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髓内钉的远侧锁定的瞄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用于髓内钉的远侧锁定的瞄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骨锚导向器与髓内钉的第一远侧孔对准的瞄准装置系统,该瞄准装置系统可包括被配置成操作地联接到所述髓内钉和瞄准导向器的瞄准臂。该瞄准臂可限定沿第一方向为细长的滑动支撑件。该瞄准导向器可包括限定至少第一骨锚导向器的导向器主体。该瞄准导向器附接到所述瞄准臂,使得所述瞄准导向器可选择性地沿所述滑动支撑件移动,并且可选择性地相对于所述瞄准臂旋转。在第一骨锚导向器保持所述导向套管时,所述导向器主体的所述可选择移动和所述可选择旋转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将所述第一骨锚导向器与所述髓内钉的所述第一远侧孔对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560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80021787.2

  • 发明设计人 H.普罗希特;

    申请日2015-04-24

  • 分类号A61B5/06(20060101);A61B17/16(20060101);A61B17/17(20060101);A61B17/72(20060101);A61B17/88(20060101);

  • 代理机构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胡斌

  • 地址 美国马萨诸塞州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38: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7-17

    授权

    授权

  • 2017-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5/06 申请日:201504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背景技术

髓内(IM)钉已用于固定长骨特别是股骨、胫骨和肱骨中的骨折。这些钉通过锁紧螺钉在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处穿过设置在钉中的孔锁定就位。由于髓管的不同解剖结构,钉经常在其插入管内侧时变形并且经常向外科医生提出正确定位远侧孔的挑战。通常,X射线用于使孔可视化并且外科医生执行徒手钻孔。然而,X射线不是理想的,因为其使个体暴露于辐射,消耗时间,并且可能由于徒手钻孔而不是非常准确。

能够在没有X射线的情况下定位远侧孔的瞄准器械是已知的。这样的瞄准器械在美国公布2013/0018381中示出和描述。这样的器械包括源单元和传感器,该源单元插入中空IM钉内,该传感器需要相对于源单元定位在某个相应位置处以便确定远侧孔的位置。然而,将传感器调整到所需位置可能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被配置成将至少一个骨锚导向器与髓内钉的第一远侧孔对准的瞄准装置系统可包括瞄准臂,该瞄准臂被配置成操作地联接到髓内钉和瞄准导向器。瞄准臂可限定沿第一方向为细长的滑动支撑件。瞄准导向器可包括导向器主体,该导向器主体限定至少第一骨锚导向器,该第一骨锚导向器被配置成保持第一导向套管,该瞄准导向器还包括附接机构,该附接机构被配置成与滑动支撑件配合,从而将导向器主体附接到瞄准臂,使得导向器主体(i)可选择性地沿滑动支撑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ii)可选择性地相对于瞄准臂围绕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导向器主体轴线旋转。在第一骨锚导向器保持第一导向套管时,导向器主体的可选择移动和可选择旋转中的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将第一骨锚导向器与髓内钉的第一远侧孔对准。

还公开了根据实施方案的用于髓内钉瞄准系统的探针校准系统。探针校准系统可包括探针,该探针沿第一方向为细长的,并且限定远测端部和沿第一方向与远测端部间隔开的近侧端部。探针可包括沿第一方向为细长的柔性轴以及联接到柔性轴的源单元。源单元的尺寸可被设定成使得源单元可在由髓内钉限定的通道内平移并且其可被配置成发射由传感器单元接收的信号。系统还可包括探针保持构件,该探针保持构件包括细长主体和附接到细长主体的联接器。探针保持构件可限定延伸穿过细长主体和联接器的镗孔。镗孔可被配置成接收柔性轴,使得探针保持构件可沿柔性轴朝向源单元滑动到所需位置。联接器被配置成在探针保持构件处于所需位置时抵靠柔性轴压缩,从而将探针保持构件固定到探针,使得从细长主体的远测端部到源单元的远测端部的距离是固定的。

还公开了根据实施方案的校准瞄准装置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将髓内钉附接到插入柄部;将探针的柔性轴沿第一方向插入穿过探针保持构件的镗孔;将探针移动到髓内钉的通道中直到探针的联接到柔性轴的源单元被定位成与髓内钉的远侧孔相邻;将探针保持构件沿柔性轴滑动直到探针保持构件相对于插入柄部保持固定;以及在探针保持构件邻接插入柄部之后,将探针保持构件固定到柔性轴。

附图说明

在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上述发明内容以及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以下详细说明,在附图中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本专利申请并不局限于所示出的精确布置方式和系统。在附图中:

图1为分离成远侧骨段和近侧骨段的肱骨的透视图;

图2A为被配置成将远侧骨段和近侧骨段附连到彼此的髓内钉的实施方案的透视图,髓内钉限定近侧骨锚孔和远侧骨锚孔;

图2B为示于图2A中的髓内钉的侧视图;

