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一种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编码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本发明所述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对温度敏感性低,经实验证实,低温与高温胁迫不会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本发明所述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对农药胁迫作出响应,可用于研究白蚁纤维素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该基因编码的β‑葡萄糖苷酶可用于纤维素降解;该基因及其表达酶类可用于纤维素乙醇燃料、食品与饲料工业的开发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8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611242880.9

  • 申请日2016-12-29

  • 分类号C12N15/56(20060101);C12N9/42(20060101);C12N15/70(20060101);

  • 代理机构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赵瑾

  •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0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16:2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21

    授权

    授权

  • 2017-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56 申请日:2016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5-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应的表达载体和应用。

技术背景

能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然而在混合燃料中所使用的绝大部分乙醇源于谷物发酵,存在与人争粮的问题。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园林绿化垃圾、谷物秸秆、杂草、木屑及一些动物的固体粪便等),如果用纤维素酶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产生还原糖,再进一步发酵产生乙醇,不仅提供了大量纤维素乙醇燃料,并且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邓天福等,2010)。

此外,纤维素酶在食品、纺织、饲料、洗涤剂和中草药提取等行业或领域都有应用的广泛:提高食品的品质、缩短酒精、酱油发酵时间、提高果汁提取率和促进汁液澄清(闫训友等,2004);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强化消化系统的酶解功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胡轶和孙波,2006);改善纺织工业棉织物的手感和外观,并且基本解决了石磨水洗工艺中存在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吴大付等,2007)。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多聚糖,包括内切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s, EGs, EC3.2.1.4)、外切葡聚糖酶(exo-β-1,4-glucanases, C1)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s,BGs, EC 3.2.1.21)三种主要的类型。外切葡聚糖酶水解纤维素产生纤维二糖和葡萄糖,而多数内切葡聚糖酶作用后产生纤维二糖、少量葡萄糖和纤维三糖,β-葡萄糖苷酶作用于纤维二糖及低分子量的纤维寡糖的非还原端,水解生成葡萄糖(Klesov, 1991; Watanabe etal., 2010)。β-葡萄糖苷酶是降解纤维素的关键酶系。

目前从自然界中寻找高活性的纤维素酶,进行生物降解是解决纤维素酶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一些植食性昆虫特别是木食性昆虫(xylophagous insects)能通过纤维素酶高效降解纤维素类物质,并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Watanabe and Tokuda,2001; 2010),如食木白蚁、天牛幼虫、木蜂幼虫及鳞翅目幼虫等。其中,白蚁(等翅目Isoptera,现有证据支持其并入蜚蠊目Blattodea)是消化纤维素最有效的昆虫类群,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小的高效生物反应器(Ohkuma, 2003),每年消化的纤维素类物质总量巨大。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Shiraki)属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ae)、乳白蚁属(Coptotermes),对农林树木、建筑结构造成严重危害(Lin,1987;Rust>

目前用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工艺中,困难在于纤维素酶效率低,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而且成本高,从白蚁体内挖掘新的纤维素酶基因加以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纤维素酶基因作为白蚁防治药物靶标,也是未来白蚁生物防治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同温度下相对稳定表达的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编码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编码基因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上述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一种原核表达载体,用于表达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

本发明所述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对温度敏感性低,经实验证实,低温与高温胁迫不会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本发明所述台湾乳白蚁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对农药胁迫作出响应,经试验证实,台湾乳白蚁取食吡虫啉后该基因表达第三天开始作出明显响应,第四天该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该基因可用于研究白蚁纤维素酶基因表达调控机理;该基因编码的β-葡萄糖苷酶可用于纤维素降解;该基因及其表达酶类可用于纤维素乙醇燃料、食品与饲料工业的开发应用;该基因及其表达酶类可用作为白蚁防治的靶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引物及载体。可用于纤维素的降解、纤维素乙醇燃料、食品与饲料工业的开发应用,所述β-葡萄糖苷酶的编码基因及其表达酶类可用作为白蚁防治的靶标。

