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所述组合由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组成,所述寄主植物由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组成,所述蜜源植物由委陵菜、绣线菊、地榆、百日草、野菊、万寿菊、荷兰菊、北黄花菜、大花萱草、卷丹以及常夏石竹组成。本发明所述组合能够进一步发挥“蝶恋花,花引蝶”的交互作用,能够充分满足凤蝶科蝴蝶种群的生活习性与繁衍生息。达到蝴蝶‑显花植物组合结合周边整体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生物栖息地等自然生境循环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操作方便、景观效果显著。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9

    授权

    授权

  • 2016-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6 申请日:201605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蝴蝶寄主植物的培育繁殖,更具体地涉及珍贵蝴蝶品种丝带凤蝶和柑橘凤蝶的寄主植物北马兜铃和花椒的组合筛选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蝴蝶资源分布有12科,约2153种,种类和个体数量较大,其中北京地区拥有蝴蝶约200多种。对于蝴蝶价值的开发利用涉及人工养殖、蝴蝶园观赏、野外放飞、工艺品制作、食用、药用、科研等多方面。目前,针对蝴蝶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工养殖量有限,野外捕捉严重,冬季养殖的种类和数量较少,为缓解这些问题且充分考虑寄主与种群间存在交互作用并受不同地理条件制约而表现出不同的寄主适应性,应发掘和利用蝴蝶与符合该寄主适应性的寄主植物组合并培育繁殖。

已有技术如白锯蛱蝶、红锯蛱蝶等寄主植物主要为三开瓢,人工饲养时将植物的叶片加工制作成膏状,方便随时喂食。这种饲养技术虽卓见成效,但忽略了植物生境和生物小区的景观营造,同时过多的人工干预始终不能达到蝴蝶-显花植物组合结合周边整体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生物栖息地等自然生境循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其能够进一步发挥“蝶恋花,花引蝶”的交互作用,能够充分满足凤蝶科蝴蝶种群的生活习性与繁衍生息。达到蝴蝶-显花植物组合结合周边整体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生物栖息地等自然生境循环效果。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其由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组成,所述寄主植物由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 组成,所述蜜源植物由委陵菜、绣线菊、地榆、百日草、野菊、万寿菊、荷兰菊、北黄花菜、大花萱草、卷丹以及常夏石竹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寄主植物包括按照比例每平方米种植的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所述蜜源植物将种子混合后,采用播种方式种植,所述蜜源植物按照种子质量百分比包括:委陵菜10%、绣线菊10%、地榆6%、百日草6%、野菊8%、万寿菊6%、荷兰菊5%、北黄花菜12%、大花萱草11%以及常夏石竹6%,其中卷丹采用种球繁殖,所述卷丹种球占蜜源植物混合种子总重量的20%。

优选的是,所述寄主植物还包括按照播种方式种植,其中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花椒种子5重量份、吴茱萸种子5重量份、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以及北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操作方便、景观效果显著。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育包,所述培育包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北马兜铃种子5%,花椒种子5%,蜜源植物混合种子13%,保水剂0.6%,肥料30%,剩余为种植土;培育包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

步骤二,育苗,选择育苗盘进行育苗,直接将培育包中的混合料放入育苗盘中进行育苗,所述育苗盘为长1m,宽0.5m,高0.25m的长方形盘子;所述育苗盘被分割成10cm*10cm的育苗盒,所述混合料放入育苗盒中且混合料不超过所述育苗盒高度的4/5;之后将所述育苗盘放置在温度为15℃-30℃,湿度为45%-55%的温室内培养;

步骤三,移栽且培育寄主植物,采用嫁接方式培育花椒、吴茱萸;以行距2cm,株距2cm移栽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其中种植比例为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

其中花椒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五年生花椒树先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剪除花椒树上多余枝条,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砧木枝条;将砧木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成长健壮的半年生花椒幼苗,苗高不超过50cm;剪除根部,保留茎部以上;按砧木枝条切口同等长度切取花椒幼苗;

将砧木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花椒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花椒幼苗外露;

所述吴茱萸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4-6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砧木;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进行剪枝仅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枝条;

将砧木的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3-4月生长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吴茱萸幼苗,剪除吴茱萸幼苗的根部,保留茎部以上,至少包括3-4对叶;

将砧木的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吴茱萸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吴茱萸幼苗外露;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二中培养30天后的育苗盘放置在花椒、吴茱萸、北马兜铃以及马兜铃的行间;每30天更换一次育苗盘。

优选的是,所述五年生花椒树在移栽时,采用深坑浅埋法即挖长、宽、深均为70cm的栽植坑,回填35cm深的表层肥土,每穴施农家肥5-10kg,过磷酸钙0.1kg,肥料要与土壤拌匀;

之后踩实浇水,待下渗后采用中心穴植法栽苗填土,踩实,直至高出苗木原土痕5cm,随后浇水,水渗后撒一层干土即可。

优选的是,所述花椒和吴茱萸间隔种植。

优选的是,所述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种植在养殖凤蝶科蝴蝶温室的四周。

优选的是,所述保水剂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

优选的是,所述肥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腐熟人畜粪200份,硝酸钾54份、过磷酸钙14份、草木灰1-3份以及茶渣1-2份。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乔灌草合理搭配,利用凤蝶科蝴蝶主要寄主植物林下空间,形成凤蝶科蝴蝶-显花组合丰富的植物生境与生物小区,保护珍贵野生蝴蝶品种及生物多样性,营造良好景观效果,推进蝴蝶-显花植物培育繁殖模式的发展,充分发挥生态及经济效益。