图3为根据实施方案的髓内钉插入系统的透视图,该系统包括联接到示于图2A中的髓内钉的插入柄部和联接到插入柄部的瞄准装置系统;

图4A为示于图3中的系统的探针和探针保持构件的透视图,该探针保持构件被配置成当相对于探针处于所需位置时选择性地固定到探针;

图4B为在由示于图2A中的髓内钉限定的通道内平移的探针的透视图;

图4C为根据另选实施方案构造的探针定位装置的截面侧正视图;

图4D为示于图4A中的探针保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该探针保持构件包括致动器和可压缩构件;

图4E为被配置用于与示于图4D中的可压缩构件一起使用,但是根据另选实施方案构造的致动器的透视图;

图4F为根据另选实施方案构造的联接器的侧正视图;

图5为示于图3中的瞄准装置系统的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的透视图,该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具有枢轴连杆,可枢转地联接到枢轴连杆的远侧瞄准臂,以及可移动且可旋转地联接到远侧瞄准臂的瞄准导向器;

图6为示于图5中的枢轴连杆的透视图,该枢轴连杆具有基部和可调节旋钮组件,该基部被配置成联接到瞄准装置系统的近侧瞄准臂,该可调节旋钮组件被配置成联接到远侧瞄准臂,使得可调节旋钮组件的致动导致远侧瞄准臂相对于枢轴连杆增量枢转;

图7为示于图5中的远侧瞄准臂的透视图,该远侧瞄准臂限定细长狭槽;

图8A为示于图5中的远侧瞄准导向器的前透视图,该远侧瞄准导向器具有销、弯曲狭槽和一对骨锚导向器;

图8B为示于图8A中的附接到示于图7中的远侧瞄准臂的远侧瞄准导向器的透视图;

图9A为示于图4A中的探针的透视图,该探针插入到髓内钉的通道中,使得探针的远测端部与髓内钉的远侧骨锚孔相邻;

图9B为示于图4A中的探针保持构件的透视图,该探针保持构件沿探针滑动直到探针保持构件邻接插入柄部,以便校准探针;

图9C为附接到瞄准装置系统的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的插入柄部和髓内钉的透视图;

图9D为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的透视图,该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附接到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使得远侧瞄准导向器的远侧骨锚导向器与髓内钉的远侧骨锚孔对准;

图9E为插入到肱骨的髓管中的髓内钉的透视图;

图9F为附接到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的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在钉已被插入到髓管中之后,传感器单元联接到远侧瞄准导向器;

图9G为示于图9F中的系统的透视图,其中校准探针插入到髓内钉的通道中;

图9H为示于图9G中的系统的透视图,其中传感器单元与探针的源单元对准,从而将远侧瞄准导向器的骨锚导向器与髓内钉的远侧骨锚孔对准;

图9I为示于图9H中的系统的透视图,其中一对套管附接到远侧瞄准导向器的远侧骨锚导向器,并且一对骨锚由套管朝向髓内钉的对准远侧骨锚孔导向;

图10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远侧瞄准导向器的透视图,该远侧瞄准导向器具有一对动态锁紧螺钉导向器;并且

图11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枢轴连杆和远侧瞄准臂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基本上沿纵向或第一方向L为细长的长骨20骨折,以便限定第一或近侧骨段22以及第二远侧骨段24,该第二远侧骨段与近侧骨段22在骨折位置28处分开。应当理解,骨折的长骨20可限定如图所示的单个骨折位置28,或者可限定将另外骨段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骨折位置。尽管根据所示实施方案长骨20为肱骨,然而长骨20可为体内限定有髓管23(参见图9E)的任何长骨,该髓管适于接收髓内钉30(参见图2A)以便将近侧骨段22固定到远侧骨段24。例如,长骨20可为股骨或胫骨。

现在参见图2A-图2B,髓内钉30可插入到长骨20的髓管23中。髓内钉30可包括钉主体32,该钉主体基本上沿纵向轴线31是细长的,该纵向轴线31基本上沿纵向方向L延伸。例如,应当理解,钉主体32可沿纵向方向L直线延伸或者可沿纵向方向L略微弯曲地延伸。根据示出的实施方案,钉主体32可根据需要限定任何合适的形状并且在横截面中沿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31的平面是基本上圆柱形的。

钉主体32限定第一或近侧部分33和相对的第二或远侧部分35,该第一或近侧部分被定位成附接到第一或近侧骨段22,该第二或远侧部分与第一部分33沿纵向方向间隔开且被定位成附接到第二或远侧骨段24。

