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对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模板预拱度调整施工方法

对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模板预拱度调整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预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模板预拱度调整施工方法。解决了调整模板预拱度的问题,具体步骤如下:1.预埋钢板安装;2.模板地脚螺栓安装;3.模板安装施工放线;4.模板平面位置调整;5.模板高度初调;6.模板高度精调;7.模板预拱度检测评估。本发明工艺过程控制中,模板设置预拱度对预埋套管处承轨台垂向位置偏差及单侧承轨面中央翘曲量影响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对每个已安装完成的模板需要设置预拱度,并对生产出来的板检测验证,及时调整模板预拱度,以此保证轨道板平面度质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12

    授权

    授权

  • 2017-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8B23/04 申请日:2016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预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模板预拱度调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最新研制出的全新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结构体系,CRTSⅢ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厂化生产,现场铺设。

由于正常轨道板模板调平情况下,预制的轨道板预埋套管处承轨台垂向位置偏差及单侧承轨面中央翘曲量很容易超过技术规范要求。为了保证轨道板预埋套管处承轨台垂向位置偏差在±0.5mm范围内,同时保证单侧承轨面中央翘曲量≤1mm,模板要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对模板设0.4mm~0.8mm预拱度,更有利于控制轨道板平面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调整模板预拱度的问题,提供一种对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模板预拱度调整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对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模板预拱度调整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预埋钢板安装:用全站仪对设置在张拉台座内的预埋钢板位置施工放线,拉十字,标识每块钢板位置;在预埋钢板上画上十字线,将预埋钢板上的十字线与施工放样的十字线对齐;用电子水准仪控制每块钢板的高度,使模板基础预埋钢板满足高差在±10mm以内,同一块钢板平整度偏差在±2mm以内。

2)模板地脚螺栓安装:通过调节螺母确保螺栓露出长度一致,以保证每块模板的支腿高度一致,上下调节螺帽均采用双螺帽。

3)模板安装施工放线:根据张拉台座四周已有的张拉孔眼中心找出模板纵向及横向的中心线,确定模板的平面位置;根据张拉台座四周已有张拉孔眼的高程平均值,并以此平均值作为基准,计算出模板底板高程;利用电子水准仪将模板底板高程引到张拉台座外作为后视点,以备模板精调时使用;施工中过程中注意做好后视点、纵横向中心点的保护,并编号,以备随时使用。

4)模板平面位置调整:利用桁车将模板起吊到张拉台座内,依据预埋钢板位置将模板放到张拉台座大致位置,利用四周纵横向中心点及棉线拉出模板纵、横向中心线,利用尺子与桁车初调整模板纵横向位置,利用千斤顶与棉线精调整,将模板纵、横向中心线与棉线对齐,模板纵、横向对齐偏差在±1mm以内。

5)模板高度初调:利用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瓦尺,将铟瓦尺立在模板支腿正上方对应底板位置处,测量读数计算,然后使用千斤顶配合调节模板的地脚螺栓,将模板底板高程调整到设计位置的±1mm以内;再次对模板高度与模板平面位置复核调整,通过模板平面位置和高程来回不断调整,直到模板高程与平面位置偏差均控制在±1mm以内时初调合格。

6)模板高度精调:初调完成后,将模板地脚螺栓与对应下方的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待整个模板焊缝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时,进行模板高度精调,精调时,利用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瓦尺,测量在模板支腿正上方对应底板位置处的点高程并计算与设计位置偏差,先调模板中间的四个支腿地脚螺栓,将模板中部底板上调高于设计位置0.2mm~0.4mm并拧紧,再调节外侧的四个支腿地脚螺栓,使外模板侧底板低于设计位置0.2mm~0.4mm并拧紧,反复测量调试,在每个模板支腿处安装一个百分表,通过掌握每个百分表的变化规律,有目的的调节地脚螺栓。

