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

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涉及牵引装置领域,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控制器和变频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试验轨道车,试验轨道车上设有贮水箱,轨道一侧还设有若干其他齿轮,所有齿轮通过链条相连接,链条两端分别固定在试验轨道车的前端和后端,所有齿轮均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均设有编码器,编码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电机上还设有减速器,变频器的输入接口与控制器连接,变频器的输出接口与电机连接。解决了现有阀门耐火试验牵引装置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在收绳与放绳的过程中绳易出现过于绷紧或松弛的现象,对试验轨道车定位在目标位置的准确性有影响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皖拓自动化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990919.9

  • 发明设计人 王德荣;朱晓华;刘立周;王华帝;

    申请日2016-11-10

  • 分类号B66F19/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产业园——合肥工投·兴庐科技产业园6#B区六、七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1: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23

    授权

    授权

  • 2017-04-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F19/00 申请日:201611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牵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各管路系统中,阀门用于控制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向。为了实现对流体的控制,阀门应具备较好的密封性能。技术监督检验机构在评定阀门质量时,密封试验是考核指标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而对油气生产装置上所用的阀门美国石油学会API明确规定要做耐火实验,阀门在规定的周期内经过高温燃烧后必须还能操作,而且在燃烧后的漏失量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阀门耐火试验要求较为严格,首先需要将阀门送至指定位置,而有些阀门重达数吨多,另外被试阀门附近规定距离点的温度也必须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一定范围,综合难度系数较大。

2015年7月15日公告的中国专利文献阀门耐火试验牵引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4474278U),包括卷扬机、减速器、控制器、钢丝绳、滑轮组、轨道车、轨道、编码器、变频器。所述的钢丝绳缠绕于卷扬机的卷筒之上,从卷筒伸出的两个绳端穿过滑轮组分别与落于轨道之上的轨道车的前端和末端连接,采用单台卷扬机附以闭环状连接结构,就可实现被试阀门的前进与后退,设备更简,占地更省,布局更优;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与卷扬机的电机和卷筒相连,所述的编码器安装在卷扬机的卷筒主轴上,所述的变频器的输入接口连接至控制器,输出接口连接至卷扬机的电机,用编码器记录卷筒的角位移旋转脉冲,控制器采集该信号加以运算处理,输出到位信号,驱动轨道车精准定位。但该实用新型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在收绳与放绳的过程中绳易出现过于绷紧或松弛的现象,对轨道车定位在目标位置的准确性有影响。

因此急需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具有整体工作效率高、轨道车定位在目标位置的准确性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阀门耐火试验牵引装置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在收绳与放绳的过程中绳易出现过于绷紧或松弛的现象,对试验轨道车定位在目标位置的准确性有影响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具有整体工作效率高、试验轨道车定位在目标位置的准确性高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控制器和变频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试验轨道车,所述试验轨道车上设有贮水箱,所述轨道一侧还设有若干其他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若干其他齿依次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链条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试验轨道车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若干其他齿轮上均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均设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均通过线缆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机上还设有减速器,所述变频器的输入接口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变频器的输出接口与所述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轨道一侧还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排列成正三角形,以最短的时间带动试验轨道车前进或后退。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形状大小相同,便于控制链条转动速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之间和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均设有链条固定装置,所述链条与所述链条固定装置活动链接,便于固定链条,防止齿轮之间距离过长,使得链条出现松弛。

优选地,所述链条固定装置包括支架和链条托轨,所述链条托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链条与所述链条托轨活动链接,安装方便和固定牢固。

优选地,所述链条托轨形状为条形凹槽,便于链条在条形凹槽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链条托轨仅允许一节链条通过,防止链条在链条托轨内左右摆动。

优选地,所述轨道一侧还设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排列成矩形,整体结构牢固稳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了具有整体工作效率高、试验轨道车定位在目标位置的准确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链条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链条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控制器;4、变频器;5、轨道;6、试验轨道车;7、贮水箱;8、第三齿轮;9、链条;10、电机;11、编码器;12、减速器;13、链条固定装置;131、支架;132、链条托轨;14、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阀门耐火试验中的新型牵引装置,包括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控制器3和变频器4,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之间设有轨道5,轨道5上设有试验轨道车6,试验轨道车6上设有贮水箱7,轨道5一侧还设有第三齿轮8,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和第三齿轮8形状大小相同且排列成正三角形,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和第三齿轮8依次通过链条9相连接,链条9两端分别固定在试验轨道车6的前端和后端,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和第三齿轮8上均连接有电机10,电机10的动力输出轴上均设有编码器11,编码器11均通过线缆与控制器3相连接,电机10上还设有减速器12,变频器4的输入接口与控制器3连接,变频器4的输出接口与电机10连接。

第一齿轮1与第三齿轮8之间和第三齿轮8与第二齿轮2之间均设有链条固定装置13,链条固定装置13包括支架131和形状为条形凹槽的链条托轨132,链条托轨132设置在支架131上,链条托轨132仅允许一节链条9通过,防止链条9在链条托轨132内左右摆动,链条9与链条托轨132活动链接,便于固定链条9,防止齿轮之间距离过长,使得链条9出现松弛。

试验条件具备后,控制器3发出前进指令,电机10开始工作,编码器11也随之启动,在电机10的带动下所有齿轮逆时针转动,与齿轮连接的链条9带动输送阀门的试验轨道车6在轨道5上平稳前进,链条9在移动的过程中在齿轮与链条托轨132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拉直和位置固定的状态。控制器3对编码器11反馈而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当该数值达到预先设定的前进过程降速设定值时,控制器3发出降速指令至变频器4,在电机10的动力作用下,试验轨道车6在轨道5上以超低速运行,待脉冲计数值达到进到位设定值时,控制器3发出停止指令同时计数程序清零复位,变频器4停止输出,带有阀门的试验轨道车6平滑停止在目标停止位置。

阀门耐火试验完毕后,控制器3发出后退指令,电机10开始工作,编码器11也随之启动,在电机10的带动下所有齿轮顺时针转动,与齿轮连接的链条9带动输送阀门的试验轨道车6在轨道5上平稳后退,链条9在移动的过程中在齿轮与链条托轨132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拉直和位置固定的状态。控制器3对编码器11反馈而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当该数值达到预先设定的后退过程过程降速设定值时,控制器3发出降速指令至变频器4,在电机10的动力作用下,试验轨道车6在轨道5上以超低速运行,待脉冲计数值达到退到位设定值时,控制器3发出停止指令同时计数程序清零复位,变频器4停止输出,带有阀门的试验轨道车6平滑停止在目标停止位置。

实施例2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轨道一侧还设有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14,第一齿轮1、第二齿轮2、第三齿轮8和第四齿轮14排列成矩形,整体结构牢固稳定。第一齿轮1与第三齿轮8之间、第三齿轮8与第四齿轮14之间和第四齿轮14与第二齿轮2之间均设有链条固定装置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