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暗色唇鲮的鱼苗培育方法

一种暗色唇鲮的鱼苗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色唇鲮的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种鱼喂养;B、挑选种鱼;C、将步骤B挑选出的种鱼放入催产池喂养;D、向催产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E、人工孵化,在避光遮阴的环境下进行;F、鱼卵在孵化池中80h即可孵化出膜,经过2‑4天的吸收,鱼苗上浮平游;G、将步骤F中得到的鱼苗进行投放,投放密度:100000尾/亩;投放时间:早晨或者傍晚,没有直射光照,投放水温温差低于或等于2℃,投放池塘水为清水;投放池塘要求:水深60cm‑80cm,溶氧大于或等于5mg/l,进排水口配置过滤设施,池内配置增氧机;投喂;H、疾病防控。采用本方法进行暗色唇鲮的苗种繁育,能够大幅度提高苗种的产量和存活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5

    授权

    授权

  • 2017-03-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10 申请日:2016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甲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暗色唇鲮的鱼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暗色唇鲮,又称为猪嘴鱼,属于鱼类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唇鲮属。体较细长,稍侧扁。暗色唇鱼喜栖息于山区江河支流,仅分布于我国云南元江、广西右江和红水河。。生活于岩洞水底,摄食岩石上青苔、藻类和植物碎屑。肉味鲜美,是产地食用鱼。体较细长,稍侧扁。头楔形。吻圆钝,向前突出。吻皮上的角质小乳突排列整齐,形成一横向宽带。下唇厚,向上向内弯,其前部的角质乳突区较大,往后逐渐变小,向颏部收缩成一三角形区域。口下位,横裂。吻须长约等于眼径,口角须退化。围尾柄鳞20—22枚。肛门远离臀鳍起点,成熟个体的体长约280mm。

现有人工养殖的暗色唇鲮的鱼苗来自当地渔民打渔捕捞,鱼种来源方式单一,鱼体机械损伤较为严重,容易感染水霉和产生应激反应,存活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暗色唇鲮的鱼苗培育方法,采用人工繁育苗种,提高苗种的产量和存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暗色唇鲮的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种鱼投入种鱼池喂养,种鱼池为长方形池子,水深60cm至100cm,水温17℃至22℃,溶氧大于或等于5mg/l,水流量满足每小时池水交换2次;

B、到繁殖季节时挑选种鱼:雄鱼嘴上珠星明显,外表无损伤,无畸形,轻压腹部能流出乳白色精液,体长26cm至32cm,体重260g至320g;雌鱼腹部膨大、柔软,体表无损伤,鳞片完整,生殖孔呈粉红色,体长大于或等于40cm,体重大于或等于600g;

C、将步骤B挑选出的种鱼放入催产池喂养,催产池占地面积3㎡至4㎡,水流量满足每小时池水至少交换2次,水温17℃至22℃,溶氧大于或等于5mg/l;

D、向催产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

E、人工孵化:

E1、当种鱼开始相互追逐的时候,将雄鱼捞出,擦干生殖孔上的水分,再按压腹部,让其精液流出,用注射器将精液收集;待精液收集好之后,再将雌鱼捞出,用毛巾将身体的水分擦拭干,再按压腹部,将鱼卵挤入瓷碗中;

E2、将精液挤入瓷碗,精液与鱼卵的比例满足2-3条雄鱼的精液与1条雌鱼的鱼卵混合;再倒入质量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ml,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从搅拌到加入清水间隔时间不超过30秒,搅拌的动作轻盈,温柔,加入清水的卵开始受精,吸水膨胀,继续加注清水;

E3、在瓷碗中放置1min至2min后,再移入大盆中,待鱼卵在大盆中吸水受精1h后,将受精卵均匀涂在孵化池内的人工鱼巢上,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孵化池的水温高于17℃,溶氧大于或等于6mg/l;

本步骤全部在避光遮阴的环境下进行;

F、鱼卵在孵化池中80h 即可孵化出膜,出膜后的鱼苗处于内营养阶段,经过2-4天的吸收,鱼苗上浮平游;

G、将步骤F中得到的鱼苗进行投放,投放密度:30000尾/亩至50000尾/亩;投放时间:早晨或者傍晚,没有直射光照,投放水温温差低于或等于2℃,投放池塘的水为清水,微流动;投放池塘要求:水深60cm-80cm,溶氧大于或等于5mg/l,进排水口配置过滤设施,池内配置增氧机;投放后进行投喂;

H、疾病防控。

进一步地,步骤D中,对成熟度好的种鱼注射一次催产剂,催产剂采用LRH-A2、HCG和DOM,每千克雌鱼的注射量为10ug的LRH-A2+1000IU的HCG+3mg的DOM,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较雌鱼减半;

