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根据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动态划分标准;根据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根据动态划分标准、静态划分标准、和储渗体赋值,绘制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根据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建井区块选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因为同时结合了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因此使得确定的气水分布范围的结果更为准确,且操作性更强,对实际的地质勘探和建井区块选区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657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91933.1

  • 发明设计人 闫海军;贾爱林;何东博;

    申请日2016-07-25

  • 分类号E21B43/00;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辉

  •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42: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18

    授权

    授权

  • 2016-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B43/00 申请日:201607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地质勘探中大量的低渗含水气藏被发现,这类气藏的储量规模非常大,但是,这类气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高含水饱和度等特点,因此,其储量的规模动用和气藏的有效开发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目前,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该类气藏研究了低渗含水气藏的束缚水饱和度及其不同驱替条件下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同时,针对该类气藏产量递减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加强该类气藏开发特征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然而,制约该类气藏科学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刻画气藏的气水分布,从而在低渗含水气藏中优选出物性相对较高、含水饱和度相对较低的区块优先钻开发井,以逐步实现该类气藏储量的有效动用。

针对气藏气水分布特征这一问题,常规气藏中气水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相对比较容易。一般是采用如下方式:综合利用试油资料、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采用深浅双侧向比值与深电阻率交会图、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图法对流体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气水分布进行研究,基本可以在平面上划分出纯气区、气水过渡区以及纯水区。

然而,对于低渗含水气藏,弄清气水分布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往往比较困难。目前,仅仅是对于低渗高含水饱和度的成因机理、控制因素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论证,针对如何通过对低渗含水气藏的气水分布的研究指导选区布井工作,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以达到通过对低渗含水气藏的气水分布的研究指导选区布井工作的目的,该方法包括:

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

根据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动态划分标准;

根据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

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

根据所述动态划分标准、所述静态划分标准、和储渗体赋值,绘制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

根据所述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建井区块选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包括:

将所述地下储渗体划分为高渗体和低渗体;

根据不同储渗体生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的水气比,将高渗体划分为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高渗封存水,将低渗体划分为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包括:按照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封存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无水的取值由小到大的方式为进行储渗体赋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建井区块选区,包括:按照高渗无水、低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低渗凝析水的顺序进行建井区块选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包括:根据气藏物性、含气性、气源充足程度和气藏特征,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包括:以渗透率和饱和度为标准,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装置,以达到通过对低渗含水气藏的气水分布的研究指导选区布井工作的目的,该装置包括:

划分模块,用于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动态划分标准;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

赋值模块,用于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

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动态划分标准、所述静态划分标准、和储渗体赋值,绘制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

建井选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建井区块选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划分模块,包括:

第一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地下储渗体划分为高渗体和低渗体;

第二划分单元,用于根据不同储渗体生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的水气比,将高渗体划分为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高渗封存水,将低渗体划分为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赋值模块具体用于按照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封存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无水的取值由小到大的方式为进行储渗体赋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建井选区模块具体用于按照高渗无水、低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低渗凝析水的顺序进行建井区块选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赋值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气藏物性、含气性、气源充足程度和气藏特征,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建立模块具体用于以渗透率和饱和度为标准,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并结合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动态划分标准,结合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静态划分标准,从而实现建井区块选区。因为同时结合了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因此使得确定的气水分布范围的结果更为准确,且操作性更强,对实际的地质勘探和建井区块选区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类型储渗体静态标准建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桥区六类储渗体划分动态标准;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桥区块储渗体划分结果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发明人考虑到,含水气藏的气水分布的描述工作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静态资料是例如:钻井、测井、地震、岩心等资料,动态资料是例如:试气、试采、生产特征等资料。静态方法是根据静态资料的对比分析,结合储层发育范围和规模,在平面上可以进行气水分布范围的绘制;动态方法是基于动态资料,在平面上也可以勾绘出产水由弱到强的区域的变化趋势。在本例中,主要是结合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对低渗含水气藏的气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指导研究区的开发选区和选井工作,具体地,在本例中,提供了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

