一载体,黏设于载体的样品黏着件透过磁性单元磁吸于底部。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黏设于一载体,壳体或载体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磁性单元,使黏设于载体的样品黏着件与底部可彼此磁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的外表面具有一坡度。

在一实施例中,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壳体,以连接影像撷取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一连接夹以及一枢轴。

在一实施例中,样品观察面至透镜的最短距离介于0.1mm至10mm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基材具有无凹部的平整表面。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反射式显微镜装置,反射式显微镜装置包括一影像撷取模块以及前述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搭配一影像撷取模块使用。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包括一壳体、一透镜以及一样品黏着件。壳体具有一样品观察面,样品观察面位于壳体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的一侧,透镜设置于壳体内部,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的一底部,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并包括一基材及一胶层,胶层与基材结合为一体。本发明借由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壳体的一底部,使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的结构设计,通过上述设计即可让样品能够简便、快速的固定设置于显微镜以方便使用者观察,并达到降低显微镜操作难度而让使用者直觉易上手,提高使用者操作显微镜的意愿。

附图说明

图1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外观立体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1C至图1D为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与影像撷取模块组合前与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1E为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观察样品的剖面示意图。

图1F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样品黏着件的外观示意图。

图1G为图1F沿A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H为图1A所示的样品黏着件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黏着件凹部的变化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黏着件具有不同变化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D为使用图2C方式的样品黏着件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黏着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4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具有一可拆式座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4B为图4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将壳体与可拆式座盖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5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底部具有一样品黏着件插入槽的外观立体图。

图5B为图5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底部具有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的外观立体图。

图6B为图6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壳体与样品黏着件设置有磁性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7B为图7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壳体具有至少一孔洞的外观立体图。

图8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壳体外部设置有导光组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8B为8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观察样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及反射式显微镜装置,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考图1A至图1D,图1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外观立体图。图1B为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1C至图1D为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与影像撷取模块组合前与组合后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至1D。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包括一壳体11、一透镜12以及一样品黏着件13(样品黏着件13仅出示于图1B的侧视图)。此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可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14,连接件14设置于壳体11。如图1C及图1D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可透过连接件14与一影像撷取模块2搭配使用。连接件14包括一连接夹141以及一枢轴142,使用者可配合枢轴142与透过按压连接夹141的一端将连接夹141靠近壳体11的一侧打开,并将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夹设于一电子装置E。在别的实施方式下,连接件14也可以是一黏着层而不是连接夹,黏着层可为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即对压力有敏感性的黏着剂,其可重复黏贴,使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透过黏着层(压敏胶)即可重复地黏贴于电子装置E。

电子装置E可例如具有照相功能的行动通讯装置、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相机、行车记录器、摄影机、笔记本电脑、显微镜或穿戴式电子装置,本实施例以行动通讯装置为例说明。即,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可透过连接件14直接与电子装置E本身所具有的影像撷取模块2配合使用。

如图1B所示,壳体11具有一样品观察面F1,样品观察面F1位于壳体11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2的一侧,且壳体11还具有一底部111,底部111同样是位于壳体11中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2的一侧,即靠近样品黏着件13的一侧。并且,透镜12设置于壳体11内部,样品黏着件13由于具有黏性,因此可沾黏一待测样品S后,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11的底部111,使得样品黏着件13邻接样品观察面F1。借由让样品黏着件13邻接于样品观察面F1后,再透过透镜12以及影像撷取模块2成像,即可观察待测样品S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放大后的样品成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1与样品黏着件13可移除地固定连接,而关于样品黏着件13的其他技术内容于后详述。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指的样品观察面F1可以为实体表面或是虚拟表面。以实体表面而言,当样品黏着件13与壳体11相互接触时,此时,样品观察面F1实质上为壳体11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2该侧的表面。以虚拟表面而言,如图1B所示,当待测样品S与壳体11之间有些微距离时,此时,样品观察面F1则为底部111邻接样品黏着件13的该表面。另外,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所欲观察的样品,且附图所列示的待测样品S及其大小、比例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

