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及其实现方法

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及其实现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包括底座、左右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内电机平台,电机平台与上下圆导轨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与电机平台连接;上框架前端两侧设有上下导轨,上下电机座与上下导轨连接,上下电机座上设有若干个上下电机,第二上下驱动气缸与上下电机座连接,上框架前端设有工件夹持装置,控制器分别连接左右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电机、上下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第二上下驱动气缸及工件夹持装置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的实现方法。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便、速度快、质量好、精度高及安全性好等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7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阳市新和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1007004.8

  • 发明设计人 张文新;王锋;

    申请日2016-11-16

  • 分类号B27C9/00;

  • 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金刚

  • 地址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白云街道甑山路1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29: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2

    授权

    授权

  • 2017-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7C9/00 申请日:2016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机械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的在制作榫卯结构的时候,都是采用台钻和锯床来制作单一榫(榫眼)和卯(榫头),如果工件上的榫、卯,需要多种不同结构时,需要更换不同型号钻头或者设备,才能完成。

在操作设备的时候,需要手靠近钻头或者刀片来推动工件,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断手指和见血是家常便饭。

家具用榫头加工,目前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加工的,有的榫头的上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五个方向都需要加工,工人就得一个一个方向轮流进行手动加工,需要锯、钻、切割等工具进行多次加工,劳动强度大,加工时间长,加工成本非常高,加工精细度很难掌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便、速度快、质量好、精度高及安全性好的新型数控榫卯机。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的实现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包括底座,底座后端设有两根横梁,两根横梁之间设有左右移动装置连接,左右移动与前后移动装置连接,前后移动装置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内电机平台,电机平台与上下圆导轨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与电机平台连接;上框架前端两侧设有上下导轨,上下电机座与上下导轨连接,上下电机座上设有若干个上下电机,第二上下驱动气缸与上下电机座连接,上框架前端设有工件夹持装置,控制器分别连接左右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电机、上下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第二上下驱动气缸及工件夹持装置连接。

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左右移动电机,左右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左右移动座下方设有左右移动导轨。

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电机,前后移动电机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前后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前后移动座下方设有前后移动导轨,前后移动导轨设于左右移动座上。

所述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上框架呈中空矩形结构,上框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板与上下电机座连接。

所述电机平台上设有前后电机平台导轨,前后电机平台导轨上设有前后电机座,前后电机座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前后电机座与前后伸缩气缸连接,前后伸缩气缸固定在电机平台上。

所述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架,夹持底架两端设有夹持前后圆导轨,夹持底架后端固定设有若干个夹持部件,夹持前后圆导轨上设有夹持移动条,夹持移动条上设有若干个辅助夹持件,夹持部件与辅助夹持件相对应设置。

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气缸与夹持底架连接,压紧气缸与“L”形压紧块连接,“L”形压紧块下方设有横向固定杆。

所述辅助夹持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夹持导轨,夹持导轨“L”形辅助块,“L”形辅助块外端设有压紧螺栓。

上述的新型数控榫卯机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质工件固定在工件夹持装置上;

(2)、左右运动时,左右移动电机通过丝杆带动左右移动座移动,从而带动整个上框架移动;

(3)、前后运动时,前后移动电机通过丝杆带动前后移动座移动,从而带动整个上框架移动;

(4)、当前后左右移动到位后,上下电机座不动,电机平台开始运动;

(5)、前后电机上下运动时,第一驱动气缸带动电机平台上下运动;

(6)、前后电机前后运动时,前后伸缩气缸带动前后电机座前后运动;

(7)、前后电机工作完成后,完后复位,第二上下驱动气缸带动上下电机座及上下电机向下运动,然后进行工作;

(8)、上下电机复位,当全部工作完成后,打开工件夹持装置,取出木质工件。

所述左右移动装置包括左右移动电机,左右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左右移动座下方设有左右移动导轨;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电机,前后移动电机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前后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前后移动座下方设有前后移动导轨,前后移动导轨设于左右移动座上;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上框架呈中空矩形结构,上框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板与上下电机座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前后电机平台导轨,前后电机平台导轨上设有前后电机座,前后电机座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前后电机座与前后伸缩气缸连接,前后伸缩气缸固定在电机平台上;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架,夹持底架两端设有夹持前后圆导轨,夹持底架后端固定设有若干个夹持部件,夹持前后圆导轨上设有夹持移动条,夹持移动条上设有若干个辅助夹持件,夹持部件与辅助夹持件相对应设置;夹持部件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气缸与夹持底架连接,压紧气缸与“L”形压紧块连接,“L”形压紧块下方设有横向固定杆;辅助夹持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夹持导轨,夹持导轨“L”形辅助块,“L”形辅助块外端设有压紧螺栓。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包括底座,底座后端设有两根横梁,两根横梁之间设有左右移动装置连接,左右移动与前后移动装置连接,前后移动装置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内电机平台,电机平台与上下圆导轨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与电机平台连接;上框架前端两侧设有上下导轨,上下电机座与上下导轨连接,上下电机座上设有若干个上下电机,第二上下驱动气缸与上下电机座连接,上框架前端设有工件夹持装置,控制器分别连接左右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电机、上下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第二上下驱动气缸及工件夹持装置连接,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使用方便、速度快、质量好、精度高及安全性好等特点。

