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野外高压电塔高压线路安全维修云梯

一种野外高压电塔高压线路安全维修云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高压电塔高压线路安全维修云梯,主要涉及电力施工设备领域。包括支撑梁、调节梯、防护板、防护栏、驱动装置和遥控器,所述调节梯是可伸缩的,所述防护栏上设有防护绳,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电机箱、无线电机、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第二皮带传动机构和压线轮,所述压线轮上设有轮槽,所述遥控器与无线电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施工环境,避免了使用消防车上的消防云梯的麻烦,对于山区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维修工作而言,也避免了将电力施工人员悬挂在高压电线上进行维修工作,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6

    授权

    授权

  • 2017-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6C1/34 申请日:201611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野外高压电塔高压线路安全维修云梯。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野外高压电塔之间高压线路的维修,一直没有很好的安全保障设备,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对于平原地区,野外高压电塔之间高压线路的维修一般通过消防车上的消防云梯将电力施工人员升到一定高度进行高压电塔之间高压线路的维修,但对于山区而言,消防车就不能使用,只能是电力施工人员悬挂在电线上进行维修工作,不仅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维修过程中很难发力,维修效率低下,维修工作的质量不高。众所周知,2008年冬我国南方罕见大雪,电网遭遇前所未遇的大雪、严寒和冰冻侵袭,高压电塔和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上有严重的冻冰,冻冰的清理过程中由于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清理速度缓慢,特别是对于山区而言,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去破除高压电塔之间高压线路上的冻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野外高压电塔高压线路安全维修云梯,当对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进行电力维修工作时,它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施工环境,避免了使用消防车上的消防云梯的麻烦,对于山区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维修工作而言,也避免了将电力施工人员悬挂在高压电线上进行维修工作,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够方便的清理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冻冰以及各种杂物,本装置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通过使用本装置能够方便、安全的完成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电力施工工作,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外高压电塔高压线路安全维修云梯,包括支撑梁、调节梯、防护板、防护栏、驱动装置和遥控器,所述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一端底面与第二支撑梁一端底面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梁另一端底面与第三支撑梁一端底面铰接,所述支撑梁侧面设有连接孔,所述调节梯包括调节管、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调节管内设有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所述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内均设有弹簧,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均设有挡头,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设有挡头的一端分别伸入第一调节腔和第二调节腔,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远离挡头的一端穿出连接孔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挡头接触,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调节管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与支撑梁两端内侧卡接,所述防护板靠近支撑梁一侧设有卡扣,所述防护栏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梁内侧,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撑梁的两端底面,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外壳、电机箱、无线电机、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第二皮带传动机构和压线轮,所述外壳包括固定壳体和与固定壳体铰接的活动壳体,所述电机箱与固定壳体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无线电机设置在电机箱内,所述第一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带轮远离无线电机一端设有传动轴,所述第二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第一带轮一端与第二带轮连接,所述压线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第二带轮远离传动轴一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远离第二带轮一端与固定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活动壳体内,且与活动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遥控器与无线电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远离挡头的一端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和支撑梁侧壁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处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与支撑梁侧壁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栏的顶部和中间位置均设有卡环,所述卡环上设有防护绳,相邻所述防护栏之间通过防护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侧壁内侧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有孔槽,所述孔槽与防护栏直径相适应,所述防护栏与第一凸块之间通过孔槽卡接。

所述防护板包括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为两片,所述支撑梁侧壁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设置在支撑梁侧壁内侧,所述第二凸块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防护板的厚度相适应,所述防护板与第二凸块之间通过卡槽卡接。