请参考图1E,图1E为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观察样品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透镜12为一双凸透镜的非球面镜,其中,在高倍率或欲具有景深效果的情况下,样品观察面F1至透镜12的表面的最短距离D介于0.1mm至10mm之间,而一般情况下可介于0.1mm至3.0mm之间,优选则介于0.3mm至2.0mm,更佳的,最短距离D可以介于0.5mm至1.2mm之间。进而使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的放大倍率可介于100至200倍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透镜12具有一翼部121,且翼部121位于透镜12的周缘。即,透镜12的中央部分为双面凸起的非球面镜,而透镜12的周缘部分则为扁平的翼部121。此外,在别的实施方式下,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所使用的透镜12也可以不是双凸透镜的非球面镜,而可以使用球面镜、单凸透镜、单/双凹透镜或是多个透镜结合的透镜组,可视使用者观测需求而定,本发明并不限制。

另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可进一步包括一发光组件15,发光组件15具有一光源151并邻设于透镜12。光源151可为发光二极管、雷射二极管或是荧光灯等光源。本实施例的光源151位于影像撷取模块2与透镜12之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光源151设置于壳体11的内部,且光源151位于透镜12靠近影像撷取模块2的该侧。另外,在别的实施方式下,发光组件15的光源151也可为一环状发光体,并且同样邻设于透镜12发出光线。其中光源151所发出的光线经样品黏着件13反射后,光线可穿过透镜12到达影像撷取模块2。

更详细的说,借由前述透镜12以及发光组件15的配置关系,使光源151所发射出的光线,可由透镜12的一入光面122入射,并由透镜12的一出光面123出射至样品观察面F1以及样品黏着件13与待测样本S。此外,本实施例的壳体11具有出光孔112及开口113。出光孔112位于靠近样品观察面F1的该侧,且在本实施例中出光孔112相当于是底部111所具有的开口或开孔,而开口113则位于靠近影像撷取模块2的该侧。因此,光源151所发射的光线的整体路径为自透镜12的入光面122入射,并由出光面123出射后,再经出光孔112射出至样品观察面F1及样品黏着件13与待测样本S。接着,光线自样品黏着件13与样品观察面F1反射后,再由透镜12的出光面123入射,并由入光面122出射且经开口113后,入射至影像撷取模块2的镜头。而影像撷取模块2的镜头取得放大后的样品影像后,透过影像撷取模块2执行图像处理程序,并可由电子装置E的显示单元显示样品影像,即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放大后的样品影像,令用户可直接在电子装置E端,观察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放大后的样品影像。因此,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由于上述的光路架构而属于一种反射式的显微镜(金相显微镜)。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光源151设置于壳体11内,且光源151的设置位置邻近于透镜12的翼部121,翼部121是与成像无关的部分,故本实施例不限制翼部121的长度。翼部121设置于透镜12的周围,故光源151环绕透镜12中央凸起的周围设置。前述的设置关系,使光源151所发射出的光线可由翼部121入射至透镜12的内部扩散后,再由透镜12的出光面123聚焦至焦点上,其中,光源151的主要光轴与透镜12的光轴不相同,但为实质上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51除了可以为可见光光源外,也可以为非可见光光源。其中,可见光光源可作为观察大部分样品类型的光源,而非可见光光源例如为红外线光源,其可用于珠宝鉴定,或是可以为紫外光光源,其可用于识别防伪标签,例如用于验钞。另外,本发明也不限定光源151的数量,如发光组件15可具有多个光源。因此,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可依据需求及观察的样品类型不同而对应选择设置不同方式的光源151以及光源数量。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的样品黏着件及相关部件的详细技术内容。

请参考图1F至图1H。图1F图1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样品黏着件的外观示意图。图1G为图1F沿AA切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H为图1A所示的样品黏着件的细部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1F至图1H所示,样品黏着件13可进一步与一载体133配合,并于下述各实施例中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一起搭配使用。载体133可具有一样品承载面F2,而载体133可为一载玻片、一塑料片、一树脂片、一透光片或一不透光片。而样品黏着件13则包括一基材130以及一胶层C(请参考图1G及图1H)。基材13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A与一第二表面B,胶层C设置于基材130的第二表面B。基材130具有一延伸部131及一凹部132,延伸部131邻接于凹部132。胶层C位于凹部132的黏着件13黏性低于胶层C位于延伸部131的黏性,胶层C设置于基材130具有凹部132的一侧(第二表面B),并与基材130结合为一体。此外,本实施例的基材130及胶层C可透光,其透光率大于90%。

样品黏着件13位于样品承载面F2的一侧具有黏性,当样品黏着件13的延伸部131贴附于载体133时,凹部132与样品承载面F2可形成一容置空间V,以盛装一待测样品S。使用者只需借由样品黏着件13的凹部132容置或沾黏待测样品S,并贴附于载体133上,即完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因此大幅简化了传统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流程。

