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一种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HRMS、单晶X衍射等方法表征并得以确认。本发明方法在是在有机溶剂中使用溴化铜为催化剂,在碱存在条件下,异氰与N?(2?卤代苯基)炔基亚胺在80~100℃下发生分子间环化反应;随后发生分子内与碳碘键的偶联反应,制得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I。本发明方法反应简单高效,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便于分离提纯;条件温和,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原料简单易得,成本较低,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制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015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70863.X

  • 发明设计人 郑旦庆;吴劼;

    申请日2016-04-27

  • 分类号C07D47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00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陆飞;陆尤

  •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1: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 471/04 专利号:ZL201610270863X 申请日:20160427 授权公告日:201802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2-27

    授权

    授权

  • 2017-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471/04 申请日: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吡咯[3,2-c]并喹啉骨架是常见的杂环结构之一,存在于多种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之中。现有技术公开了其中一些典型的实例带有吡咯[3,2-c]并喹啉核心骨架,包括:天然生物碱martinelline和martinellicacid,可以作为多种G蛋白受体的抑制剂(K.M.Witherhrup,R.W.Ransom,A.C.Graham,A.M.Bernard,M.J.Salvatore,W.C.Lumman,P.S.Anderson,S.M.Pitzenberger,S.L.Varga,J.Am.Chem.Soc.1995,117,6682.);Isocryptolepine,一种天然生物碱,可以被用作抗疟药(P.Aroonkit,C.Thongsornkleeb,J.Tummatorn,S.Krajangsri,M.Mungthin,S.Ruchirawat,Eur.J.Med.Chem.2015,94,56.);它的衍生物还可以被用作犬尿酸-3-羟化酶抑制剂(F.Heidempergher,P.Pevarello,A.Pillan,V.Pinciroli,A.D.Torre,C.Speciale,M.Marconi,M.Cini,S.Toma,F.Greco,M.Varasi,Farmaco1999,54,152.);此外,这类化合物还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P.Helissey,H.Parrot-Lopez,J.Renault,S.E.Cros,J.Med.Chem.1987,22,366.)以及降血压作用(G.C.Wright,E.J.Watson,F.F.Ebetino,D.T.Pals,J.Med.Chem.1971,14,1060.)。由于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具有这些广泛的生物活性和潜在应用,化学家不断努力开发基于吡咯[3,2-c]并喹啉骨架的新型结构及其全新的合成方法。

串联反应是一种高效、绿色的合成策略,为了获得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各种类天然骨架化合物,通过串联反应“一锅法”的合成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发明在分子间环化反应的基础上,再串联分子内碳碳键偶联反应,提供一种高效合成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在分子间异氰和炔基亚胺环化反应的基础上,再串联铜催化的分子内的碳碳键偶联,高效合成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

具体而言,本发明方法是在有机溶剂(如N,N-二甲基乙酰胺)中使用溴化铜(CuBr2)为催化剂,在碱(如碳酸铯)存在条件下,异氰与N-(2-卤代苯基)炔基亚胺在80~100℃下发生分子间环化反应,随后发生分子内与碳碘键的偶联反应,高效制得多氟甲基取代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I,其反应式为:

其中,Rf为三氟甲基或二氟氯甲基,是常见的含氟取代基团;

R1=为H、供电子基团或吸电子基团;其中,供电子基团是甲基或甲氧基;吸电子基团是氯、氟或溴等;

R2为苯基、含有供电子基团或吸电子基团的芳香取代基、芳香性杂环、烷基;其中,含有供电子基团的芳香取代基是对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含有吸电子基团的芳香取代基是对氯苯基、对溴苯基或对乙酰基苯基等;芳香性杂环是噻吩;烷基基团是正丁基或环丙烷基;

R3为COOEt、COOMe或Ts;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催化剂溴化铜、碱、炔基亚胺以及有机溶剂,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异氰,于80~100℃搅拌1-2小时,至TLC检测完全反应;

(2)用水洗涤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干燥,浓缩并柱层析分离,得到相应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I

上述反应收率达85-98%。

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HRMS、单晶X衍射等方法表征并得以确认。

本发明中,步骤(1)中,反应体系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DMA、DMSO或者DMF;

