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

一种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包含第一Trans‑Z源网络、第二Trans‑Z源网络、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第一全桥逆变器、第二全桥逆变器、第一滤波电感、第一交流电源、第九开关管、第十开关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极管。第一Trans‑Z源网络并联在第一全桥逆变器、第一直流电源两端之间;第二Trans‑Z源网络并联在第二全桥逆变器、第二直流电源两端之间,第一直流电源与第二直流电源之间通过第九开关管、第九二极管、第十开关管、第十二极管相连。本发明可消除死区,实现单级升压,在较小直通占空比的情况下实现任意倍数的升压,且可实现两种模态的转换,实现效率的提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521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工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943677.8

  • 申请日2016-10-26

  • 分类号H02M7/5387;

  • 代理机构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济群

  • 地址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光荣道8号河北工业大学东院330#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1: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12

    授权

    授权

  • 2017-03-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M7/5387 申请日:2016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逆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化石能源的存储量逐渐减少,在不远的未来将面临枯竭,且传统能源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故对新能源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能源中太阳能、风能等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的发展就不得不涉及到DC-AC环节,该环节应用的变换装置即为逆变器。故逆变器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其中拓扑结构即为研究热点之一。拓扑结构的研究不仅可提升效率,亦可降低成本,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乃至对整个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但传统电压型逆变器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不允许逆变桥上下桥直通,这就不得不在调制过程中加入死区,死区时间过短则可能因外界干扰致使上下桥直通烧毁开关管,死区时间过长则影响电能质量;传统逆变器无法实现单级升压功能,因此需在DC-AC前加入升压模块,但这会增大占用空间、增加成本、降低效率并增加系统控制难度。因此研究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逆变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目前逆变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该逆变器可消除死区、提高可靠性、实现单级升压并提高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包含第一Trans-Z源网络(T1)、第二Trans-Z源网络(T2)、第一直流电源(DC)、第二直流电源(DC1)、第一全桥逆变器(H1)、第二全桥逆变器(H2)、第一滤波电感(L)、第一交流电源(AC)、第九开关管(S9)、第十开关管(S10)、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一Trans-Z源网络(T1)并联在第一全桥逆变器(H1)、第一直流电源(DC)两端之间;第二Trans-Z源网络(T2)并联在第二全桥逆变器(H2)、第二直流电源(DC1)两端之间,第一直流电源(DC)与第二直流电源(DC1)之间通过第九开关管(S9)、第九二极管(D9)、第十开关管(S10)、第十二极管(D10)相连,通过控制第九开关管(S9)与第十开关管(S10)控制逆变器工作模态。

第一Trans-Z源网络(T1)包括:第十一二极管(D11)、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同时与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及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于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与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之间的线路上。

第二Trans-Z源网络(T2)包括: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同时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及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于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与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之间的线路上。

第一全桥逆变器(H1)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三开关管(S3)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输入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阴极、第二开关管(S2)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阴极相连。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四二极管(D4)阳极、第三开关管(S3)输出端、第三二极管(D3)阳极相连,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输入端同时与第四二极管(D4)阴极、第二开关管(S2)输出端、第二二极管(D2)阳极相连。

第二全桥逆变器(H2)包括:第五开关管(S5)、第六开关管(S6)、第七开关管(S7)、第八开关管(S8)、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五二极管(D5)阳极、第七开关管(S7)输入端、第七二极管(D7)阴极相连,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输入端同时与第五二极管(D5)阴极、第六开关管(S6)输入端、第六二极管(D6)阴极相连。所述第八开关管(S8)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八二极管(D8)阳极、第七开关管(S7)输出端、第七二极管(D7)阳极相连,所述第八开关管(S8)的输入端同时与第八二极管(D8)阴极、第六开关管(S6)输出端、第六二极管(D6)阳极相连。

第一直流电源(DC)正极与第十一二极管(D11)阳极相连,所述第一直流电源(DC)负极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S3)输出端、第九开关管(S9)输入端、第九二极管(D9)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直流电源(DC1)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阳极相连,所述第二直流电源(DC1)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七开关管(S7)输出端、第十开关管(S10)输入端、第十二极管(D10)阴极相连。所述第十开关管(S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二极管(D10)阳极、第九开关管(S9)输出端、第九二极管(D9)阳极相连。所述第一滤波电感(L)一端与第三开关管(S3)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一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第一交流电源(AC)一端与第一滤波电感(L)相连,其另一端与第八开关管(S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S2)输出端与第七开关管(S7)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第一直流电源(DC)、第二直流电源(DC1)为光伏电池板、燃料电池或直流稳压源。

