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预测加温蜜柑促成栽培着花量的方法

一种预测加温蜜柑促成栽培着花量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加温蜜柑促成栽培着花量的方法;具体包括采穗、枝梢处理、水插栽培、着花判断等步骤,其中,对采穗时间、穗木规格以及采样树等进行了严格规定,提高了穗木生长质量与着花量的关联性,提高了结果母枝成花量判断准确率。提前预测着花量,确定适宜的加温时期对温室蜜柑促成栽培十分重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而且准确的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着花量预测方法以帮助柑橘种植户确定温室促成栽培精确的加温时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5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611131919.X

  • 申请日2016-12-09

  • 分类号A01G17/00;A01G9/10;A01G31/00;A01G7/00;

  • 代理机构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学俊

  • 地址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大桥路1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23: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21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申请日:2016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州蜜柑温室促成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预测加温蜜柑促成栽培着花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柑橘果实成熟期主要集中在10~12月份,为了使柑橘提早成熟上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柑橘产地先后进行了温室栽培研究。柑橘设施加温促成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大棚、热风机等设施,在花芽分化之后,通过加温打破休眠,使树体提早进入生长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人工调节控制环境因子,包括温度、光照、水分、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条件等,促使柑橘物候期提早的一项综合性栽培技术,具有改变上市期,提高品质,丰产等作用,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虽然温室蜜柑促成栽培经济效益高,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风险性,通常加温后的着花多少左右着果实产量和品质。因此,较早的加温虽然对经营有利,但易出现着花量少、开花时间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造成经济效益损失。所以,提前预测着花量,确定适宜的加温时期对温室蜜柑促成栽培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裸眼下温州蜜柑花芽与叶芽的外观不易区别,因此在花芽形态分化之前很难确定结果母枝花芽的数量,而根据花芽生理分化的条件,如叶片C/N比,或者测定淀粉或者糖的含量变化确定花芽数量,不仅需要较高水平的测定设备和技术,还易出现预测结果偏差。因此,需要有一种简易而且准确的方法来预测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的着花量,以帮助柑橘种植户确定温室促成栽培精确的加温时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温州蜜柑结果母枝发芽,直接观察其花蕾多少,预测加温蜜柑着花量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简易而准确地判断温州蜜柑加温促成栽培的起始加温时期,避免因出现加温时间过早,导致着花量少、开花时间不一致,最终降低蜜橘果实产量和品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测加温蜜柑促成栽培着花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采穗时间:宜在当地温室蜜柑计划加温起始日期的3周前开始,且每隔3~5天进行一次采穗;

(2)穗木选择:穗木的采样树,选择温室内的“连年结果树”、“隔年结果树”、“每年少花树”各10株,并按取样位置将穗木分为上部枝条、中部枝条与下部枝条,三个组别;

(3)穗木规格:选长10~15厘米,截取下端粗大于等于0.4厘米的结果母枝枝条,其中着花良好的枝条和着花不好的枝条均须均匀剪取,一次判断的枝条数量为10~15支;

(4)枝梢处理:采集的枝条先用杀菌剂处理一次,防止枝条霉变,蒸馏水清洗干净后,使枝条保持无菌,再选用植物生长促进剂对枝条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式为带叶倒竖浸,浸液高度距离枝条截取下端3厘米;

(5)水插培养:待枝条浸液干燥后,去除叶片,不留叶柄,以促使腋芽尽早萌动;为使枝条生理活性良好,应剪去枝条下端0.8~1.2cm,然后迅速立于水培营养液中,保持温度在28~30℃、湿度在90%或以上、光照强度为自然光或大于等于1700 lux、光照时间为12小时的装置中培养;

(6)着花判断:培养7~10天左右后进行花芽确认,当枝条的现蕾率达到70~80%时,即可开始加温。

进一步的,所述着花判断还应结合当年的气象条件、上一年的结果量、修剪后天数等关键因子综合考虑判断可否加温。

步骤(5)所述水培营养液的配制方法为:在1升清洁自来水中添加3克蔗糖,1.65克NH4NO3,1.9克KNO3,0.37克MgSO4•7H2O,0.17克KH2PO4,0.40克CaCl2•2H2O,0.01克FeSO4•7H2O,充分溶解混匀后,调节pH值为6.0,然后经121℃湿热灭菌20分钟1次后再微调pH值为6.0,密封冷藏于4℃冰箱备用;

所述步骤(4)中杀菌剂处理方式为75%酒精消毒1分钟,或者2% NaClO消毒10分钟;

所述步骤(4)中植物生长促进剂对枝条进行预处理方式为浓度为5g/L的6-BA浸泡1秒钟;

进一步的,为防止干燥、维持结果母枝水分含量和生长环境的高湿度,可用无色透光塑料袋将处理后的枝条与培养容器进行包裹,尽可能的提高培养环境湿度。

进一步的,枝条现蕾率计算方法:(现蕾的枝条总数/培养的枝条总数)×100%,其中,当一根枝条上出现肉眼可辩的萌动花芽即认为是现蕾的枝条。

本发明方法对采穗时间、穗木规格和采样树进行了严格规定,以保证穗木的生长质量和花量具有代表性,并进行了穗木的消毒处理,在培养前用植物生长促进剂进行预处理,以此来提升穗木的活性;而培养时采用的营养液提供了穗木发芽现蕾所需的营养,保证最终准确判断结果母枝成花量多少。