对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鱼注射两次催产剂,第一次注射:每千克雌鱼注射10ug的LRH-A2,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较雌鱼减半;第二次注射:每千克雌鱼注射20ug的LRH-A2+1000IU的HCG+5mg的DOM,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较雌鱼减半;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12小时。

进一步地,步骤G中,采用鳗鱼粉、豆浆、牛奶或蛋黄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每万尾鱼苗每次投喂饵料5g,每日投喂6-8次,遵循少投多次的原则。

进一步地,步骤E1后,将雄鱼和雌鱼用400单位的青霉素侵泡,再分开放入产后护理池休养。

进一步地,步骤H中,小瓜虫病的防控: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溶液全池泼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暗色唇鲮的生活习性,为种鱼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保证精液和鱼卵的数量和质量;受精采用人工操作,为受精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大大地提高了受精的成功率;鱼苗的孵化和投放均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保证孵化的成功率和鱼苗的存活率。采用本方法进行暗色唇鲮的苗种繁育,能够大幅度提高苗种的产量和存活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暗色唇鲮的鱼苗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种鱼投入种鱼池喂养,种鱼池为长方形池子,池子的长度30m,宽度5m,池内水深60cm至100cm,水温17℃至22℃,溶氧大于或等于5mg/l,水流量满足每小时池水交换2次,最好配置遮阴网。此外,池底可根据模拟野生环境适当放置一些鹅卵石等,形成洞穴,以让其适应新环境。种鱼来自当地渔民捕捞,在种鱼池中恢复体质,进行人工饵料的驯养,使其适应和接受人工投喂,饲料采用营养价值高的优质种鱼饵料,能让野生鱼类从野生环境的生存积累转换到生存积累+生殖积累,以大大加快鱼性腺的发育。

B、到繁殖季节时挑选种鱼:雄鱼嘴上珠星明显,外表无损伤,无畸形,轻压腹部能流出乳白色精液,体长26cm至32cm,体重260g至320g,优选体长30cm,体重约300g的种鱼;雌鱼腹部膨大、柔软,体表无损伤,鳞片完整,生殖孔呈粉红色,体长大于或等于40cm,体重大于或等于400g;优选体长40cm以上,体重大于600g的种鱼;雌鱼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因此,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体型大的雌种鱼。

C、将步骤B挑选出的种鱼放入催产池喂养,催产池占地面积3㎡至4㎡,水流量满足每小时池水至少交换2次,水温17℃至22℃,溶氧大于或等于5mg/l;催产池面积较小,以便于捞出种鱼。

D、向催产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

E、人工孵化:采集精液和鱼卵前将各种用具采用10ppm(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的KMNO4溶液消毒10min。

E1、当种鱼开始相互追逐的时候,将雄鱼捞出,擦干生殖孔上的水分,再按压腹部,让其精液流出,用注射器将精液收集;待精液收集好之后,再将雌鱼捞出,用毛巾将身体的水分擦拭干,再按压腹部,将鱼卵挤入瓷碗中;精液收集采用两个人配合的方式,一个人挤压出精液,另一个用注射器收集。采集时应注意在精液与鱼卵混合前不与水接触。采集后雄鱼和雌鱼放入不同的桶中。

E2、将精液挤入瓷碗,精液与鱼卵的比例满足2-3条雄鱼的精液与1条雌鱼的鱼卵混合;再倒入质量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ml,采用羽毛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从搅拌到加入清水间隔时间不超过30秒,搅拌的动作轻盈,温柔,加入清水的卵开始受精,吸水膨胀,继续加注清水;

E3、在瓷碗中放置1min至2min后,再移入大盆中,待鱼卵在大盆中吸水受精1h后,将受精卵均匀涂在孵化池内的人工鱼巢上,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孵化池的水温高于17℃,溶氧大于或等于6mg/l;孵化池应靠近催产池,应该配有完整的水过滤系统,建设在大棚内比较适合,遮光,保温。水温越高,鱼卵孵化时间越短,溶氧控制在6mg/l以上,鱼卵孵化随时间的发育而需要的溶氧会增加。受精完成10h后,由于胚胎发育正在进行,要求催产池水流不宜过大。

本步骤全部在避光遮阴的环境下进行。

F、鱼卵在孵化池中80h 即可孵化出膜,出膜后的鱼苗处于内营养阶段,经过2-4天的吸收,鱼苗上浮平游。这个时候就可以投喂少些蛋黄之类的饵料,并准备好鱼苗下塘的准备工作,可采用网箱吊养的方式管理鱼苗。

