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摇篮式成缆机及其摇篮装置

一种摇篮式成缆机及其摇篮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摇篮式成缆机及其摇篮装置,摇篮装置包括设有转轴的承压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承压盘上的多个摇篮、以及用于支承承压盘的转轴的回转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回转支承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轴的两端的轴承支承组件,轴承支承组件包括座体以及设置在座体上的轴承,转轴的两端分别由两个轴承支承;摇篮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承压盘上、且与各个摇篮的转轴一一对应传动连接的多个电机驱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摇篮式成缆机的摇篮装置,其避免了承压盘主轴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扰动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传动部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862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55956.2

  • 发明设计人 岳光明;蔚伟;盛卫国;刘国军;

    申请日2015-08-28

  • 分类号H01B13/02(20060101);H01B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雄;李海建

  • 地址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谷路33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2: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5

    授权

    授权

  • 2017-04-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B13/02 申请日:2015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摇篮式成缆机及其摇篮装置。

背景技术

摇篮式成缆机的绞体部件包括传动变速箱,以及安装在主轴上的前后承压盘,前承压盘和后承压盘分别由托轮机构托住,即托轮机构承载了前承压盘和后承压盘的重量。前后承压盘之间安装摇篮架,摇篮架用于放置线盘,主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承压盘转动,带动各个摇篮进行公转,进而由摇篮上的线盘放出的各根导线能够在模具内绞在一起。摇篮式成缆机还包括驱动各个摇篮进行自转的退扭驱动装置,现有技术中,退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带动的中心齿轮、与中心齿轮相结合的多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带动各个摇篮进行自转,进而实现各根导线的退扭。或者,退扭驱动装置采用主动链轮带动多个从动链轮实现各个摇篮的自转,进而实现导线的退扭。

另外,前承压盘和后承压盘设置在同一主轴上,由于主轴的刚度与强度得到了有效提升,本领域人员将后承压盘采用变速箱中安装的轴承进行支承,前承压盘仍然采用托轮机构支承。

然而,由于承压盘与托轮外圆接触,并滚动运转,在安装是非常难于保证承压盘外圆与托轮接触圆的同心,使用过程中托轮与承压盘都会磨损,出现主轴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扰动,稳定性较差,托轮也容易损坏。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承压盘主轴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扰动、退扭传动部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摇篮式成缆机的摇篮装置,其避免了承压盘主轴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扰动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传动部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摇篮装置的摇篮式成缆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摇篮式成缆机的摇篮装置,包括设有转轴的承压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承压盘上的多个摇篮、以及用于支承所述承压盘的转轴的回转支承装置,所述回转支承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的轴承支承组件,所述轴承支承组件包括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所述轴承支承;所述摇篮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承压盘上、且与各个所述摇篮的转轴一一对应传动连接的多个电机驱动装置。

优选地,各个所述电机驱动装置均包括电机、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减速器,所述电机的壳体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减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承压盘上。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在所述承压盘上。

优选地,所述座体包括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距离沿由上之下方向逐渐增加,且两个侧板之间连接有支承座,所述支承座设有安装槽,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强肋,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承座之间设有第二加强肋。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肋和所述第二加强肋均为多个。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摇篮式成缆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摇篮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摇篮式成缆机的回转支承装置,用于支承承压盘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支承组件,所述轴承支承组件包括座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由两个所述轴承支承。本发明提供的摇篮装置,承压盘的转轴两端采用轴承支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托轮支承,轴承支承更容易通过加工去保证主轴与支承轴承的同心,因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避免了承压盘转轴出现窜动的问题。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摇篮装置,每个摇篮都由独立的一个电机驱动装置驱动,通过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各个电机的转动角度,进而可以控制摇篮的自转角度,如此设置,各个摇篮的驱动规避了中间的齿轮或链轮的传动环节,进而能够避免因采用齿 轮或链轮驱动各个摇篮转动,而造成的对润滑要求高、齿轮或链轮同心度容易出现问题、以及传动机构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摇篮装置的摇篮式成缆机,其承压盘的转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避免了中间环节的传动部件寿命较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摇篮式成缆机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摇篮式成缆机主视示意图;

其中,电机—11、减速器—12、承压盘—13、摇篮—14、座体—15、底板—16、侧板—17、第一加强肋—18、第二加强肋—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摇篮式成缆机的摇篮装置,其避免了承压盘主轴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扰动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传动部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摇篮装置的摇篮式成缆机。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摇篮式成缆机的摇篮装置,包括设有转轴的承压盘、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承压盘上的多个摇篮、以及用于支承承压盘的转轴的回转支承装置。

回转支承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轴的两端的轴承支承组件,轴承支承组件包括座体15以及设置在座体15上的轴承(图中未示出),转轴的两端分别由两个轴承支承。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摇篮装置,承压盘13的转轴两端采用轴承支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托轮支承,轴承支承更容易通过加工去保证主轴与支承轴承的同心,因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避免了承压盘13转轴出现窜动的问题。

具体地,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轴承支承组件可具体如下述设置:轴承支承组件的座体15包括底板16和连接在底板16上的两个侧板17,两个侧板17面对面设置,且两个侧板17之间距离沿由上之下方向逐渐增加,即形成三角支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两个侧板17之间连接有支承座,支承座设有安装槽,轴承设置在安装槽内。

如此设置,轴承支承组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地,侧板17与底板16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加强肋18,底板16与支承座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加强肋19。第一加强肋18和第二加强肋19能够提高轴承支承组件的整体强度,防止发生变形。

另外,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摇篮式成缆机的摇篮,还包括退扭驱动装置,退扭驱动装置包括承压盘13、多个摇篮14以及多个电机驱动装置,其中各个摇篮14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承压盘13上,多个摇篮14可通过承压盘13带动进行公转。

各个电机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承压盘13上,且与各个摇篮14的转轴一一对应传动连接,即每个电机驱动装置带动一个摇篮14进行自转。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退扭驱动装置,每个摇篮14都由独立的一个电机驱动装置驱动,通过电机控制系统控制各个电机的转动角度,进而可以控制摇篮14的自转角度,如此设置,各个摇篮14的驱动规避了中间的齿轮或链轮的传动环节,进而能够避免因采用齿轮或链轮驱动各个摇篮14转动,而造成的对润滑要求高、齿轮或链轮同心度容易出现问题、以及传动机构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和减速器12,通过减速器12降低电机11的转速并提高扭矩,以带动各个摇篮14在合理转速范围内进 行自转。电机11的壳体可通过法兰盘与减速器12的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减速器12的壳体也通过法兰盘连接在承压盘13上,如此设置,保证了各个部件的连接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摇篮装置的摇篮式成缆机,其承压盘13的转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避免了中间环节的传动部件,进而避免了传动部件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摇篮装置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故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