具体地,划分的多种储渗体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假定当前就仅划分为上述六种,那么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划分:先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高渗体和低渗体,然后再根据不同储渗体生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的水气比,将高渗体划分为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高渗封存水,将低渗体划分为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

具体地,可以通过区域内生产井产气产水资料建立不同类型储渗体的划分标准,这主要是考虑到生产井的生产特征是最直接反应地下气水分布状况的,特别是初期生产井的产水状况反应了地下流体的最初赋存状态。因此,可以采用早期的生产资料,首先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高渗体(产气量高、携液能力强)和低渗体(产气量低、携液能力不足),然后,根据不同储渗体生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的水气比,分别将高渗体划分为高渗无水(水气比低)、高渗凝析水(水气比中等)和高渗封存水(水气比高),同理,将低渗体划分为低渗无水(水气比低)、低渗凝析水(水气比中等)和低渗封存水(水气比高)。

需要说明的是,该分类标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区块由于储层、构造、流体等特征的不同,六类储渗体的划分标准也存在差异。

步骤102:根据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动态划分标准;

在利用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封存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无水六种储渗体类型之后,还可以建立六类储渗体的动态划分标准。

步骤103:根据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

对于任何一个开发区块来说,为了更好地评价区块内的气水分布特征,除了利用已经投产的生产井资料外,大量的已完钻尚未测试或生产的井的数据也是一个探视地下流体分布的宝贵资源。

因此,在所建立的生产井动态资料储渗体划分标准的基础上,可以结合这些井的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储渗体的静态划分标准。具体地,可以是以渗透率和饱和度为标准,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静态标准的建立使得大量的完钻井资料的利用成为可能,使得对于地下储渗体类型的划分基础更加扎实,划分结果更加可信。

在这一过程中,低渗体和高渗体由于其内在的气水分异、毛管作用、驱动压力梯度等特征的不同,其饱和度的划分标准也不一致。如图2所示,在凝析水和封存水的划分过程中,高渗体的划分标准要小于低渗体的划分标准,即SgH1<SgL1;同理,在凝析水和无水储渗体的划分过程中,高渗体的划分标准也应低于低渗体的划分标准,即SgH2<SgL2。

需要指出的是,在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的划分过程中,由于生产井产气产水数据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吻合程度较差,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地下流体的渗流规律的认识和对该气藏特征的理解综合分析建立储渗体划分的静态标准。

步骤104: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

具体地,可以按照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封存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无水的取值由小到大的方式为进行储渗体赋值。也可以根据气藏物性、含气性、气源充足程度和气藏特征,为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即,基于气藏本身的物性、含气性、气源充足程度、气藏特征等认识,对所划分的六类储渗体按顺序赋值。

步骤105:根据所述动态划分标准、所述静态划分标准、和储渗体赋值,绘制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

在完成储渗体的赋值之后,可以按照赋值结果在平面上绘制等值线图,从而明确各类储渗体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从而为低渗含水气藏的开发建产提供指导。

步骤106:根据所述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建井区块选区。

在实际实现的时候,可以按照高渗无水、低渗无水、高渗凝析水、低渗凝析水这样的顺序优选选区、布井建产,而应该避免在低渗封存水和高渗封存水储渗体内选区布井。同时,不同类型储渗体分布范围的研究也为其气藏的开发技术对策提供指导,例如,对于低渗无水和凝析水储渗体的开发可以考虑采用水平井开发提高单井产量,而对于凝析水储渗体的开发要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筛选科学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以便最大程度地提高气井采收率。

在上例中,主要是考虑到常规的含水气藏在研究气水分布的过程中,由于储层物性好、构造幅度高,气水分异明显,纯气区、气水过渡区、纯水区的划分相对比较容易,准确性也比较高。而对于低渗含水气藏,由于物性相对较低,含水饱和度高,造成气水分异不明显,气水分布受多种因素(例如:构造、地层、岩性、非均质性、古沟槽等)的控制,气藏没有统一的气水界面,气水分布范围的刻画比较困难,这给该类气藏的储量规模动用和有效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通过上例提供的方式,使得气水分布的研究结果可靠性更高,即,按照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优先建立储渗体划分的动态标准,然后,结合气藏特征和流体渗流特征建立储渗体的静态标准,静态标准和动态标准的建立使研究区内所有的生产井和完钻但尚未投产井资料均得到了较好的利用,能更科学地评价地下储渗体的分布范围和特征。进一步的,研究手段更加新颖,本例将低渗含水气藏气水分布特征的研究过度到对不同类型储渗体分布范围的刻画,这一过程更加清晰地将一个复杂的流体分布的认识转换为对于一种相(此处为储渗体)的认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手段新颖。且本例的方法操作更方便,将地下储渗体按照一定的规律给予赋值,从而基于气井静动态认识的基础上,仅仅对地下储渗体赋值进行等值线分布的绘制即可明确不同类型储渗体的分布范围,操作起来简单方便。

