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及控制系统

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及控制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中,按控制系统主要由上升按扭、下降按钮、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光电传感器构成。本发明采用第一继电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电磁阀的通断情况,从而控制托盘上升或下降。在托盘下降的过程中,位于托盘上的育秧盘直接被放置在输盘机构上。本发明通过对托盘进行自动控制,可减少抛秧机上的人员配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本发明通过简单元件进行组合,达到控制抛栽机自动续盘装置进行工作的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反应灵敏,廉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89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623590.2

  • 申请日2016-07-29

  • 分类号A01C11/00;

  • 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梁睦宇

  •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07: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8

    授权

    授权

  • 2017-0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C11/00 申请日:2016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秧机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抛栽机是人工续盘,就是说:除了驾驶员外,要专门配输盘手,负责把即将抛完的秧盘续上另一盘,从而保证连续抛秧。人工续盘劳动强度高,容易造成喂入不连续,导致漏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人手,降低了人均工效。秧盘的物流过程如下:原来抛秧机上有固定储秧托架,抛秧机工作前,储秧托架上装满带钵土苗的塑料软盘。抛秧机每抛完一盘,续盘手要续上一盘,保证连续抛栽;当储秧托架空了以后,抛秧机要停机,由人工到地边搬运秧盘,把储秧托架重新装满,抛秧机继续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可自动续盘的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的控制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多个托盘均位于初始位置时,操作人员在多个托盘及输盘机构上均放置一育秧盘;

2)操作人员按下下降按钮,当光电传感器检查到位于输盘机构的育秧盘下滑到下续机构时,第一继电器工作,则控制第一电磁阀通电进行工作,托盘向下运动;位于最下方的托盘穿过输盘机构时,位于最下方的托盘上的育秧盘被放置于输盘机构;

3)光电传感器重新检测到输盘机构上重新有育秧盘时,第一继电器再次工作,使第一电磁阀断电停止动力输出;且第二继电器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通电工作,从而托盘停止运动;

4)而当光电传感器再次检查到位于输盘机构的育秧盘下滑到下续机构时,第一继电器工作,则控制第一电磁阀通电进行工作,托盘向下运动;则自下往上起第二个托盘穿过输盘机构时,位于第二个托盘上的育秧盘被放置于输盘机构;

5)光电传感器再次检测到输盘机构上重新有育秧盘时,第一继电器再次工作,使第一电磁阀断电停止动力输出;且第二继电器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通电工作,从而托盘停止运动;

6)以此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到全部的托盘穿过输盘机构后,操作人员按下上升按扭,则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工作,改变动力源的输出方向,令所有的托盘上升回复至初始位置。

优选的,所述续盘装置的导杆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在步骤6)中,当全部的托盘穿过输盘机构继续下降时,触发下限位开关,此时第一继电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工作,以停止动力输出,同时第二继电器控制控制第二电磁阀工作,使制动机构工作,以令托盘停止下降;接着操作人员按下上升按钮,则第一继电器再次控制第一电磁阀工作,改变动力源的输出方向,令所有的托盘上升,从而触发上限位开关,使所有的托盘回复至初始位置。

一种实现上述的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上升按扭、下降按钮、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光电传感器,所述上升按扭和下降按扭均与第一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续盘装置的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通过第二电磁阀与续盘装置的制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还均与光电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磁阀为两位两通电磁阀。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采用上升按钮、下降按钮、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光电传感器等,从而可自动控制续盘装置中托盘的上升或下降,使托盘在下降的过程中,托盘上的育秧盘可自动放置于输盘机构,以实现自动续盘的效果,这提高了抛秧机的工作效率,而且保证抛秧机工作时的安全可靠性。同时,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元件进行组合,这制造成本低,反应灵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抛秧机续盘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抛秧机续盘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续盘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续盘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为托盘,2为输盘机构,3为下降按钮,4为光电传感器,5为第一继电器,6为第一电磁阀,7为第二继电器,8为第二电磁阀,9为上升按扭,10为固定架,11为滑台,12为导杆,13为升降机构,14为上限位开关,15为下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当多个托盘1均位于初始位置时,操作人员在多个托盘1及输盘机构2上均放置一育秧盘;

2)操作人员按下下降按钮3,当光电传感器4检查到位于输盘机构2的育秧盘下滑到下续机构时,第一继电器5工作,则控制第一电磁阀6通电进行工作,托盘1向下运动;位于最下方的托盘1穿过输盘机构2时,位于最下方的托盘1上的育秧盘被放置于输盘机构2;

3)光电传感器4重新检测到输盘机构2上重新有育秧盘时,第一继电器5再次工作,使第一电磁阀6断电停止动力输出;且第二继电器7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8通电工作,从而托盘1停止运动;

4)而当光电传感器4再次检查到位于输盘机构2的育秧盘下滑到下续机构时,第一继电器5工作,则控制第一电磁阀6通电进行工作,托盘1向下运动;则自下往上起第二个托盘1穿过输盘机构2时,位于第二个托盘1上的育秧盘被放置于输盘机构2;

5)光电传感器4再次检测到输盘机构2上重新有育秧盘时,第一继电器5再次工作,使第一电磁阀6断电停止动力输出;且第二继电器7工作,控制第二电磁阀8通电工作,从而托盘1停止运动;

6)以此重复步骤4)和步骤5),直到全部的托盘1穿过输盘机构2后,操作人员按下上升按扭9,则第一继电器5控制第一电磁阀6工作,改变动力源的输出方向,令所有的托盘1上升回复至初始位置。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中续盘装置主要由固定架10、输盘机构2、滑台11、导杆12、升降机构13和多个托盘1,其中,所述输盘机构2倾斜安装于固定架10,所述滑台11套接于导杆12,且所述滑台11与升降机构13连接,多个所述托盘1自下沿上呈一排安装于滑台11;当托盘1位于初始位置时,多个托盘1均位于输盘机构2的上方。其中,动力源与升降机构13连接,升降机构13中具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传动链。动力源驱动主动链轮转动,从而通过传动链下动滑台11上升或下降。而安装在滑台11的托盘1随同滑台11上升或下降,以实现续盘作业。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继电器5控制第一电磁阀6的通断情况,以改变动力源的动力输出方向,从而使主动链轮实现正反转,令托盘1上升或下降。

所述续盘装置的导杆12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开关14和下限位开关15;在步骤6)中,当全部的托盘1穿过输盘机构2继续下降时,触发下限位开关15,此时第一继电器5控制第一电磁阀6工作,以停止动力输出,同时第二继电器7控制控制第二电磁阀8工作,使制动机构工作,以令托盘1停止下降;接着操作人员按下上升按钮9,则第一继电器5再次控制第一电磁阀6工作,改变动力源的输出方向,令所有的托盘1上升,从而触发上限位开关9,使所有的托盘1回复至初始位置。

一种实现上述的基于抛秧机自动续盘装置的控制续盘方法的控制系统,包括上升按扭9、下降按钮3、第一继电器5、第二继电器7、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8和光电传感器4,所述上升按扭9和下降按扭3均与第一继电器5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5通过第一电磁阀6与续盘装置的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7通过第二电磁阀8与续盘装置的制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5和第二继电器7还均与光电传感器4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6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8为两位两通电磁阀。而第二继电器7为延时继电器。其中,制动机构主要由刹车圆盘和刹车钳组成,刹车圆盘与升降机构的主动链轮共轴,当第二电磁阀通电时,驱动刹车钳夹紧刹车圆盘,从而制止主动链轮转动,以实现制动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