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的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由骨架材料、润滑剂、助流剂、PC-10和尤特奇EPO的组合物组成。本发明在工艺上采用直接压片的方式,选取了PC-10和尤特奇EPO经过充分混合的组合物作为填充剂,改善了由于骨架材料在不同pH值的局限性以及原料在不同pH溶解性的原因导致的释放停滞然后突然释放或者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速度差异,根据本发明制备出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在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中释放曲线均能保持相似,且能均匀释放。本发明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379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九洲药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85604.2

  • 发明设计人 阮建山;丁仲杰;韩松;陈祥伟;

    申请日2015-04-19

  • 分类号A61K9/22;A61K31/192;A61K47/36;A61K47/32;A61P29/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外沙路9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56: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6-05

    授权

    授权

  • 2020-04-1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9/22 登记生效日:202003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4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9/22 申请日:201504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的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含有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的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品名称: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化学名:(+)-(S)-α-甲基-3-苯甲酰基-苯乙酸-α-氨基-2-(羟甲基)-1,3-丙二醇盐,结构式:

分子式:C20H25NO6分子量:375.42。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为丙酸衍生物,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尤其抑制花生四烯酸向环式内氧化物、PGG和PGH(可生成PGE1、PGE2、PGF2α和PGD2以及前列腺素PGI2和血栓烷类(TxA2和TxB2))转化。此外,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能够影响其他炎性介质(例如激肽类),其间接作用将可能导致药物直接的额外药理作用。在临床前试验动物和人体中,右旋酮洛芬具有COX-1和COX-2的抑制作用。不同疼痛模型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具有镇痛作用。在一些研究中,本品的镇痛作用于给药后30分钟时起效。镇痛作用可持续4~6小时。因此制备成缓释制剂有一定的可行性。

国内涉及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制剂的专利有专利CN 102743341 B(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微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缓释制剂),论文文献《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速释缓释双层片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特性》中对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的工艺也进行了描述,但是体现的为双层片,对规模化生产均不利,而且对模拟胃液中的释放也没有进行考察,并不能更真实地表现本品在人体内的模拟释放。

由于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原料在pH小于4的情况下溶解度会降低,而缓释片在经过口服后会在胃中需要停留2小时以内,并且随着人的不同状态及个体差异,有些或者可能30分钟就胃排空了,这就需要本品活性成分在肠道里或者其他消化器官中继续释放,在这期间既需要迅速起效,且能达到在胃液环境中均 匀释放,也要保证在其他不同人体环境中释放均匀,最好能够释放速度保持接近,不受体内pH值的影响。而一般的骨架材料羟丙甲纤维素在pH值小于4的情况下会产生破坏性地影响,在酸性条件下会破坏羟丙甲纤维素的结构及平衡,导致在一定的pH值环境中释放停滞然后会突然释放,并且不能保证在不同pH值环境中释放地一致性,造成生物利用度下降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因此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既能保持口服后在胃液中均匀释放,不会因为释放停滞然后突然释放造成的影响,而且能够在体外释放模拟人体环境的释放考察试验中,在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中释放速度及释放曲线均接近。上述结论可以在发明内容中的不同实施例的考察结果能够得到体现。

本发明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工艺稳定,重复性好,适合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的是一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降低了由于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原料pH溶解依赖性以及骨架材料羟丙甲纤维素容易在酸性条件功能被部分破坏,而造成在人体模拟环境中释放不同的弊病,且工艺简单,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由骨架材料、润滑剂、填充组合材料、助流剂和其他填充材料组成;其中骨架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K15M、K4M中的一种或者组合物,又或者还可同更低黏度的羟丙甲纤维素配合使用达到预期地释放。

本发明所述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组合材料为尤特奇EPO和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的组合物。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的部分预胶化淀粉为PC-10,它的作用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作为缓释基质的部分预胶化淀粉Starch1500,这从本发明实施例12可以看出。因为实施例12中使用部分预胶化淀粉Starch1500与尤特奇EPO的组合物达不到本发明的目的,而尤特奇EPO其实是丙烯酸树脂系列中的尤特奇E100(仅用于包衣)经过特殊低温细化处理改变其物理结构,经过大量实验也发现其他系列的尤特奇经过低温细化处理后使用并不能达到本发明预期的目的。