附图说明

图1为基因CfBG-Ib的3’RACE和5’RACE>

图2为基因CfBG-Ib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信号肽预测。

图3为CfBG-Ib的三维结构(注:基于模板构建的CfBG-Ib蛋白的三维结构,模板覆盖84%的氨基酸,可信度大于90%)。

图4为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1、2、4是诱导的pET-32a-CfBG-Ib的原核表达,3是未诱导的pET-32a-CfBG-Ib的原核表达)。

图5为温度胁迫处理24h后CfBG-Ib基因表达水平(所有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图6为温度胁迫处理24h后Glu1B基因表达水平(所有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图7为吡虫啉处理后CfBG-Ib基因表达水平(所有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图8为吡虫啉处理后Glu1B基因表达水平(所有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白蚁总RNA的提取

台湾乳白蚁总RNA的提取按照TaKaRa MiniBEST Universal RNA Extraction Kit(TaKaRa公司)使用说明进行。

2.第一链cDNA合成

第一链cDNA的合成使用PrimeScriptTMII>

3.简并引物设计

采用CODEHOP(Consensus Degenerate Hybrid Oligonuleotide Primers)在线软件程序设计β-葡萄糖苷酶的简并引物,可以得到数对由有简并性的核苷酸链组成的简并引物序列(其中R = A/G,Y = C/T,M = A/C,K = G/T,S = C/G,W = A/T,H = A/C/T,B = C/G/T,V= A/C/G,D=A/G/T,N=A/C/G/T)。

PCR扩增后,取5µl产物在1.0%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检测后剩余的产物用作切胶回收目的DNA片段。

PCR产物连接采用pMD> 18-T Vector Cloing Kit。

质粒的转化

4.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从大肠杆菌DH5α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于3 ml LB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37℃摇床培养过夜;

2)取0.5 ml上述菌液转接到含有50 mL 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烧瓶中,37℃下250 rpm摇床培养2-3 h,测定OD550为0.6左右;

3)将菌液转移至50 ml离心管中,冰上放置10 min,然后于4℃,5000 rpm离心5 min;

4)将离心管倒置以倒尽上清液,加入25 ml 冰冷的0.1 mol/L CaCl2溶液,立即在涡旋混合器上混匀,插入冰中放置30>

5)弃上清液后,用2.5 ml 冰冷的0.1 mol/L CaCl2溶液重悬,每份100μl分装细胞,可以直接用作转化。

4.2热击法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1)取两管制备好的100 μl DH5α感受态细胞,其中一管加入10 μl连接产物,另一管作阴性对照,两管轻轻混匀后冰上放置30 min;

2) 42℃水浴中45 s进行热激转化,然后迅速放回冰中,静置3 min;

3) 向上述管中分别加入400 μl LB液体培养基轻轻混匀,37℃震荡培养1 h;

4) 在超净工作台中取上述转化混合液100 μl,滴到含氨苄青霉素(100 ug/ml)的固体LB平板上,用酒精灯烧过的玻璃涂布棒涂布均匀后,封口膜将培养皿密封;

5) 在涂好的培养皿上做上标记, 37℃倒置过夜培养。

转化子筛选及验证

5.1 菌液PCR鉴定

在超净工作台中挑取5个单菌落,分别接种至5 ml LB液体培养基(含100 μg/ml氨苄青霉素)的10ml摇菌管中,37℃,250 rpm摇菌过夜培养,至OD550为0.6左右。取1>

在PCR管中加入以下体系:

组分使用量Premix Taq10 μlpMD 18T-simple primers0.5+0.5 μlcDNA模板1 μldH2Oup to 20 μl

将上述菌落PCR反应体系混匀,进行PCR扩增后,取5µl产物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经鉴定呈阳性的菌液抽提重组质粒,部分菌液4℃保存备用。

质粒酶切鉴定

质粒DNA的提取与纯化采用Plasmid Mini Kit I(Omega Bio-Tek),具体步骤如下:

