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按比例将1,4‑二羟基蒽醌和3‑氯丙酰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三乙胺,室温下避光搅拌3‑8小时,将反应液减压蒸干,用V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8314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041954.0

  • 发明设计人 杜会枝;林利霞;

    申请日2017-01-20

  • 分类号C07C69/54;C07C67/14;A61P25/28;

  • 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福增

  • 地址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坞城路9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33: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3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C69/54 专利号:ZL2017100419540 申请日:20170120 授权公告日:201909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9-24

    授权

    授权

  • 2017-07-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69/54 申请日:2017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蒽醌类化合物,具体是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及其制备方法,以及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和学习、记忆功能丧失是其主要特征。有相关文献报道: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和AD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目前已证明高Hcy血症是AD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因素,而蒽醌类化合物中的丙烯酸酯官能团可以与Hcy反应,该原理在Hcy荧光探针的设计中也被广泛采用。目前,市场上主要应用丙烯酰氯合成蒽醌类化合物,就价格而言,丙烯酰氯每克的价格要比3-氯丙酰氯的价格高出2倍多,所以开发一种利用3-氯丙酰氯替代丙烯酰氯来制备蒽醌类化合物,且经济、低能耗、制备时间短的新方法是很有实际意义的。由于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具有类似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因此本申请选用高浓度Hcy作用于PC12细胞建立起AD体外模型,探究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对AD体外模型的改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及成本低优点,此外,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能够减弱Hcy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可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中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1,4-diacrylateanthracene-9,10-dione)(缩写为DAAD),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3-氯丙酰氯制备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的方法,步骤包括:按摩尔比将1,4-二羟基蒽醌和3-氯丙酰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再加入一定量的三乙胺,室温下避光搅拌3-8小时,将反应液减压蒸干,用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5过色谱柱,可得到黄色的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其中1,4-二羟基蒽醌、3-氯丙酰氯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5-2∶3.5-5.5∶9-12。反应式:

上述步骤中的合成条件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1,4-二羟基蒽醌、3-氯丙酰氯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2∶4.5∶11。

所述反应条件为室温避光搅拌5小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合成过程简单、时间短、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来改善高浓度Hcy所致PC12细胞损伤,进而可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药物。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制备的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的核磁氢谱图

图2:实施例1中制备的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的核磁碳谱图

图3:实施例1中制备的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的质谱图

图4:5—100μM的DAAD对PC12细胞存活率没有影响

图5:100μM的DAAD对Hcy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4-二羟基蒽醌(0.4804g,2mmol)溶解在40ml二氯甲烷中,滴加3-氯丙酰氯(0.5714g,4.5mmol),再滴加三乙胺(1.5ml,11mmol),在室温下避光搅拌5小时,将反应液减压蒸干,用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5过色谱柱,可得到0.1320g黄色1,4-二丙烯酸酯蒽-9,10-二酮(产率:18.95%)。1H>6):δ8.05(dd,J=5.3,3.4Hz,2H),7.88(dd,J=5.4,3.3Hz,2H),7.78(s,2H),6.60(dt,J=17.3,13.6Hz,4H),6.27(d,J=10.2Hz,2H)(图1);13C>6):δ181.14,164.14,147.56,134.71,134.16,133.05,131.77,127.75,126.57,125.89(图2);质谱,理论值:[M-1]-,347.06;实际值:346.51(图3)。

实施例2

MTT是一种常用于检测细胞活力的淡黄色染料,能够穿透细胞膜,与活细胞内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但易溶于DMSO的蓝紫色结晶甲瓒。而死细胞的线粒体中不含有琥珀酸脱氢酶,因此在加入MTT后不会生成甲瓒结晶。用DMSO溶解甲瓒结晶,并用酶标仪检测49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值)可间接得到活细胞的数量。取指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配制4×105个/ml的细胞悬液,取200μl接种于96孔板中,细胞贴壁后,吸去上清,对照组的细胞不加任何药物,直接加入200μl正常培养液。其余实验组分为两组,一组分别给予细胞不同浓度的DAAD;另一组先用DAAD作用于细胞6h,再加入Hcy继续培养24h后,每孔中加入20μl浓度为5mg·ml-1的MTT,在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后,吸去上清,每孔中加入150μlDMSO,振荡10min,在酶标仪上于490nm波长处检测其吸光度值A。细胞的存活率(%)=(A实验组-A调零孔)/(A正常对照组-A调零孔)×100%。结果表明,5—100μM的DAAD对细胞没有损伤,即对细胞没有毒性(图4)。此外,100μM的DAAD能够显著改善Hcy(5mM)诱导的PC12细胞AD体外模型(图5)。与对照组相比,***p<0.001;与Hcy组相比,###p<0.00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