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一种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式(I)所示的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在反应溶剂中,以式(II)所示的ω‑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常温常压下,在可见光照条件以及光催化剂和碱性化合物作用下制得式(I)所示的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物;反应式如下所示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C67/42 专利号:ZL2016103176739 申请日:20160516 授权公告日:201803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3-27

    授权

    授权

  • 2016-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67/42 申请日:2016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酸酯和芳乙酮类化合物在医药、化工、食品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各种不同衍 生物可制备多种防腐剂、药物、塑料增塑剂和苯酚等。取代的苯甲酸酯通过水解得到的苯甲 酸及其盐类可以做为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业,使用历史悠久,有些国家还把它用作青 贮饲料添加剂,可用于抑制饲料中酵母和霉菌的产生,安全性高。苯甲酸酯除了上述用途 外,还可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有机物质的中间体,因此苯甲酸酯的合成一直以来都受到人 们广泛关注。普通的苯甲酸酯衍生物可以通过取代苯甲酸与醇的脱水缩合来合成,但是该 方法对合成结构特殊的苯甲酸酯不适用,同时大量的无机酸催化剂的使用对环境有害。近 年来,可见光催化合成具有无害、无毒的优点,同时可见光丰富、反应条件温和,因而引起了 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有机合成和工业应用中非常有前景的一项研究。本发明提出利用可 见光催化氧化ω-溴代苯乙酮得到2-芳甲酸基-1-芳乙酮类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合成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物的方法,扩充了 化学合成苯甲酸酯的途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是在反应溶剂中,以式 (II)所示的ω-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常温常压下,在光照条件以及光催化剂和碱性 化合物作用下进行合成反应,经分离纯化后制得式(I)所示的2-芳甲酸基-1-芳乙酮衍生 物;所述的反应溶剂选自下列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甲醇、乙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 酰胺、甲苯、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氯仿、乙腈、环己烷、氯苯、乙酸乙酯、丙酮、 丁酮、二甲基亚砜;所述的光催化剂选自下列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Ru(bpy)3(BF4)2、Ru (bpy)3Cl2·6H2O、Ru(bpz)3(PF6)2、Ir(ppy)3、[Ir(ppy)2bpy]BF4、[Ir(ppy)2(dtbbpy)]PF6、Ir [dF(CF3)ppy)(dtbbpy)PF6、曙红Y;所述的碱性化合物选自下列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KH2PO4、K2HPO4、K3PO4、KHCO3、K2CO3、Et3N、DBU、DBN、2,6-二甲基吡啶、三乙烯二胺、N,N-二异 丙基乙胺;反应式如下:

其中R1为苯环上的单取代或多取代,所述取代基各自选自C1~C25的烷基、芳基、烷氧 基、氟、氯、溴、碘、氰基;

R2为氢原子或C1~C8的烷基。

本发明中,所述的取代基R1优选为苯环上的单取代,且在苯环的4号位或3号位置。

进一步,R1为C1~C10的烷基、烷氧基、氟、氯、溴。

进一步,R2为氢原子或C1~C4的烷基。

进一步,所述光催化剂优选为Ir(ppy)3、[Ir(ppy)2(dtbbpy)]PF6或Ir[dF(CF3] ppy](dtbbpy)PF6

更进一步,所述光催化剂优选为Ir(ppy)3

进一步,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优选下列任意两种的组合:K2HPO4、KHCO3、DBU、DBN。

更进一步,所述的碱性化合物优选为K2HPO4和DBN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的反应溶剂优选下列之一:乙酸乙酯、乙腈、二氯乙烷、丙酮。

更进一步,所述的反应溶剂优选乙腈。

进一步,所述光催化剂与式(II)所示的ω-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投料摩尔比为 0.001~0.05:1,优选为0.01:1。

进一步,所述碱性化合物K2HPO4与式(II)所示的ω-溴代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投料摩 尔比为0.3~3:1,优选为1:1;所述的碱性化合物DBN与式(II)所示的ω-溴代苯乙酮类化合 物的投料摩尔比为0.01~1:1,优选为0.1:1。

