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柴胡、石膏、大黄、桔梗。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并制成粗粉,将鱼腥草、金银花、柴胡3味原料药的粗粉加水进行蒸馏,蒸馏液备用;药渣与剩余其它原料药粗粉,加水在沸腾状态下连续逆流式提取0.5‑1.5h,滤液经膜分离后得澄清液,浓缩;将蒸馏液加吐温80适量溶解后加入到浓缩液中,再加入防腐剂,水定容至原料药重量的1‑2倍,搅匀,过滤,灌装,即得。本发明口服液组方合理、吸收率高,可以通过饮水添加,使用方便,通过饮水添加,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197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牧翔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759850.9

  • 申请日2016-08-30

  • 分类号A61K36/78(20060101);A61K9/08(20060101);A61K47/26(20060101);A61P11/00(20060101);G01N30/02(20060101);G01N30/06(20060101);G01N30/90(20060101);A61K3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41131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智伟

  • 地址 451162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空港五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59: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19

    授权

    授权

  • 2017-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8 申请日:201608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用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家禽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家禽常因通风不良、温湿度控制不当、疫苗应激、转群应激、粉尘刺激以及病毒、细菌感染等引起外感发热,一般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松乱无光泽,呼吸困难、伴有咳嗽、甩鼻,食欲不振、饮水量增多,体温较高。抗病毒西药和抗生素虽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却容易影响肉禽产品的安全性。中药制剂安全性高、成本低,针对家禽呼吸道疾病开发新的中药制剂对家禽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中药制剂双黄连口服液为解表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畜禽的外感发热治疗,但其降体温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鱼腥草20-40%、黄芩10-30%、板蓝根10-30%、连翘5-20%、金银花5-20%、柴胡5-10%、石膏5-10%、大黄5-10%、桔梗5-10%。

本发明处方机理:方中鱼腥草辛能行散,微寒清热,主入肺经,功善清解肺经热毒,消痈排脓,利咽止痛,故为君药。黄芩、板蓝根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以为臣药,以加强君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风热外侵,肺经藴热,邪热攻冲咽喉,故配连翘、金银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散痈消肿;柴胡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用于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石膏与之配伍,借石膏清气分热,阻睾透气机作用,可使里热及半表半里之热尽透发而解;用大黄泻下,不惟通腑,实重在驱逐毒秽,通腑泄肺逐瘀,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下通,肺热自降;配以桔梗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退热凉血消肿,散结止痛之功,从而扭转病机,截断病势,切断向营血的传变。防止感冒后发生肺炎、心肌炎等疾病;减轻内毒素血症,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使热清、邪散、肿消而咽窍通利等诸病得以缓解。

根据中兽药理论进行组方后,本发明处方在治疗感冒发热之外,具有更强的清热解毒,抗病毒能力,祛痰能力,临床使用更有效。本发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呈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液体,微苦涩,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鸡外感发热,口服液使用方便,利于吸收。用法用量:自由饮水,每1000ml水中以添加1~2ml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为宜,连用3~5天。

制备方法:按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并制成粗粉,将鱼腥草、金银花、柴胡3味原料药的粗粉加6-10重量倍的水进行蒸馏,蒸馏液备用,蒸馏后的煎煮液过滤分离,得药渣和煎煮液分离液;药渣与剩余其它原料药粗粉混合作为待逆流提取物料,煎煮液分离液额外加水制成逆流提取溶剂,逆流提取溶剂是待逆流提取物料的6-10重量倍,待逆流提取物料与逆流提取溶剂在沸腾状态下连续逆流式提取0.5-1.5h,提取后过滤,滤液经膜分离后得澄清液,浓缩成50℃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将蒸馏液加占其体积0.5~1%的吐温80溶解后加入到浸膏中,再加入防腐剂,水定容至原料药总重量的1-2倍,搅匀,过滤,灌装,即得。

所述连续逆流式提取为药材与溶剂在浸出容器中沿相反方向运动,连续而充分地进行接触提取的一种方法。正向进料、反向进溶剂,物料与溶剂的流动为逆向连续动态流动,使药材和溶媒能保持相对运动,使料液浓度扩散更新持续作用,进而保证了料液浸出速度快。

较好地,所述膜分离为超滤分离,材质为聚丙烯或聚砜,截留分子量为6万-10万。

较好地,所述防腐剂为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的加入量分别加入前药液总体积的0.05~0.1%、0.1~0.5%。

