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

一种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包括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侧的多层中空结构的密封板块、分别设置在柜体水平两侧的第一总管、第二总管、与第一总管连接的第一支管、与第二总管连接的第二支管,第一总管通过末端设置的第一风口与外部连通,第二总管通过末端设置的第二风口与外部连通,第一支管水平设置于每层密封板块上方,第二支管水平设置于每层密封板块下方。夏季从冷柜引小部分冷风,冬季从冷柜冷凝器引小部分热风,进入密封板块内循环后送回冷柜,在不增加冷柜负载的基础上,加强了柜门内空气流通,有效调节柜内温度。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22

    授权

    授权

  • 2017-06-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5D23/02 申请日:2017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藏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食材物流也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食材物流可以根据用户的订单将新鲜的食材从生产前端直接运送到用户提供的地址,用户收货后即可获取到新鲜的食材。但是由于用户大多无法及时收货,而食材又需要即时保鲜,因此,大多数食材都采用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的方式进行保存。为了加强保鲜效果,市场上大多冷冻冷藏柜都采用高密封形式,在夏季高温暴晒下,由于柜门通风不畅,极易对柜内食材造成闷晒,引发食材变质。如何有效防止外界高温暴晒引起的柜内闷晒问题,维持柜内较低温度,延长食材保存时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专利CN 205262043一种高密封性冷藏柜,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冷藏柜,包括冷藏柜柜体,其中,冷藏柜柜体上设有密封柜门,密封柜门内侧设有密封凸台,四周设有由橡胶构成的密封环。其柜门采取独特的密封机构,实现有效密封。但该密封柜门在密封的同时,空气不易流通,难以解决户外高温造成的柜门闷晒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不增加冷柜本身负载的基础上,阻挡紫外线、加强柜门内冷气流通,有效解决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内食材闷晒问题的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包括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侧的多层中空结构的密封板块、分别设置在柜体水平两侧的第一总管、第二总管、与所述第一总管连接的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总管连接的第二支管,第一总管通过末端设置的第一风口与外部连通,第二总管通过末端设置的第二风口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支管水平设置于每层密封板块上方,第二支管水平设置于每层密封板块下方。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第一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二总管均为方形风管。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上下两层密封板块之间的第一支管位于第二支管正下方,平行排列,共同组成两层密封板块之间的分隔结构。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各层第一支管的水平横截面积相等,下层第一支管竖向截面积较上一层第一支管竖向截面积缩小9.5%,所述各层第二支管的水平横截面积相等,下层第二支管竖向截面积较上一层第二支管竖向横截面积增大8.6%。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第一支管下侧开有第一通风孔,密封板块上侧面开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一一对应的第三通风孔,上下对应的各密封板块及第一支管管段的开孔率相同,每层密封板块中,靠近第一总管处第一组密封板块上侧面和第一支管对应管段下侧的开孔率为32%-35%,此后每组开孔率按9%的比例逐渐减小,但开孔率不应小于20%。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第二支管上侧开有第二通风孔,密封板块下侧面开有与所述第二通风孔一一对应的第四通风孔,上下对应的各密封板块及第二支管管段的开孔率相同,每层密封板块中,靠近第一总管处第一组密封板块下侧面和第二支管对应管段上侧的开孔率为25%-28%,此后每组开孔率按9%的比例逐渐增大,但开孔率不应大于40%。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密封板块由相互平行的外层钢板、内层彩钢夹芯板组成,所述外层钢板与内层彩钢夹芯板之间形成空气夹层,外层钢板背部涂有抗紫外线涂层。

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板块的外层钢板与内层彩钢夹芯板之间形成空气夹层,厚度建议为6-10mm。所述内层彩钢夹芯板含聚氨酯,建议厚度为32-35mm。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密封板块周围设置风管引入部分冷风进入各层密封板块,相比市场上现有的高密封性密封板块,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引入冷风在密封板块内循环流通,相比现有的高密封性密封板块靠空气自然流通循环,明显加强柜内的冷气循环流通,在不增加冷柜本身的负载的条件下,有效解决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门的闷晒问题。

2.本发明夏季通过左侧第一总管自上而下从冷柜引部分冷风通入柜门,循环降温防止闷晒,冬季通过右侧第二总管自下而上从冷柜冷凝器中引部分热风通入柜门,调节柜内温度,相比市场上现有的高密封性密封板块只能在各季节靠环境温度空气自然循环,调节效果更加显著,且实现了冬夏两用,提高了经济性。