髓内钉30还限定多个骨锚孔40,所述多个骨锚孔40例如沿相对于纵向轴线31成角度地偏移(例如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31)的方向延伸到钉主体32中,并可进一步延伸穿过钉主体32。骨锚孔40的尺寸可被设定成容纳互补的骨锚,所述骨锚被配置成将髓内钉30固定到长骨20。例如,骨锚孔40可容纳用于将髓内钉30紧固到长骨20的任何合适的相应骨锚(例如钉或螺钉)。骨锚孔40的至少一部分可为螺纹式的,以与某些所选择的骨螺钉甚至所有骨螺钉的互补螺纹部分螺纹配合。因此,骨锚孔40可沿横向方向T为螺纹式的、非螺纹式的,或者沿其长度的一部分为螺纹式的。骨锚孔40可包括设置在钉主体32的近侧部分33处的至少一个(诸如多个)近侧骨锚孔40a以及设置在钉主体32的远侧部分35处的至少一个(诸如多个)远侧骨锚孔40b。

现在参见图3,髓内钉系统109包括钉30和髓内钉插入系统110。髓内钉插入系统110被配置成联接到髓内钉30并且进一步被配置成将钉30插入到长骨20的髓管23中。插入系统110包括被配置成联接到髓内钉30的插入柄部114以及被配置成联接到插入柄部114的瞄准装置系统118。例如,柄部可支撑髓内钉支撑构件115,该髓内钉支撑构件继而联接到髓内钉。在一个实施例中,髓内钉支撑构件115可被配置成拧入到髓内钉30的近侧部分33(参见图2A)中。因此,髓内钉支撑构件115可称为连接螺钉。瞄准装置系统118被配置成将骨锚导向器与髓内钉30的骨锚孔40对准。具体地讲,瞄准装置系统118包括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2和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该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具有被配置成将骨锚导向到髓内钉30的相应近侧骨锚孔40a的至少一个近侧骨锚导向器124,该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具有被配置成将骨锚导向到髓内钉30的相应远侧骨锚孔40b的至少一个远侧骨锚导向器128。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2具有两个近侧骨锚导向器124,并且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具有两个远侧骨锚导向器128。然而,应当理解,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2和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可根据需要具有任意数目的骨锚导向器124和128。

骨锚导向器124和128被配置为镗孔,该镗孔被配置成保持相应套管,例如示于图9D中的套管131。每个套管131是细长的并且被配置成将相应骨锚朝向髓内钉30的相应骨锚孔40导向并且进入其中。具体地讲,每个套管限定通道133,该通道朝向相应骨锚孔40延伸,使得通道133接收骨锚并且将其朝向骨锚孔40导向。然而,应当理解,骨锚导向器124和128可根据需要具有其他构型。例如,骨锚导向器124和128可被配置为C形夹,该C形夹根据需要接收套管131。

继续参照图3,瞄准装置系统118要联接到髓内钉30(例如,通过插入柄部114),使得骨锚导向器124和128基本上与髓内钉30的近侧骨锚孔40a和远侧骨锚孔40b对准(即,每个导向器124和128的中心轴线与相应骨锚孔40a和40b的中心轴线同轴),使得钻和/或骨锚可被导向到骨锚孔40a和40b中。然而,在将髓内钉30插入到髓管23中之后,髓内钉30可变形以使得远侧骨锚导向器128的中心轴线不再与远侧骨锚孔40b的中心轴线对准。

为了使远侧骨锚导向器128和远侧骨锚孔40b重新对准,瞄准装置系统118可包括探针130和位置传感器组件132,该位置传感器组件包括位置传感器单元134,该位置传感器单元被配置成与探针130通信以提供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何时与远侧骨锚孔40b对准的指示,例如如美国公布2013/0018381中所述,该文献的全部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探针130被配置成插入到髓内钉30的纵向通道138中,并且传感器单元134可联接到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如将要描述的,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可被调节成使探针130和传感器单元134对准。当传感器单元134指示其与探针130对准时,远侧骨锚导向器128将与远侧骨锚孔40b对准。

如图4A所述,探针130沿纵向或第一方向L是细长的并且限定远测端部DP和沿第一方向L与远测端部间隔开的近侧端部PP。探针130包括沿第一方向为细长的柔性轴140和联接到柔性轴140的远测端部的源单元144。源单元144的尺寸被设定成使得源单元144可在髓内钉30的纵向通道138内平移。源单元144被配置成发射由位置传感器单元134接收的位置信号。例如,源单元144可为发射磁场的磁体。然而,应当理解,源单元144可根据需要而具有其他构型。

还参见图3,位置传感器组件132可包括位置传感器单元134,支撑位置传感器单元132的基部135,以及由位置感测单元132支撑的指示器127。基部135可为透明的、半透明的,或根据需要配置。基部135可包括键,该键接合骨锚导向器128以便在基部135被插入骨锚导向器128中时以所需取向对位置传感器组件进行取向。例如,基部135可包括向外突出肋129,该向外突出肋被配置成插入到相应骨锚导向器128中的互补狭槽中以便以所需取向对位置传感器组件进行取向。应当理解,键可根据任何合适的实施方案进行配置。例如,键可另选地被配置为进入到基部135中的凹槽。传感器单元134可被配置成检测信号,诸如由磁体144生成的磁场。传感器单元134被配置成联接到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诸如联接到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中的一个,并且显示器127,诸如LED颜色指示器(参见图3)被配置成指示传感器单元134和源单元144何时对准以及/或者不对准。例如,当传感器单元134和源单元144不对准时,光为红色,并且当传感器单元134和源单元144对准时,光为绿色。如果传感器单元134和源单元144不对准,调节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可使传感器单元134与源单元144对准。

