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消色装置、记录介质的再利用管理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消色装置、记录介质的再利用管理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消色装置、记录介质的再利用管理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抑制对底色是白色以外的记录介质消色时发生误检测。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具有:读取部,读取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消色部,对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消色;输送部,将记录介质从读取部输送到消色部后再次输送到读取部;底色信息取得部,在消色部进行的消色之前,取得记录介质的底色信息;以及控制部,将通过底色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消色前的记录介质的底色与通过读取部读取的消色后的图像进行比较,并执行基于该比较结果的处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1044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363339.2

  • 发明设计人 松本一男;

    申请日2015-06-26

  • 分类号H04N1/60;H04N1/23;

  •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田喜庆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04: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02

    授权

    授权

  • 2017-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1/60 申请日:201506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2-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方式涉及消色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再利用管理控制技术,特别涉及对白色以外的记录介质的印刷图像进行消色时的再利用管理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用消色色调剂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介质(纸张),为了再利用而通过消色装置消去图像。消色装置将纸张输送到消色部并执行色调剂的消色处理后,判断是否完成消色,将消色到规定标准的纸张排出到再利用托盘,从而维持、管理记录介质的质量。在消色装置中,通过在消色动作后再次用扫描仪读入纸张的图像进行有无该消色完成的判断,一般而言大多是处理底色是白色的纸张。因此,在对底色是白色以外的纸张用消色装置消色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缺点(问题点):尽管消色色调剂已经充分消去,但仍然检测到底色,误判为消色未完成,本来能再利用的纸张未排出到再利用托盘,或将这种消色的结果记录、保存为保管用或者历史数据。

存在公开这样的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其利用有无图像检测部判别纸张的颜色是否是白色并分别存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将想要再利用的白色以外的记录介质、例如白色以外的底色的无尘纸等,误判为不能消色而不能再利用。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对底色为白色以外的记录介质进行消色时产生误检测并提供给再利用的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具有:读取部,读取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消色部,对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进行消色;输送部,将所述记录介质从所述读取部输送到所述消色部后再次输送到所述读取部;底色信息取得部,在所述消色部进行的消色之前取得记录介质的底色信息;以及控制部,比较通过所述底色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消色前的记录介质的底色与在通过所述读取部读取的消色后的图像,并执行基于该比较结果的处理。

实施方式的记录介质的再利用管理方法,该再利用管理方法使用消色装置,所述消色装置具有读取记录介质上的图像的读取部、对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消色的消色部、以及将记录介质从所述读取部输送至所述消色部后再次输送至所述读取部的输送部,所述再利用管理方法在记录介质上配置该记录介质的底色的识别信息,将通过所述读取部读取的、消色前的记录介质的底色与消色后的图像进行比较,并执行基于该比较的结果的处理。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上述的消色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各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各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的各区域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的动作流程图。

图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选择底色信息的设定模式的画面的图。

图6是设定第二实施方式的底色的画面的一个例子。

图7是设定底色的画面的另一个例子。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例的图。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纸张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底色识别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底色判定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具有:读取部,读取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上的图像;消色部,对纸张上的图像进行消色;输送部,将纸张从读取部输送到消色部后再次输送到读取部;底色信息取得部,在消色部进行的消色之前取得纸张的底色信息;以及控制部,比较通过底色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消色前的纸张的底色和通过读取部读取的消色后的图像,执行基于该比较结果的处理。

这里,作为取得底色信息的取得部底色信息的结构,大致分为:

(1)从消色处理前通过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取得纸张的底色信息的结构,

(2)在执行消色时用户设定纸张的底色,取得该设定的底色信息的结构。

(2)的结构适合设置在消色装置的纸张的底色全部相同的情况等。

而且,上述(1)的结构例如可以列举出:

(1-1)根据通过读取部读取的图像判别纸张的空白区域的底色并取得底色信息的结构,

(1-2)在记录介质上配置该介质的底色的识别信息,通过读取上述识别信息取得底色信息的结构。

以下,参照附图分别在第一实施方式详细说明(1-1)的结构,在第二实施方式详细说明(2)的结构,在第三实施方式详细说明(1-2)的结构,第四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具备所有这些的结构。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消色装置的结构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可以对形成有各种图像(印刷信息)的纸张(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消色,可以实现纸张的再利用。消色装置100具有供纸部10、第一输送路径11、第二输送路径12、第一读取部13A、第二读取部13B、消色部15、输送辊16、路径变更部(切换部)17、第一排纸部19、第二排纸部20。

