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圆筒型海工平台

圆筒型海工平台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圆筒型海工平台,包括主船体以及位于主船体上方的顶层甲板,主船体内设有机舱和娱乐区,顶层甲板上方设置有生活区,生活区上方设有办公室和驾驶舱,主船体侧壁向远离主船体方向延伸设置有悬臂构件,悬臂构件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向上设置;主船体圆周外壳上安装有应急拖带装置,主船体底面安装有多个推进器。本发明提供的圆筒型海工平台,一方面通过改变主船体的形状使其外侧壁为圆环柱形,且外侧壁的顶面向上设置,避免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中垂和中拱弯曲载荷大进而导致船体容易受到疲劳破坏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在该圆筒型海工平台上设置生活平台,能够实现几百人在海上的生活,保证了在该海工平台上居住的舒适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3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3B35/44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93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9-03-15

    授权

    授权

  • 2017-02-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B35/44 申请日:2016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海工平台领域,具体涉及圆筒型海工平台。

背景技术

第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快速提升,对陆地的资源有着较大的损耗,部分陆地资源已经急剧减少甚至枯竭。而海洋占有地球表面积的71%,其拥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来满足日益增加的生活资源的需求。例如随着陆地油气资源的大量损耗,以及人们生活对油气资源的日益增加,迫使人类对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化,油气勘探开发从陆地转入海洋。海洋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油气资源的采集地点往往距离陆地较远,且不能经常往返海上作业点及陆地,所以在海上需要建造可以为工作人员提高生活休息的场所,来保证可持续作业。

目前,有部分公司设计制造圆筒型海上生活平台,其具有抗巨大风浪能力,结构稳定性较好,能在恶劣的海况下进行作业等优点,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与一般半浅型船舶相比,采用圆筒型设计会导致容量空间较小,难以满足数百人的居住空间的需求以及如海工吊、救生艇等设备的安放空间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圆筒型海工平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型海工平台,包括主船体以及位于主船体上方的顶层甲板,所述主船体内设有机舱和娱乐区,所述顶层甲板上方设置有生活区,所述生活区上方设有办公室和驾驶舱,

所述主船体侧壁向远离所述主船体方向延伸设置有悬臂构件,所述悬臂构件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向上设置;

所述主船体圆周外壳上安装有应急拖带装置,所述主船体底面安装有多个推进器。

本发明提供的圆筒型海工平台,一方面通过改变主船体的形状使其外侧壁为圆环柱形,且外侧壁的顶面向上设置,避免了传统的半浅型船舶的中垂和中拱弯曲载荷大进而导致船体容易受到疲劳破坏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在该圆筒型海工平台上设置生活平台,能够实现几百人在海上的生活,保证了在该海工平台上居住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圆筒型海工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顶层甲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活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悬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曳眼板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拖曳眼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圆筒型海工平台,包括主船体1以及位于主船体1上方的顶层甲板2,主船体1内设有机舱和娱乐区,顶层甲板2上方设置有生活区3,生活区上3方设有办公室和驾驶舱,

主船体1侧壁向远离主船体方向延伸设置有悬臂构件4,悬臂构件4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向上设置;

主船体4圆周外壳上安装有应急拖带装置,主船体4底面安装有多个推进器5。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圆筒型海工平台在主船体上设置生活区,使得该海工平台上能够满足上百人生活的条件,同时满足其他平台之间的人员往返生活要求,减少平台甲板空间的占用,将悬臂构件布置伸出主船体,还能增加与其他平台之间的安全距离,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生活区上还设置办公室和驾驶舱,将机舱和娱乐区设置在主船体内,设置在主船体内的机舱为半圆形,娱乐区也为半圆形与机舱对应设置,便于工作的同时有效利用空间。

进一步的,主船体包括圆形外侧壁,外侧壁的顶部焊接有支撑台,支撑台包括沿周向封闭设置的支撑侧壁,支撑侧壁沿外侧壁的顶部向外悬伸设置,顶层甲板覆盖于支撑台的顶面并与支撑台焊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筒型海工平台中主船体的直径可达60多米,支撑台的高度可达15米,支撑台的顶面直径可达70多米,而主船体顶面的直径仅为60米,实现扩大了顶层甲板顶面的面积,同时也增加了支撑台中支撑侧壁形成的内部空间,可增加10t/m2的空间,显著地提高了圆筒型浮式生活平台可使用的空间容量。

