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包括载药片芯和包裹所述载药片芯的包衣层,所述载药片芯由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药用载体制备而成,所述包衣层主要由乙基纤维素、玉米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甜菊苷、甘露醇制备而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具有很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生物粘附片位于胃和小肠内时,药物活性成分的释放度较低,降低了药物活性成分在胃内的降解的风险,提高其在胃和小肠内的稳定性,而到达结肠部位后,生物粘附片再开始释放药物活性成分,提高了生物粘附片的药用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36171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赛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894245.2

  • 发明设计人 李剑峰;周文;

    申请日2016-10-14

  • 分类号A61K9/38(20060101);A61K31/7032(20060101);A61K47/38(20060101);A61K47/26(20060101);A61K47/02(20060101);A61K47/32(20060101);A61K47/36(20060101);A61K47/28(20060101);A61K47/20(20060101);A61K47/12(20060101);A61K47/10(20060101);A61K47/04(20060101);A61P25/16(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玉松

  • 地址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吉大海滨南路47号光大国际贸易中心2楼西侧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28: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25

    授权

    授权

  • 2017-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38 申请日:2016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

背景技术

神经节苷脂是一族异构的含唾液酸的结构复杂的膜糖脂质,具有提高神经再生、促进神经修复的功能,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神经节苷脂中具有神经营养及中枢神经系统修复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重要一类,其在神经系统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正受到广泛重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分子由含有亲脂的神经酰胺部分和一个亲水的唾液酸寡糖基团两部分组成的两性分子,因此兼具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特性,可通过血脑屏障,集中嵌入损伤的神经细胞膜上,在神经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神经元的可塑性、突触的传递和对增加创伤后的神经细胞的树突生成并提高其存活率、参与不同神经的多种修复及诱导神经再生以及神经系统创伤后的功能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创伤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缺血或出血引起的血管性神经损伤都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所致的行为障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已经临床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神经源性疼痛、奥本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中枢神经系统外伤等多种神经疾病,其中对于治疗帕金森氏病效果显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当前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制剂基本为注射剂,存在药物运输成本高、易损毁、给药不方便、不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差、临床风险高等诸多问题,不及口服剂使用方便;但是由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在胃肠道内不稳定,极易分解,口服后在胃肠道微生物及水解酶的分解作用下迅速丧失药理作用,无法发挥疗效,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可以在胃肠道稳定存在并能有效发挥药理作用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口服制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口服制剂,如CN201410849184.9公布了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口服制剂,但该口服制剂在胃肠道中稳定性不佳,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包括重量份数比为30-40∶1的载药片芯和包裹所述载药片芯的包衣层,所述载药片芯由重量份数为3-8份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15-30份的药用载体制备而成,所述包衣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制备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可以在载药片芯的外层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在胃和小肠内不被分解而失去药物效用,而在结肠中释放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从而提高生物粘附片的药物利用效果。

进一步的,制备所述包衣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普鲁兰多糖2-5

二氧化钛0.5-2。

在包衣层中加入普鲁兰多糖和二氧化钛可以进一步提高生物粘附片的结肠靶向释药的效果。

进一步的,制备所述包衣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5

D-木糖1-2

硫代葡萄糖0.5-1。

在生物粘附片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木糖和硫代葡萄糖可以提高生物粘附片在结肠粘膜上的粘附效果,减少或改变其中一个成分,生物粘附片的结肠粘附效果变差。

进一步的,制备所述包衣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甲壳糖 2-3

胆酸钠 0.2-0.5。

在包衣层中加入甲壳糖和胆酸钠可显著提高生物粘附片的稳定性,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生物粘附片的稳定性下降。

进一步的,制备所述包衣层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卡波姆0.5-1

二硫代甘醇酸0.1-0.3

酒石酸钾钠0.1-0.3。

在包衣层中加入卡波姆、二硫代甘醇酸和酒石酸钾钠可以有效提高生物粘附片的硬度和脆碎度。

进一步的,所述药用载体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采用包括预凝胶淀粉、胶体二氧化硅、麦芽糖醇、八乙酰蔗糖和甘油磷酸钙的药用载体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一起制备的载药片芯可延长生物粘附片在结肠内的作用时间,延长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药用载体还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甘氨酸0.5-1.5

乙基麦芽酚0.2-0.5。

在药用载体中加入甘氨酸和乙基麦芽酚可进一步延长生物粘附片在结肠内的作用时间,延长生物粘附片的有效时长,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生物粘附片的作用时间变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药用载体混合均匀,加入适量35%乙醇溶液制备软材,再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20目筛整粒获得药物颗粒,将药物颗粒置于压片机中压片即可获得载药片芯;

S2.将乙基纤维素、玉米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甜菊苷和甘露醇加入2倍质量的85%的乙醇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制成包衣液;

