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应用技术领域,用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明巩、冰片、雄黄制作而成的外敷药剂;本发明提供的诸药合理配伍行使君臣佐原则,协同增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炎止痒、去腐生肌、发散解毒的功效,治疗皮肤瘙痒、溃烂、脱屑、异样匀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疗效很好,特别在治疗皮肤癣、寻麻疹和湿疹的有很好的效果,其治愈率都能达到80%以上,价格低、简便、疗效快、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439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610338370.5

  • 发明设计人 陈镇刚;

    申请日2016-05-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管宝伟

  • 地址 5577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舞阳镇顺城街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7: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9

    授权

    授权

  • 2016-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4 申请日:2016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癣主要指亲角质蛋白的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皮肤癣菌病,简称癣。目前皮肤癣菌病仍按发病部位命名如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等,夏季多发,冬季少见。目前治疗皮肤癣的药物种类很多,特别是中草药制剂,如专利号为CN201510889684.X的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肤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猪胆汁、雄黄、薄荷精油、灯笼草提取物、无花果叶提取物和白糖的中药配方;专利号为CN201510647532.9的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癣疾药浴》公开了地肤子、及己、蛇床子、香叶、苦参、黄柏、鹤虱、白鲜皮、大枫子、朴硝、蝉蜕、大黄、礜石、红粉、杏仁、枯矾、九节菖蒲、蜂房的配方。

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皮疹的特点是大、小片粒红,有时会痒,有时不会痒。西医治疗皮疹多采用激素类药物,见效快,但易反复,而且对身体副作用大;而根据中医理论,针对皮疹的发病机理,以清热祛湿、化燥解毒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 兼治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201510199990.0的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公开了厚朴、半夏、地肤子、牡丹皮、防风、苍术、石菖蒲等的中药配方;专利号为CN201510055187.X的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皮疹红肿的外用中药》公开了紫花地丁、乌梢蛇、黄柏、野菊花、木贼草、忍冬藤、大腹皮、白癣皮、炙甘草、石榴皮、白蒺藜等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研究人员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化燥、凉血止痒、益脾和胃、排毒散瘀、止痒杀菌的药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筛选研究,力求筛选出能够治疗皮肤廯和皮疹的中药制剂,并且对于药材的提取工艺、具体剂型制备方法也进行不同因素的影响分析,力求为广大患者找寻到疗效更佳、作用广泛,治疗效果更佳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参20-50份、黄连10-25份、黄柏10-25份、青蒿20-50份、大青叶10-25份、二花10-25份、连翘10-25份、蛇床子10-30份、地肤子10-30份、秦皮10-30份、白癣皮10-30份、土槿皮10-30份、地骨皮10-30份、花椒10-30份、夏枯球5-20份、百部10-30份、石膏10-30份、十大功劳10-30份、山支10-25份、生军5-20份、大风子5-20份、明巩3~15份、冰片3~15份、雄黄3~15份。

进一步的,该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参20-40份、黄连10-20份、黄柏10-20份、青蒿20-40份、大青叶10-20份、二花10-20份、连翘10-20份、蛇床子15-25份、地肤子15-25份、秦皮15-25份、白癣皮15-25份、土槿皮15-25份、地骨皮15-25份、花椒15-25 份、夏枯球5-15份、百部15-25份、石膏15-25份、十大功劳15-25份、山支15-25份、生军5-15份、大风子5-15份、明巩3~10份、冰片3~10份、雄黄3~10份。

进一步的,该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参30份、黄连15份、黄柏15份、青蒿30份、大青叶15份、二花15份、连翘15份、蛇床子20份、地肤子20份、秦皮20份、白癣皮20份、土槿皮20份、地骨皮20份、花椒15份、夏枯球10份、百部20份、石膏20份、十大功劳20份、山支15份、生军10份、大风子10份、明巩5份、冰片5份、雄黄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药制剂为外敷药剂。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加水浸泡10min以上;

2)按照比例将上述原料放入土罐,并放入上述原料的2~4倍重量的水煎煮30min以上;然后过滤得到药液;