容置空间V可封闭一待测样品S,并能防止液体外漏。待测样品S可以是微生物、细胞、节肢动物或矿物粉末···等等。此外,待测样品S并不限于液方式品或活体样品。例如:使用者可借由样品黏着件13的凹部132沾黏活的昆虫或承装液态检体,再将样品黏着件13的延伸部131贴附于载体133的样品承载面F2,以将活的昆虫或液态检体密封于容置空间V。由于凹部12的黏性低于延伸部131的黏性,因此较小的活体昆虫仍可在容置空间V内活动,而不至于被样品黏着件13压死。若使用者想要保存待测样品S时,可从载体133上将样品黏着件13撕除,并贴附于另一塑料膜或贴纸簿,以做为收藏之用。

在别的实施方式下,使用者也可以把想珍藏的样本存放制成纸卡,因此样品黏着件13也可以是一种样品纸卡,由于直接使用样品纸卡,因此使用者不需要再额外搭配载体使用。透过将样品纸卡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的底部,使样品纸卡邻接样品观察面,同样可透过透镜以及影像撷取模块成像,即可观察样品纸卡上的待测样品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放大后的样品成像。

另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也可进一步搭配使用不同方式的样品黏着件,并配合上述所提供的载体。

图2A至图2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黏着件凹部的变化方式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同时参阅图1H及图2A至图2B所示,样品黏着件13、13a、13b分别具有一延伸部131、131a、131b及一凹部132、132a、132b。样品黏着件13、13a、13b可以是贴纸、胶带或是树脂,并具有延展性。因此,使用者可借由冲压成形的方式,将样品黏着件冲压出不同形状的内凹结构。例如:图1H的凹部132及图2A的凹部132a为不同类型的弧形结构,图2B的凹部132b则为一方形结构。

请参阅图2C及图2D,图2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黏着件具有不同变化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2D为使用图2C方式的样品黏着件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2C及2D所示,在图2C中,样品黏着件13c同样具有基材130c及胶层C,但与图2A或图2B的样品黏着件13a、13b的不同之处在于,样品黏着件13c的基材130c并不具有前述的凹部及延伸部,因此在本方式下,基材130c具有无凹部的平整表面,胶层C则可设置于平整基材130c的一侧,并同样与基材130c结合为一体。此外,基材130c及胶层C也同样可具有高透光率,使得样品黏着件13c为一种具有高透光率全平整方式的黏着件。

另外,图2D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基本上与图1B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及组件间关系。不同之处在于图2D的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是使用图2C全平整方式的样品黏着件13c。样品黏着件13c由于具有黏性,因此可沾黏一待测样品S后,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11的底部111,使得样品黏着件13c邻接样品观察面F1。借由让样品黏着件13c邻接于样品观察面F1后,再透过透镜12以及影像撷取模块2成像,即可观察待测样品S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放大后的样品成像。

此外,图2D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的相关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以下实施例中,样品黏着件13将以贴纸为例进行说明。样品黏着件13可为一透光贴纸,其透光率大于90%,也可于样品黏着件13的部分区域做遮光处理,以形成一暗场贴纸。

图3A至图3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品黏着件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3A所示,样品黏着件13的凹部132具有一遮光点d,遮光点d外的区域均为透光区。于图3A的实施方式中,遮光点d为一印刷黑点,遮光点d可设置于凹部132表面的任何位置,不一定要设置于凹部132的中心位置,只要待测样品S的成像背景呈现出暗场的效果即可。图3A的凹部132也可设置多个分散的印刷黑点,以形成遮光区域。因此,仅需将一个或多个分散的印刷黑点设置于原本整体透光的凹部132,以形成遮光区域,尽量只让折射和散射的光线射至待测样品S,即可达到暗场的效果,并提升分辨率。

于另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样品黏着件13仅有凹部132为透光区,其余区域均为不透光区。因此,仅需将样品黏着件13的非凹部区域设置为遮光区域,即可让样品黏着件13成为一暗场贴纸。此外,图3A与图3B的方式也可结合使用。借由暗场贴纸的设计方式,可提高样品本身与背景之间的对比,进而获得优选的成像效果。