1)用离心管收集1.5-5 ml经菌落PCR鉴定呈阳性的菌液,12000 rpm,室温离心1 min,弃去上清,收集菌体于1.5 ml离心管中;

2)加入250 μl预冷的Solution Ⅰ(已加RNase A),充分悬浮菌体沉淀;

3)加入250 μl Solution Ⅱ,温和充分地上下颠倒离心管,至液体澄清,室温放置2min;

4)加入350 μl Solution Ⅲ,温和充分地上下颠倒离心管8-9次,至白色沉淀不再形成,12000 rpm,室温离心10 min;

5)把一干净HiBind® DNA Minicolumn 置于一2 ml收集管中,将上述离心上清液转移至HiBind® DNA Minicolumn中,12000 rpm,室温离心1 min;

6)弃滤液,加入500 μl Buffer HB,12000 rpm,室温离心1 min;

7)弃滤液,加入750 μl Wash Buffer(已加无水乙醇),12000 rpm,室温离心1 min;

8)重复操作步骤7;

9)弃滤液,12000 rpm,室温离心1 min;

10)将HiBind® DNA Minicolumn 置于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50-100 μl灭菌去离子水或TE Buffer至Silica膜中央,12000 rpm,室温离心1 min洗脱质粒DNA。

质粒双酶切反应体系如下:

组分使用量质粒DNAx μlQuickCut EcoR>1 μlQuickCut Sal>1 μl10× QuickCut Green Buffer5 μldH2Oup to 20 μl

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37℃保温15min。酶切产物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鉴定。

测序鉴定

将酶切鉴定呈阳性的菌液送华大基因进行测序,序列去载体拼接后提交至NCBI进行BLAST比对分析。

纤维素酶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6.1 cDNA文库的构建

为了获取白蚁纤维素酶cDNA的全长序列,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的方法。

应用SMARTer® RACE cDNA Amplification Kit(Clontech公司)构建cDNA全长文库,用作RACE PCR 的模板,具体步骤如下:

1)在PCR管(A管)中加入以下体系(Mixture B):

组 分使用量5×First-Strand Buffer4 μlDTT (100mM)0.5 μldNTPs(20mM)1 μlTotal5.5 μl

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室温放置备用;

2)在另一PCR管中加入以下体系(5’-RACE和3’-RACE分开进行):

5’-RACE(B1管)3’-RACE(B2管)5 μl RNA5 μl RNA1 μl 5’-CDS Primer A1 μl 3’-CDS Primer A5 μl RNase free dH2O6 μl RNase free dH2OTotal 11 μlTotal 12 μl

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

3) 将B1管和B2管置于PCR仪上,72℃,3min;42℃,2min,冷却后14000g,离心10s;

4) B1管中加入1μl SMARTer II A Oligonucletide;

5) 配制以下反应体系:

5’-RACE cDNA3’-RACE cDNA5.5 μl Buffer Mix from tube A5.5 μl Buffer Mix from tube A12 μl Buffer Mix from tube B112 μl Buffer Mix from tube B20.5 μl RNase Inhibitor(40U/μl)0.5 μl RNase Inhibitor(40U/μl)2.0 μl SMARTScribe Reverse Transcriptase2.0 μl SMARTScribe Reverse TranscriptaseTotal 20 μlTotal 20 μl

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

6)置于PCR仪上,42℃,90min;70℃,10min;

7)加入90μl的Tricine-EDTA Buffer稀释上述反应产物RACE cDNA,分装后-20℃保存。

6.2基因特异引物的设计

将简并引物扩增获得的中间片段序列输入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选出含有纤维素酶基因保守序列的序列,按照SMARTer® RACE 5’/3’ Kit(Clontech公司)提供的引物设计说明,设计5’-RACE 和3’RACE的基因特异引物GSPs和NGSPs。所述5’-RACE 和3’RACE的基因特异引物GSPs和NGSPs名称及对应的序列如下表所示:

引物名称引物序列(5’-3’)GSP-BG12RGATTACGCCAAGCTTCCACAACGATTTCAGGGACACACAAGCGSP-BG11FGATTACGCCAAGCTTAGCTCGAATTGCACGGCTCTCTCCGSP-BG22 RGATTACGCCAAGCTTGCCGATGCCTGGTGACTTGATTGCGSP-BG23FGATTACGCCAAGCTTTCAACGAACCGCTTACTTTCATGGGAGGNGSP-BG11RGATTACGCCAAGCTTGCCAGAACAATGCTGCTTGCTCACGNGSP-BG13FGATTACGCCAAGCTTGCTGAGGCAAATCCCAGTGGTACATCGNGSP-BG21RGATTACGCCAAGCTTCGATGCCCGCCAGGTTCACTTTATTGNGSP-BG22FGATTACGCCAAGCTTAATGTACGCTCACCCCATCTTCAGCACUPM LongTAATACGACTCACTATAGGGCAAGCAGTGGTATCAACGCAGAGTUPM ShortCTAATACGACTCACTATAGGGC

6.3 RACEPCR

用上述合成的cDNA作为RACE PCR 的模板,采用SMARTer®>

1)在PCR管(C管)中加入以下体系(Master Mix ):

组分使用量PCR-Grade H2O15.5 μl2×SeqAmp Buffer25 μlSeqAmp DNA Polymerase1 μlTotal41.5 μl

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放置备用;

2)在PCR管中加入以下体系(Mixture C):

5’-RACE3’-RACE2.5 μl 5’-RACE cDNA2.5 μl 3’-RACE cDNA10×UPM Long10×UPM Long5’GSP(10μM)3’GSP(10μM)41.5 μl Master Mix from tube C41.5 μl Master Mix from tube CTotal 50 μlTotal 50 μl

3)将上述PCR反应体系轻轻混匀瞬时离心后,进行PCR扩增。

4)如果RACE PCR扩增产物没有明显条带或产物出现弥散条带,则要进行nestedPCR。

a.取5 μl RACE PCR扩增产物,用245μl的Tricine-EDTA Buffer稀释后备用;

b.重复步骤1-3,其中,5 μl 稀释后的RACE PCR 扩增产物代替RACE cDNA,UPM Short代替UPM Long,NGSP代替GSP,PCR反应程序设置为:94℃变性30s,68℃退火30s,72℃延伸3min,循环20次。

基因全长的拼接

应用软件Lasergene中的Seqman程序对简并PCR获取的中间片段,以及5’RACE和3’RACEPCR获取的5’和3’末端进行拼接,最终获取纤维素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登录至NCBI数据库中。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SingalP4.1在线软件预测信号肽序列,用NetOGlyc分析N-连接糖基化位点,用Phyre 2预测蛋白质立体模型。从BLAST核酸数据库中选取22条来自β-葡糖苷酶,利用MEGA5.1分析上述24条β-葡糖苷酶氨基酸序列和本研究1条β-葡糖苷酶,CfBG-Ib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基因的原核表达

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1 特异引物的设计

根据克隆得到的β-葡糖苷酶基因CfBG-Ib的cDNA,选取基因的ORF作为原核表达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同时根据选取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图谱序列,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的5’端添加合适的酶切位点Sac>I和XhoI(下划线标示),以及保护碱基,引物名称及序列如下:

引物名称引物序列(5’-3’)Ex-bgFCGAGCTCGTCATGTTAAGTGGAGCAGEx-bgRCCACTCGAGTCATAACGGAATCGTCGG

1.2原核表达目的片段的PCR扩增、切胶回收、连接、转化以及测序分析

1.3原核表达目的片段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双酶切反应

将经测序正确的目的片段和pET-32a(+)空载体分别进行双酶切反应,以得到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片段。

双酶切反应体系如下:

组分使用量目的基因片段/pET-32a(+)空载体x μlQuickCut Sac>I1 μlQuickCut Xho>1 μl10× QuickCut Green Buffer5 μldH2Oup to 20 μl