为了确保探针130或至少源单元144处于髓内钉30的通道138内的正确位置,瞄准装置系统118还可包括探针保持构件160,该探针保持构件被配置成沿探针130的柔性轴140滑动并且随后在处于所需位置时固定到柔性轴140。如图4A所示,探针保持构件160包括细长主体164和附接到细长主体164的联接器168。探针保持构件160进一步限定延伸穿过细长主体164和联接器168两者的镗孔172。镗孔172被配置成接收柔性轴140,使得探针保持构件160可沿轴140朝向和远离源单元144滑动。如图4A所示,细长主体164可为圆柱形的并且可包括邻近其近侧端部的肩部178。肩部178被配置成邻接钉支撑构件115,从而对探针130提供插入止挡件。应当理解,连接构件115由插入柄部114支撑。因此,可以说,当肩部178邻接钉支撑构件115时,即使是间接的,肩部178也邻接插入柄部114。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髓内钉插入系统110可另选地被配置成使得肩部178根据需要邻接插入柄部方向114。因此,应当理解,探针保持构件160和探针130相对于柄部114保持固定。然而,应当理解,细长主体164可根据需要具有任何形状并且细长主体164的任何部分可被配置成根据需要邻接插入柄部114。

联接器168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将探针保持构件160固定到柔性轴140。例如,联接器168可被配置成当探针保持构件160处于所需位置时抵靠柔性轴140压缩,从而将探针保持构件160固定到柔性轴140。如图4A所示,联接器168可包括致动器和可压缩部分185,该可压缩部分被配置成联接到致动器,使得致动器可导致可压缩部分185抵靠柔性轴140压缩,从而将探针保持构件固定到柔性轴140。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可被配置为可旋转旋钮182,使得可旋转旋钮182围绕柔性轴140的旋转导致可压缩部分185抵靠柔性轴140压缩,从而将探针保持构件160固定到柔性轴140,类似于钻夹头。然而,应当理解,联接器168可根据需要而具有其他构型。例如,联接器168可被配置为根据需要抵靠轴140压缩的凸块或固定螺钉。

在操作中,在钉附接到插入柄部114时,探针130平移到髓内钉30的通道138中。探针130平移直到源单元144邻近髓内钉30的第一远侧骨锚孔40b,如图4B所示。例如,使用者可通过目视检查远侧骨锚孔40b来进行目视确认以确认源单元144是否已到达相对于远侧骨锚孔40b正好在近侧的其所需位置。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如图4C所示,髓内钉插入系统110可包括探针定位装置137,该探针定位装置具有头部139,以及从头部139延伸的轴141。轴141的尺寸被设定成在远侧部分35处插入髓内钉30的通道138中。头部139的尺寸被设定成大于通道138以便限定邻接髓内钉30的远测端部的止挡表面139a。轴141限定远测端部141a,该远侧端部与止挡表面139a间隔开预先确定的距离,该预先确定的距离等于从髓内钉30的远测端部到相对于远侧骨锚孔40b的所选一者正好在近侧的位置的距离。因此,在操作期间,轴141可被插入直到止挡表面139邻接髓内钉30的远测端部,并且探针130可在髓内钉30的纵向通道138中沿远侧方向平移,直到源单元144邻接轴141的远测端部414a。还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髓内钉插入系统110可包括探针定位装置,该探针定位装置的尺寸可被设定成插入到所选远侧骨锚孔40b中,并且探针130可在髓内钉30的纵向通道138中沿远侧方向平移直到源单元144邻接探针定位装置。