而且有本品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的不稳定性,不能采用湿法制粒的方式进行制粒,我们采用了简单的直接压片的方法进行制备,因此选用的都是可压性好 的辅料,我们也试图用预胶化淀粉和微晶纤维素来代替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也达不到本发明所预期的效果,见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以及附表的结果。

本发明所述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其特征在于:尤特奇EPO和PC-10组合物组成配比为(w/w)1:2~1:4。

尤特奇EPO和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以这样的方式组合:即在总混前先充分混合后再行使用。这样它们能充分黏附在一起,发生一定的物理反应。如果不在总混前先混合成组合物,而仅仅是与主药和其他辅料一起进行总混,虽然也能保证在pH1.2盐酸释放介质中不出现不同程度的释放停滞然后再突然释放的现象,但若变换释放介质的pH,释放速度会出现明显差异,这从本发明实施例13中可以看出。人体的胃液和肠道pH值是不相同的,这种差异性的释放速度不利于药物吸收。

由于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在pH小于4的情况下溶解度会降低,而缓释片在经过口服后会在胃液中停留2小时以下,不同人在不同状态下以及不同人都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可能30分钟就已经排空了,因此需要本品的活性成分在肠道里以及其他消化器官中继续释放才能达到药效,在释放前期既需要迅速起效,且能达到在胃液环境中均匀释放,也要保证在其他不同人体环境中释放均匀。而一般的骨架材料羟丙甲纤维素在pH值小于4的情况下会产生破坏性地影响,在酸性条件下会破坏羟丙甲纤维素的结构及平衡,导致可能会使得释放一段时间停滞不前然后突然释放的现象,并且不能保证在体外释放度测定中在不同pH值环境中保持释放速度接近,造成生物利用度下降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在本发明人在经过大量地试验发现在加入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组合物,并且在特定范围内能够解决本品的缺陷,能够满足在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中释放速度及释放曲线接近。

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是由日本旭化成研制的部分预胶化淀粉,是玉米淀粉物理变性后经过特殊工艺所得的高保水性物料,根据文献报道可以增加不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而尤特奇(EUDRAGIT)是合成药用辅料的商品名,是EVONOL公司生产的产品,每种型号大部分成分都不一样,他包括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在中国统称为丙烯酸树脂,尤特奇EPO实际上是尤特奇E100(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1:2:1)共聚物) 经过特殊低温微粉化处理后产物,兼有了尤特奇E100特性:在pH≤5溶解,pH>5时溶胀和渗透,主要用来包衣以及制备肠溶制剂,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特性,有些专利报道可用来制备缓释制剂,但是目前也解决不了在不同pH值介质释放速度一致的问题。通过大量实验,我们将部分预胶化淀粉和尤特奇EPO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后再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和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的特性作用下,增大了某些特征又或者减弱了某些特性,并且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应用,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且和本发明的活性成分相得益彰,得到最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本发明所述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其特征在于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含15~50%,骨架材料含20%~40%,填充组合材料含30%~60%,润滑剂0.5%~3.0%;助流剂0.5%~3.0%,其他填充材料0~10%,所述其他填充材料为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它们用来增加片剂的大小或者用来改善片剂的外观,由于乳糖类及其他相近辅料同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原料的相容性,未考虑这些作为其他填充材料。