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37℃保温30min。双酶切反应完全后,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鉴定,然后切胶回收。

连接及阳性重组质粒的筛选

将上述切胶回收的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目的片段和pET-32a(+)载体连接,连接体系如下:

组分使用量带粘性末端目的基因片段10 μl带粘性末端的pET-32a(+)载体4 μlT4 DNA Ligase1 μl10 × T4 DNA连接缓冲液2 μldH2Oup to 20 μl

轻轻混匀后瞬时离心,16℃连接过夜;再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细胞中,用菌液PCR及双酶切反应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步骤参照2.2.1.3.6。将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型菌株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并筛选阳性单克隆。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细菌总蛋白的提取

诱导表达:

1) 吸取10μl测序验证过的菌液至10mL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含100 μg/ml氨苄青霉素)

37℃,250 rpm摇菌过夜培养;

2) 吸取1mL过夜培养的菌液至100mL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含100 μg/ml氨苄青霉素),37℃,250 rpm摇菌培养,至OD550为0.6左右;

3) 向上述菌液中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mM,23℃诱导表达16h;

细菌总蛋白的提取:

蛋白样品的制备采用细菌蛋白抽提试剂盒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1) 取l ml菌液,在4℃,5000×g条件下离心10 min,弃上清,收集菌体;

2) 按照每克菌体沉淀加入20mL细菌蛋白抽提试剂的比例,向菌体沉淀中加入抽提液,充分涡旋至菌体完全重悬;

3) 重悬后,室温孵育10min;

4) 15000×g条件下离心5min,转移上清至新的离心管中,即为细菌总蛋白。

电泳

1) 配制12%的分离胶,加入凝胶模具中,然后在分离胶溶液上轻轻覆盖一层1-5cm的水

层,使凝胶表面保持平整,静置45min,待分离胶和水层之间出现一个清晰的界面后,去除覆盖在分离胶上的水层;

2) 配制5%的浓缩胶,加至分离胶上面,直至凝胶溶液到达前玻璃板的顶端,将梳子插入凝胶内,避免产生气泡,待凝胶聚合后,小心拔掉梳子;

3) 取10μl蛋白样品,加入5×SDS-PAGE上样缓冲液,沸水加热变性5min,泠却至室温后,3000rpm的条件下离心30s,取适量上清加入SDS-PAGE凝胶加样孔内;

4) 接通电源,首先80V电压电泳30min后,使蛋白样品进入浓缩胶,再将电压转成120V恒压电泳直至溴酚蓝到达距离凝胶底端0.5-1cm处即可停止电泳。

5) 将电泳后的凝胶切除浓缩胶后,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

6) 弃去蒸馏水,加入适量ProteinShow-G250蛋白快速染色液,加热至沸腾,继续在脱色摇床上摇动5min;

7) 弃去染色液,加入适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弃去蒸馏水,重复此步骤脱色至背景清晰;

结果与分析

1.白蚁总RNA的提取

按照试剂盒TaKaRa MiniBEST Universal RNA Extraction Kit提取台湾乳白蚁总RNA,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OD260/OD280的值在1.8-2.2之间,达到了反转录的要求,用于第一链cDNA的合成。

β-糖苷酶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利用Multalin序列比对软件,将得到的中间片段与已克隆得到的台湾乳白蚁β-葡糖苷酶基因(Glu>,Glu>,Glu>,Glu>)进行核酸序列比对,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核酸序列,该β-葡糖苷酶基因中间片段分别长817bp,分别命名为CfBG-Ib

3’RACE和5’RACE PCR(图1)扩增CfBG-Ib的中间片段,得到台湾乳白蚁β-葡糖苷酶基因完整的cDNA,这个cDNA全长由包括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