其中在支撑台内部设有层甲板,有利于空间的使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具体地,在高度可达15米的支撑台内设有2层甲板,形成3层空间,第一层空间:顶层甲板距离第一个层甲板之间的高度可为4米左右,第二层空间:2层甲板之间的高度可为4米左右,第三层空间:主船体的顶面距离第二个层甲板之间的高度为7米左右,主要可避免主船体中噪音、潮湿空气进入作业人员的生活区。每个层甲板与外侧壁焊接之间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外侧壁内设有内侧壁,内侧壁沿周向为封闭结构,内侧壁通过连接组件与外侧壁焊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主船体内部还设有圆形内侧壁,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通过加强筋及连接板焊接固定在一起,增加了外侧壁的抗冲击性能。此外,内侧壁的顶部与最低面的层甲板底面焊接,顶层甲板又与支撑台焊接,进一步增强了主船体与支撑台、顶层甲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顶层甲板为矩形,顶层甲板的四个角均设有缺角。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顶层甲板2为矩形,进一步优选为方形便于保持结构的稳定及平衡。附图2中虚线表示支撑侧壁的顶面。顶层甲板设有4个缺角21,分别位于方形的4个角处,这里的缺角也可为倒圆角。设置缺角,使其美观,同时也利于生活平台上其他设备的安放设计,例如救生艇等。

进一步的,生活区3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多栋楼31,多栋楼31之间通过连廊32相连接,每栋楼中间沿平行方向设有过道33,过道33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房间,连廊设置在多栋楼中间位置。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生活区结构示意图,通过将生活区平行间隔设置,使得生活区内的每个房间都能自然采光,能够容纳好几百人生活的同时保证了在生活区内居住的舒适性;其中多栋楼平行设置,中间间隔2米左右,每栋楼沿平行方向两侧设置有房间,保证了每个房间都能够接收到自然光,多栋楼之间通过连廊相互连接,将其他设施例如空调机间、电缆井等设置在中间连廊处,节约了空间并且不破坏生活区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悬臂构件4包括悬臂壳体41,悬臂壳体41上设有定位于船体侧壁上的开口,壳体内部还设有与悬臂壳体41内侧面焊接的增强组件,部分增强组件通过开口与船体侧壁焊接。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悬臂结构示意图,其中悬臂壳体上设有定位在船体侧壁上的开口,壳体内部设有与悬臂壳体内侧面焊接的增强组件,且部分增强组件从内部延穿出开口并与船体侧壁焊接,从而增加悬臂壳体的结构强度与结构稳定性,防止结构变形。同时悬臂壳体内为空腔结构且设有开口,显著地降低了自身重量,不仅降低制造成本,还降低了对船体平衡性的影响。

进一步的,悬臂壳体包括上下设置的顶板42与底板43以及分别连接顶板42、底板43的侧板44,顶板42、底板43和侧板44形成设有开口的半封闭结构。将其设计为类似箱形的框架式结构,不仅降低设计制造和安装的难度,同时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的,侧板44为U形结构,侧板的开口朝向船体侧壁,顶板与底板远离外侧壁的一端为半圆形,且与侧板配合焊接,连接柱45穿过顶板与底板焊接。

其中通过将连接柱插接在悬臂壳体内,且分别与顶板、底板焊接,顶板与底板相互平行设置,连接柱穿过顶板与底板焊接,进一步增强了悬臂壳体对连接柱的支撑固定能力。

进一步的,应急拖带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拖曳眼板6,拖曳眼板上设有通孔,通过通孔连接有卸扣,卸扣连接至拖绳。

如图5、所示为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拖带装置结构示意图,将应急拖带装置安装在主船体外壳上,节省了主船体上层的空间同时也便于拖曳工作的进行和拖曳装置的收纳。

至少两个拖曳眼板6焊接在圆筒型海工平台主体外壳上,且在圆周上间隔分布,图5中示例安装有五个拖曳眼板,靠近的拖曳眼板之间间隔角度为60°,且设置其中两个靠近的作为常用拖曳眼板,其他为紧急情况下使用。

如图6所示为拖曳眼板具体结构示意图,拖曳眼板上的横板61与第一加强板62卡接,并且横板前端的通孔用来连接卸扣,通过卸扣连接至拖绳;为了保证拖曳眼板的强度,在横板上下表面分别连接多块加强板63、64,并且加强板连接在横板的不同位置上,从各个角度实现对拖曳眼板强度的增加,并且拖曳眼板为全焊头结构,进一步增加拖曳眼板的强度;在圆筒型海工平台顶层甲板上设存储箱用来存储拖绳,只需要占用顶层甲板较小的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筒型海工平台在主船体上设置生活区,使得该海工平台上能够满足上百人生活的条件,同时满足其他平台之间的人员往返生活要求,减少平台甲板空间的占用,将悬臂构件布置伸出主船体,还能增加与其他平台之间的安全距离,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