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

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获取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其中,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增加方向或载重量减少方向;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其中,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记录电梯轿厢处在不同高度时,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在保证相应电梯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降低电梯再平层运动的控制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1447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日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490176.9

  • 申请日2016-06-24

  • 分类号B66B1/02(20060101);B66B1/40(20060101);B66B1/4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金普

  • 地址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南翔三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54: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26

    授权

    授权

  • 2018-02-0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B66B1/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624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1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B1/02 申请日:2016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垂直电梯运行到目的层后,由于用户进出电梯轿厢会引起轿厢的载重量发生变化,从而使相应曳引绳(如曳引钢丝绳)产生较大的伸缩形变,导致电梯轿厢与门坎产生位置偏差,使电梯轿厢与门坎之间出现台阶,影响电梯的使用效果。为了提高电梯的用户体验,可以对电梯进行再平层运动,再平层也就是使电梯轿厢将在开门状态下以极低的速度进行微动运行,使轿厢重新回到平层位置,以补偿因曳引绳的伸缩形变而引起的平层位置偏差。

传统的电梯再平层技术中,通常需要采用多个高精度传感器等再平层检测开关对电梯轿厢的微移动进行检测,再对上述多个再平层检测开关的检测结果进行逻辑运算,根据运算结果控制电梯的再平层运动;使电梯再平层运动的控制成本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方案使电梯再平层运动控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

一种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

获取所述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其中,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增加方向或载重量减少方向;

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其中,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记录电梯轿厢处在不同高度时,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

一种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其中,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增加方向或载重量减少方向;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其中,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记录电梯轿厢处在不同高度时,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

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直接获取上述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在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读取曳引绳形变量,进而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在保证相应电梯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降低电梯再平层运动的控制成本。

一种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包括:

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根据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对电梯进行控制的步骤;

以及在电梯轿厢开门且所述载重量保持不变时,控制电梯轿厢关门的步骤。

一种电梯轿厢控制系统,包括:

再平层控制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根据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对电梯进行控制;

以及

轿厢控制模块,用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所述载重量保持不变时,控制电梯轿厢关门。

上述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对电梯进行控制,其控制成本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所述载重量保持不变时,控制电梯轿厢关门,进一步保证了相应电梯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和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1所示表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S10,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

上述电梯停止运行,电梯轿厢停在某个楼层处,轿厢门打开时,相关用户的进出会引起电梯轿厢内载重量的变化,此时可以利用相关重量检测装置对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进行实时检测,获取变化前的载重量以及变化后的载重量,利用变化后的载重量减去变化前的载重量,得到载重变化量,将上述载重变化量的绝对值除以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可以得到变化后的载重量相对应的载重变化率。

S20,获取所述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其中,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增加方向或载重量减少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获取所述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的步骤可以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载重量变化前与变化后的载重量;

将变化后的载重量减去变化前的载重量,得到载重变化量;

若载重变化量为正,判定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增加方向,若载重变化量为负,判定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减少方向;

根据所述载重变化量的绝对值和电梯的额定载重量确定载重变化率。

S30,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其中,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记录电梯轿厢处在不同高度时,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述曳引绳形变量为曳引绳变长或者变短的长度,在电梯轿厢内载重量变化时,其一般有毫米级或者更小级别的形变量。上述曳引绳形变量表可以根据电梯的相关性能参数以及曳引绳的材料特征进行建立。通常情况下,可以在不同高度控制电梯轿厢停止运行,控制电梯轿厢内载重量的增或者减若干次,使各次载重量增或者减所对应的载重变化率为设定变化率,再将上述载重变化率、电梯高度以及引起的曳引绳形变量进行记录,并保存至上述曳引绳形变量表。

上述电梯轿厢的高度可以为电梯轿厢停靠位置的底部距电梯井底部的距离值;其可以包括多个楼层数,比如负1层、1层等等。

表1曳引绳形变量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梯轿厢的高度可以为楼层数;

所述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的步骤可以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所在楼层数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其中,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记录电梯轿厢处在不同楼层数时,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电梯轿厢的高度包括多个楼层数,若最高层为n层(n为整数),上述曳引绳形变量表可以如表1所示。若电梯轿厢高度为第n-4层,电梯的载重量增加60%,从表1所示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可以查到,曳引绳形变量为1毫米,此时电梯轿厢会向下微动1毫米,需要控制电梯轿厢向上微动1毫米(再平层运动),以保证电梯的使用效果。

S40,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电梯轿厢内载重量增加时,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控制电梯轿厢向上运动;