β-葡糖苷酶的序列分析

根据蛋白序列,结合其它已知物种的β-葡糖苷酶三维结构,推测CfBG-Ib三维结构图(图3)。三维结构图显示CfBG-Ib具有糖基水解酶家族1的典型结构,8个(β/α)结构围成的桶状结构,2个催化活性中心:亲核中心(nucleophilic residue)Glu244和酸碱催化中心(acid/base residue)Glu453,2个顺式肽键(cis-peptide bond):Ala259-Pro260和Trp495-Ser496。

基于BLAST搜索(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蛋白查找表明CfBG-Ib编码蛋白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1(GHF1),同时存在相应的催化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同源性分析同样显示基因CfBG-Ib属于GHF1家族。

β-糖苷酶基因的原核表达

1.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fBG-Ib的构建

经过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及pET-32a空载体的双酶切反应,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目的片段及载体的连接,重组质粒的转化等一系列反应后,通过菌液PCR验证,扩增的PCR片段大小符合预期的大小。测序结果显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中的目的基因片段与CfBG-Ib基因ORF核酸序列一致,并且预测的蛋白序列也一致,没有发生突变和读码框移码的现象。因此,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fBG-Ib构建成功,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fBG-Ib的诱导表达

转化重组表达载体后的大肠杆菌Rosetta 2(DE3)经1 mM IPTG诱导后,CfBG-Ib>CfBG-Ib的细菌细胞总蛋白显示出一条明显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82kD的融合蛋白(图4)。而预测的β-葡糖苷酶基因CfBG-Ib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64.02>

实施例2 逆境胁迫下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差异

1温度处理

取台湾乳白蚁工蚁设置4℃、27℃、38℃三个温度梯度的温度胁迫处理,于相对湿度75%人工气候箱中培养24h。

药剂处理

供试白蚁的饥饿处理:取直径为150mm的玻璃培养皿,放入台湾乳白蚁工蚁120头,兵蚁10头,放入温度27℃,相对湿度75%的人工气候箱中饥饿培养24h。

吡虫啉不同时间处理:取2×2cm的滤纸片,分别用60μL的丙酮和浓度为0.1mg/L的吡虫啉浸湿,室温下放置一天,使丙酮充分挥发。取直径为90mm的玻璃培养皿,每组放入丙酮充分挥发后的滤纸2片,每组放入饥饿处理后白蚁,于温度27℃,相对湿度75%的人工气候箱中培养4d,每处理24h,取10头工蚁提取RNA。

荧光定量PCR

3.1白蚁总RNA的提取

提取各逆境胁迫处理组和对照的白蚁总RNA。

第一链cDNA合成

第一链cDNA的合成使用PrimeScriptTM>

1) 基因组DNA的去除

在PCR管中加入以下体系(Mixture D):

组分使用量Total RNAx μl5 ×gDNA Eraser Buffer2 μlgDNA Eraser1 μlRNase free dH2Oup to 10 μl

x根据所测Total RNA的浓度计算,使用量在1 μg以下。

42℃反应5 min后,4℃保存备用。

2) 反转录反应

将以下试剂加入上述体系Mixture D中:

组分使用量Mixture D10 μl5×PrimeScript Buffer4 μlPrimeScript RT Enzyme Mix>1 μlRT Primer Mix1 μlRNase free dH2Oup to 20 μl

缓慢摇匀,37℃下反应15 min后,85℃终止反应5 s。反应产物即第一链cDNA,短时离心后存放于-20℃下,用于qPCR反应。

稀释度的确定

有效的定量PCR结果其进入平台期的Ct值最好在15-30之间。采用序列稀释方法稀释cDNA,以便其Ct值落在15-30之间。稀释的浓度梯度为1,1/10,1/100,1/1000,1/10000,五个浓度梯度。

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通过上述胁迫处理,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克隆得到的基因CfBG-Ib的差异性表达情况,同时参照已发表的台湾乳白蚁β-葡萄糖苷酶基因Glu1B表达情况比较分析。用于荧光定量PCR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和内参引物如下:

引物名称扩增基因引物序列(5’-3’)qPCR-BGFCfBG-IbGCCTTTCCTCTGCATTCACTGqPCR -BGRCfBG-IbCCTCAGCCCCTTCAAGACATTqPCR –Glu1B-FGlu1BTTGCCTCGTCGTCTTTGTGAqPCR>Glu1BCCTTTCCATCCGCATCCCAT18S-F18SCGAGATTGAGCAATAACAGGTC18S-R18SACGTAATCAACGCGAGCTTATG

3.5定量PCR反应

1) 在PCR管中加入以下体系(冰上操作):

组分使用量cDNA1 μlSYBR Premix Ex TaqTM(2×)10 μlPCR Forward Primer (10 μM )0.5 μlPCR Reverse Primer (10 μM )0.5 μlRNase free dH2Oup to 20 μl

2) 应用Stratagene Mx3000P运行PCR反应,反应程序如下:

95℃,30s,1个循环;95℃,10s,55℃,10s,72℃,20s,40个循环。在每个循环的延伸阶段收集荧光信号,进行实时监测。

3)反应结束后,先加热到95℃ 1min,每升高1℃,记录一次荧光信号,得出扩增产物的溶解曲线。

荧光定量PCR的数据分析

反应结束后,确认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采用2-△△Ct的方法进行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结果与分析

1 温度胁迫下台湾乳白蚁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差异性表达结果

提取温度胁迫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台湾乳白蚁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以18S基因为内参基因,检测β-葡萄糖苷酶基因CfBG-Ib>Glu1B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表达情况。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图5~6),温度胁迫处理,β-葡萄糖苷酶的三个基因CfBG-IbGlu1B的相对表达量趋势一致。在低温和高温胁迫下,基因CfBG-Ib的相对表达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吡虫啉胁迫下台湾乳白蚁β-葡萄糖苷酶基因差异性表达结果

提取吡虫啉胁迫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台湾乳白蚁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后,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以18S基因为内参基因,检测β-葡萄糖苷酶基因CfBG-IbGlu1B在吡虫啉胁迫下的表达情况。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图7~8),吡虫啉胁迫处理β-葡萄糖苷酶的三个基因CfBG-IbGlu1B的相对表达量趋势基本一致。前3天,三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下的相对表达量相差不大,处理的第4天,三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对表达量。