为了对要再利用的纸张P的图像消色,供纸部10向消色装置100的内部供纸。供纸部10具有供纸托盘22及拾取辊18。供纸托盘22搭载纸张P。拾取辊18从供纸托盘10逐张取出纸张P并送出到第一输送路径11。

第一输送路径11、第二输送路径12具有多个输送辊16,输送辊16由驱动辊和从动辊对构成。第一输送路径11具有一对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具有二维CCD扫描仪。第一读取部13A读取从供纸部10输送而来的纸张P的单面,第二读取部13B读取第一读取部13A的读取面的相反侧的面。由第一读取部13A 及第二读取部13B读取的图像保存到作为存储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03(参照图2)。通过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读取的图像的保存目的地不限于RAM203,也可以是未图示的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其他存储介质。

由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读取的图像不限于保存到消色装置100的RAM203,也可以保存到客户端PC101的RAM302和打印机102的RAM402。另外,因为对使用者进行个人认证,当是具备登录、退出功能的消色装置100时,在退出消色装置100时,可以将保存在消色装置100的RAM203的图像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PC101的RAM302或者打印机102的RAM402并保存。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消色处理前,为了判断纸张P是否可以使用以及抽出空白区域并确定底色,读取纸张P的表面。

另外,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消色处理后,为了确定底色并判断纸张P的印刷是否被消色,读取纸张P的表面。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纸张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所示,纸张P在纸张整体的侧部(图的上下左右方向)形成空白区域1001。该空白区域1001是通过在图像印刷时指定相对纸张的空白幅度的数值(例如,25(mm)、30(mm)等)而设定的区域,但即使在不能取得该指定的数值的情况下,也能够推定纸张的端侧且图像浓度均匀的部位为空白区域。

或者,也能进行如下设定:将在一般的打印机中作为最小空白宽度要求的从纸张整体的侧部开始5mm左右的宽度视为空白区域。而且,即使是用数值指定的空白区域以外的区域,即作为印刷对象的区域,在没有文字、图像的空白部分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将上述空白部分增加为空白区域。

以下将在消色装置中确定为空白区域的区域称为空白区域1001,将作为空白区域以外的区域处理的区域称为空白以外区域1002来进行说明。

再次回到图1,说明消色装置100的结构。

第一输送路径11从供纸部10连接到第一排纸部19或第二排纸部20。第二输送路径12从第一输送路径11的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的下游的分支点分支,在第一输送路径11的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的上游的汇合点汇合。在分支点配置有路径变更部17。

第二输送路径12在输送路径中具有消色部15。消色部15具有辊对21及加热器205。辊对21被加热器205加热。经由利用加热器205加热后的辊对21,对纸张P施加一定以上的温度或热量,从而加热用可消色图像形成材料形成的纸张P的图像,使色材无色化。消色部15通过辊对21进行图像消色,从而可以进行纸张P的双面的图像消色。

在消色装置100中,可以利用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进行多次读取。即,消色装置100具有如图所示的圆环状的输送路径,纸张P从供纸部10通过第一输送路径11并利用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进行纸张双面的读取,接着在消色部15进行消色后通过第二输送路径12,可以再次利用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进行纸张双面的读取。

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消色前的第一次读取中,为了判定纸张P是否因皱折或装订、折叠、不可消色的笔记等而不可使用,以及确定(识别)空白区域1001并判别该区域的底色,使读取到的图像电子化并保存到存储部。

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为了判定纸张是否可再利用,在消色后执行第二次读取。该是否可再利用的判定,按照消色处理的前后底色是否一致的基准来进行。

排纸部23具有第一排纸部19及第二排纸部20。实施了各种处理的纸张P排出到第一排纸部19或第二排纸部20中的任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纸部19及20的一方成为被排出有可再利用纸张P的再利用托盘,另一方成为因不可再利用而被排出有废弃纸张P的废弃托盘。用户可以通过消色装置100主体侧的设定操作或客户端PC101的操作,选择将排纸部19及排纸部20的哪一个用作再利用或废弃托盘。以下说明设定第一排纸部19是再利用托盘、第二排纸部20是废弃托盘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用消色装置100执行消色,基本上,假设纸张上的各种图像(印刷数据)由可消色的色材印刷。因此,以下说明使用未图示的打印机以消色用的色材印刷各种图像(印刷数据)后的处理。