所述压线轮上设有轮槽,所述轮槽与高压电线的直径相适应,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的距离与高压电线的直径相适应,所述固定壳体与活动壳体上均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上设有紧固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对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进行电力维修工作时,本装置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一种安全、方便的施工环境,两个支撑梁平行排列,两个支撑梁之间设有调节梯,调节梯的长度能够根据两条高压电线之间的距离而自由的调节,支撑梁上还设有防护栏和防护板,当使用本装置时,防护栏能够很好地保护电力施工人员,防止电力施工人员从装置上跌落,通过将支撑梁设置成两两铰接的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当装置使用完毕后,能够将支撑梁折叠便于运输,支撑梁的两端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无线电机来提供动力,无线电机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能够使装置在高压电线上能够安全、方便的进行前后移动,野外高压电线足够粗,足以支撑本装置,通过使用本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消防车上的消防云梯将电力施工人员升起到固定高度进行电力维修的麻烦,对于山区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维修工作而言,也避免了将电力施工人员悬挂在高压电线上进行维修工作,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够方便的清理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冻冰以及各种杂物,本装置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通过使用本装置能够方便、安全的完成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电力施工工作,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通过在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远离挡头的一端设置法兰盘,法兰盘和支撑梁侧壁上均设置相对应的螺栓孔,在螺栓孔处设置紧固螺栓,能够对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梁上,防止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与支撑梁的连接不牢固,这样的设计能够在电力施工人员使用本装置时更加的安全、稳固。

3、通过在支撑梁侧壁内侧设置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上设置孔槽,第一凸块与防护栏通过孔槽卡接,进而保证了支撑梁与防护栏的可拆卸连接,当电力施工工作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将防护栏取下,然后将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折叠,这样就能够对装置进行方便的收拾和运输。