SEQ ID NO:1

GAATTAGTTGAAGTTGGCGTCATATTTGACAAGTTTACAACTTGACGGCTTCCCATGGCGACTGGATAGGACGCAGATT

GTGTAAGATTGAGAATATCACCGGCAACTCAAGTCATGTTAAGTGGAGCAGGTGCTTGGAGATGTTTCTTACTTTCAGTA

CTGTTGCTGAATTTATCAGCTACTGCCAGCGGTCGCCTTATTTCTAATATTTTGAATCCCATTTTAAGTAGTCTCGGCCT

AAACTCCCAAAGTACCAAGAACACTGTTGCCCCTTCCCAATATAATGTTGTTACTACTCCCAAGAACACTGTTGCCCCTT

CCCAAAGTAACACCGATCCTACCAAGAAGAACTTCACTTTTCCCGAAGACTTCTACTTTGCAGCTGCAACGGCGGCTTAC

CAAGCCGAAGGAGGTTGGAACGCAGACGGGAAAGGTCCTAATATCTGGGACACACTGACACACAACCATCCAGACTACAT

ATCCGACTTCTCGAATGGTGACGTAGCAGCGGACTCCTACCACAAGTACACTGAAGACATCAAATTACTCAAGGACATTG

GGGTGCAGTTTTACAGATTTTCCATATCCTGGTCACGGATACTTCCTAAGGGAAGTGTGGCAGCCATTAATCAGGCTGGT

GTCGACTACTATAACAACATCATTAATGGTCTGCTAGCCGTCGGAATTCAGCCCATGGTTACGATGTACCACTGGGATTT

GCCTCAGCCCCTTCAAGACATTGGAGGATGGGCCAATGATTCCATAGCCGATTTCTTCAAGGACTACGCCAGGCTTCTAT

ATAGATTTTTCGGCGATAGAGTGAAATGGTGGATACCAATAAATGAGCCTTTCATGATAGCTAACGGATACAGTGAATGC

AGAGGAAAGGCGCCGTCCCTCTGCCAGCCTGGGACGGCAGATTACCTGGCAGCCAGAACAATGCTGCTTGCTCACGCAAA

AGCCTATCACGTCTACCACAACGATTTCAGGGACACACAAGCAGGTAAAGTGAGCACCTCGTTTAGCATCGACTGGCACG

AACCGCGCACCAACAGTACGGCAGATATTTTAGCAGCGGAGAGAGCCGTGCAATTCGAGCTAGGGATGTTCGCTCATCCC

ATCTACAGTACCTCGGGGGACTATCCACCGGAAGTAAGAGCCAGAGTCGATAACAACAGCAGAGCTGAGGGCTACAATAC

TTCCCGCCTGCCGAAATTCACCCAAGAGGAGATAGATTACATTAAAGGGACGTGGGACTTCTTCGCATTAAATCATTACA

CAACTTATTGGGCCCAGGATGGACTGCAAGGGCCGGACCCTTCCCGACAGCGCGATTCGGGTGTCATGAAATCGCAAGAC

CCCAGCTGTCCTGAGACCAGCTCTCCGTGGTTTAGGGTTGTTCCCTGGGGATTCAGGAAGATACTGCGTTGGGTGAAGAA

AGAATACAACAATCCCCCAATATTCATCACAGAGTCCGGTTACTCTGACGATGGTCGTCTCCAGGATACGGGACGGATTA

AGTATTACGTAGACTACATCCGTGAGCTGCTGAAGGCAAAATACGAAGATGGATGTCAAATAATTGGCTACACTGCTTGG

AGTCTAATTGACAATTTTCAATGGGAAGAAGGCTATGAGAGTAAGTTTGGGCTGGTCTACGTCAACTTCAGTGACCCTGC

AAGAACTCGGATCATCAAGCAGTCAGCAAGGTTGTACAGCGAGATCATCCGCACAAGAAAAGTTCCGGACCGCTACCCGC

AGTACAGCTATGACACGCAGGAATGTCACCCGACGATTCCGTTATGAAAGCTATATGAATCATAGTTCCTCACTATCGAT

GTTTACGAAAGAGCGCGTGCCTATGGAATTACGATGGGGAAGAATTTTTCTATTGCGTGTAAACGATTCAGACTATTAAG

TGTATTATGAGAACAGAAAAATCATGAAAATATCGAAAAAAAAAAAA

SEQ ID NO:2

MLSGAGAWRCFLLSVLLLNLSATASGRLISNILNPILSSLGLNSQSTKNTVAPSQYNVVTTPKNTVAPSQSNTDPTKKNF

TFPEDFYFAAATAAYQAEGGWNADGKGPNIWDTLTHNHPDYISDFSNGDVAADSYHKYTEDIKLLKDIGVQFYRFSISWS

RILPKGSVAAINQAGVDYYNNIINGLLAVGIQPMVTMYHWDLPQPLQDIGGWANDSIADFFKDYARLLYRFFGDRVKWWI

PINEPFMIANGYSECRGKAPSLCQPGTADYLAARTMLLAHAKAYHVYHNDFRDTQAGKVSTSFSIDWHEPRTNSTADILA

AERAVQFELGMFAHPIYSTSGDYPPEVRARVDNNSRAEGYNTSRLPKFTQEEIDYIKGTWDFFALNHYTTYWAQDGLQGP

DPSRQRDSGVMKSQDPSCPETSSPWFRVVPWGFRKILRWVKKEYNNPPIFITESGYSDDGRLQDTGRIKYYVDYIRELLK

AKYEDGCQIIGYTAWSLIDNFQWEEGYESKFGLVYVNFSDPARTRIIKQSARLYSEIIRTRKVPDRYPQYSYDTQECHPT

IPL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