产品质量控制方法:采用TLC法对所得鱼腥草芩蓝口服液中的鱼腥草、黄芩、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和柴胡进行鉴别;相对密度不低于1.02,pH值在4.5~6.5,微生物限度检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以0.6%磷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0.6%磷酸溶液:甲醇的体积比为53:47,检测波长为278nm。

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中,将原料药破碎成粗粉,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比饮片提取缩短提取时间;连续逆流式提取有诸多优点:提取速度快、有效成分提取充分、提取收得率高、溶剂耗量少、药液浓度高、减少了蒸发浓缩等后续处理艺、滚筒内药材粗粉移动速度可调节,从而可根据药材特点调节提取时间的长短、药材在温和的动态环境下进行提取,加热温度较低、有效成分破坏较少,使药液中杂质含量少,属于连续式生产,处理能力大。总体上,鱼腥草芩蓝口服液,符合国家发布的新兽药范畴;通过技术改造,去除了不必要的杂质,增加了有效成分含量,利于禽的吸收,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此外,本发明口服液组方合理、吸收率高,可以通过饮水添加,使用方便,通过饮水添加,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

附图说明

图1:甲醇-水-冰醋酸(50:50:1,体积比)作为流动相后的所得色谱图。

图2:甲醇-0.2%(g/ml)磷酸溶液(52:48,体积比)作为流动相后的所得色谱图。

图3:0.6%(g/mL)磷酸溶液-甲醇(53∶47,体积比)作为流动相后的所得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药制成:鱼腥草20%、黄芩20%、板蓝根20%、连翘10%、金银花10%、柴胡5%、石膏5%、大黄5%、桔梗5%。

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并制成粗粉,将鱼腥草、金银花、柴胡3味原料药的粗粉加6重量倍的水进行蒸馏,蒸馏液备用,蒸馏后的煎煮液过滤分离,得药渣和煎煮液分离液;药渣与剩余其它原料药粗粉混合作为待逆流提取物料,煎煮液分离液额外加水制成逆流提取溶剂,逆流提取溶剂是待逆流提取物料的6重量倍,待逆流提取物料与逆流提取溶剂在沸腾状态下连续逆流式提取0.5h,提取后过滤,滤液经截留分子量为6万聚丙烯膜分离后得澄清液,浓缩成50℃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将蒸馏液加占其体积0.5%的吐温80溶解后加入到浸膏中,再加入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的加入量分别加入前药液总体积的0.05%、0.5%,水定容至原料药总重量的1倍,搅匀,过滤,灌装,即得。

实施例2

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药制成:鱼腥草30%、黄芩10%、板蓝根10%、连翘10%、金银花10%、柴胡10%、石膏10%、大黄5%、桔梗5%。

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并制成粗粉,将鱼腥草、金银花、柴胡3味原料药的粗粉加8倍重量的水进行蒸馏,蒸馏液备用,蒸馏后的煎煮液过滤分离,得药渣和煎煮液分离液;药渣与剩余其它原料药粗粉混合作为待逆流提取物料,煎煮液分离液额外加水制成逆流提取溶剂,逆流提取溶剂是待逆流提取物料的8重量倍,待逆流提取物料与逆流提取溶剂在沸腾状态下连续逆流式提取1.0h,提取后过滤,滤液经截留分子量为8万聚丙烯膜分离后得澄清液,浓缩成50℃相对密度为1.1的浸膏;将蒸馏液加占其体积0.8%的吐温80溶解后加入到浸膏中,再加入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的加入量分别加入前药液总体积的0.08%、0.4%,水定容至原料药总重量的1.2倍,搅匀,过滤,灌装,即得。

实施例3

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药制成:鱼腥草40%、黄芩20%、板蓝根10%、连翘5%、金银花5%、柴胡5%、石膏5%、大黄5%、桔梗5%。

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并制成粗粉,将鱼腥草、金银花、柴胡3味原料药的粗粉加9倍重量的水进行蒸馏,蒸馏液备用,蒸馏后的煎煮液过滤分离,得药渣和煎煮液分离液;药渣与剩余其它原料药粗粉混合作为待逆流提取物料,煎煮液分离液额外加水制成逆流提取溶剂,逆流提取溶剂是待逆流提取物料的9重量倍,待逆流提取物料与逆流提取溶剂在沸腾状态下连续逆流式提取1.0h,提取后过滤,滤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0万聚砜膜分离后得澄清液,浓缩成50℃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将蒸馏液加占其体积1%的吐温80溶解后加入到浸膏中,再加入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的加入量分别加入前药液总体积的0.1%、0.1%,水定容至原料药总重量的1.5倍,搅匀,过滤,灌装,即得。