S3.将载药片芯放入流化床包衣机中,采用包衣液包衣20-30min即可获得初制片,然后将初制片置于45℃烘箱中老化24-48h即可获得生物粘附片。

进一步的,所述流化床包衣机的包衣参数为:物料温度43-45℃,进风温度60-65℃,风机转速28-30Hz,雾化压力0.18-0.2mPa,预热时间5-10min。

本发明所提供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具有很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生物粘附片位于胃和小肠内时,药物活性成分的释放度较低,降低了药物活性成分在胃内的降解的风险,提高其在胃和小肠内的稳定性,而到达结肠部位后,生物粘附片再开始释放药物活性成分,提高了生物粘附片的药用效果;并且生物粘附片具有一定的粘膜粘附性,可延长药物活性成分在粘膜上的停留时间,增加药物在结肠局部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包括载药片芯和包裹所述载药片芯的包衣层,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载药片芯: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3g

药用载体15g

包衣层:

实施例2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包括载药片芯和包裹所述载药片芯的包衣层,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载药片芯: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8g

药用载体30g

包衣层:

所述生物粘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药用载体混合均匀,加入适量35%乙醇溶液制备软材,再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20目筛整粒获得药物颗粒,将药物颗粒置于压片机中压片即可获得载药片芯;

S2.将乙基纤维素、玉米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甜菊苷和甘露醇加入2倍质量的85%的乙醇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制成包衣液;

S3.将载药片芯放入流化床包衣机中,采用包衣液包衣20min即可获得初制片,然后将初制片置于45℃烘箱中老化24h即可获得生物粘附片。

实施例3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包括载药片芯和包裹所述载药片芯的包衣层,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载药片芯: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5g

药用载体20g

包衣层:

实施例4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5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所述生物粘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药用载体混合均匀,加入适量35%乙醇溶液制备软材,再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20目筛整粒获得药物颗粒,将药物颗粒置于压片机中压片即可获得载药片芯;

S2.将乙基纤维素、玉米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甜菊苷和甘露醇加入2倍质量的85%的乙醇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制成包衣液;

S3.将载药片芯放入流化床包衣机中,在流化床包衣机的包衣参数为:物料温度44℃,进风温度62℃,风机转速29Hz,雾化压力0.19mPa,预热时间8min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包衣液包衣25min即可获得初制片,然后将初制片置于45℃烘箱中老化36h即可获得生物粘附片。

实施例6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7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8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5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所述生物粘附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和药用载体混合均匀,加入适量35%乙醇溶液制备软材,再过14目筛制粒,干燥后过20目筛整粒获得药物颗粒,将药物颗粒置于压片机中压片即可获得载药片芯;

S2.将乙基纤维素、玉米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甜菊苷和甘露醇加入2倍质量的85%的乙醇水溶液中混合均匀,制成包衣液;

S3.将载药片芯放入流化床包衣机中,在所述流化床包衣机的包衣参数为:物料温度45℃,进风温度65℃,风机转速30Hz,雾化压力0.2mPa,预热时间10min的工艺条件下采用包衣液包衣30min即可获得初制片,然后将初制片置于45℃烘箱中老化48h即可获得生物粘附片。

实施例9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0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1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8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2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3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4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5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6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7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4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8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19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6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20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7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实施例21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8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1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包括载药片芯和包裹所述载药片芯的包衣层,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载药片芯: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5g

药用载体 20g

包衣层:

对照例2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包括载药片芯和包裹所述载药片芯的包衣层,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载药片芯: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5g

药用载体 20g

包衣层:

对照例3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4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5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6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7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8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9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10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所需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11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12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13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8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对照例14

一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结肠靶向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18不同的是,制备100片该生物粘附片所需药用载体各组分的重量如下:

结肠靶向释药效果评价

分别测试实施例3、实施例6、对照例1-4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和CN201410849184.9提供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口服制剂在胃液、小肠液和结肠液中的释放性能,结果见表1。

表1累积释放量(%)测试结果

组别胃液(2h)小肠液(6h)结肠液(6h)实施例35.29.485.3实施例62.43.394.1对照例158.325.915.3对照例272.918.58.5对照例35.09.185.8对照例44.68.387.1CN20091021727885.17.77.2

由上述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在胃液和小肠液中释放较少,基本集中在结肠液中释放,其结肠靶向释药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例1和对照例2提供的生物粘附片以及CN201410849184.9提供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口服制剂,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的包衣层可以在载药片芯的外层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在胃和小肠内不被分解而失去药物效用,而在结肠中持续释放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从而提高生物粘附片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生物粘附片与实施例3、对照例3、对照例4的生物粘附片相比,其在胃液和小肠液中释放量更少,说明在包衣层中加入普鲁兰多糖和二氧化钛可以进一步提高生物粘附片的结肠靶向释药的效果。