借此,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搭配一影像撷取模块使用。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包括一壳体、一透镜以及一样品黏着件。壳体具有一样品观察面,样品观察面位于壳体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的一侧,透镜设置于壳体内部,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的一底部,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并包括一基材及一胶层。基材具有一凹部及一延伸部,延伸部邻接于凹部,胶层设置于基材具有凹部的一侧,并与基材结合为一体。而本实施例的壳体11与样品黏着件13可移除地固定连接,使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壳体的一底部。通过上述设计,即可让样品可简便、快速的固定设置于显微镜方便使用者观察,达到降低显微镜操作难度让使用者直觉易上手、避免提高使用者操作上的难度,同时达到提高使用者操作显微镜意愿的目的。

另外,请参考图4A至图4B,图4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具有一可拆式座盖的外观立体图。图4B为图4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将壳体与可拆式座盖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4A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a与前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及组件间关系。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a进一步包括一可拆式座盖16。

本实施例中,壳体11与可拆式座盖16通过可拆式座盖16所具有的卡扣单元161以卡合的方式彼此连接。如图4B所示,可拆式座盖16可通过卡扣单元161卡合覆盖于壳体11的底部111,壳体11以及可拆式座盖16,可再配合一标记或标示以方便卡扣单元161的对位。借此,由于可拆式座盖16覆盖于壳体11的底部111,可使设置于壳体11底部111的样品黏着件13能具有更佳的平整性,并以此提高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a所观测到的待侧样品S影像效果。另外,在别的实施方式下,壳体11与可拆式座盖16也可分别借由一螺纹或一磁吸单元以螺锁或磁吸的方式彼此连接。借此同样使可拆式座盖16能够与壳体11连接,同样达到提高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a所观测到的待侧样品S影像效果。

此外,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a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的相关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考图5A至图5B,图5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底部具有一样品黏着件插入槽的外观立体图。图5B为图5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A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b与前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及组件间关系。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b底部111b具有一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此外,样品黏着件插入槽还可具有至少一限位条。

本实施例中,底部111b具有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且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还具有两限位条L1、L2。样品黏着件13可通过贴附于载体133而通过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设置于底部111b。具体来说,使用者可将样品黏着件13沿一方向插入于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中,并且由于限位条L1、L2的设置,使样品黏着件13在插入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的过程中有较精确的对位关系,而不会使样品黏着件13往除了插入方向之外的另一方向移动,举例来说,如果使用者将样品黏着件13由左至右插入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则在插入的过程中,样品黏着件13将不会产生上下方向的移动。另外,壳体11b的底部111b在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的另一端可具有插入截止面F3。插入截止面F3连接于限位条L1、L2,使样品黏着件13在插入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之后抵定插入截止面F3后即不再移动。

另外,限位条L1、L2可设置有至少一磁性单元(图未出示),使样品黏着件13所贴附的载体133与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能透过设有磁吸单元的限位条彼此磁吸连接,例如可将磁性单元设置于限位条L1、L2中靠近插入截止面的位置,使样品黏着件13可经由限位条L1、L2的对位同时往插入截止面被吸引。此外,样品黏着件插入槽具有一透明区或一开孔区T,借由透明区或开孔区T的设置可使光线自样品观察面F1入射至样品黏着件13的待测样品S后,再反射回样品观察面F1,并经由先前所述的光路架构入射回透镜12以及影像撷取模块2。借此,样品黏着件13即可透过限位条的导引而直接插入于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并且,限位条条L1、L2可协助将样品黏着件13直接对准插入于样品黏着件插入槽I底部,而且样品黏着件13可左右移动,不会完全卡住。因此,通过限位条L1、L2的设置,即可使待测样品S的位置能够左右微调,以方便将待测样品S移动到用户所希望观察的位置。

