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方法

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测试平台软件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编写程序的仪器模块分为仪器图形界面及配置子模块和仪器控制子模块;对子模块独立编写调试;开发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创建Windows操纵、控制台程序,加载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进行调试,调试仪器初始化及测量功能;将GDI模块和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放入并连接至测试平台;进行测试验证。完成仪器模块程序的编写。本发明通过模块化的分离,不同仪器之间完全独立,也避免了一些仪器库文件冲突之类的情况发生,更有利于存在仪器类型较多的生产和使用场景,符合轻量级开发和敏捷开发的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5986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1163567.6

  • 发明设计人 闻敏刚;黄亮;王宏;

    申请日2016-12-15

  • 分类号G06F9/44(20060101);G06F11/3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黎明

  •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陆渡镇飞沪北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59: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07

    授权

    授权

  • 2017-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9/44 申请日:201612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4-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测试平台软件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端制造化的时代背景下,生产无线测试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代了传统的一个产品,一种测试仪器,一套测试程序的模式。而且越来越多的,将一些产品之间共同的功能需求,集成到测试平台内部,通过平台的更新,来实现一次开发,就可以实现对之前已经开发过的测试程序的功能需求的支持。

无线产品测试需要使用到个各种功能的测试仪器,而这些仪器又往往是由不同的厂家提供,仪器的程序接口,调用方式等都不同。如何可以使平台可以简单的增加新的仪器,并且可以灵活的使用不同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就需要我们设计出一个灵活好用的仪器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方法,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编写程序的仪器模块分为仪器图形界面及配置子模块和仪器控制子模块,其中仪器图形界面及配置子模块包括在测试平台的界面显示模块、仪器选择和仪器个性化配置,仪器控制子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初始化模块、测量模块;

步骤二,开发仪器的GDI模块,首先获取一份仪器的GDI模块的软件代码工程模版文件,将工程内部空缺的图片文件填入,用于界面显示,根据仪器要求,填写个性化设置,通过开发仪器的仪器控制模块连接待编写程序的仪器模块的仪器控制子模块,完成独立编写调试;

步骤三,开发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创建Windows操纵、控制台程序,加载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进行调试,调试仪器初始化及测量功能;

步骤四,将GDI模块和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放入并连接至测试平台;

步骤四,测试平台识别仪器模块内的程序功能,并自动扫描相应路径下的文件夹,进行测试验证,如果发现与文件夹同名的GDI文件,即加载并调用标准的GDI接口,将仪器模块信息显示到测试平台上;如发现与文件夹同名的仪器控制模块文件,则在仪器初始化时,加载并调用仪器控制标准接口进行仪器控制,完成仪器模块程序的编写。

所述其中仪器图形界面及配置子模块作为中间层,提供仪器选择功能界面,通过标准化接口,调用具体仪器型号的GDI模块内的界面显示和仪器个性化配置,仪器控制子模块也是中间层,通过标准接口,加载具体仪器型号的控制模块,实现仪器初始化、测量等功能。

所述创建Windows操纵、控制台程序,是在开发仪器控制子模块时候用到的,作用为加载仪器控制子模块进行调试,主要是因为仪器控制子模块比较复杂,调试工作量大,且和界面关系不大,因此界面部分未做好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写一个简单的Windows操纵、控制台程序进行功能调试,与界面开发工程师可以分开同时开发,效率提升很明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测试模块和仪器界面,仪器控制集成的设计方法,更有利于存在仪器类型较多的生产和使用场景。

2,通过模块化的分离,不同仪器之间完全独立,也避免了一些仪器库文件冲突之类的情况发生。

3,每台仪器只需要完成两个模块开发,且可以独立开发,开发涉及的代码量小,开发难度小,符合轻量级开发和敏捷开发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基于无线测试平台的仪器模块程序编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编写程序的仪器模块分为仪器图形界面及配置子模块和仪器控制子模块,其中仪器图形界面及配置子模块包括在测试平台的界面显示模块、仪器选择和仪器个性化配置,仪器控制子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初始化模块、测量模块;

步骤二,开发仪器的GDI模块,首先获取一份仪器的GDI模块的软件代码工程模版文件,将工程内部空缺的图片文件填入,用于界面显示,根据仪器要求,填写个性化设置,通过开发仪器的仪器控制模块连接待编写程序的仪器模块的仪器控制子模块,完成独立编写调试;

步骤三,开发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创建Windows操纵、控制台程序,加载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进行调试,调试仪器初始化及测量功能;

步骤四,将GDI模块和具体仪器型号控制模块放入并连接至测试平台;

步骤四,测试平台识别仪器模块内的程序功能,并自动扫描相应路径下的文件夹,进行测试验证,如果发现与文件夹同名的GDI文件,即加载并调用标准的GDI接口,将仪器模块信息显示到测试平台上;如发现与文件夹同名的仪器控制模块文件,则在仪器初始化时,加载并调用仪器控制标准接口进行仪器控制,完成仪器模块程序的编写。

图2示出了利用本能发明来新增IQflex仪器的具体操作流程:

(1)在仪器模块路径下,创建IQflex文件夹,便于后续开发IQflex GDI模块开发及后续联调时候使用。

(2)创建简单的console程序,用于调用IQflex仪器的动态库文件进行功能调试。

(3)工程师A负责IQflex GDI模块开发,实现仪器界面,仪器选择,仪器个性化设置等功能,并将个性化设置的参数保存为本地文件,以便于仪器控制模块后续初始化和测量时候使用。

(4)工程师B负责IQflex控制模块开发,熟悉了解仪器控制相关接口,添加相关的仪器控制需要用的文件,开发实现仪器初始化,个性化参数本地文件的读取和配置功能,实现标准仪器接口下的仪器测量,测试结果的返回功能。

(5)工程师A将IQflex GDI文件提供给联调工程师C。工程师B将生成的IQflex控制模块及相应的仪器控制需要使用的文件提供给联调工程师C。工程师C将其他两人提供的文件都放入IQflex文件夹下,直接调用测试平台,选择IQflex仪器,进行测试验证。

(6)仪器功能测试验证完成,IQflex仪器添加完成。

本发明通过仪器模块保持仪器接口统一,测试平台无需因为仪器变化而重新开发相关接口,只要通过简单配置,就可以实现测试仪器的切换;每台仪器都进行了模块化的分离,开发代码量小,可以多人同步开发,开发效率高。

相较于仪器型号单一或者种类的较少的测试程序,整个仪器模块是一体化的,修改很繁琐,想要增加一台新仪器,很费时间,对开发工程师的要求很高。模块化并模板化的好处是,修改涉及的地方和难度都大大降低,即使初级工程师都可以很容易完成GDI模块的开发,且模块独立之后,即使出错,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功能模块。

具体仪器控制模块的开发难度相对较高,通过标准化接口方式,由仪器控制子模块中间层加载调用。开发工程师只需考虑实现功能,用标准接口输出即可,而无需考虑其他,创建一个简单的Windows操纵、控制台程序调试即可。

动态扫描,自动加载仪器GDI的好处是,增加新仪器,不需要改动仪器图形界面及配置子模块代码,识别成功了,才可以在仪器选择界面有这款新仪器的选项。

总结一下,1、开发速度加快。2、开发难度降低。3、自动仪器识别。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