实施例4

一种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其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药制成:鱼腥草40%、黄芩10%、板蓝根10%、连翘5%、金银花5%、柴胡5%、石膏10%、大黄10%、桔梗5%。

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各原料药并制成粗粉,将鱼腥草、金银花、柴胡3味原料药的粗粉加10倍重量的水进行蒸馏,蒸馏液备用,蒸馏后的煎煮液过滤分离,得药渣和煎煮液分离液;药渣与剩余其它原料药粗粉混合作为待逆流提取物料,煎煮液分离液额外加水制成逆流提取溶剂,逆流提取溶剂是待逆流提取物料的10重量倍,待逆流提取物料与逆流提取溶剂在沸腾状态下连续逆流式提取1.5h,提取后过滤,滤液经截留分子量为10万聚砜膜分离后得澄清液,浓缩成50℃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将蒸馏液加占其体积1%的吐温80溶解后加入到浸膏中,再加入防腐剂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尼泊金乙酯和丙酸钠的加入量分别加入前药液总体积的0.1%、0.3%,水定容至原料药总重量的2倍,搅匀,过滤,灌装,即得。

产品质量控制例1: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液体;味微涩。

鉴别

(1)为方中鱼腥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ml,用5%(g/m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11~1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鱼腥草对照药材2g,加水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缺鱼腥草阴性溶液的制备:按照处方药材比例与制法,制备缺鱼腥草的阴性对照样品,取缺鱼腥草的阴性样品20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缺鱼腥草阴性溶液。

展开条件的选择: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丙酮(15:1,体积比)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栓视。

结论:实施例1~4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缺鱼腥草阴性样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

(2)为方中黄芩的薄层色谱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ml,加无水乙醇10ml,摇匀,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缺黄芩阴性溶液的制备:按照处方药材比例与制法,制备缺黄芩的阴性对照样品,取缺黄芩的阴性样品5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缺黄芩阴性溶液。

展开条件的选择: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以4%醋酸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体积比)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结论:实施例1~4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缺黄芩阴性样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

(3)为方中连翘的薄层色谱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ml,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6g,内径1cm)上,用70v%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连翘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缺连翘阴性溶液的制备:按照处方药材比例与制法,制备缺连翘的阴性对照样品,取缺连翘的阴性样品10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缺连翘阴性溶液。

展开条件的选择: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体积比)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班点显色清晰。

结论:实施例1~4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缺连翘阴性样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

(4)为方中金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ml,加水2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缺金银花阴性溶液的制备:按照处方药材比例与制法,制备缺金银花的阴性对照样品,取缺金银花的阴性样品2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缺金银花阴性溶液。

展开条件的选择:分别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µ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甲酸-水(8:1:1,体积比)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结论:实施例1~4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缺金银花阴性样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

(5)为方中板蓝根的薄层研究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ml,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0 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精氨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缺板蓝根阴性溶液的制备:按照处方药材比例与制法,制备缺板蓝根的阴性对照样品,取缺板蓝根的阴性样品溶液20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缺板蓝根阴性溶液。

展开条件的选择: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体积比)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结果:实施例1~4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样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

(6)为方中柴胡的薄层研究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40ml,用乙醚萃取3次,每次50ml,弃去乙醚液,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50ml,合并正丁醇液,用等体积的氨试液洗涤3次,弃去氨试液,再用等体积的水洗涤3次,弃去水液,分取正丁醇液,滤过,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另取柴胡对照药材2g,加水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

缺柴胡阴性溶液的制备:按照处方药材比例与制法,制备缺柴胡的阴性对照样品,取缺柴胡的阴性样品溶液40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缺柴胡阴性溶液。

展开条件的选择: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体积比)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乙醇溶液(1→10),在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结果:实施例1~4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阴性对照样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无干扰。

产品质量控制例2

【相对密度】: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46页相对密度项下测定韦氏比重法操作,实施例1~4四批样品相对密度测定结果在1.04附近,根据四批样品相对密度测定结果,相对密度不低于1.02。

【pH值】: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49页pH值测定法操作,用酸度计测定,实施例1~4四批样品pH值测定结果范围为4.50~6.50。

【微生物限度检查】

按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97页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项下,测定结果如表1。

产品质量控制例3--测定黄芩苷的含量

测定方法定为:

【仪器与试药】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Technologies 1260,安捷伦色谱数据工作站,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对照品:黄芩苷,批号:110715-201318,含量为93.3%,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的产品。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它试剂都采用分析纯。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以0.6%(g/mL)磷酸溶液-甲醇(53∶47,体积比)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批号:110715-201318,含量为93.3%,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50µ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2ml,置2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置至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产品含量测定结果如表2。