7)模板预拱度检测评估:整个模板精调完成后,对模板预拱度进行检测整体评估,最终达到0.4mm~0.8mm预拱度,同一块模板中间四个支腿高程偏差≤0.2mm,外侧四个支腿高程偏差≤0.2mm,同一个台座内模板中间四个支腿高程偏差≤1mm,外侧四个支腿高程偏差≤1mm;对不合格的点进行调整,调整完使用全站仪及其配套工装再次对所有承轨槽平面度进行全面测量,直至评估合格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过程控制中,模板设置预拱度对预埋套管处承轨台垂向位置偏差及单侧承轨面中央翘曲量影响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对每个已安装完成的模板需要设置预拱度,并对生产出来的板检测验证,及时调整模板预拱度,以此保证轨道板平面度质量。特别是模板预拱度日常检测调整尤为重要。

附图说明

图1模板正视图;

图中A1[A2]、B1[B2]、C1[C2]、D1[D2]为模板支腿;

图2模板俯视图;

图中测量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为预拱度调整时测量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对CRTSⅢ型双向先张法预应力轨道板模板预拱度调整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预埋钢板安装:用全站仪对预埋钢板位置施工放线,拉十字,标识每块钢板位置;在预埋钢板上画上十字线,将预埋钢板上的十字线与施工放样的十字线对齐;用电子水准仪控制每块钢板的高度,使模板基础预埋钢板满足高差在±10mm以内,同一块钢板平整度偏差在±2mm以内。

2.模板地脚螺栓安装:通过调节螺母确保螺栓露出长度一致,以保证每块模板8个支腿高度基本一致;为了避免模板振动过程中螺栓出现松动,影响轨道板平面度,上下调节螺帽均采用双螺帽。

3.模板安装施工放线:根据张拉台座四周已有的张拉孔眼中心找出模板纵向及横向中心线,确定模板的平面位置;根据张拉台座四周已有张拉孔眼的高程平均值,并以此平均值作为基准,计算出模板底板高程;利用电子水准仪将模板底板高程引到张拉台座外作为后视点,以备模板精调时使用;施工中过程中注意做好后视点、纵横向中心点的保护,并编号,以备随时使用。

4.模板平面位置调整:利用桁车将模板起吊到台座内,依据预埋钢板位置将模板放到台座大致位置。利用四周纵横向中心点及棉线拉出模板纵横向中心线,利用尺子与桁车初调整模板纵横向位置,利用千斤顶与棉线精调整,将模板纵、横向中心线与棉线对齐,模板纵、横向对齐偏差在±1mm以内。

5.模板高度初调:利用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瓦尺,将铟瓦尺立在模板支腿正上方对应底板位置处,测量读数计算,然后使用千斤顶配合调节模板8个地脚螺栓,将模板底板高程调整到设计位置的±1mm以内;由于对模板高度调整与模板的平面位置调整会相互产生影响,需要再次对模板高度与模板平面位置复核调整,通过模板平面位置和高程来回不断调整,直到模板高程与平面位置偏差均控制在±1mm以内时初调合格。

6.模板高度精调:初调完成后,将地脚螺栓与对应下方的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待整个模板焊缝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时,方可进行模板高度精调。精调时,利用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铟瓦尺,测量在模板支腿正上方对应底板位置处8个点高程并计算与设计位置偏差。先调模板中间的四个支腿地脚螺栓,将模板中部底板上调高于设计位置0.2mm~0.4mm并拧紧,再调节外侧的四个支腿地脚螺栓,使外模板侧底板低于设计位置0.2mm~0.4mm并拧紧,因模板有整体刚性,支腿为柔性支座,调节单个支腿时对相邻支腿的高程影响较大,所以需要反复测量调试,为了实时掌握在调地脚螺栓时8个支腿的变化情况,在每个模板支腿处安装一个百分表,通过掌握8个百分表的变化规律,有目的的调节地脚螺栓,提高工作效率。

7.模板预拱度检测评估:整个模板精调完成后,对模板预拱度进行检测整体评估,最终达到0.4mm~0.8mm预拱度,同一块模板中间四个支腿高程偏差≤0.2mm,外侧四个支腿高程偏差≤0.2mm,同一个台座内模板中间四个支腿高程偏差≤1mm,外侧四个支腿高程偏差≤1mm。对对不合格的点进行调整,调整完使用全站仪及其配套工装再次对所有承轨槽平面度进行全面测量,直至评估合格为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