G、将步骤F中得到的鱼苗进行投放,投放密度:30000尾/亩至50000尾/亩,优选40000尾/亩;投放时间:早晨或者傍晚,没有直射光照,投放水温温差低于或等于2℃,投放池塘水中的轮虫数量达到高峰期;投放池塘要求:水深60cm-80cm,溶氧大于或等于5mg/l,进排水口配置过滤设施,池内配置增氧机;投放后进行投喂。投放池水质要求活、嫩、肥、爽。进排水口应该配置过滤设施,防止大型野杂鱼及枝角类等危害鱼苗安全。在鱼苗进食的前阶段尽量以高营养价值的饲料为主,鱼苗摄食一部分,其余一部分肥水,有利于鱼苗对活饵料的补给。育苗培育期间,应当认真关注天气变化,和育苗池溶氧状况,育苗池配备应急增氧机,以防止鱼苗缺氧。认真做好每天的水温记录及管理笔记,每天应坚持3次以上巡塘,及时清理出池子的杂物。

H、疾病防控

小瓜虫病,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凹口科、小瓜虫属,主要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包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点病。它引起体表各组织充血,鱼类感染小瓜虫后不能觅食,加之继发细菌、病毒感染,可造成大批鱼死亡,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治疗方法:用浓度为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混合溶液全池泼洒。平时应当遵守防重于治的原则。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对于池塘、育苗室养殖水域,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定期消毒。育苗室用具经常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并做到专池专用。鱼下塘或进入网箱前应进行抽样检查,若发现多子小瓜虫应及时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

由于野生鱼类资源的匮乏,再加上野外生存环境的恶劣,一般收集到的雌鱼成熟度都不高,而雄鱼却成熟度好,但是个体小,为了针对种鱼的发育情况,更好地进行催产,步骤D中,对成熟度好的种鱼注射一次催产剂,催产剂采用LRH-A2、HCG和DOM,每千克雌鱼的注射量为10ug的LRH-A2+1000IU的HCG+3mg的DOM,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较雌鱼减半;

对成熟度不够好的种鱼注射两次催产剂,第一次注射:每千克雌鱼注射10ug的LRH-A2,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较雌鱼减半;第二次注射:每千克雌鱼注射20ug的LRH-A2+1000IU的HCG+5mg的DOM,每千克雄鱼的注射量较雌鱼减半;两次注射的时间间隔12小时。LRH-A2、HCG和DOM均为现有常用的催产剂。

步骤G中,采用鳗鱼粉、豆浆、牛奶或蛋黄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每万尾鱼苗每次投喂饵料5g,每日投喂6-8次,遵循少投多次的原则。鳗鱼粉、豆浆、牛奶或蛋黄为的蛋白质含量高,有利于鱼苗的成长。

步骤E1后,将雄鱼和雌鱼用400单位的青霉素侵泡,对种鱼进行消毒,再分开放入产后护理池休养。

实施例:

某养鱼场购买渔民打捞的暗色唇鲮38公斤,放入种鱼池喂养。种鱼池为30m*5m的长方形池子,水深80cm,水温17℃至22℃,溶氧6mg/l,水流量满足每小时池水交换2次。到繁殖季节,满足选种要求的12公斤,将满足要求的种鱼放入催产池喂养,催产池占地面积4㎡,水流量满足每小时池水交换2.5次,水温17℃至22℃,溶氧6mg/l;根据种鱼的成熟度向催产池中的种鱼注射催产剂。当种鱼开始相互追逐的时候,将雄鱼捞出,擦干生殖孔上的水分,再按压腹部,让其精液流出,用注射器将精液收集;待精液收集好之后,再将雌鱼捞出,用毛巾将身体的水分擦拭干,再按压腹部,将鱼卵挤入瓷碗中;将精液挤入瓷碗,每条雄鱼的精液与2条雌鱼的鱼卵混合;再倒入质量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ml,用鸡毛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清水,加入清水的卵开始受精,吸水膨胀,继续加注清水。在瓷碗中放置2min后,再移入大盆中,待鱼卵在大盆中吸水受精1h后,将受精卵均匀涂在孵化池内的人工鱼巢上,并向孵化池内通入流水进行孵化,孵化池的水温20℃-25℃,溶氧7mg/l,并缓慢增加至9 mg/l。鱼卵在孵化池中80h后孵化出膜,出膜后的鱼苗处于内营养阶段,经过2-4天的吸收,鱼苗上浮平游。将鱼苗进行投放,投放密度:40000尾/亩;投放时间:早晨或者傍晚,没有直射光照,投放水温温差低于或等于2℃,投放池塘的水为清水,微流动;投放池塘要求:水深70cm,溶氧6mg/l。采用鳗鱼粉、豆浆、牛奶或蛋黄作为饵料进行投喂,每万尾鱼苗每次投喂饵料5g,每日投喂7次。鱼苗的存活率百分之四十,养成大规格鱼苗70000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