3)按照比例将明巩、冰片、雄黄加入药液中,即得到外敷药剂。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加水浸泡10min以上;

2)按照比例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混合后,采用50-80%乙醇超声提取20-40min,过滤得 到乙醇浸提液;

将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按照比例混合5-8倍量水煎煮提取2-3次,每次1-2h,过滤得到乙醇浸提液;

3)将乙醇浸提液与乙醇浸提液混合,然后再50~60℃、-0.07MPa减压干燥,获得干浸膏粉;

4)干浸膏粉与明巩、冰片、雄黄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加入混合物重量的100~200%凡士林,加水搅拌均匀制成软膏,即为外敷药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诸药合理配伍行使君臣佐原则,协同增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炎止痒、去腐生肌、发散解毒的功效,治疗皮肤瘙痒、溃烂、脱屑、异样匀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运用此方治疗疗效很好,特别在治疗皮肤癣、寻麻疹和湿疹的有很好的效果,其治愈率都能达到85%以上,价格低、简便、疗效快、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一:外用药液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苦参20g、黄连10g、黄柏15g、青蒿20-50g、大青叶10g、二花15g、连翘15g、蛇床子15g、地肤子10g、秦皮10g、白癣皮10g、土槿皮10g、地骨皮10g、花椒10g、夏枯球5g、百部15g、石膏10g、十大功劳10g、山支10g、生军10g、大风子10g、明巩3g、 冰片3g、雄黄3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加水浸泡10min以上;

2)按照比例将上述原料放入土罐,并放入上述原料的2~4倍重量的水煎煮30min以上;然后过滤得到药液;

3)按照比例将明巩、冰片、雄黄加入药液中,即得到外敷药剂。

实施例二:外用药液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苦参50g、黄连25g、黄柏25g、青蒿50g、大青叶25g、二花25g、连翘25g、蛇床子30g、地肤子30g、秦皮30g、白癣皮30g、土槿皮30g、地骨皮30g、花椒30g、夏枯球20g、百部30g、石膏30g、十大功劳30g、山支25g、生军20g、大风子20g、明巩15g、冰片15g、雄黄15g。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加水浸泡10min以上;

2)按照比例将上述原料放入土罐,并放入上述原料的2倍重量的水煎煮30min以上;然后过滤得到药液;

3)按照比例将明巩、冰片、雄黄加入药液中,即得到外敷药剂。

实施例三:外用软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 中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苦参20g、黄连10g、黄柏10g、青蒿20g、大青叶10g、二花10g、连翘10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秦皮15g、白癣皮15g、土槿皮15g、地骨皮15g、花椒15g、夏枯球5g、百部15g、石膏15g、十大功劳15g、山支15g、生军5g、大风子5g、明巩3g、冰片3g、雄黄3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加水浸泡10min以上;

2)按照比例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混合后,采用50%乙醇超声提取20min,过滤得到乙醇浸提液;

将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按照比例混合5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h,过滤得到乙醇浸提液;

3)将乙醇浸提液与乙醇浸提液混合,然后再50℃、-0.07MPa减压干燥,获得干浸膏粉;

4)干浸膏粉与明巩、冰片、雄黄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加入混合物重量的100%凡士林,加水搅拌均匀制成软膏,即为外敷药剂。

实施例四:外用软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苦参40g、黄连20g、黄柏20g、青蒿40g、大青叶20g、二花20g、连翘20g、蛇床子25g、地肤子25g、秦皮25g、白癣皮25g、土槿皮25g、地骨皮25g、花椒25g、夏枯球15g、百部25g、 石膏25g、十大功劳25g、山支25g、生军15g、大风子15g、明巩10g、冰片10g、雄黄1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加水浸泡10min以上;

2)按照比例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混合后,采用80%乙醇超声提取40min,过滤得到乙醇浸提液;

将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按照比例混合8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得到乙醇浸提液;

3)将乙醇浸提液与乙醇浸提液混合,然后再60℃、-0.07MPa减压干燥,获得干浸膏粉;

4)干浸膏粉与明巩、冰片、雄黄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加入混合物重量的200%凡士林,加水搅拌均匀制成软膏,即为外敷药剂。