进一步,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容值相等。

进一步,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是耦合电感原边,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为耦合电感副边,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与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的匝数比为n,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是耦合电感原边,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为耦合电感副边,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与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的匝数比为n。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消除死区,实现单级升压,在较小直通占空比的情况下实现任意倍数的升压,实现效率的提升。且可实现两种模态的转换,一种模态类似于全桥Trans-Z源逆变器,此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一种模态类似于级联Trans-Z源逆变器,可获得更大的升压效果,是上一模态升压效果的一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一时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二时电路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一时直通状态等效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一时非直通状态等效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二时产生正向有效矢量等效电路图;

图7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二时产生反向有效矢量等效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二时产生传统零矢量(方式一)等效电路图;

图9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二时产生传统零矢量(方式二)等效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二时产生直通零矢量(方式一)等效电路图;

图11为本发明处于模态二时产生直通零矢量(方式二)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意在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本质和特征,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用于将直流电源逆变为交流电源,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包括:第一Trans-Z源网络T1、第二Trans-Z源网络T2、第一直流电源DC、第二直流电源DC1、第一全桥逆变器H1、第二全桥逆变器H2、第一滤波电感L、第一交流电源AC、第九开关管S9、第十开关管S10、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一Trans-Z源网络T1并联在第一全桥逆变器H1、第一直流电源DC两端之间;第二Trans-Z源网络T2并联在第二全桥逆变器H2、第二直流电源DC1两端之间,第一直流电源DC与第二直流电源DC1之间通过第九开关管S9、第九二极管D9、第十开关管S10、第十二极管D10相连,通过控制第九开关管S9与第十开关管S10控制逆变器工作模态。

第一Trans-Z源网络T1包括:第十一二极管D11、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同时与第十一二极管D11的阴极及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于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与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之间的线路上。

第二Trans-Z源网络T2包括:第十二二极管D12、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同时与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阴极及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于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与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之间的线路上。

第一全桥逆变器H1包括: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第三开关管S3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阴极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输入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阴极、第二开关管S2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阴极相连。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四二极管D4阳极、第三开关管S3输出端、第三二极管D3阳极相连,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输入端同时与第四二极管D4阴极、第二开关管S2输出端、第二二极管D2阳极相连。

第二全桥逆变器H2包括:第五开关管S5、第六开关管S6、第七开关管S7、第八开关管S8、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五二极管D5阳极、第七开关管S7输入端、第七二极管D7阴极相连,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输入端同时与第五二极管D5阴极、第六开关管S6输入端、第六二极管D6阴极相连。所述第八开关管S8的输出端同时与第八二极管D8阳极、第七开关管S7输出端、第七二极管D7阳极相连,所述第八开关管S8的输入端同时与第八二极管D8阴极、第六开关管S6输出端、第六二极管D6阳极相连。

第一直流电源DC正极与第十一二极管D11阳极相连,所述第一直流电源DC负极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S3输出端、第九开关管S9输入端、第九二极管D9阴极相连。所述第二直流电源DC1正极与第十二二极管D12阳极相连,所述第二直流电源DC1负极与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七开关管S7输出端、第十开关管S10输入端、第十二极管D10阴极相连。所述第十开关管S10的输出端分别与第十二极管D10阳极、第九开关管S9输出端、第九二极管D9阳极相连。所述第一滤波电感L一端与第三开关管S3输入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一交流电源AC相连;所述第一交流电源AC一端与第一滤波电感L相连,其另一端与第八开关管S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S2输出端与第七开关管S7输入端相连。

第一直流电源DC、第二直流电源DC1为光伏电池板、燃料电池或直流稳压源,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容值相等,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是耦合电感原边,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为耦合电感副边,第四耦合直流电感L4与第三耦合直流电感L3的匝数比为n,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是耦合电感原边,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为耦合电感副边,第二耦合直流电感L2与第一耦合直流电感L1的匝数比为n。

如图2所示,当所述逆变器第九开关管S9、第十开关管S10同时关断时,所述逆变器处于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

如图4所示,为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下直通状态等效图,Trans-Z源网络T1、T2均可单独处于直通状态且互不影响。以Trans-Z源网络T1为例,在开关管S1、S3同时导通或S2、S4同时导通情况下,Trans-Z源网络T1将处于直通状态,电容C1通过短路通道对磁化电感Lm进行放电,磁化电流开始增加,励磁电流反射到耦合电感副边绕组L1上,L1上电动势迅速上升,直到vL1=nvL2=nvC1=nvLm,二极管D11承受反向电压截止,此时T1网络输出直通零矢量。

如图5所示,为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下非直通状态等效图,以T1网络为例,在开关管S1、S2同时导通或S3、S4同时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11导通,电感L1和直流电源DC同时为电容C1充电,此时输出传统零矢量;在开关管S1、S4同时导通或S2、S3同时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11导通,耦合电感L1、L2与直流电压源DC同时为负载供电,此时输出有效矢量。