在电梯轿厢内载重量减小时,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控制电梯轿厢向下运动。

本实施例,电梯轿厢向上运动或者向下运动的距离为曳引绳形变量。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直接获取上述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在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读取曳引绳形变量,进而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在保证相应电梯运行质量的基础上,可以降低电梯再平层运动的控制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第一设定高度控制电梯轿厢静止;

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内载重量的增或者减若干次,使各次载重量增或者减所对应的载重变化率为设定变化率;

分别获取各次载重量增或者减所对应的曳引绳形变量,并计算各个曳引绳形变量的平均值;

将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载重变化率和平均值记录在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中。

上述第一设定高度可以为电梯轿厢停靠位置的底部距电梯井底部的高度,其可以分别为多个高度(对应于电梯轿厢的多个停靠位置),本实施例控制电梯轿厢内载重量的增或者减若干次,使各次载重量增或者减所对应的载重变化率为设定变化率(10%,20%或者30%等),分别获取以上述设定变化率增或者减电梯轿厢内载重量时,相应的曳引绳形变量,对所获取的多个曳引绳形变量求取平均值,再对上述第一设定高度、载重变化率和平均值进行记录和保存,保证了所记录的第一设定高度、载重变化率和平均值记录的准确性,还可以提高相应曳引绳形变量表的完整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分别在多个设定时间获取电梯轿厢处在第二设定高度时,载重变化率对应的曳引绳形变量;其中,相邻两个设定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获取任意相邻两个设定时间之间,所述载重变化率对应的曳引绳形变量的变化值;

根据所述变化值分别更新电梯轿厢处在第二设定高度时,曳引绳形变量表中载重变化率在各个设定时间对应的曳引绳形变量。

由于曳引绳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伸缩性能可能发生较小改变,导致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改变,此时可以根据利用数据获取曳引绳形变量相对于其使用时间发生变化的变化值特征,根据上述变化值,每个设定时间后对曳引绳形变量表中载重变化率对应的曳引绳形变量进行更新,以保证上述曳引绳形变量表所记录的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准确性。上述第二设定高度可以为电梯轿厢停靠位置的底部距电梯井底部的高度,其可以分别为多个高度(对应于电梯轿厢的多个停靠位置)。上述多个设定时间可以分别包括时间间隔相等的多个时间点,比如电梯投入使用后的第一年、第二年、……、第n年等(n为大于1小于或者等于电梯使用年限的整数)。

参考图2,图2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

检测模块10,用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检测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

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所述载重量的载重变化率以及变化方向;其中,所述变化方向为载重量增加方向或载重量减少方向;

查询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载重变化率和电梯轿厢的高度从预设的曳引绳形变量表中查询曳引绳形变量;其中,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记录电梯轿厢处在不同高度时,曳引绳形变量与载重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控制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曳引绳形变量和变化方向控制电梯轿厢进行再平层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包括: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一设定高度控制电梯轿厢静止;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梯轿厢内载重量的增或者减若干次,使各次载重量增或者减所对应的载重变化率为设定变化率;

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各次载重量增或者减所对应的曳引绳形变量,并计算各个曳引绳形变量的平均值;

记录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设定高度、载重变化率和平均值记录在所述曳引绳形变量表中。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系统与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所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参考图3,图3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控制方法流程图,包括:

S60,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根据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对电梯进行控制的步骤;

以及S70,在电梯轿厢开门且所述载重量保持不变时,控制电梯轿厢关门的步骤。

上述步骤中,电梯静止且所述载重量保持不变,表明电梯内的载重量稳定,可以进行下一步运行或者关闭电梯轿厢门进行待机等响应其他操控指令,可以提高电梯对后续操控指令的响应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厢控制方法,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可以根据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对电梯进行控制,其控制成本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所述载重量保持不变时,控制电梯轿厢关门,进一步保证了相应电梯的运行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梯轿厢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判断所述载重量是否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

若是,则生成电梯轿厢超载的报警信号。

本实施例中,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超过电梯的额定载重量表明电梯超载,生成电梯轿厢超载的报警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报警,可以提高电梯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图4,图4所示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

再平层控制模块60,用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电梯轿厢内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根据上述电梯轿厢再平层的控制方法对电梯进行控制;

以及

轿厢控制模块70,用于在电梯轿厢开门且所述载重量保持不变时,控制电梯轿厢关门。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控制系统与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控制方法一一对应,在所述电梯轿厢控制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电梯轿厢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中,特此声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