图2是消色装置100的框图。作为消色装置100的控制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00经由系统总线201与ROM(Read Only Memory)202、RAM203、第一读取部13A和第二读取部13B的CCD传感器204、消色部15的加热器205、进行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的输入以及向外部装置的数据的输出的接口(I/F)206连接。CPU200可以通过经由系统总线201连接的I/F206,进行与用户终端(客户端PC)或网络打印机等各种外部装置的通信。

另外,CPU200与控制路径变更部17的路径变更部驱动控制部207、控制驱动输送辊的纸张输送电机209的纸张输送电机驱动控制部208、操作部210、以及显示部211连接。

在ROM202中存储有用于使CPU200动作的程序、以及作为可否再利用的指针的各种数据,例如,纸张的印刷率和浓度阈值、从读取的图像 确定空白区域1001并判别纸张P的底色的颜色参数和底色的对应表等。另外,还可以存储各纸张的上述的空白区域的位置(数值,坐标等)的初始设定数据,或者变更初始设定时的设定数据。而且,在第一次的图像读取中判定皱折的深度等的情况下,存储用于判定皱折的深度等的浓度阈值。

RAM203存储在纸张P的图像读取时能够取得的图像。CCD传感器204配置为一列线传感器,检测纸张P的浓淡。加热器205使用IH加热器等,在纸张P通过消色部15期间经由辊对21对纸张P加热而使色材无色化。

操作部210具有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211和各种键,例如配置在消去装置主体的上部。操作键具有例如数字键、停止键、启动键等。显示部211显示包含消色装置100的各种处理模式的设定信息和动作状态、日志信息、或者对用户发送的消息。用户可以经由操作部210进行消色的开始和停止(中断)、上述各纸张的空白区域的位置(数值)的设定、以及用于变更各种初始设定状态的设定等。

CPU200通过控制路径变更部驱动控制部207驱动路径变更部17,分配为从第一输送路径11向第二输送路径12输送纸张P,或分配为从第一输送路径11向第一排纸部19、第二排纸部20输送纸张P。

另外,CPU200根据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第一次(图像消色前)读取的图像,确定纸张P的空白区域1001,存储空白区域1001和空白以外区域1002在纸张上的坐标并确定空白区域1001的底色。

而且,CPU200根据在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第二次(图像消色后)读取的图像,确定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底色,将上述底色和在第一次读取时确定的空白区域1001的底色进行比较。

图4是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的动作流程图。以下做出如下情况的假定来进行说明:通过消色装置100在各种纸张混杂的状态下进行处理的情况,即,底色为白色或者白色以外的各种颜色的纸张混杂搭载在供纸部10,印刷在纸张上的图像是可消色色材或非消色性的色材。

用户操作消色装置100的操作部210或用户PC101的操作部303输入消色处理开始的指示后,CPU200向纸张输送电机驱动控制部208及各部输出控制信号以进行供纸动作。由此,供纸部10工作并将搭载在供纸托盘22的多张纸张中的上侧的1张纸张P送出到第一输送路径11(动作101)。

通过供纸部10送出到第一输送路径11的纸张P,接下来被扫描仪(第一读取部13A、第二读取部13B)读取双面的图像(消色前的第一次读取),读取到的双面份的图像保存在RAM203中(动作102)。

CPU200根据该读取到的图像,判定纸张P是否因皱折或装订、折叠、不可消色的笔记等而不能使用(动作103),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控制各部,作为不进行消色处理的纸张(动作103,否),既不进行消色处理也不进行第二次图像读取,排出至废弃用托盘(在该例中为第二排纸部20)(动作104)。

因此,在该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纸张P不经由第二输送路径12而从第一输送路径11输送到第二排纸部20。此外,也可以根据设定或纸张的状况等,进行经由第二输送路径12的控制,但在该情况下,也不进行消色部15的消色处理,和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的再次(第二次)的图像读取处理。

另一方面,在动作103中判定为可使用的情况下(动作103,是),CPU200取得纸张P的底色信息(动作105)。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在动作102中读取的图像,如上所述,进行空白区域1001的确定、空白区域 1001和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纸张上的位置(坐标的数值)的存储、空白区域1001的底色的确定,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到RAM203。