2、本发明采用控制器来制作榫卯结构,能保证产品的精度,不同批次的之间产品的互换性,给榫卯结构的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同时,让操作人员远离工作设备,大大保护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3、本发明中的左右移动装置包括左右移动电机,左右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左右移动座下方设有左右移动导轨;结构简单,能够按照需要左右移动。

4、本发明中的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上框架呈中空矩形结构,上框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板与上下电机座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前后电机平台导轨,前后电机平台导轨上设有前后电机座,前后电机座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前后电机座与前后伸缩气缸连接,前后伸缩气缸固定在电机平台上;可以根据需要,多方位的进行调节,实现自动化加工,精度高。

5、本发明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架,夹持底架两端设有夹持前后圆导轨,夹持底架后端固定设有若干个夹持部件,夹持前后圆导轨上设有夹持移动条,夹持移动条上设有若干个辅助夹持件,夹持部件与辅助夹持件相对应设置;夹持牢固,保证使用效果,另外调节方式多变,适用范围广。

6、本发明加工方便、快捷,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精确度高,结构简单,而且本发明在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利用控制器对木头固定机构的运动控制,并控制加工钻组件,使木头加工完全实现自动化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

1底座2横梁3上框架4电机平台5上下圆导轨6前后电机7第一上下驱动气缸8上下导轨9上下电机座10上下电机11第二上下驱动气缸12左右移动电机13左右移动座14左右移动导轨15前后移动电机16前后移动座17前后移动导轨18上下移动连接板19前后电机平台导轨20前后电机座21前后伸缩气缸22夹持底架23夹持前后圆导轨24夹持部件25夹持移动条26辅助夹持件27木质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数控榫卯机,包括底座,底座后端设有两根横梁,两根横梁之间设有左右移动装置连接,左右移动与前后移动装置连接,前后移动装置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内电机平台,电机平台与上下圆导轨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与电机平台连接;上框架前端两侧设有上下导轨,上下电机座与上下导轨连接,上下电机座上设有若干个上下电机,第二上下驱动气缸与上下电机座连接,上框架前端设有工件夹持装置,控制器分别连接左右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电机、上下电机、第一上下驱动气缸、第二上下驱动气缸及工件夹持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左右移动装置包括左右移动电机,左右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左右移动座下方设有左右移动导轨;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电机,前后移动电机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前后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前后移动座下方设有前后移动导轨,前后移动导轨设于左右移动座上。

本实施例中的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上框架呈中空矩形结构,上框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板与上下电机座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前后电机平台导轨,前后电机平台导轨上设有前后电机座,前后电机座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前后电机座与前后伸缩气缸连接,前后伸缩气缸固定在电机平台上。

本实施例中的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架,夹持底架两端设有夹持前后圆导轨,夹持底架后端固定设有若干个夹持部件,夹持前后圆导轨上设有夹持移动条,夹持移动条上设有若干个辅助夹持件,夹持部件与辅助夹持件相对应设置;夹持部件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气缸与夹持底架连接,压紧气缸与“L”形压紧块连接,“L”形压紧块下方设有横向固定杆;辅助夹持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夹持导轨,夹持导轨“L”形辅助块,“L”形辅助块外端设有压紧螺栓。

上述的新型数控榫卯机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质工件固定在工件夹持装置上;

(2)、左右运动时,左右移动电机通过丝杆带动左右移动座移动,从而带动整个上框架移动;

(3)、前后运动时,前后移动电机通过丝杆带动前后移动座移动,从而带动整个上框架移动;

(4)、当前后左右移动到位后,上下电机座不动,电机平台开始运动;

(5)、前后电机上下运动时,第一驱动气缸带动电机平台上下运动;

(6)、前后电机前后运动时,前后伸缩气缸带动前后电机座前后运动;

(7)、前后电机工作完成后,完后复位,第二上下驱动气缸带动上下电机座及上下电机向下运动,然后进行工作;

(8)、上下电机复位,当全部工作完成后,打开工件夹持装置,取出木质工件。

本实施例中的左右移动装置包括左右移动电机,左右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左右移动座下方设有左右移动导轨;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电机,前后移动电机与左右移动座连接,前后移动电机通过丝杆与上框架连接,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前后移动座下方设有前后移动导轨,前后移动导轨设于左右移动座上;上框架设于前后移动座上,上框架呈中空矩形结构,上框架顶部设有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通过上下移动连接板与上下电机座连接;电机平台上设有前后电机平台导轨,前后电机平台导轨上设有前后电机座,前后电机座上设有若干前后电机,前后电机座与前后伸缩气缸连接,前后伸缩气缸固定在电机平台上;工件夹持装置包括夹持底架,夹持底架两端设有夹持前后圆导轨,夹持底架后端固定设有若干个夹持部件,夹持前后圆导轨上设有夹持移动条,夹持移动条上设有若干个辅助夹持件,夹持部件与辅助夹持件相对应设置;夹持部件包括压紧气缸,压紧气缸与夹持底架连接,压紧气缸与“L”形压紧块连接,“L”形压紧块下方设有横向固定杆;辅助夹持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夹持导轨,夹持导轨“L”形辅助块,“L”形辅助块外端设有压紧螺栓。

本实施例采用控制器来制作榫卯结构,能保证产品的精度,不同批次的之间产品的互换性,给榫卯结构的大批量生产打下基础,同时,让操作人员远离工作设备,大大保护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本实施例加工方便、快捷,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精确度高,结构简单,而且本发明在工作台上设有控制器,利用控制器对木头固定机构的运动控制,并控制加工钻组件,使木头加工完全实现自动化加工。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