实施例五:外用软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治疗皮肤癣和皮疹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中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苦参30g、黄连15g、黄柏15g、青蒿30g、大青叶15g、二花15g、连翘15g、蛇床子20g、地肤子20g、秦皮20g、白癣皮20g、土槿皮20g、地骨皮20g、花椒15g、夏枯球10g、百部20g、石膏20g、十大功劳20g、山支15g、生军10g、大风子10g、明巩5g、冰片5g、雄黄5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加水浸泡10min以上;

2)按照比例将苦参、黄连、黄柏、青蒿、大青叶、二花、连翘、蛇床子、地肤子混合后,采用65%乙醇超声提取30min,过滤得到乙醇浸提液;

将秦皮、白癣皮、土槿皮、地骨皮、花椒、夏枯球、百部、石膏、十大功劳、山支、生军、大风子按照比例混合5-8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得到乙醇浸提液;

3)将乙醇浸提液与乙醇浸提液混合,然后再55℃、-0.07MPa减压干燥,获得干浸膏粉;

4)干浸膏粉与明巩、冰片、雄黄按照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加入混合物重量的150%凡士林,加水搅拌均匀制成软膏,即为外敷药剂。

进一步的,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申请文件还提供了以下以下试验例:

实施例1:临床实验

1.1皮肤癣治疗

共收治皮肤癣患者430例,其中男性220例,女性210例,年龄9-60岁。

治疗方法:本发明的本发明实施例2的外敷药剂治疗前面20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外敷药剂治疗前面230例;涂抹患处,一日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处皮肤恢复正常,一年以上未复发。

治疗结果:使用实施例2制作的外敷药剂的治愈率达到88%,使用实施例5制作的外敷药剂的治愈率达到92%,本发明的外敷药剂对常见的皮肤癣均有较好疗效,不易复发。

1.2、皮疹治疗

共收录皮疹患者350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145例,年龄9-60岁。

治疗方法:本发明的本发明实施例2的外敷药剂治疗前面170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的外敷药剂治疗前面180例;涂抹患处,一日两次,7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处皮肤恢复正常,一年以上未复发。

治疗结果::使用实施例2制作的外敷药剂的治愈率达到90%,使用实施例5制作的外敷药剂的治愈率达到88%,本发明的外敷药剂对常见的皮疹均有较好疗效,不易复发。

试验例2:典型试验

2.1、陆某某,性别:女,年龄:22岁,于2015年10月10日来我诊所就诊,确诊为顽固皮肤癣,使用本实施例2的外敷药剂,早晚各涂膜一次,一个月后复查恢复正常。

2.2、冯某某,性别:女,年龄:26岁,全身散在性红疹,周边有白色银屑脱落瘙痒,头皮脱落痛痒严重,曾在重庆医科大学附院诊治,确诊为银屑病,经重庆医科大治疗,病情反复不见好转,患者服用西药后,脸肿全身浮肿。后转诊上海、广东等地治疗都未见病情好转。于2015年10月14日来我诊所就诊,使用本实施例2的外敷药剂, 一日两次,早晚各涂膜一次,两个月个后,病情好转,三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

2.3、郭某某,性别:男,年龄:60岁,于2015年10月18日来我诊所就诊。颈部、后背、手臂、腰部多发性红疹,瘙痒难忍反复9个月,曾到当地医院和州医院治疗,疗效差。使用本实施例5的外敷药剂,一日两次,早晚各涂膜一次,治疗十天左右治愈。

2.4、唐某,性别:男,年龄:41岁,2016年2月3日来我诊所就诊,述阴囊处潮湿瘙痒有渗出淡黄色液体7天,使用本实施例5的外敷药剂,一日两次,早晚各涂膜一次,五天后治愈。

2.5、刘某某,性别:女,年龄:39岁,于2016年2月12日来我诊所就诊。述外阴红肿瘙痒反复半年,服西药、外用洗液匀只能缓解病情,使用本实施例5的外敷药剂,一日两次,早晚各涂膜一次,治疗十天,至今没有再出现症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