接着,CPU200控制路径变更部17及各部使纸张P输送到消色部15,由消色部15执行对纸张P的消色处理(动作106)。通过上述处理,将纸张P加热到规定温度,使用消色色调剂等的消色性色材在纸张P上形成的图像遍及片材两面被无色化。另一方面,对用非消色性的色材在纸张P上形成的图像不进行无色化。

进行消色处理后的纸张P经由第二输送路径12再次送到第一输送路径11,执行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的第二次图像读取(动作107)。CPU200基于该读取到的图像,进行底色是否一致的判定(动作108),控制各部,使得在判定结果为“否”即不一致的情况下向废弃用托盘排出纸张(动作104),在判定结果为“是”即一致的情况下向再利用托盘排出纸张(动作109)。

这里,底色是否一致的判定如下进行:将由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图像消色后(第二次)读取的图像中、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作为底色图像抽出,并将上述底色图像与图像消色前(第一次)读取的图像中的空白区域1001的图像比较。而且,在底色图像和空白区域1001的图像之间颜色的亮度、彩度、浓淡等的差异收敛在规定的误差和阈值内的情况下,CPU200判定为底色一致,在超过规定的误差和阈值的情况下,CPU200判定为底色不一致。

本实施方式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即使纸张P的底色是白色以外的情况,也能够以高标准进行是否可再利用、即是否被正常消色的判定。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二实施方式。适当省略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用户在消色之前指定由消色装置使用的纸张的底色的结构。其他主要结构如图1及图2说明的那样,以下说明不同点。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为判断纸张P是否可使用而专门进行消色处理前的纸张表面的读取,因此,不进行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空白区域抽出及底色确定的处理。

图5示出为选择底色信息的设定模式而显示的画面。在执行消色处理前该画面显示在消色处理的显示部211,或作为存储在客户端PC101的驱动器的设定画面来显示。以下说明在消色处理的显示部211显示的情况。

从图5的显示画面通过操作部210的输入操作选择“从模板选择”的按钮(图标)时,利用CPU200的控制,如图6所示,显示选择使用的纸张的底色(“白”、“茶”、“红”、“橙”、“绿”、“蓝”等)的底色选择画面。在该底色选择画面中,不限于图6的例子,优选可选择地显示作为实际带色纸张的市售的各种纸张的底色。

从图6的底色选择画面通过操作部210的输入操作选择一个底色(例如“茶色”)并选择“确定”按钮时,将与选择的底色对应的底色的数值信息,例如R、G、B的各值(例如0~255的范围的值)的信息存储到RAM203。另一方面,选择“取消”按钮时返回图5的画面。

从图5的显示画面通过操作部210的输入操作选择“输入数值”的按钮(图标)时,利用CPU200的控制,如图7所示,显示以数值输入使用的纸张的底色的输入底色数值画面。在该输入底色数值画面中,以0~255的范围的数值输入底色的RGB各自的值,通过操作部210的数字键输入操作输入RGB的各值并选择“确定”按钮时,选择的底色的信息(R、 G、B的各值)存储到RAM203。另一方面,选择“取消””按钮时返回图5的画面。

以下,参照流程图说明动作。

用户经由上述的底色选择画面或输入底色数值画面,进行使用的纸张的底色设定后,操作消色装置100的操作部210或用户PC101的操作部303并输入消色处理开始的指示。

响应上述指示,CPU200为进行供纸动作而向纸张输送电机驱动控制部208及各部输出控制信号。由此,供纸部10工作,搭载于供纸托盘22的纸张中的上侧的1张纸张P被送出至第一输送路径11(动作101)。

送出至第一输送路径11的纸张P接着被扫描仪(第一读取部13A、第二读取部13B)读取图像(消色前的第一次读取),读取的图像保存至RAM203(动作102)。

此时,CPU200根据该读取的图像判定纸张P是否因皱折或装订、折叠、不能消色的笔记等而不能使用(动作103),在不能使用的情况下,控制各部,作为不进行消色处理的纸张(动作103,否),既不进行消色处理也不进行第二次的图像读取,排出至废弃用托盘(在该例中为第二排纸部20)(动作104)。该动作104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

另一方面,在动作103中判定可使用的情况下(动作103,是),CPU200取得纸张P的底色信息(动作10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纸张P的底色信息,读出用户选择或进行数值输入而存储在RAM203中的底色信息(RGB的各数值数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次读取时,不进行上述的空白区域1001的确定、空白区域1001和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纸张上的位置(坐标的数值)的存储、空白区域1001的底色的确定等。