此外,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b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的相关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考图6A至图6B,图6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底部具有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图6B为图6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6A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c与前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及组件间关系。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c底部111c具有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底部111c由于具有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具有类似卡钩状的构形,因此样品黏着件13即可在贴附于载体133后借由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可移除地设置壳体11c的底部111c,并可让样品黏着件13在壳体11c的底部111c进行小范围的左右移动,而且不会被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完全卡住。因此,通过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的设置,即可使待测样品S的位置能够左右微调,以方便将待测样品S移动到用户所希望观察的位置。另外,本实施例的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也可为一磁性单元,而样品黏着件13所贴附的载体133也可具有磁性单元,使得黏设于载体133的样品黏着件13能够磁吸具有磁性的两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而磁吸于底部111c。具体来说,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可使用自发磁性或为导磁性的材质,自发磁性的材质例如为合金,包含铁化铽合金(TbFe)、钴化钆合金(GdCo)、镍化镝合金(DyNi)、钕铁硼合金(NdFeB)在内等,或为铁氧体或金属间化合物类的材质;而导磁性的材质则可例如为钴镍铬合金(Co-Ni-Cr)、钴铬钽合金(Co-Cr-Ta)、钴铬铂合金(Co-Cr-Pt)、钴铬铂硼合金(Co-Cr-Pt-B)等。因此,若为自发磁性材质则可于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即具有磁力。另外,若为导磁性的材质则须与外加磁场(例如靠近自发磁性的磁铁)感应,始可产生磁力。其中,样品黏着件13与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两者并无限定何者为自发磁性或为导磁性的材质。换言之,样品黏着件13与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两者均可为自发磁性材质,或是一个为自发磁性材质而另一个为导磁性材质亦可,只要可使样品黏着件13与样品黏着件固定结构H1、H2两者间能够产生磁力并且互相吸附即可。

此外,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c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的相关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考图7A至图7C,图7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壳体与样品黏着件设置有磁性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的壳体具有至少一孔洞的外观立体图。

图7A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d与前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及组件间关系。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d的壳体11d外表面具有一坡度,且壳体或样品黏着件的至少其中之一还设置有磁性单元。

本实施例中,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d的壳体11d与前些实施例的壳体具有不同的外表面,壳体11d的外表面具有一坡度,而不是一般的垂直外表面。并且,壳体11d及配合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d所使用的样品黏着件13d载体133d还分别设置有磁性单元。具体来说,壳体11d中在较靠近样品黏着件13d的位置设置有磁性单元M1,而样品黏着件13d所黏附的载体133d在靠近壳体11d的位置则可对应设置有磁性单元M2。磁性单元M1与磁性单元M2同样可为自发磁性或为导磁性的材质,自发磁性的材质例如为合金,包含铁化铽合金(TbFe)、钴化钆合金(GdCo)、镍化镝合金(DyNi)、钕铁硼合金(NdFeB)在内等,或为铁氧体或金属间化合物类的材质;而导磁性的材质则可例如为钴镍铬合金(Co-Ni-Cr)、钴铬钽合金(Co-Cr-Ta)、钴铬铂合金(Co-Cr-Pt)、钴铬铂硼合金(Co-Cr-Pt-B)等。因此,若为自发磁性材质则可于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即具有磁力。另外,若为导磁性的材质则须与外加磁场(例如靠近自发磁性的磁铁)感应,才可产生磁力。其中,磁性单元M1与磁性单元M2两者并无限定何者为自发磁性或为导磁性的材质。换言之,磁性单元M1与磁性单元M2两者均可为自发磁性材质,或是一个为自发磁性材质而另一个为导磁性材质亦可,只要可使磁性单元M1与磁性单元M2两者间能够产生磁力并且使黏设于载体133d的样品黏着件13d与底部111d彼此磁吸连接即可。

须注意的是,磁性单元M1、M2的磁力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当磁性单元M1、M2互相吸引的磁力过大时,会让使用者不易将样品黏着件13d及载体133d自壳体11d底部111d分离。然而,若磁性单元M1、M2的磁力过小,将造成样品黏着件13d及载体133d无法确实的设置于壳体11d的底部,且样品黏着件13d也无法邻接或紧贴于样品观察面F1。另外,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当壳体11d为铁,钢或镍等金属材质时,则样品黏着件13d与壳体11d可直接通过设置于载体133d上的磁性单元M2直接相吸而使样品黏着件磁吸于壳体11d底部,而不需于壳体11d周缘另外对应设置磁性单元M1。借此,相较于先前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本实施方式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其壳体及样品黏着件由于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磁性单元,不会受到如前述插槽及限位条的限制即可磁吸连接于壳体底部。通过此设计,即可让样品黏着件具有更大的移动力与活动弹性,尤其当待测样品S并不是属于完全静止的观测目标,例如活体等,则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可更进一步方便用户对其进行观测。

