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中药

一种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中药,有效解决胎盘植入的中药治疗疗效差,治愈率低,周期长,见效慢,且需要同时配合介入或西药治疗,导致治疗过程复杂,费用昂贵的问题,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黄芪45‑55g、党参18‑22g、茯苓13‑17g、白术13‑17g、当归13‑17g、川芎13‑17g、厚朴10‑14g、炮姜10‑14g、益母草27‑33g、赤芍10‑14g、天花粉45‑55g、紫草27‑33g、姜黄18‑22g和莪术27‑33g作原料药物制成,制备时,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8‑10倍重量的水,煎煮至400ml,过滤,即得。本发明见效快,周期短,疗效好,治愈率高,无需要再配合介入治疗或西药治疗,治疗过程简单,费用低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9639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258709.5

  • 申请日2017-04-19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严艳丽

  • 地址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55:1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1-17

    授权

    授权

  • 2017-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704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7-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胎盘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称为胎盘植入。根据胎盘植入肌层的深度不同,可以将胎盘组织侵入子宫浅肌层者称为胎盘粘连;将胎盘组织侵入到子宫的深肌层者称之为胎盘植入;将穿透子宫壁甚至达到子宫浆膜层的,甚至侵入子宫相邻器官如膀胱等部位者称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根据胎盘植入的面积大小又可以分为完全性胎盘植入和部分性胎盘植入。据研究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子宫手术的不断升高如人工流产、剖宫产,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也随着不断升高,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已经升高到1/533,已经成为导致围产期紧急手术切除、产后大出血和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妇产科医师现在必须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胎盘植入如治疗、诊断、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严重的产后出血、子宫穿孔、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子宫破裂、输尿管损伤,切除子宫、永久的丧失生育功能,甚至死亡。因此目前对胎盘植入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当代医学认为其发生可能与频发宫腔操作史、分娩史、剖宫产史等及其他原因导致子宫内膜受损或发育不全,使再次受孕的绒毛组织侵蚀力与蜕膜组织之间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胎盘植入的发生。胎盘植入往往会导致大出血,需要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甚至子宫全切。近年来有部分研究报道表明,米非司酮、利凡诺、部分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甲氨喋呤)等保守治疗胎盘植入的疗效已得到一定的肯定,但这些药物副作用大,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且影响哺乳,应用安全性、可接受性等问题仍在研究中。另有文献报道,宫腔镜下电切术、介入栓塞子宫动静脉治疗等新型手段也逐渐用于治疗胎盘植入。但是宫腔镜下电切术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宫腔镜手术可出现宫颈损伤、子宫穿孔、宫腔黏连、术中术后大出血、继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近些年来开展的介入手术、高强度聚焦超生(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成为治疗胎盘植入的诊疗新技术,它的优点是比较安全、毒副作用小,并且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但是缺点是费用昂贵,给不少贫困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有些基层医院因为条件有限,暂时无法开展。

因此,有待从中医中药角度寻找治疗本病的方法,传统中医学中本没有“胎盘植入”的病名,是后人根据胎盘植入的症状与病因病机,将其归属于“产后恶露不绝”、“癥瘕”、“胞衣不下”、“血证”、“腹痛”等的范畴。但这类中药治疗胎盘植入的疗效差,治愈率低,周期长,见效慢,且需要同时配合介入或西药治疗方能有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产后胎盘植入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胎盘植入的中药治疗疗效差,治愈率低,周期长,见效慢,且需要同时配合介入或西药治疗,导致治疗过程复杂,费用昂贵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黄芪45-55g、党参18-22g、茯苓13-17g、白术13-17g、当归13-17g、川芎13-17g、厚朴10-14g、炮姜10-14g、益母草27-33g、赤芍10-14g、天花粉45-55g、紫草27-33g、姜黄18-22g和莪术27-33g作原料药物制成,制备时,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8-10倍重量的水,煎煮至400ml,过滤,即得。