另外,在消色处理后的第二次读取后的判定(动作108)中,通过如下方式判定底色是否一致:将由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图像消色后(第二次)读取的、遍及纸张P的全部区域的图像作为底色图像抽出,并将上述底色图像与用户选择或进行数值输入而存储在RAM203的底色信息(RGB的各数值数据)比较,判定底色图像的颜色是否显示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更详细而言,双方的颜色差异是否在规定的容许值以内。

(变形例)

在上述的例子中,设用户能指定的片材的底色仅为1个(1种)。相对于此,也可以设定用户能够指定的片材的底色为2个(2种)以上。在该情况下,在动作108的判定中,CPU200将由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图像消色后(第二次)读取的、遍及纸张P的全部区域的图像作为底色图像抽出,并将上述底色图像与用户选择或进行数值输入而存储在RAM203的多个底色信息(RGB的各数值数据)比较,判定底色图像的颜色是否表示某一个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然后,上述例子是具备2个排纸部(排纸托盘)的消色装置的情况,在具有3个以上的排纸部(排纸托盘)的消色装置的情况,也可以如下指定:指定排纸部(排纸托盘)之一为废弃用托盘,将其他多个排纸部(排纸托盘)与用户指定的片材的底色对应起来,按颜色分配。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第三实施方式。适当省略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作为系统结构,消色系统具有例如消色装置100、客户端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101、作 为印刷底色识别信息的印刷装置的打印机102。另外,系统的各组件经由网络103互相连接。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消色装置100对形成有底色识别信息及各种图像的纸张(记录介质)的图像进行消色,实现纸张的再利用。其他主要结构如在图1及图2中说明的那样,以下说明不同点。

客户端PC101经由网络103与消色装置100和打印机102进行通信,对消色装置100、打印机102输出指示,以进行消色或印刷等各种处理。另外,客户端PC101可以经由网络103对消色装置100、打印机102进行各种设定。关于这些指示和设定,将用于和消色装置100、打印机102通信的软件(驱动器)安装到客户端PC101,通过上述驱动器的各种画面进行输入操作。

打印机102用于将后述的底色识别信息印刷到纸张(记录介质)的空白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纸张的尺寸、纸张的空白区域的位置(坐标)、配置有底色识别信息的位置等数据,可以在消色装置100及打印机102间共享。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使用消色装置100,因此假设纸张上的各种图像(印刷数据)用可消色的色材印刷。另一方面,从反复再利用纸张的观点来看,优选底色识别信息用非消色性的色材印刷。

因此,以下假定如下的情况:打印机102是使用非消色的色材在纸张两面形成图像的类型,例如是使用非消色的色材的激光方式或喷墨方式的装置,且利用打印机102将底色识别信息预先印刷到纸张上,其后,使用未图示的其他打印机使用消色用的色材印刷各种图像(印刷数据)。

但不限于此,例如,作为打印机102也可以使用能够用非消色的色材和消色用的色材的双方的类型的装置。在该情况下,打印机102能够用非 消色的色材将底色识别信息预先印刷到纸张上,其后,用消色用的色材印刷各种图像(印刷数据)。或者与此相反,能够在用消色用的色材印刷各种图像(印刷数据)后,用非消色的色材将底色识别信息印刷到纸张上。

图9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纸张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纸张P在纸张整体的侧部(图的上下左右方向)设定空白区域1001。而且,在上述的空白区域内配置表示纸张P的底色的底色识别信息1003。