一旦探针130处于所需位置,柔性轴140的近侧端部便被插入到探针保持构件160的镗孔172中,并且探针保持构件160沿柔性轴140平移而且相对于柄部114可定位地固定。例如,如图3-图4B所示,探针保持构件160可沿柔性轴140沿远侧方向平移,直到肩部178邻接钉支撑构件115,如上所述。接下来,联接器168可固定到柔性轴140。在一个实施例中,旋钮182可被旋转,从而导致联接器168的可压缩部分185抵靠柔性轴140压缩并且将探针保持构件160固定到轴140。如图4D所示,可压缩部分185可包括多个可压缩段185a,所述可压缩段间隔开并且协同限定通道185b,该通道延伸穿过可压缩部分185并且尺寸被设定成接收柔性轴。段185a可为螺纹式的并且被配置成与旋钮182螺纹配合。在旋钮182被螺纹式推进到可压缩部分185上时,段185a抵靠彼此压缩,从而缩窄通道185b,并且抵靠延伸穿过通道185b的柔性轴140绷紧段185a。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如图4E所示,致动器可被配置为弹簧夹187,该弹簧夹具有螺旋弹簧189和附接到螺旋弹簧189的相对端部的一对夹持件191。弹簧夹187限定延伸穿过螺旋弹簧189的通道193。当螺旋弹簧189处于松弛位置时,通道193的尺寸被设定成使得螺旋弹簧189围绕可压缩构件185绷紧,从而导致柔性构件185以上文相对于图4D所述的方式可定位地固定到柔性轴140。当夹持件191朝向彼此压缩时,螺旋弹簧189增加通道193的尺寸,使得螺旋弹簧189可在可压缩构件185上方移动,从而将可压缩构件185插入通道193中。因此,在操作期间,夹持件191朝向彼此压缩,螺旋弹簧189被带到可压缩构件185上方以便将可压缩构件185插入通道193中,并且夹持件191随后释放,从而导致螺旋弹簧189抵靠可压缩构件185施加力,这导致可压缩构件185抵靠柔性轴140压缩。

探针保持构件160进一步限定延伸穿过细长主体164和联接器168两者的镗孔172。镗孔172被配置成接收柔性轴140,使得探针保持构件160可沿轴140朝向和远离源单元144滑动。如图4A所示,细长主体164可为圆柱形的并且可包括邻近其近侧端部的肩部178。肩部178被配置成邻接钉支撑构件115,从而对探针130提供插入止挡件。应当理解,钉支撑构件115 115由插入柄部114支撑。因此,可以说,当肩部178邻接钉支撑构件115时,即使是间接的,肩部178也邻接插入柄部114。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髓内钉插入系统110可另选地被配置成使得肩部178根据需要邻接插入柄部方向114。因此,应当理解,探针保持构件160和探针130相对于柄部114保持固定。然而,应当理解,细长主体164可根据需要具有任何形状并且细长主体164的任何部分可被配置成根据需要邻接插入柄部114。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如图4F所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构造的探针保持构件360可包括细长主体364和附接到细长主体364的联接器368。联接器可包括致动器,诸如上述旋钮182。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致动器可被配置为上述弹簧夹187。还作为另外一种选择,致动器可根据适于抵靠柔性轴140压缩可压缩构件185的任何实施方案构造。探针保持构件360可包括柔性卡扣臂369,该柔性卡扣臂沿远侧方向从肩部178延伸,并且从肩部178悬臂伸出。卡扣臂369与细长主体364间隔开一定距离以便限定间隙,该间隙的尺寸被设定成当主体364插入到钉支撑构件115,并且因此插入到柄部114中时接收柄部114的环形部分114a。柄部114的环形部分114a包括外部接合表面114b。卡扣臂369可包括面对细长主体364的突起371。当卡扣臂369处于松弛位置时,突起371和细长主体364之间的距离小于柄部114的环形部分114a的厚度。在细长主体364被推进到钉支撑构件115内时,突起371在柄部114的接合表面114b上方进行凸轮运动,从而将卡扣臂369弹性偏转远离细长主体364。一旦突起371已从柄部的接合表面朝远侧移动,卡扣臂369便朝向细长主体364移动,从而在卡扣臂369和细长主体364之间捕获柄部的环形部分114a。虽然已根据各种实施方案描述了探针保持构件,但应当理解,可以设想到被配置成固定到柔性轴140并且独立地相对于柄部114可定位地固定的任何合适的探针保持构件。

当探针保持构件160相对于轴140可定位地固定时,从细长主体164的远测端部到源单元144的远测端部测得的距离是固定的,从而校准探针130。因此,当探针130随后从通道138移除而探针保持构件160固定到柔性轴140时,探针130可在髓内钉30已移动到髓管23中之后重新插入到通道138中,并且探针保持构件可再次相对于轴140固定。因此,源单元144重新定位在邻近髓内钉30的第一远侧骨锚孔40b的所需位置。也就是说,探针130可被重新插入到通道138中并且沿通道138移动直到肩部178邻接髓内钉支撑构件115,如上所述,或者直到卡扣臂369附接到柄部,如上文相对于图4F所述。当探针相对于柄部114可定位地固定时,源单元144将正确地定位(例如,邻近第一远侧骨锚孔40b)。这样,探针130和探针保持构件160可被称为探针校准系统。

现在参见图3和图5,瞄准装置系统118,并且具体地讲,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被配置成被调节以便将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中的至少一个与髓内钉30的第一远侧骨锚孔40b对准。如图3所示,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联接到近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2的近侧瞄准臂190。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包括枢轴连杆210;远侧瞄准臂214,该远侧瞄准臂可枢转地联接到枢轴连杆210以使得远侧瞄准臂214可相对于枢轴连杆围绕臂轴线A1枢转;以及瞄准导向器218,该瞄准导向器被配置成联接到远侧瞄准臂214。瞄准导向器218承载两个远侧骨锚导向器128并且被配置成沿远侧瞄准臂214平移,并且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或除此之外,可相对于远侧瞄准臂214旋转,从而将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与髓内钉30的远侧骨锚孔40b的相应孔至少部分地对准。