3.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总管、第二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均采用方形风管,两层冷柜之间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共同组成门框,相比圆管节省空间,空气流通顺畅。

4.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的管径采用变径设计,圆孔采用变开孔率设计,充分考虑了来流压力变化问题,保证了进出每根支管的风量均匀性。

5.本发明所述的密封板块采用两层钢板形成空气夹层的结构,为从冷柜引入的冷风提供了流通循环的空间,相比市场上现有的大多数单层钢板冷柜门,防闷晒效果更好,且外层钢板背部涂有防紫外线涂层,能够有效隔绝紫外线,降低冷柜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两层冷柜间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3是支管1开孔方式示意图;

图4是支管2开孔方式示意图;

图5是密封板块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6是密封板块的上方开孔示意图;

图7是密封板块的下方开孔示意图。

图中:1-第一总管;2-第一支管;21-第一通风孔;3-第二支管;31-第二通风孔;4-第二总管;5-密封板块;511-内层彩钢夹芯板;512-外层钢板;513-空气夹层;521-第三通风孔;531-第四通风孔;6-第一风口;7-第二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包括柜体、设置在所述柜体内侧的多层中空结构的密封板块5、分别设置在柜体水平两侧的第一总管1、第二总管4、与第一总管1连接的第一支管2、与第二总管4连接的第二支管3,第一总管1通过末端设置的第一风口6与外部连通,第二总管4通过末端设置的第二风口7与外部连通,第一支管2水平设置于每层密封板块5上方,第二支管3水平设置于每层密封板块5下方。第一总管1、第一支管2、第二支管3、第二总管4均为方形风管。上下两层密封板块5之间的第一支管2位于第二支管3正下方,平行排列,共同组成两层密封板块5之间的分隔结构。各层第一支管2的水平横截面积相等,下层第一支管2竖向截面积较上一层第一支管2竖向截面积缩小9.5%,所述各层第二支管3的水平横截面积相等,下层第二支管3竖向截面积较上一层第二支管3竖向横截面积增大8.6%。

第一支管2下侧开有第一通风孔21,密封板块5上侧面开有与所述第一通风孔21一一对应的第三通风孔521,上下对应的各密封板块5及第一支管2管段的开孔率相同,每层密封板块5中,靠近第一总管1处第一组密封板块5上侧面和第一支管2对应管段下侧的开孔率为32%-35%,此后每组开孔率按9%的比例逐渐减小,但开孔率不应小于20%。第二支管3上侧开有第二通风孔31,密封板块5下侧面开有与所述第二通风孔31一一对应的第四通风孔531,上下对应的各密封板块5及第二支管3管段的开孔率相同,每层密封板块5中,靠近第一总管1处第一组密封板块5下侧面和第二支管3对应管段上侧的开孔率为25%-28%,此后每组开孔率按9%的比例逐渐增大,但开孔率不应大于40%。

密封板块5由相互平行的外层钢板512、内层彩钢夹芯板511组成,外层钢板512与内层彩钢夹芯板511之间形成空气夹层513,外层钢板512背部涂有抗紫外线涂层。

本发明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防闷晒柜门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夏季,从冷柜引入小部分冷风,通过第一风口6进入第一总管1,分流后分别进入各层第一支管2,通过第一支管2下方第一通风孔21及密封板块5上方第三通风孔521,送入每块密封板块5,在密封板块5内循环后从密封板块5下方第四通风孔531、第二支管3上方第二通风孔31进入第二支管3,向右流动汇入第二总管4后,通过第二总管4流出,经由第二风口7送回冷柜;冬季,从冷柜的冷凝器引入小部分热风,通过第二风口7进入第二总管4,分流后分别进入第二支管3,通过第二支管3上方第二通风孔31及密封板块5下方第四通风孔531送入每块密封板块5,在密封板块5内循环后通过密封板块5上方第三通风孔521、第一支管下方第一通风孔21,进入第一支管2后,通过第一总管1流出,经由第一风口6送回冷柜。

本发明采用从冷柜引入冷风进入密封板块5内循环再排出回到冷柜的方式,既不增加冷柜的负载,又能有效解决夏季户外自提冷冻冷藏柜柜门的闷晒问题。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这些对本发明权利要求进行改进和等同替换后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