底色识别信息1003构成为设置多个由n×m的点阵形成的印刷标记1004。在图9的例子中,作为一个底色识别信息1003,在纸张表面配置4个、在背面配置6个总计10个印刷标记1004。图10放大印刷标记1004来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1个印刷标记1004由8dot×9dot的点阵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底色识别信息1003的印刷标记1004可以配置在纸张P的两面的空白区域。更详细而言,配置印刷标记1004的位置,如图所示,是纸张P的表里的空白区域中的左上侧及右下侧的4处。换言之,用于检测印刷标记1004的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的读取区域为,纸张P的表里两面的左上及右下的总计4个区域。另外,在一个配置位置配置有多个印刷标记1004的情况下,沿纸张P的输送方向直线状地配置。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底色识别信息1003,可以按照底色而设定印刷标记1004的合计数或配置方式不同。即,由2个印刷标记1004组成的颜色识别信息与由3个印刷标记1004组成的色识别信息,表示相互不同的底色。另外,即使在由2个印刷标记1004组成的情况下,在单面配置2个的情况和在表里各面各配置1个的情况,也表示相互不同的底色。而且,即使在印刷标记1004在单面配置2个的情况下,在左上区域配置2个的情况和在左上和右下的各区域各配置1个的情况,也表示相互不同的底色。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底色识别信息1003既能够确保按照底色唯一的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又能够分配多个底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白区域1001内预先定义的位置(参照图9)配置底色识别信息1003,因此能够与在设定的供纸托盘22搭载的纸张P的表里及上下状态无关地,以高精度进行底色识别信息1003的读取、有无印刷标记1004的判定、及对应的底色的确定(识别)等处理。

此外,在配置有印刷标记1004的纸张P上的位置,若能确保是空白区域1001内、按照底色唯一的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则并无特别限定。另外,为了配置印刷标记1004,应确保的空白区域1001的宽度也无特别限定,只要确保在一般的打印机中作为最小空白幅度要求的5mm左右的幅度即可。

而且,关于印刷标记1004的点阵的n×m的数量,并无特别限定,只要是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可读取,n×m的点阵能被CPU200识别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高精度进行点阵的读取,设印刷标记1004的分辨率为主操作×副扫描=96dpi×100dpi。

再进一步,底色识别信息1003只要可被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读取,表示确定的底色的底色识别信息能被CPU200识别即可,例如也可以设定为条形码等其他方式。因此,根据底色识别信息的方式,即使是在纸张P的单面配置一个底色识别信息的结构也无妨。

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消色前的第一次读取中,为了判定纸张P是否因皱折或装订、折叠、不能消色的笔记等而不能使用,以及读取空白区域的底色识别信息1003并确定(识别)底色,将读取的图像电子化并保存在存储部(RAM203)中。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为判定纸张是否可再利用,在消色后执行第二次读取。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消色装置100的ROM202中存储有:使CPU200动作的程序,作为再利用可否的指针的各种数据,例如,纸张的印刷率和浓度阈值,从读取的图像判别纸张P的底色的颜色参数和底色的对应表,用于读取底色识别信息1003的各印刷标记1004的纸张的空白区域和印刷标记的读取区域,用于从读取的底色识别信息1003识别纸张P的底色的、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方式和底色的对应表等。

其中,作为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方式和底色的对应表的一个结构例,可以列举将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方式、底色名(或底色ID)、作为构成底色的颜色参数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相关联的表。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消色装置100的CPU200从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第一次(图像消色前)读取的图像中抽出底色识别信息1003,参照并取得对应的底色名等,确定纸张整体的底色。CPU200根据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第二次(图像消色后)读取的图像,确定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底色,将该底色与第一次读取时确定的纸张整体的底色比较。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空白区域1001用非消色的色材配置印刷标记1004,因此在根据第二次(图像消色后)读取的图像确定底色的情况下,不是将纸张P整体,而是将纸张P的空白以外区域1002作为对象。

以下,参照图4的流程图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动作103判定为可使用的情况下(动作103,是),CPU200取得纸张P的底色信息(动作105)。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在动作102读取的图像,如上所述,进行底色识别信息1003的抽出、各读取区域的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方式的确定、参照对应表进行的该纸张P的底色的确定,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在RAM203中。

另外,在消色处理后的第二次读取后的判定(动作108)中,将由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图像消色后(第二次)读取的纸张P的图像中、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抽出作为底色图像,并将上述底色图像与在动作105确定的底色的颜色参数(RGB的各数值数据)比较,判定底色图像的颜色是否显示该底色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

依据上述结构的第三实施方式,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同样,即使在纸张P的底色是白色以外的情况下,也能够以高标准进行是否可再利用、即是否被正常消色的判定。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消色处理完成后也保持底色识别信息1003,因此能够反复使用纸张P。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第一次读取时进行底色识别信息1003(各印刷标记1004)的读取及底色的确定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即,用非消色性的色材配置的底色识别信息1003(印刷标记1004)在消色处理后也被维持,因此读取的时期(定时)也能够在第二次读取时或者第一次和第二次读取时的双方进行。但是,考虑第二次读取时的处理的迅速化、消色处理中纸张自身多少会受损、以及底色识别信息1003(印刷标记1004)多少可能会劣化等,可以考虑优选仅在第一次读取时进行。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将具备上述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方式的所有功能的消色装置作为第四实施方式来说明。