如图6所示,枢轴连杆210包括基部构件228、被配置成将基部构件联接到近侧瞄准臂190的固定元件232,以及调节旋钮组件236,该调节旋钮组件被配置成与远侧瞄准臂214配合以使得调节旋钮组件236的致动导致远侧瞄准臂214围绕臂轴线A1增量枢转。

继续参见图6,基部构件228沿第一方向L可为细长的,并且可包括一对板238,所述板沿横向方向T彼此间隔开以便限定壁接收通道239,该壁接收通道被配置成接收远侧瞄准臂214的近侧端部,使得远侧瞄准臂214可围绕臂轴线A1枢转。如图所示,基部构件228限定狭槽244,该狭槽沿第一方向L为细长的并且对壁接收通道239开放。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狭槽244从臂轴线A1朝近侧偏移,但应当理解,狭槽244可根据需要在臂轴线A1的远侧。基部构件228可进一步限定孔248,该孔沿横向方向T延伸穿过其中并且被配置成接收固定元件232,从而将枢轴连杆210固定到近侧瞄准臂190。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固定元件232被配置为卡扣销而且可插入穿过孔248并且进入到近侧瞄准臂190中,从而将枢轴连杆210固定到近侧瞄准臂190。然而,应当理解,枢轴连杆210可根据需要使用任何结构固定到近侧瞄准臂190。

继续参见图6,调节旋钮组件236包括螺纹轴250和联接到螺纹轴250的夹持件256。螺纹轴250沿侧向方向A并且穿过瞄准臂214的螺纹镗孔282延伸到壁接收通道239中。轴250的螺纹可与螺纹镗孔282中的远侧瞄准臂214螺纹配合,使得夹持件256相对于远侧瞄准臂214的旋转导致远侧瞄准臂214围绕臂轴线A1枢转。例如,夹持件256的顺时针旋转可导致远侧瞄准臂241沿第一方向围绕臂轴线A1枢转,并且夹持件256的逆时针旋转可导致远侧瞄准臂241沿与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围绕臂轴线A1枢转。如图6所示,调节旋钮组件236还包括保持销260,该保持销延伸穿过细长狭槽244并且联接到螺纹轴250,从而将调节旋钮组件236附接到枢轴连杆210。在远侧瞄准臂214围绕臂轴线A1枢转时,细长狭槽244允许保持销260在狭槽244内移动。然而,应当理解,调节旋钮组件236可根据需要而具有其他构型。例如,螺纹轴可根据需要包括与由远侧瞄准臂214限定的承窝接头配合的球。

具体地讲,现在参见图5-图7,远侧瞄准臂214通过销270可枢转地联接到枢轴连杆210的板238。销270限定臂轴线A1并且被定位在调节旋钮组件236的远侧。如图所示,远侧瞄准臂214沿第一方向L为细长的,并且包括滑动支撑件274,该滑动支撑件被配置为沿第一方向L同样为细长的狭槽278。如上所述,远侧瞄准臂214还包括在滑动支撑件274近侧并且在臂轴线A1近侧的螺纹镗孔282。螺纹镗孔282延伸到壁接收通道239中并且被配置成接收调节旋钮组件236的螺纹轴250,使得旋钮组件的旋转导致瞄准臂214围绕臂轴线A1增量枢转。如图5所示,滑动支撑件274被配置成支撑瞄准导向器218,使得瞄准导向器218可选择性地沿滑动支撑件274平移并且还可选择性地相对于瞄准臂214围绕沿横向方向T延伸的导向器主体轴线A2旋转。然而,应当理解,滑动支撑件274可根据需要具有其他构型。例如,虽然滑动支撑件可被配置为细长狭槽,但滑动支撑件可根据需要另选地被配置为导轨或其他合适的结构。

现在参见图5和图8A-图8B,瞄准导向器218包括导向器主体310,该导向器主体限定至少第一远侧骨锚导向器128,该第一远侧骨锚导向器被配置成保持第一导向套管131。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导向器主体310限定各自被配置成保持相应导向套管131的第一和第二远侧骨锚导向器128。第一和第二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中的至少一个,诸如第二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也被配置成在第二骨锚导向器128保持第二导向套管131之前保持传感器单元134,使得远侧骨锚导向器128可使用传感器单元134和探针130与髓内钉30的远侧骨锚孔40b对准,如上所述。例如,传感器单元134和磁体144的对准将第一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以及因此由第一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保持的导向套管131与髓内钉30的第一远侧骨锚孔40b对准。作为结果,当对准的传感器单元134被替换为第二导向套管131时,第二导向套管131将与髓内钉30的第二远侧骨锚孔40b对准。