4、通过在支撑梁侧壁两端均设置第二凸块,第二凸块设置在支撑梁侧壁内侧,第二凸块上设有卡槽,防护板与第二凸块之间通过卡槽卡接,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减速或突然提速时,由于电力施工人员自身的惯性,身体会前移或后移,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防护板,能够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而且防护板与支撑梁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当电力施工工作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将防护板取下,然后将防护栏取下,再将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和第三支撑梁折叠,这样就能够对装置进行方便的收拾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装置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装置三维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防护栏与支撑梁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调节梯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防护板与支撑梁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梯,2、防护栏,3、驱动装置;4、遥控器,5、第一支撑梁,6、第二支撑梁,7、第三支撑梁,8、连接孔,9、调节管,10、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2、第一调节腔,13、第二调节腔,14、弹簧,15、挡头,16、卡扣,17、第一防护板,18、第二防护板,19、卡环,20、防护绳,21、外壳,22、电机箱,23、固定壳体,24、活动壳体,25、第一带轮,26、传动轴,27、第二带轮,28、主动轮,29、从动轮,30、锁扣,31、紧固锁,32、法兰盘,33、紧固螺栓,34、第一凸块,35、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7所示,一种野外高压电塔高压线路安全维修云梯,主体结构包括支撑梁、调节梯1、防护板、防护栏2、驱动装置3和遥控器4,所述支撑梁为两个,两个支撑梁平行排列,所述支撑梁包括第一支撑梁5、第二支撑梁6和第三支撑梁7,所述第一支撑梁5一端底面与第二支撑梁6一端底面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梁6另一端底面与第三支撑梁7一端底面铰接,通过将支撑梁设置成两两铰接的第一支撑梁5、第二支撑梁6和第三支撑梁7,当装置使用完毕后,能够将支撑梁折叠便于运输。所述支撑梁侧面设有连接孔8,所述调节梯1包括调节管9、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所述调节管9内设有第一调节腔12和第二调节腔13,所述第一调节腔12和第二调节腔13内均设有弹簧14,所述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的一端均设有挡头15,所述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设有挡头15的一端分别伸入第一调节腔12和第二调节腔13,所述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远离挡头15的一端穿出连接孔8与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4一端与挡头15接触,所述弹簧14另一端与调节管9固定连接,由于相邻的两条高压电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固定的,不同高压电塔上的相邻的两条高压电线之间的距离也是不固定的,通过在两个支撑梁之间设置调节梯1,调节梯1包括调节管9、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通过在调节管9内设置弹簧14,调节梯1的长度能够根据两条高压电线之间的距离而自由的调节,使装置的适应性更强。所述防护板与支撑梁两端内侧卡接,所述防护板靠近支撑梁一侧设有卡扣16,卡扣16通过绑绳用来和相邻近的防护栏2连接,所述防护板包括第一防护板17和第二防护板18,所述第一防护板17和第二防护板18均为两片,通过将防护板设置成第一防护板17和第二防护板18,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的伸缩运动,不断的改变调节梯1的长度时,第一防护板17和第二防护板18是分别设置的,第一防护板17和第二防护板18之间不存在干涉,使防护板能够适应调节梯1的长度不断地改变带来的问题,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减速或突然提速时,由于电力施工人员自身的惯性,身体会前移或后移,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防护板,能够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所述防护栏2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梁内侧,所述防护栏2的顶部和中间位置均设有卡环19,所述卡环19上设有防护绳20,相邻所述防护栏2之间通过防护绳20连接,通过设置防护栏2,防护栏2上设置防护绳20,当使用本装置时,能够很好地保护电力施工人员,防止电力施工人员从装置上跌落。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于支撑梁的两端底面,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外壳21、电机箱22、无线电机、第一皮带传动机构、第二皮带传动机构和压线轮,所述外壳21包括固定壳体23和与固定壳体23铰接的活动壳体24,所述电机箱22与固定壳体23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无线电机设置在电机箱22内,所述第一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25,所述第一带轮25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带轮25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带轮25远离无线电机一端设有传动轴26,所述第二皮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带轮27,所述第二带轮27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带轮27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传动轴26远离第一带轮25一端与第二带轮27连接,无线电机首先将动力传递给第一带轮25,第一带轮25通过传动轴26将动力传递给第二带轮27,第二带轮27再传递给压紧轮。所述压线轮上设有轮槽,所述轮槽与高压电线的直径相适应,所述压线轮包括主动轮28和从动轮29,所述第二带轮27远离传动轴26一端与主动轮28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28远离第二带轮27一端与固定壳体23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29设置在活动壳体24内,且与活动壳体24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29与主动轮28之间的距离与高压电线的直径相适应,所述固定壳体23与活动壳体24上均设有锁扣30,所述锁扣30上设有紧固锁31,当将装置安放在高压电线上时,首先将紧固锁31打开,然后将高压电线安放在从动轮29与主动轮28之间,安放完成后再将紧固锁31锁上。所述遥控器4与无线电机通过无线信号连接。通过在支撑梁的两端设置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通过无线电机来提供动力,无线电机通过遥控器4进行遥控,能够使装置在高压电线上能够安全、方便的进行前后移动,野外高压电线足够粗,足以支撑本装置,通过使用本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消防车上的消防云梯将电力施工人员升起到固定高度进行电力维修的麻烦,对于山区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维修工作而言,也避免了将电力施工人员悬挂在高压电线上进行维修工作,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能够方便的清理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冻冰以及各种杂物,本装置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通过使用本装置能够方便、安全的完成高压电塔之间的高压线路的电力施工工作,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了能够对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牢固的固定在支撑梁上,使电力施工人员使用本装置时更加的安全、稳固,所述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远离挡头15的一端设有法兰盘32,所述法兰盘32和支撑梁侧壁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处设有紧固螺栓33,所述第一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11与支撑梁侧壁之间通过紧固螺栓33固定连接。这样的设计能够防止第一伸缩杆10和第二伸缩杆11与支撑梁的连接不牢固,而导致电力施工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保证支撑梁与防护栏2的可拆卸连接,当电力施工工作完毕时,能够对装置进行方便的收拾和运输,所述支撑梁侧壁内侧设有第一凸块34,所述第一凸块34上设有孔槽,所述孔槽与防护栏2直径相适应,所述防护栏2与第一凸块34之间通过孔槽卡接。这样的设计,当电力施工工作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将防护栏2取下,使装置的运输更加方便。

为了使防护板更好的适应本装置,并且当电力施工工作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将防护板取下,所述支撑梁侧壁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块35,所述第二凸块35设置在支撑梁侧壁内侧,所述第二凸块35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防护板的厚度相适应,所述防护板与第二凸块35之间通过卡槽卡接。通过在支撑梁侧壁两端均设置第二凸块35,第二凸块35设置在支撑梁侧壁内侧,第二凸块35上设有卡槽,防护板与第二凸块35之间通过卡槽卡接,当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减速或突然提速时,由于电力施工人员自身的惯性,身体会前移或后移,有很大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防护板,能够起到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而且防护板与支撑梁之间是可拆卸连接,当电力施工工作完毕时,能够方便的将防护板取下,然后将防护栏2取下,再将第一支撑梁5、第二支撑梁6和第三支撑梁7折叠,这样就能够对装置进行方便的收拾和运输。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