在该消色装置中,CPU200在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的第一次(图像消色前)读取(动作102)时,判断纸张P是否可使用(动作103),在可使用的情况下(动作103,是),转移到动作105。

在动作105中,CPU20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抽出纸张P的空白区域并确定空白区域的底色。而且,CPU200在抽出空白区域时判定底色识 别信息(印刷标记1004)是否存在,在存在的情况下,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取得与该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方式对应的底色信息。然后,CPU200判定是否存在存储于RAM203中的纸张P的底色信息,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预先通过用户选择或进行数值输入而存储的底色信息,在存在的情况下取得该底色信息(RGB的各数值数据)。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次读取时,最大取得3种底色信息,即,

(1)根据读取的图像确定的纸张P的空白区域的底色,

(2)与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方式对应的底色信息,

(3)由用户的输入操作指定的底色信息。

取得的各底色信息存储在RAM203中。

图11是详细示出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动作108的判定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在消色处理(动作106)及第二次图像读取(动作107)后的动作108中,CPU200将由第一读取部13A及第二读取部13B在图像消色后(第二次)读取的图像中的、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抽出作为底色图像。

此时,CPU200首先判定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底色是否是白色(动作1081)。该判定通过空白以外区域1002内的全部的区域是否是白色,换言之是否检测到白色以外的颜色来进行。

CPU200在上述判定的结果为底色不是白色的情况下(动作1081,否),转移到动作1082。另一方面,在底色是白色的情况下(动作1081,是),CPU200视为消色前的空白区域的底色和消色后的空白以外区域的底 色一致,控制各部,以便使纸张P排出到再利用托盘。因此,在该情况下,不与在图像消色前(第一次)读取的空白区域的图像进行比较,纸张P判定为可再利用并排出至再利用托盘。另外,就结果而言,未利用底色识别信息1003或用户输入的底色信息。

在动作1082中,CPU200将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与用户选择或进行数值输入而存储在RAM203的底色信息(RGB的各数值数据)比较,判定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的颜色是否显示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CPU200在上述判定的结果为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的颜色显示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的情况下(动作1082,是),控制各部以便向再利用托盘排出纸张。另一方面,在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的颜色不显示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的情况下,或者没有存储在RAM203的底色信息的情况下,CPU200转移至动作1083。

在动作1083中,CPU200将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与和存储在RAM203的印刷标记1004的配置方式对应的底色信息比较,判定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的颜色是否显示该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具体而言,双方的颜色的差异是否在规定的容许值以内)。CPU200在上述判定的结果为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的颜色显示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的情况下(动作1083,是),控制各部以便向再利用托盘排出纸张。另一方面,在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图像的颜色不显示底色信息的RGB的各数值数据的值的情况下,或者没有存储在RAM203的底色信息的情况下,CPU200转移到动作1084。

在动作1084中,CPU200将空白以外区域1002的底色图像与图像消色前(第一次)读取的图像中的、空白区域1001的图像比较。然后,在底色图像和空白区域1001的图像之间颜色的亮度、彩度、浓淡等的差异收敛在规定的误差和阈值内的情况下,CPU200判定为底色一致,在超过规定的误差和阈值的情况下,CPU200判定为底色不一致。

本实施方式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迅速进行对底色为白色的纸张P的可否再利用的判定处理,并且,对底色为白色以外的纸张P,利用各种底色信息多方面且高效地进行可否再利用的判定处理。因此,依据第四实施方式,可以期待缩短对多张纸张P进行消色处理的情况下的整体的处理时间。

本发明能够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地以其他各种形式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点上都仅仅是例示,并非限定性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在说明书正文中,无任何限制。而且,属于权利要求书的均等范围的全部的变形、各种改良、代替及重整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0 消色装置,200 CPU,202 ROM,203 RAM,210 操作部,211 显示部,10 供纸部,11 第一输送路径,12 第二输送路径,13 (13A、13B)读取部,15 消色部,16 输送辊,17 路径变更部,19 第一排纸部,20 第二排纸部,P 纸张,1001 空白区域,1002 空白以外区域,1003 底色识别信息,1004 印刷标记,101 客户端PC,102 打印机(印刷装置),103 网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