体外生物粘附性效果评价

选取12只健康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体重140-160g,试验前适应性喂养一周,喂养环境温度为24±1℃,湿度为55±5%,然后将全部大鼠禁食、禁水24h后处死,取结肠,以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结肠内壁,然后将结肠粘膜均打开平铺于载玻片上,将12只大鼠的结肠粘膜随机均匀分为4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比试验1-3组,试验组的大鼠结肠粘膜表面分别均匀撒上500mg实施例9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粉末,对照1组的大鼠结肠粘膜表面分别均匀撒上500mg实施例3的生物粘附片粉末,对照2组的大鼠结肠粘膜表面分别均匀撒上500mg对照例5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粉末,对照3组的大鼠结肠粘膜表面分别均匀撒上500mg对照例6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粉末,然后将全部大鼠结肠粘膜均置于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密闭容器中,保湿20mi n,取出载玻片并将其固定于呈45°斜角放置的冲洗槽上,用磷酸盐缓冲液(含0.56%磷酸氢二钾,0.04%磷酸二氢钾,pH7.8-8.0)作为冲洗液,调节蠕动泵流速,以0.1mL/s的流速冲洗5min,收集冲洗液(共30ml),烘干称重后计算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表2所示。

生物粘附片的结肠粘膜粘附力以粘附百分率表示,结肠粘附百分率越大表示粘附力越大,

结肠粘附百分率(%)=[M-(G-G0-m)]/M×100%

其中:M-加入的生物粘附片粉末的重量,G0-空烧杯重量,G-烧杯与烘干后残渣总重量;m-磷酸盐缓冲液所含固体物质的总重量

表2体外生物粘附力测试结果

组别试验组对比试验1组对比试验2组对比试验3组平均结肠粘附百分率(%)95.180.382.985.0

由上述结果可知,实施例9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的体外生物粘附力明显大于实施例3、对照例5和对照例6提供的生物粘附片,说明在生物粘附片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木糖和硫代葡萄糖可以提高生物粘附片在结肠中粘附效果,减少或改变其中一个成分,生物粘附片的结肠粘附效果变差。

生物粘附片稳定性评价

1.加速试验

取实施例3、实施例12、对照例7和对照例8的生物粘附片,均在温度40℃±2℃下,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检测生物粘附片的性状、色泽、气味、主成分含量(标示量%)和水分,结果发现,实施例12的生物粘附片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实施例3、对照例7和对照例8的生物粘附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含量增高和颜色变深现象。

2.长期试验

取实施例3、实施例12、对照例7和对照例8的生物粘附片,均在温度25℃±2℃下,相对湿度为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在试验期间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检测生物粘附片的性状、色泽、主成分含量(标示量%)和水分,结果发现,实施例12的生物粘附片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而实施例3、对照例7和对照例8的生物粘附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含量增高和颜色变深现象。

从上述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的结果可知,在生物粘附片中加入甲壳糖和胆酸钠可显著提高生物粘附片的稳定性,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生物粘附片的稳定性下降。

生物粘附片脆碎度评价

根据中国药典中的规定,分别测定实施例3、实施例15、对照例9和对照例10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的脆碎度,结果见表3。

表3生物粘附片脆碎度评价

组别减失重量(%)外观实施例150.15无碎片、断裂实施例31.8有少许碎片和断裂对照例91.5有少许碎片和断裂对照例101.1稍微有点碎片

由上述结果可知,在生物粘附片中加入卡波姆、二硫代甘醇酸和酒石酸钾钠可以有效提高生物粘附片的硬度和脆碎度。

生物粘附片体外释放度评价

分别取本发明实施例3、实施例18、实施例21和对照例11-14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其中实施例3提供的生物粘附片的载药片芯中的药用载体采用重量分数比为2∶1的预凝胶淀粉和微晶纤维素),置药物溶出仪中,于1h、2h、4h、8h、12h、18h、24h分别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粘附片溶出百分率,并计算生物粘附片的累积释放百分率,结果见表4。

表4生物粘附片的累积释放百分率(%)试验结果

组别0h1h2h4h8h12h18h24h实施例30527595100------实施例1803658758694100--实施例21020354961758797对照例110497091100------对照例12040668799100----对照例1303454748392100--对照例1403250677990100--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8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可以持续在18h内缓慢释放,而实施例3和对照例11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在8h内就完全释放,对照例12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在12h内也完全释放,说明采用包括预凝胶淀粉、胶体二氧化硅、麦芽糖醇、八乙酰蔗糖和甘油磷酸钙的药用载体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一起制备的载药片芯可延长生物粘附片在结肠内的作用时间,延长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21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可以持续缓慢释放超过24h,而实施例18、对照例13和对照例14提供的生物粘附片在18h内就完全释放完毕,说明在载药片芯的药用载体中加入甘氨酸和乙基麦芽酚可进一步延长生物粘附片在结肠内的作用时间,延长生物粘附片的有效时长,减少其中一个成分,或变化其中一个成分,生物粘附片的作用时间变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