附图说明

图1水插培养枝条现蕾率(%)与加温后结果母枝着花数的回归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预测加温蜜柑促成栽培着花量的方法,首先要根据当年的气象条件、上一年的结果量、修剪后天数、树势、枝条质量等关键因子综合考虑判断预加温时间。

整个预测花量过程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采穗时间:以浙江气候为例,宜在当年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进行,条件差的年份要稍微推迟采穗时间,可在加温开始预定日期1周前进行覆膜,采穗起始时间为温室蜜柑计划加温日期的3周前开始,初始时每隔5天,接近预定日期时可每隔3天,进行采穗,操作当日温度宜为15~20℃,可靠性更高;

(2)穗木选择:计划11月份进行加温的温州蜜柑树,修剪结束后夏梢需发育130天以上,12月份进行加温的温州蜜柑树,修剪结束后夏梢需发育120天以上,在温室内选择“连年结果树”、“隔年结果树”、“每年少花树”各10株,并按取样位置将夏梢穗木分为上部枝条、中部枝条与下部枝条,三个组别;

(3)穗木规格:选用长15~20厘米,截取下端粗0.5厘米以上的结果母枝枝条,其中认为是着花良好的枝条和着花不好的枝条均须均匀剪取,一次判断的枝条数量为10~15支;

(4)枝梢处理:温室内采回的枝条用清水洗掉叶片和枝条上的灰尘,再用75%酒精喷雾消毒1分钟,或者2% NaClO喷雾消毒10分钟,防止枝条霉变,蒸馏水清洗干净后,尽量保证枝条无菌。获得的枝条再选用浓度为5g/L的6-BA浸泡1秒钟,对采穗枝条进行预处理,处理时以15枝采穗一捆带叶倒竖浸,浸液高度距离枝条截取下端3厘米;

(5)水插培养:待枝条浸液干燥后,从基部分离层去除叶片,不留叶柄,以促使腋芽尽早萌发;为使枝条生理活性良好,剪去枝条下端0.8~1.2cm,并迅速立于配制的水培营养液中,保持在温度28~30℃、湿度90%或以上、光照强度为自然光或大于等于1700 lux、光照时间为12小时的装置中培养,每3天进行一次营养液置换,防止营养液滋生细菌和霉菌。

(6)着花判断:培养4天后枝条即可发芽,发出无叶花、有叶花及新梢,7天后进行花芽辨认,有叶花和新梢难辨认时,去除萌芽顶端细叶,即可辨认;然后每天进行观察,直到第10天结束后计算总现蕾率,一般当枝条现蕾率达到70~80%时,基本可以判断温室能够加温了。但不能盲从这个结果,还应充分考虑当年的气象条件、上一年的结果量、修剪后天数等关键因子综合考虑判断可否加温。

进一步的,上述水培营养液的配制:在1升清洁自来水中添加3克蔗糖,1.65克NH4NO3,1.9克KNO3,0.37克MgSO4•7H2O,0.17克KH2PO4,0.40克CaCl2•2H2O,0.01克FeSO4•7H2O,充分溶解混匀后,调节pH值为6.0,然后经121℃湿热灭菌20分钟1次后再微调pH值为6.0,密封冷藏于4℃冰箱备用;

进一步的,为防止干燥、维持结果母枝水分含量和生长环境的高湿度,可用无色透光塑料袋将处理后的枝条与培养容器进行包裹,尽可能的提高培养环境湿度。

进一步的,枝条出蕾率计算方法:(现蕾的枝条总数/培养的枝条总数)×100%,其中,观察期间当一根枝条上出现肉眼可辩的萌动花芽即计为1出蕾的枝条,然后对枝条进行标识防止重复计算,观察期结束后累计现蕾枝条的总数。

表1处理与未处理枝条现蕾率(%)比较

通过表1我们可以得出:处理后的枝条的腋芽萌动时间要早于未处理枝条,并且现蕾率要高于同时期未处理枝条。因此,处理措施能够缩短水插培养时间,并提高腋芽萌动率,这有利于快速而准确地预测加温温州蜜柑结母枝的开花量。

表2不同采样时间枝条现蕾率(%)的比较

通过表2我们可以得到:随着采集结果母枝穗木时间的延后,枝条的现蕾率不断升高,当枝条平均现蕾率为70~80%时,结合当年的气象条件、上一年的结果量、修剪后天数等关键因子便可以考虑开始进行温室加温。

表3水插培养枝条现蕾率(%)与加温后结果母枝着花数比较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水插培养枝条现蕾率多的树体,加温后结果母枝着花量也比较多,图1回归曲线说明二者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这说明该方法能够通过加温前结果母枝的花芽分化情况预测加温后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的着花量。

综上,本发明设计的一种预测加温蜜柑促成栽培着花量的方法,采用经过处理的结果母枝穗木在消毒的配制营养液中进行人工培养,促使其萌芽现蕾,其对采穗时间、穗木规格和采样树进行了严格规定,以保证穗木的生长质量和花量具有代表性,并进行了穗木的消毒处理,在培养前用植物生长促进剂进行预处理,以此来提升穗木的活性,而培养时采用的营养液进一步提供了穗木发芽现蕾所需的营养,保证最终准确判断结果母枝成花量多少。

本发明设计的方法,可快速而准确的预测加温温州蜜柑结果母枝的开花量,为精确确定温室温州蜜柑加温的起始时期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从而有效提高温室蜜柑促成栽培的经济效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