通过对各个实施例进行四种释放介质体外释放速度的测定结果,见实施例1-6,都可证实本发明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按照本发明进行样品制备的实施例所得样品释放没有释放停滞现象,并且在四种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中释放速度接近,尽管国内有些论文和专利主打双层片的的创意,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模拟人体环境释放速度接近的影响,并且释放速度需要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共同确定,发明人在本发明的意义是制备一种在体外模拟人体环境释放试验时在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中释放速度都接近的、释放均匀的、工艺简单的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为临床以及以后的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2为实施例2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3为实施例3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4为实施例4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5为实施例5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6为实施例6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7为实施例7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8为实施例8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9为实施例9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10为实施例10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11为实施例11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12为实施例12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附图13为实施例13不同pH介质释放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缓释片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或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73.8g、羟丙甲纤维素K15M 82.5g、二氧化硅2.5g、硬脂酸镁3.5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2.1(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后称取组合物150g,然后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12.3mg进行压片,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2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73.8g、羟丙甲纤维素K15M 92.5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2.6(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40.8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13.7mg进行压片,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3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73.8g、羟丙甲纤维素K15M 82.5g、微晶纤维素20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 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3.5(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50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32.9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4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73.8g、羟丙甲纤维素K15M 92.5g、预胶化淀粉10g、微晶纤维素30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2.6(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30.8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43.7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5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110.7g、羟丙甲纤维素K15M 102.5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2.6(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60.5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80.3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6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110.7g、羟丙甲纤维素K15M 75g、羟丙甲纤维素K4M60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2.6(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60.5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412.8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7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110.7g、羟丙甲纤维素K15M 105.5g、微晶纤维素10g、二氧化硅4.5g、硬脂酸镁4.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 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4.1(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40.8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405.5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8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73.8g、羟丙甲纤维素K15M 82.5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1.9(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40.8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13.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9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110.7g、羟丙甲纤维素K15M 102.5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40.1g、尤特奇EPO 120.0g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30.8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80.3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10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110.7g、羟丙甲纤维素K15M 102.5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预胶化淀粉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3.0(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40.0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59.8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11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73.8g、羟丙甲纤维素K15M 82.5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微晶纤维素和尤特奇EPO按 比例1:3.0(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45.2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08.1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12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110.7g、羟丙甲纤维素K15M102.5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混合均匀,将部分预胶化淀粉starch1500和尤特奇EPO按比例1:3.0(w/w)进行混合,混合20~30分钟达到粉末充分黏附在一起,备用,然后称取组合物140.8g,将所有物料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60.6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13

按1000片量,称取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73.8g、羟丙甲纤维素K15M 82.5g、微晶纤维素40g、二氧化硅3.3g、硬脂酸镁3.3g、部分预胶化淀粉PC-1040g、尤特奇EPO 100g混合20~30分钟混合均匀,按照每片342.9mg进行压片,硬度控制在6~12Kg。

实施例14

按照释放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D第一法)进行释放度测定,采用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第一法)装置,分别以900ml水、pH1.2盐酸水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H4.0醋酸盐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100转/分,依法测定,于0.5h、1h、2h、3h、4h、6h、8h、10h、12h、16h、18h和24h,分别取样。外标法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V A),在260nm处测定紫外吸收,计算各实施例每片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不同时间点的释放度,并将各实施例所得产品在不同体外溶出介质中的释放度结果分别绘制成释放曲线对比图,见附图1。考察释放速度是否达到预期,重点考察在酸性条件下是否有释放短暂停止,而后又迅速释放,也要考察在不同 释放介质中各个实施例所得产品释放曲线是否接近,结果见附表一、附图1。实施例1-6为本发明制备方法范围内的实施例,从实施例1-6释放度结果可以看出在pH值1.2盐酸溶液介质中释放平稳,并且四种不同pH值释放介质释放曲线比较接近;实施例7-13为不是采用本发明中提到的方法(包括不是使用的特定辅料、不是特定的制备方法,用量不在本发明特定范围的),在pH1.2盐酸释放介质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释放停滞然后再突然释放的现象(除实施例13外),但是实施例7-13所得产品在不同pH值释放介质中释放速度差异非常大,可以得出只有使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才能满足平稳释放以及在不同pH值释放速度接近的效果。

附表一

表1 pH1.2盐酸释放溶液介质(浓度0.1mol/l)中释放度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