如图8A和图8B所示,瞄准导向器218还可包括附接机构322,该附接机构被配置成与滑动支撑件274配合,从而将导向器主体310附接到瞄准臂214,使得导向器主体310可选择性地沿滑动支撑件274沿第一方向L移动,同时可选择性地相对于瞄准臂214围绕导向器主体轴线A2旋转。如图8A和图8B所示,瞄准导向器218包括销326,该销从导向器主体310伸出,使得销326限定导向器主体轴线A2。第一导向器附接构件328和第二导向器附接构件330被配置成固定到彼此以便将导向器主体310固定到瞄准臂214。例如,销326可被配置成插入穿过瞄准臂214的狭槽278,使得销326可在狭槽278内滑动。当导向器主体310已围绕导向器主体轴线A2旋转到所需旋转位置并且沿狭槽278滑动到所需纵向位置时,第一导向器附接构件328和第二导向器附接构件330可被绷紧,从而将导向器主体310以所需取向固定到瞄准臂214。

继续参见图8A和图8B,瞄准导向器218进一步限定沿横向方向T延伸穿过导向器主体310的弯曲或弓形狭槽334。狭槽334是弯曲的,并且销326可在曲线内的初始位置,例如在曲线的大致中心处延伸穿过狭槽334。第一瞄准导向器附接构件328被配置成延伸穿过瞄准臂214的狭槽278并且穿过导向器主体310的弯曲狭槽334。第二瞄准导向器附接构件330被配置成与第一瞄准导向器附接构件328配合,从而将导向器主体310附接到瞄准臂214。当第二瞄准导向器附接构件330被进一步绷紧到第一瞄准导向器附接构件328时,导向器主体310将抵靠瞄准臂214压缩并且因此固定到瞄准臂214。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瞄准导向器附接构件被配置为限定平坦表面340的螺钉,并且第二瞄准导向器附接构件330为旋钮,该旋钮螺纹接收螺钉,使得旋钮围绕螺钉沿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将导向器主体310的位置相对于瞄准臂214固定,并且旋钮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对的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松开螺钉以便允许导向器主体310相对于瞄准臂214移动。平坦表面340接收在瞄准臂214的狭槽278中并且邻接瞄准臂214,使得当螺钉被狭槽278接收时螺钉相对于瞄准臂214可旋转地固定。因此当第一导向器附接构件328和第二导向器附接构件330被松开时,导向器主体310可沿瞄准臂平移,使得销326在狭槽278内移动并且还可相对于瞄准臂214旋转。在导向器主体310旋转时,第一导向器附接构件328将在弯曲狭槽334内移动,从而导致瞄准导向器218围绕导向器主体轴线A2旋转。一旦导向器主体310处于所需旋转和平移位置,第一导向器附接构件328和第二导向器附接构件330可被绷紧,从而将导向器主体310固定在所需位置。

继续参见图8A,瞄准导向器218还可包括一对止挡件344,所述止挡件在销326的相应侧面上从导向器主体310伸出。止挡件344被配置成当销326接收在狭槽278内时设置在瞄准臂214的相对侧上。止挡件344可彼此间隔开,使得在导向器主体310围绕轴线A2旋转时,止挡件344将最终接触瞄准臂214,从而防止相对于瞄准臂214的进一步旋转。止挡件334进一步提供瞄准导向器218已被正确地组装以使得远侧瞄准臂214定位在止挡件334之间的视觉指示。

现在参见图9A-图9I,瞄准装置系统可在髓内钉30插入到骨20的髓管中之前被校准。如图9A所示,髓内钉30可固定到插入柄部114并且探针130可平移到髓内钉30的通道138中。探针130平移直到源单元144邻近髓内钉30的第一远侧骨锚孔40b,如图9A所示。一旦就位,柔性轴140的近侧端部便被插入到探针保持构件160的镗孔172中,并且探针保持构件160沿柔性轴140滑动直到肩部178邻接髓内钉支撑构件115,如图9B所示。当肩部178与髓内钉支撑构件115邻接时,探针保持构件160可根据需要根据任何合适的实施方案固定到轴140。当探针保持构件160固定到轴140时,从细长主体164的远测端部到源单元144的远测端部测得的距离是固定的,从而将探针130校准成与远侧骨锚孔40b的相应一者对准。

如图9C所示,将具有固定到轴140的探针保持构件160的探针130从通道138移除并且插入柄部114可附接到近侧瞄准臂190。如图9D所示,远侧瞄准臂214可通过枢轴连杆210固定到近侧瞄准臂190,如上所述。远侧瞄准臂214和瞄准导向器218可被调节成使得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与髓内钉30的远侧骨锚孔40b对准。例如,远侧瞄准臂214可通过致动调节旋钮组件236而围绕臂轴线A1枢转,并且瞄准导向器218可通过将其沿远侧瞄准臂214移动以及/或者通过将其相对于远侧瞄准臂214旋转而被调节。一旦就位,钻头350可被插入穿过套管131并且进入到远侧骨锚孔40b中以确认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与远侧骨锚孔40b对准。此时,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和探针130被校准以用于程序。