本发明见效快,周期短,疗效好,治愈率高,无需要再配合介入治疗或西药治疗,治疗过程简单,费用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黄芪50g、党参20g、茯苓15g、白术15g、当归15g、川芎15g、厚朴12g、炮姜12g、益母草30g、赤芍12g、天花粉50g、紫草30g、姜黄20g和莪术30g作原料药物制成,制备时,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8倍重量的水,煎煮至400ml,过滤,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黄芪45g、党参18g、茯苓13g、白术13g、当归13g、川芎13g、厚朴10g、炮姜10g、益母草27g、赤芍10g、天花粉45g、紫草27g、姜黄18g和莪术27g作原料药物制成,制备时,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9倍重量的水,煎煮至400ml,过滤,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黄芪55g、党参22g、茯苓17g、白术17g、当归17g、川芎17g、厚朴14g、炮姜14g、益母草33g、赤芍14g、天花粉55g、紫草33g、姜黄22g和莪术33g作原料药物制成,制备时,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10倍重量的水,煎煮至400ml,过滤,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是由以下重量计的黄芪45g、党参22g、茯苓14g、白术16g、当归15g、川芎15g、厚朴10g、炮姜13g、益母草33g、赤芍11g、天花粉52g、紫草29g、姜黄18g和莪术31g作原料药物制成,制备时,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原料药物9倍重量的水,煎煮至400ml,过滤,即得。

以上药物,其中:

黄芪: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党参: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茯苓:除去杂质,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当归: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川芎: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厚朴: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炮姜:取净干姜,照烫法(药典附录Ⅱ D)用沙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

益母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赤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洗泡约七、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功能主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天花粉: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紫草:除去杂质,切片,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姜黄: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功能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

莪术:除去杂质,略泡,洗净,蒸软,切薄片,干燥。功能主治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本发明由上述诸药配伍,具有益气化瘀、消癥杀胚之效,在治疗产后胎盘植入方面疗效肯定,具体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5胎盘植入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拟定。

①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未娩出,手取胎盘时找不到疏松的剥离面无法分离或剥离困难者。

②B超提示:胎盘残留,附着处肌壁变薄或血流信号丰富。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诊断学》(陈家旭主编,中国中医院出版社,2015年第九版)和《中医妇科学》(马宝璋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第九版)拟定。

证型:气虚血瘀

主证:①阴道淋漓出血或腹部疼痛如刺,痛处不移;

②神疲乏力。

次证:①气短,动则益甚;

②面色淡白或晦滞;

③少气懒言;

④大便稀溏或便秘不畅,小便清。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或细涩。

主症必备,次症需具备2项以上,同时结合舌苔脉象可辩证。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25~45岁间,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辩证标准;

②产后或流产后B超提示宫腔内有胎盘植入者;

③生命体征稳定,无失血性休克者;

④无大量阴道出血者;

⑤体温正常,恶露无异味,无明显宫腔感染征象者;

⑥有强烈愿望要求保留子宫者;

2 治疗方案

每日分早、晚两次口服本发明中药,200毫升/次,10天为一疗程,6个疗程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

3.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愈):胎盘组织全部自然排出或吸收,彩超提示宫腔异常回声消失,血β-HCG值降至未孕水平;

有效:胎盘组织大部分排除,残留组织机化,彩超提示宫内残留组织减少,血流信号消失。血β-HCG值明显下降或正常;

无效:治疗过程中出现,血β-HCG不降、包块不缩小,需行其他治疗。

3.2统计分析方法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误(mean±SEM)表示,n代表样本例数。运用GraghPad Prism 5统计学软件,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P<0.05>

4疗效评定

4.1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表1 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

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01例,脱落2例。由表1可知,治疗后治愈87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治愈率87.88%,有效率12.12%,无效率0%,总有效率为100%。

4.2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比较:

表2 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大小比较(均数±标准误)

注:经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由表2可以看出,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情况自身前后对照比较,经t检验,P均<0.01,差异有显著性,的确有帮助子宫复旧的作用。

4.3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变化情况比较:

表3 患者治疗前后血中β-HCG水平大小比较(均数±标准误)

注:经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由表3可知,治疗后血β-HCG明显下降。说明有降低血β-HCG的作用。

4.4患者治疗前后胎盘植入面积的比较:

表4 患者治疗前后胎盘植入面积大小比较(均数±标准误)

例数治疗前(mm2治疗后(mm2992189±227.3085.72±20.17

注:经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由表4可知,治疗前后胎盘植入面积比较,经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证明的确有促进植入胎盘吸收及排出作用。

本发明认为本病应当归属于“产后病”的范畴,概因产后津血两伤、元气受损、瘀血停滞内阻从而形成的产妇“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是产后病发生的基础和内因。加之胎盘植入的绒毛组织具有生长活性,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血瘀,故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本发明据此病机,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且脾胃为后天之本,在补虚、散结、化瘀的同时,应该重在调理脾胃。以“益气化瘀、消癥杀胚”为治疗大法。本发明通过上述不同指标对引产及产后不同程度的胎盘植入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后进行临床观察,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复旧情况、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in,β-HCG)变化、B超检测胎盘植入面积等指标变化,发现本发明这种益气化瘀、消癥杀胚的中药对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显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