产品质量控制对照例3'--流动相的选择

以实施例1产品为研究对象,与产品质量控制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项下的流动相,分别为甲醇-水-冰醋酸(50:50:1,体积比)和甲醇-0.2%(g/ml)磷酸溶液(52:48,体积比)。

甲醇-水-冰醋酸(50:50:1,体积比)作为流动相后的所得色谱图见图1,甲醇-0.2%(g/ml)磷酸溶液(52:48,体积比)作为流动相后的所得色谱图见图2,0.6%(g/mL)磷酸溶液-甲醇(53∶47,体积比)作为流动相后的所得色谱图见图3。

可知:甲醇-水-冰醋酸(50:50:1)和甲醇-0.2%磷酸溶液(52:48),所得的色谱图主峰的分离度较差;流动相为0.6%磷酸-甲醇(53:47),所得的色谱图基线稳定,分离度高,重复性好。

产品质量控制对照例3''--样品超声处理方法的选择

以实施例1产品为研究对象,与产品质量控制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的超声处理时间,分别为0min(不超声)、10min、30min。

不同样品超声处理方法后的检测结果如表3。

从测定结果看,超声处理30分钟与超声20分钟处理样品,含量结果无差别,依据试验结果,选择超声20分钟。

动物实验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阳性对照组一:双黄连口服液,河北瑞高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5052001。

阳性对照组二: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本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410754034.X”,发明名称为“兽用复方鱼腥草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中实施例3制备的产品。

试验一~试验五组:实施例1鱼腥草芩蓝口服液。

1.2 试验动物

挑选患病鸡140只,28日龄麻鸡,临床症状为触诊皮肤灼热,体温≥42℃,鸡冠发绀;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不愿走动,羽毛松乱,张口呼吸,鼻流清液或粘涕,有的甩头咳嗽。试验前病鸡均未给任何药物治疗。试验地点为永登县大同镇养鸡场。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将挑选的患病鸡14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鱼腥草芩蓝口服液(试验一~试验五)组、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给药方式:兑水,具体给药方案见表4。

1.4 临床疗效的观察

1.4.1 临床症状及记录

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鸡临床表现,如精神状态、饮食欲、呼吸道症状等。观察期间,对死亡病例逐只剖检,观察记录肺脏等器官的病理变化。

1.4.2 体温测定

于给药前和停药后,分别测量各组试验鸡的体温值(肛温),计算各组平均体温,比较用药后鸡的体温变化。

1.5 疗效评价标准

试验期间每天观察各试验组鸡的精神状态、平均采食情况、呼吸和临床症状等指标。试验期间按照中兽医证候疗效标准,观察和记录各组的临床治愈鸡数、有效鸡数、无效鸡数和死亡鸡数。

1.5.1 体温变化

于给药前,给药72h后,每组试验鸡全部测量体温(肛温),计算各组平均体温,比较给药后鸡的体温变化。

1.5.2 临床症状积分评定

试验期间观察试验鸡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采食情况和粪便性状等临床指标。为更加客观评定药物效果,临床症状采用积分制进行评价。选取外感发热诊断标准中主要症状进行量化分级打分,观察鸡只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分别于给药前,停药后各记录一次。积分标准见表5。

1.5.3 中兽医证候疗效标准

各试验组存活鸡根据治疗前后积分计算证候疗效率,并按照下表6中中兽医证候疗效评判标准判定鸡治疗效果并记录。各组统计数据整理后进行差异性分析。

1.6 数据分析与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试验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鸡外感发热的疗效结果见表7。

可知:本发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患病鸡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效果,用药后发病鸡的病情减轻,精神以及食欲好转,咳嗽症状减轻。且试验二组~试验五组对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与阳性对照组一、二比较差异显著(P<0.05),阳性对照组一和二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 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鸡体温的影响

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体温影响结果见表8。

根据养殖场观察记录,麻鸡正常体温在40.5℃~41.6℃之间。阳性对照组一和二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一组的体温变化与阳性对照组一和二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二组~试验五组的体温变化与阳性对照组一和二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四组~试验五组的体温变化与试验一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本发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可以降低发病鸡的体温,阳性对照组一和二降体温效果却不明显。

3 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得出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鸡外感发热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病鸡精神状态,提高采食量,减轻呼吸道症状,降低体温等。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用法用量:鱼腥草芩蓝口服液1~2ml兑水1L,自由饮水,连用3~5天。。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所作的改变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