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气流负压与旋转毛刷共同作用的吸蝗装置

一种气流负压与旋转毛刷共同作用的吸蝗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流负压与旋转毛刷共同作用的吸蝗装置,包括吸入段、输送段和收集仓,吸入段、输送段均为管状;吸入段的出口端与输送段的入口端相连接,输送段的出口端与收集仓的入口端相连接,收集仓的后端设有网格板;吸入段、输送段和收集仓均相连通。本发明的最大特点在于吸蝗效果好。本装置仅捕集受到装置运行的惊扰而跃起的蝗虫,并不吸入地面上的杂物,且装置结构简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755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48310.4

  • 发明设计人 康灿;毛宁;张伟;潘宸;朱洋;

    申请日2016-04-2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7:5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2

    授权

    授权

  • 2016-09-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M5/04 申请日:2016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草原上物理治蝗的装置,特指一种气流负压与旋转毛刷共同作用的吸蝗装置。

背景技术

物理治蝗是一种合理的蝗虫治理方法,既能再次利用蝗虫的食用价值,又避免了化学治蝗对草原环境与土壤的破坏。近年来,草原上的大面积蝗虫灾害时常发生,且带有季节性,目前使用的地面农药喷洒机具,甚至是飞机喷洒设备,在应用过程中都不同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治蝗成本也较高。以往发明的吸蝗机具体积庞大,耗功率高,但吸蝗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公开报道的吸蝗装置的原理大多为采用风机直接将蝗虫吸入,然后蝗虫跟随气流一起通过叶片流道,导致蝗虫被击伤,甚至出现蝗虫粘连在过流部件表面的现象,这将直接导致吸风机的性能下降,并诱发风机甚至是整个机具的振动;同时,以往的吸蝗机具运行时,伴随蝗虫一起吸入的杂物较多,收集仓很快就被充满,蝗虫与杂物的再分离较为复杂,蝗虫的再利用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吸蝗的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流负压与旋转毛刷共同作用的吸蝗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流负压与旋转毛刷共同作用的吸蝗装置,包括吸入段、输送段和收集仓,所述吸入段、输送段均为管状;所述吸入段的出口端与输送段的入口端相连接,输送段的出口端与收集仓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收集仓的后端设有网格板;所述吸入段、输送段和收集仓均相连通;在所述吸入段内设有毛刷,毛刷通过毛刷转轴可转动设置于吸入段的管壁上,所述毛刷转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吸入段的外径,毛刷转轴的其中一段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外界的电机相连接;在所述输送段外壁上连接有进风A管和进风B管,所述进风A管和进风B管均与输送段相连通,进风A管的进风方向与输送段的输送方向、进风B管的进风方向与输送段的输送方向均成锐角,所述进风A管的入口端和进风B管的入口端均与外界的离心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入段内设有挡板,挡板设置于毛刷与吸入段的出口端之间,挡板固设于吸入段的内壁上。

进一步,在所述输送段内设有导流体,导流体为条状,导流体的中心轴线与输送段的中心轴线重合,导流体通过支撑柱与输送段的内壁固接。

进一步,所述导流体的两端为锥形。

进一步,所述吸入段的入口端为喇叭口形状。

进一步,所述吸入段为成钝角的弯管。

根据气力输送和机械原理,蝗虫进入吸入段,首先被旋转的毛刷扫入输送段,由于档板和毛刷的双重作用,进入输送段的蝗虫大部分蝗虫无法逃离。输送段内由于气流通入和中间的导流体而产生负压,蝗虫由于负压的作用向输送段下游方向运动,随后由于气流的携带作用而被吹向收集仓。在收集仓内,蝗虫由于重力和气流驱动力的衰减而沉降,同时气流从收集仓出口端的网格板排出。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最大特点在于吸蝗效果好。本装置仅捕集受到装置运行的惊扰而跃起的蝗虫,并不吸入地面上的杂物,装置结构简单,吸入段和输送段均可采用折弯的工艺完成,风机、电机和毛刷均可以采用成熟的产品。

(2)该装置可以固定在载具车上,通过延长输送管道的方式进行组装,同时也可以采用人工推行的方式进行作业。这些均是提高吸蝗效果的有效措施。

(3)本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增强了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图中,1.吸入段,2.毛刷,3.输送段,4.收集仓,5.网格板,6.挡板,7.导流体,8.毛刷转轴,9.联轴器,10.进风A管,11.进风B管,12.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气流负压与旋转毛刷共同作用的吸蝗装置,包括吸入段1、输送段3和收集仓4,所述吸入段1、输送段3为管状;所述吸入段1的出口端与输送段3的入口端相连接,输送段3的出口端与收集仓4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收集仓4的后端设有网格板5;所述吸入段1、输送段3和收集仓4均相连通;

在所述吸入段1内设有毛刷2,毛刷2通过毛刷转轴8可转动设置于吸入段1的管壁上,所述毛刷转轴8的长度大于所述吸入段1的外径,毛刷转轴8的其中一段设有联轴器9,所述联轴器9与外界的电机相连接;

在所述输送段3外壁上连接有进风A管10和进风B管11,所述进风A管10和进风B管11均与输送段3相连通,进风A管10的进风方向与输送段3的输送方向、进风B管11 的进风方向与输送段3的输送方向均成锐角,所述进风A管10的入口端和进风B管11的入口端均与外界的离心风机相连接。

所述吸入段1内设有挡板6,挡板6设置于毛刷2与吸入段1的出口端之间,挡板6固设于吸入段1的内壁上,挡板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已接近输送段的蝗虫逃出吸蝗装置。

在所述输送段3内设有导流体7,导流体7为条状,导流体7的中心轴线与输送段3的中心轴线重合,导流体7通过支撑柱12与输送段3的内壁固接。

所述导流体7的两端为锥形,可以以减小过流面积,增加流速,产生负压。由于导流体7的作用,空气在输送段3得到加速而产生负压,有利于加速蝗虫向下游的运动。

所述吸入段1的入口端为喇叭口形状。

所述吸入段1为成钝角的弯管。

根据机械原理,旋转的毛刷2将跳起进入吸入段1内的蝗虫扫入吸入段1内,该部分蝗虫由于惯性和下游气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档板6的作用而无法逃出吸入段1。依据流体动力学原理,输送段3由于通入两股气流,再加上导流体7的引入减小了输送段3断面面积,所以在输送段3内产生增速降压,蝗虫进入输送段3后将在负压和运动气流的作用下持续向下游运动,直至进入收集仓4,收集仓4的出口端为网格板5,气流可以通过该网格板5,但蝗虫无法通过,这样就使来自输送段3的气流排出,而蝗虫留在了收集仓4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