同时,本发明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中选择将育苗盘固定一段时间进行更换,由此可以保证育苗盘中寄主植物能够为温室内蝴蝶幼虫饲养提供食物,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低延续寄主植物植株寿命,延长蜜源植物的花期。当然,养殖人员也可以 选择在温室外部或场地周边,选取一小片区域进行寄主植物移栽。成活后既可为室内幼虫饲养提供食物,也可以作为成虫室外交配产卵区。在饲养温室内,一部分寄主植物为蝴蝶提供食物的同时,可以将另一部分植物用纱网进行遮蔽保护,待前者被啃食到一定程度时将其遮蔽,换另一部分为蝴蝶提供食物。这样既可对景观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又可最大程度的延续植株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一种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其由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组成,所述寄主植物由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组成,所述蜜源植物由委陵菜、绣线菊、地榆、百日草、野菊、万寿菊、荷兰菊、北黄花菜、大花萱草、卷丹以及常夏石竹组成。该组合选择适合凤蝶科蝴蝶生长的寄主植物结合蜜源植物,为蝴蝶幼虫生长提供充足的食物,同时也为蝴蝶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蜜源。有利于提高蝴蝶成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寄主植物包括按照比例每平方米种植的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所述蜜源植物将种子混合后,采用播种方式种植,所述蜜源植物按照种子质量百分比包括:委陵菜10%、绣线菊10%、地榆6%、百日草6%、野菊8%、万寿菊6%、荷兰菊5%、北黄花菜12%、大花萱草11%以及常夏石竹6%,其中卷丹采用种球繁殖,所述卷丹种球占蜜源植物混合种子总重量的20%。本发明所述凤蝶科蝴蝶的寄主植物的组合采用合适的比例,间隔种植,既可以保证蝴蝶幼虫的正常生长,又可以保证蜜源植物的正常生长以保证蝴蝶成虫的正常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寄主植物还包括按照播种方式种植,其中按照重量份数包括花椒种子5重量份、吴茱萸种子5重量份、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以及北马兜铃种子5重量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其操作方便、 景观效果显著。所述凤蝶科蝴蝶寄主植物的组合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培育包,所述培育包中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北马兜铃种子5%,花椒种子5%,蜜源植物混合种子13%,保水剂0.6%,肥料30%,剩余为种植土;培育包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料;将种子制成培育包,种植方法简单,方便规范化操作。

步骤二,育苗,选择育苗盘进行育苗,直接将培育包中的混合料放入育苗盘中进行育苗,所述育苗盘为长1m,宽0.5m,高0.25m的长方形盘子;所述育苗盘被分割成10cm*10cm的育苗盒,所述混合料放入育苗盒中且混合料不超过所述育苗盒高度的4/5;之后将所述育苗盘放置在温度为15℃-30℃,湿度为45%-55%的温室内培养;采用育苗盘培育蜜源植物和寄主植物幼苗,生长一段时间后放入养殖温室内,经过30天后更换育苗盘,在更换育苗盘时,操作人员只需将室内育苗盘移出温室,室外育苗盘放入温室内即可。操作方便,植物幼苗培育也方便。

步骤三,移栽且培育寄主植物,采用嫁接方式培育花椒、吴茱萸;以行距2cm,株距2cm移栽花椒、吴茱萸、马兜铃以及北马兜铃;其中种植比例为花椒1株、吴茱萸1株、马兜铃2株以及北马兜铃2株;

其中花椒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五年生花椒树先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剪除花椒树上多余枝条,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砧木枝条;将砧木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成长健壮的半年生花椒幼苗,苗高不超过50cm;剪除根部,保留茎部以上;按砧木枝条切口同等长度切取花椒幼苗;

将砧木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花椒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花椒幼苗外露。在五年生花椒树上嫁接花椒幼苗,提高花椒幼苗作为凤蝶科蝴蝶幼虫食物的适口性,促进幼虫生长。

所述吴茱萸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4-6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良单株作砧木;移栽至养殖凤蝶科蝴蝶的温室内,半年后进行剪枝仅保留直径不小于5cm的枝条;

将砧木的枝条皮层按长3-4cm、宽2cm左右切至木质部;

选取3-4月生长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吴茱萸幼苗,剪除吴茱萸幼苗的根部,保留茎部以上,至少包括3-4对叶;

将砧木的枝条切口皮层从左侧或右侧撬开,插入吴茱萸幼苗;

用宽2cm左右塑料条由下至上将接口处扎严紧,吴茱萸幼苗外露;

步骤四,将所述步骤二中培养30天后的育苗盘放置在花椒、吴茱萸、北马兜铃以及马兜铃的行间;每30天更换一次育苗盘。由此保证吴茱萸的植株茂盛生长状态,提供更多叶片促进蝴蝶幼虫生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五年生花椒树在移栽时,采用深坑浅埋法即挖长、宽、深均为70cm的栽植坑,回填35cm深的表层肥土,每穴施农家肥5-10kg,过磷酸钙0.1kg,肥料要与土壤拌匀;

之后踩实浇水,待下渗后采用中心穴植法栽苗填土,踩实,直至高出苗木原土痕5cm,随后浇水,水渗后撒一层干土即可。由此可以保证花椒树的成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花椒和吴茱萸间隔种植。针对凤蝶科不同种的蝴蝶进行间隔种植,丰富凤蝶科蝴蝶的种群,促进凤蝶科蝴蝶的种群发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北马兜铃和马兜铃种植在养殖凤蝶科蝴蝶温室的四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水剂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该保水剂可以快速存储水分,并在出苗期快速释放,保证出苗率以及植物幼苗的成活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肥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腐熟人畜粪200份,硝酸钾54份、过磷酸钙14份、草木灰1-3份以及茶渣1-2份。所述肥料将上述组分均匀混合,既可以保证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的正常生长,也不影响凤蝶科蝴蝶幼虫的正常生长。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