综上,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通过控制T1、T2网络的直通与非直通状态,控制耦合电感的电压变化及二极管的通断状态,将储存在耦合电感中的能量输送出去,使母线电压提升。假设逆变器开关周期为Ts,直通占空比为D0,根据图4等效图,以T1网络为例,得到电路方程为

根据图5等效图,以T1网络为例,得到此时电路方程为

根据伏秒定理得

由式(3)推出电容C1两端平均电压VC1,可表示为

根据式(2)(4)得逆变桥的平均直流电压可表示为

式中为升压因子。

逆变桥H1输出单相交流峰值电压uph,可表示为

G=MB(7)

式中,G为电压增益,M为调制比。

根据式(6)(7)通过调节M与B控制逆变器的升降压,T2网络与T1网络升压方式相同,因此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输出峰值电压uCMI将为

uCMI=MBUdc+M1B1Udc1(8)

其中M1为T2网络调制比,B1为T2网络升压因子,Udc1为T2网络直流输入电压。显然由式(8)可知,T1与T2网络在相同的条件下uCMI=2MBUdc。如图3所示,当开关管S9、S10开通,开关管S4、S7关断时,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将处于第二模态。

如图6所示,此时开关管S1、S2、S5、S8、S9、S10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二极管D11、D12正向导通。逆变器工作在非直通矢量状态,输出有效矢量,产生正向电压。耦合电感L1、L2、L3、L4处于放电状态,与电源共同为储能电容C1、C2充电,同时为交流侧输出能量。

如图7所示,此时开关管S2、S3、S5、S6、S9、S10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二极管D11、D12正向导通。逆变器工作在非直通矢量状态,输出反向电压。与状态1相同耦合电感放电,耦合电感与直流电源同时为电容充电,为交流侧输出能量。

如图8所示,此时开关管S1、S2、S5、S6、S9、S10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二极管D11、D12正向导通。逆变器工作在传统零矢量状态,耦合电感L1、L3与电源同时为电容C1、C2充电,但并不向交流侧输出能量,S1、S2、S5、S6起到续流作用。

如图9所示,如图10所示,此时开关管S2、S3、S5、S8、S9、S10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二极管D11、D12正向导通。此时与状态3相同,处于传统零矢量状态,S3、S8、S9、S10起到续流作用。

如图10所示,此时开关管S1、S3、S6、S8、S9、S10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逆变器工作在直通零矢量状态。电容C1、C2通过短路通道对磁化电感Lm、Lm1进行放电,磁化电流开始增加,励磁电流反射到耦合电感副边绕组L1、L3上,L1、L3上电动势迅速上升,直到vL1=nvL2=nvC1=nvLm、vL3=nvL4=nvC2=nvLm1,二极管D11、D12承受反向电压截止,但并不向交流侧输出能量,母线电压为0,S3、S8、S9此时起到续流作用。

如图11所示,此时开关管S1、S2、S3、S5、S6、S8开通,其余开关管关断,二极管D11、D12反向截止。此时与状态5类似,工作在直通零矢量状态,S1、S2、S5、S6此时起到续流作用。

由式(6)(7)得,第二模态的交流峰值电压uE

G=MB (10)

对变拓扑Trans-Z源逆变器采用载波移相脉宽调制,并对其效率进行分析,任意时刻IGBT及二极管的导通损失可以线性的表示为

其中Uceo1、Ron1和UFOD、RonD分别为IGBT、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及导通电阻,i=Imsin(ωt)为输出电流。求得当M≥0.5时,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下IGBT及二极管一个周期内平均导通损失分别为

当M<0.5时,IGBT及二极管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导通损失分别为

工作于第二模态下IGBT及二极管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导通损失分别为

求得当M<0.5时,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平均导通损失与第二模态平均导通损失之差为

求得当M≥0.5时,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平均导通损失与第二模态平均导通损失之差为

求两式关于M的导数,可知在M的不同区间内均为关于M的增函数,因此

由式(8)、(9)可知: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升压效果为传统单级逆变器升压效果的倍,第二模态升压效果为传统单级逆变器的倍。由式(17)可知:对于任意的M,第二模态的导通损耗均小于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因此第二模态具有较高的效率(即本拓扑可通过切换模态,获得较传统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更高的效率)。因直通升压功能可消除死区,故避免了传统逆变器产生因上下桥臂直通导致的器件损坏问题,解决了死区带来的电能质量下降问题,进而获得更高的稳定性与更好的电能质量。又因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输出谐波小,第二模态效率高,故本拓扑可在输入电压较低时,切换为级联Trans-Z源逆变器模态,并调节耦合电感匝数比、直通占空比,获得高电压。在输入电压较高时切换为第二模态,实现效率的提升。

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