本发明中,反应体系中所使用的碱为Cs2CO3、K2CO3、K3PO4,基于炔基亚胺为1.0当量,碱的用量为1.0-2.0当量。

本发明中,基于炔基亚胺为1.0当量,反应体系中所使用的催化剂CuBr2用量为0.05-0.1当量,优选为0.1当量。

本发明中,基于炔基亚胺为1.0当量,反应体系中所使用的异氰用量为1.1-1.3当量,优选为1.2当量。

本发明中,反应体系反应温度为80~100℃;反应时间为1-2小时。

本发明方法反应简单高效,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便于分离提纯;条件温和,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原料简单易得,成本较低,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制备,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Ia

在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催化剂溴化铜(10mol%)、碳酸铯(1.0-2.0当量)、炔基亚胺(0.2mmol,1.0当量)以及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3mL),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异氰基乙酸乙酯(1.2当量),于90℃搅拌1-2小时,至TLC检测完全反应,用水洗涤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干燥,浓缩并柱层析分离得到相应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I

1HNMR(400MHz,DMSO-d6):13.59(s,1H),8.95-8.97(m,1H),8.13-8.15(m,1H),7.77-7.79(m,2H),7.12-7.16(m,4H),4.07(q,J=7.2Hz,2H),2.36(s,3H),0.92(t,J=7.2Hz,3H);19FNMR(376MHz,DMSO-d6)δ-62.08;13CNMR(100MHz,DMSO-d6)δ161.1,142.0(q,J=36.2Hz),141.8,137.7,136.5,131.3,130.7,130.2,129.3,128.9,127.8,126.5,123.9,122.8,121.4(q,J=274.2Hz),118.5,115.6,60.8,21.3,13.8;HRMScalcdforC22H18F3N2O2(M++H):399.1315,found:399.1317.。

实施例2

Ib

在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催化剂溴化铜(10mol%)、碳酸铯(1.0-2.0当量)、炔基亚胺(0.2mmol,1.0当量)以及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3mL),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异氰基乙酸甲酯(1.2当量),于90℃搅拌1-2小时,至TLC检测完全反应,用水洗涤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干燥,浓缩并柱层析分离得到相应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Ib

1HNMR(400MHz,CDCl3):10.59(s,1H),8.28-8.34(m,2H),7.70-7.79(m,2H),7.18-7.27(m,4H),3.76(s,3H),2.45(s,3H);19FNMR(376MHz,CDCl3)δ-63.41;13CNMR(100MHz,CDCl3)δ161.9,143.3(q,J=36.2Hz),142.4,137.2,137.1,130.8,130.1,130.0,129.0,128.3,127.8,125.8,124.7,120.8(q,J=274.1Hz),120.2,117.6,116.3,52.2,21.3.HRMScalcdforC21H16F3N2O2(M++H):385.1158,found:385.1159.。

实施例3

Ic

在反应管中依次加入催化剂溴化铜(10mol%)、碳酸铯(1.0-2.0当量)、炔基亚胺(0.2mmol,1.0当量)以及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3mL),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对甲苯磺酰甲基异氰(1.2当量),于90℃搅拌1-2小时,至TLC检测完全反应,用水洗涤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干燥,浓缩并柱层析分离得到相应的吡咯[3,2-c]并喹啉类化合物Ic

1HNMR(400MHz,CDCl3):11.37(s,1H),8.42(d,J=8.0Hz,1H),8.24(d,J=8.4Hz,1H),7.73(t,J=7.2Hz,1H),7.62(d,J=7.2Hz,1H),7.43(d,J=8.4Hz,2H),7.12-7.18(m,4H),7.03(d,J=8.0Hz,2H),2.48(s,3H),2.38(s,3H);19FNMR(376MHz,CDCl3)δ-63.64;13CNMR(100MHz,CDCl3)δ144.9,142.9(q,J=36.3Hz),142.3,138.0,137.1,136.7,132.6,131.1,130.6,129.4,129.2,128.6,127.9,127.8,127.3,123.6,120.8(q,J=274.1Hz),120.7,117.6,116.2,21.5,21.4.HRMScalcdforC26H20F3N2O2S(M++H):481.1192,found:481.119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