接着请参考图7C,图7C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与图7A的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及组件间关系。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e的壳体11e中并不设置发光组件,换言之,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e并不是一种可主动发光的显微镜方式。即,当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e不配合一光源使用时(即壳体11e中不设置发光组件),本实施例的壳体11e可具有至少一孔洞O使外部光线入射至壳体11e内部与样品观察面,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制孔洞O设置于壳体11e的大小以及数量,只要孔洞O的设置可使外部光线借由壳体11e进入至先前所述的光路架构,最后再同样入射至影像撷取模块2的镜头即可。因此,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即使不是主动发光的方式,使用者也可以利用壳体开设有孔洞的设计自外部导入光线,同样可清楚地观察到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放大后的样品影像。

此外,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d、1e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的相关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另外,请参考图8A及图8B,图8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壳体外部设置有导光组件的外观立体图。图8B为8A所示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观察样品的剖面示意图。

图8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f与前一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具有大部分相同的组件及组件间关系。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f并不具有发光组件,而是在壳体外部设置有导光组件。

请同时参考图8A及图8B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f于壳体11内并不设置发光组件,而是将一导光组件17设置于壳体11的外部,且导光组件17邻设于凸透镜12,借由导光组件17将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f的壳体11外部的光源,导引至凸透镜12。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导光组件17具有一入光部171及一出光部172,出光部172位于影像撷取模块2及凸透镜12之间。而入光部171用于接收一光线,其中,光线可来自于环境光、或来自于影像撷取模块2的一闪光灯22。本实施例以接收影像撷取模块2的闪光灯22的光线为例,故入光部171的配置位置邻设于影像撷取模块2的闪光灯22。且优选的,入光部171的顶面可具有开口,以接收来自于闪光灯22或环境的光。而当导光组件17的入光部171接收来自闪光灯22的光线后,并由出光部172出射至凸透镜12。

详细而言,导光组件17的整体外观可以为条状、或环状的结构,例如,本实施例的入光部171是接收来自闪光灯22的光线,故入光部171的配置位置须对应于闪光灯22,而出光部172的配置位置则是对应于影像撷取模块2的镜头21。由于影像撷取模块2的镜头21与闪光灯22常为相邻一段距离设置,故导光组件17的整体外观呈现条状的结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入光部171是接收环境光,则导光组件17的整体外观可以为环状的结构,本发明并不限制。

优选的,入光部171可以为半球状、或弧面状的结构,借由半球状、或是弧面状的结构设计,以接收较大范围的光源。优选的,导光组件17具有一沟槽173,如图8B所示,沟槽173具有一第一斜面174与一第二斜面175,第一斜面174与第二斜面175形成一角度θ,角度介于45至120度之间。借由沟槽173的设计,将入光部171所接收的光线,有效的导引至出光部172,并由出光部172出射至凸透镜12。优选的,如图8A及图8B所示,导光组件17可具有一遮光层176,其可以为深色的涂料,涂布于入光部17与出光部172之间,以避免环境中的杂光进入出光部172。

借由前述的配置关系,使出光部172所射出的光线,可由凸透镜12的入光面122入射,并由凸透镜的一出光面123出射至样品观察面F1。对应的,本实施例的壳体11同样具有出光孔112及开口113。出光孔112位于靠近样品观察面F1的该侧,开口113则位于靠近影像撷取模块2的该侧。因此,出光部172所射出的光线的整体路径为自凸透镜12的入光面122入射,并由出光面123出射后,再经出光孔112射出至样品观察面F1。接着,光线自样品观察面F1反射后,再由凸透镜12的出光面123入射,并由入光面122出射且经开口113及出光部172后,入射至影像撷取模块2的镜头21。而影像撷取模块2的镜头21取得放大后的样品影像后,透过影像撷取模块2执行图像处理程序,并可由电子装置E的显示单元显示样品影像,即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放大后的样品影像,令用户可直接在电子装置E端,观察经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放大后的样品影像。

此外,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f的其他技术特征可参照上述反射式显微镜模块1的相关说明,于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反射式显微镜装置,反射式显微镜装置包括一影像撷取模块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反射式显微镜模块搭配一影像撷取模块使用。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包括一壳体、一透镜以及一样品黏着件。壳体具有一样品观察面,样品观察面位于壳体相对于影像撷取模块的一侧,透镜设置于壳体内部,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壳体的一底部,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并包括一基材及一胶层,胶层与基材结合为一体。本发明借由样品黏着件可移除地设置于反射式显微镜模块壳体的一底部,使样品黏着件邻接样品观察面的结构设计,通过上述设计即可让样品能够简便、快速的固定设置于显微镜以方便使用者观察,并达到降低显微镜操作难度而让使用者直觉易上手,提高使用者操作显微镜的意愿。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