现在参见图9E,髓内钉30可插入到骨20的髓管23中。一旦完全插入,远侧对准导向器部分126可重新附接到近侧瞄准臂190,如图9F所示。因为髓管23可能是弯曲的,所以远侧骨锚孔40b可不再与瞄准导向器218的远侧骨锚导向器128对准。为了重新对准导向器128和孔40b,传感器单元134可被附接到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中的一者,并且具有固定到探针130的探针保持构件160的探针130可被重新插入到髓内钉30的通道138中,直到肩部178邻接插入柄部114,如图9G所示。因为探针130被预先校准,所以当肩部178邻接插入柄部114时,源单元144将处于邻近髓内钉30的远侧骨锚孔40b的所需位置。

如图9H所示,为了重新对准远侧骨锚导向器128与远侧骨锚孔40b,可通过调整调节旋钮组件236将传感器单元134与源单元144对准,从而导致瞄准臂214围绕臂枢转轴线A1增量枢转。此外,瞄准导向器218可通过以下方式可定位地调节:沿瞄准臂214平移瞄准导向器218,以及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或除此之外,将瞄准导向器相对于瞄准臂214旋转。例如,第一导向器附接构件328和第二导向器附接构件330可彼此松开以允许瞄准导向器218相对于瞄准臂214移动。然而,预期的是,一旦瞄准导向器218在校准程序期间已与远侧骨锚孔40b对准,则单独致动调节旋钮组件236可再次将瞄准导向器218的骨锚导向器128与远侧骨锚孔对准以在将钉插入到骨20的髓管23中期间解决钉30的弯曲。因此,在将髓内钉30插入到髓管23中之后,使用者易于确保正确对准。传感器单元134上的指示器将指示传感器单元134何时与源单元144对准。并且当对准时,骨锚导向器128将与远侧骨锚孔40b对准。

当对准时,位置传感器单元134可被移除并且套管131可附接到瞄准导向器218的骨锚导向器128。钻然后可由套管131导向以在骨20中形成到远侧骨锚孔40b的孔。并且一旦孔形成,骨锚370可被导向到骨锚孔40b以便将髓内钉30附连到骨20的远侧骨部分。类似地,套管131可被联接到近侧骨锚导向器124,使得骨锚370可被导向到近侧骨锚孔40a以便将髓内钉附连到骨20的近侧骨部分。应当理解,除非另外指明,否则所公开的步骤可以任何所需顺序进行。作为另外一种选择,位置传感器单元134可保持在相应骨锚导向器128中,并且钻孔套管可被插入其他骨锚导向器128中,而且钻孔可通过其他骨锚导向器进行。因此,位置传感器单元134可确认骨锚导向器128在钻孔时与远侧骨锚孔40b对准。例如,如果远侧瞄准臂214可定位地略微偏移,则位置传感器单元将检测到并且指示骨锚导向器128和远侧骨锚孔40b之间的不对准。

现在参见图10,远侧瞄准导向器可被配置为远侧股骨瞄准导向器418。除非另外描述,否则远侧股骨瞄准导向器418类似于远侧肱骨瞄准导向器218并且包括相似结构,而且以类似方式操作。例如,瞄准导向器418可以与肱骨瞄准导向器218类似的方式附接到瞄准臂214,并且可以与肱骨瞄准导向器218类似的方式相对于瞄准臂214移动。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远侧股骨瞄准导向器418还包括额外两个孔422以用于将动态锁紧螺钉插入到股骨中。

参见图11,远侧瞄准臂和调节旋钮组件可具有其他构型。如图11所示,远侧瞄准臂418可用调节旋钮组件420增量调节。如图所示,螺纹轴250可在其端部包括球424,该球接收在由远侧瞄准臂418限定的承窝428内。远侧瞄准臂418可通过球窝接头近侧的销440可枢转地联接到枢轴连杆432。因此,在组件420被致动时,远侧瞄准臂418可围绕销440枢转而不干扰组件420和远侧瞄准臂418之间的连接。然而,应当理解,枢轴连杆、远侧瞄准臂和瞄准导向器可具有其他构型和形状,这取决于待校正的骨。例如,髓内钉系统109被配置用于与右侧长骨和左侧长骨两者一起使用,如上所述。

虽然前述说明书和和附图描绘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各种添加、变型、组合和/或取代。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或本质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其它特定的形式、结构、布置、比例,并连同其它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施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情况下,本发明在使用时可进行结构、布置、比例、材料和部件的多种变型,多种变型特别适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此外,本文所述的特征可单独地使用或者与其它特征组合使用。例如,结合一个部件描述的特征可与另一个部件中所描述的特征一起和/或互换使用。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在各方面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指出,并且不受前述说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广泛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型和更改。所述各种变型和更改中的一些已在上文中进行讨论,其它变型和更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