下面以长庆油气田分公司第六采气厂高桥区块为例进行气水分布特征的描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高桥区块目前处于开发评价阶段,目前完钻直井315口,工区面积4300km2,目前下古气田的评价中,64口直井无阻流量0.01~25.75×104m3/d,平均4.76×104m3/d。其中,无阻流量大于4×104m3/d的气井22口,占总井数的34.4%,无阻流量小于2×104m3/d的气井29口,占总井数的45.3%。直井之间测试产量差异较大。同时,已投产的88口直井中,产水井41口,占比将近一半,因此,地层水对该气藏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明确该区域的气水分布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根据生产井产气产水特征建立如图3所示的储渗体划分的动态标准。然后,根据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六类储渗体划分的静态标准,高桥地区六类储渗体划分动静态划分标准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依据动静态划分标准,可以将研究区内315口直井进行储渗体赋值,例如:高渗无水为1,高渗凝析水为2,高渗封存水为3,低渗封存水为4,低渗凝析水为5,低渗无水为6。

在储渗体赋值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对气藏的综合认识,绘制储渗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从而实现了如图4所示不同类型储渗体平面分布范围的刻画。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储渗体分布范围进行选区和布井,从而推进该类型气藏储量的规模动用。在这一过程中,一般可以按照高渗无水、低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低渗凝析水的顺序进行选区和布井,从而避免在封存水体进行选区和布井。按照这一划分结果,对目前生产的21口水平井统计发现,21口水平井中,只有7口能够正常生产,正常生产井均位于产水低风险区(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低渗无水、和低渗凝析水),其余井除去一口因其他原因无法投产外,均位于产水高风险区(高渗封存水和低渗封存水),研究结果与生产实际符合度高,证明了采用动静态储渗体类型划分方法的科学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相似,因此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低渗含水气藏建产选区的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划分模块501、第一建立模块502、第二建立模块503、赋值模块504、绘制模块505和建井选区模块506,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划分模块501,用于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

第一建立模块502,用于根据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动态划分标准;

第二建立模块503,用于根据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

赋值模块504,用于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

绘制模块505,用于根据所述动态划分标准、所述静态划分标准、和储渗体赋值,绘制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

建井选区模块506,用于根据所述储渗透体平面分布等值线图进行建井区块选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种储渗体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之一: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划分模块501可以包括:第一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地下储渗体划分为高渗体和低渗体;第二划分单元,用于根据不同储渗体生产井在生产过程中的水气比,将高渗体划分为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高渗封存水,将低渗体划分为低渗无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封存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赋值模块504具体可以用于按照高渗无水、高渗凝析水、高渗封存水、低渗封存水、低渗凝析水和低渗无水的取值由小到大的方式为进行储渗体赋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建井选区模块506具体可以用于按照高渗无水、低渗无水、高渗凝析水和低渗凝析水的顺序进行建井区块选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赋值模块504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气藏物性、含气性、气源充足程度和气藏特征,为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进行储渗体赋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建立模块502具体可以用于以渗透率和饱和度为标准,建立所述多种储渗体类型中各种储渗体类型的静态划分标准。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将地下储渗体划分为多种储渗体类型,并结合生产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动态划分标准,结合已完钻井的静态资料建立静态划分标准,从而实现建井区块选区。因为同时结合了动态资料和静态资料,因此使得确定的气水分布范围的结果更为准确,且操作性更强,对实际的地质勘探和建井区块选区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