本发明中,光源优选使用25~45W白光节能灯,所述的反应在白光照射和搅拌下进 行,反应时间在24~48小时,反应结束后采用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利用可见光作为催化条件,对环境极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的2-苯甲酸基-1-苯乙酮的1HNMR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的2-芳甲酸基-1-芳乙酮的13C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催化剂的结构式如下:

Ir(ppy)3

实施例1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R2均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酮、0.5 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照射下室 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分离提纯 得到苯甲酸基苯乙酮32mg,产率53%。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19 –8.14(m,1H),8.02–7.97(d,1H),7.63(m,1H),7.55–7.46(m,2H),5.60 (s,1H);13CNMR(126MHz,CDCl3)δ192.14,166.08,134.39,133.91,133.37, 130.01,129.47,128.92,128.47,127.88,66.48,产物的氢谱和碳谱图见图1和图2。

实施例2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4-甲氧基、R2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 酮、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 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 20)分离提纯得到产物54mg,产率71%。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 8.13–8.11(d,1H),8.11(d,J=2.1Hz,1H),7.98(d,J=2.0Hz,1H),7.96 (d,J=2.0Hz,1H),7.02–6.91(d,4H),5.52(s,2H),3.90(s,3H),3.89 (s,3H);13CNMR(126MHz,CDCl3)δ190.94,165.84,164.05,163.71,132.09, 130.19,127.48,121.93,114.09,113.73,66.05,55.55,55.48。

实施例3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4-甲基、R2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 酮、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 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 分离提纯得到产物47mg,产率70%。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17 (d,J=8.3Hz,1H),7.88(d,J=8.2Hz,1H),7.38(d,J=8.0Hz,1H),7.34 (d,J=8.0Hz,1H),5.61(s,1H),2.47(s,J=6.4Hz,3H);13CNMR(126MHz, CDCl3)δ191.91,166.15,144.81,144.06,131.97,130.05,129.57,129.18, 127.98,126.79,66.30,21.78,21.73。

实施例4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4-正丁基,R2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 酮、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 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 分离提纯得到产物43mg,产率49%。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19 (d,J=8.3Hz,1H),7.90(d,J=8.2Hz,1H),7.39(d,J=8.2Hz,1H),7.35 (d,J=8.2Hz,1H),5.62(s,1H),2.72(d,J=14.8,2H),1.70–1.56(m, 2H),1.43–1.33(m,2H),0.95(m,3H);13CNMR(126MHz,CDCl3)δ190.31, 185.88,163.64,151.38,150.27,131.50,130.67,130.18,129.13,129.10, 128.00,67.15,35.98,35.83,33.17,33.08,22.31,22.30,13.89。

实施例5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4-异丁基、R2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 酮、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 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 分离提纯得到产物37mg,产率42%。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17– 7.95(d,1H),7.91(d,J=8.3Hz,1H),7.30(d,1H),7.25(d,J=8.2Hz, 1H),5.57(s,1H),2.56(d,J=7.2,2H),1.92(m,1H),0.93(dd,J=6.6, 1.8Hz,6H);13CNMR(126MHz,CDCl3)δ191.93,166.20,148.53,147.78,132.18, 129.92,129.60,129.22,127.85,127.02,66.30,45.49,30.16,30.13,22.34。

实施例6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4-氟、R2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酮、 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照射 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分离 提纯得到产物28mg,产率40%。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22– 8.13(d,1H),8.06–7.97(d,1H),7.24–7.11(d,2H),5.55(s,1H);13CNMR (126MHz,CDCl3)δ190.51,165.09,132.66,132.59,130.62,130.54,116.31, 116.14,115.81,115.64,66.32。

实施例7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4-氯、R2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酮、 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照射 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分离 提纯得到产物30mg,产率39%。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11– 8.09(d,1H),8.09–8.06(d,1H),7.95–7.92(d,1H),7.92–7.90(d,1H), 7.54–7.42(d,4H),5.55(s,2H);13CNMR(126MHz,CDCl3)δ190.84,165.19, 140.59,140.03,132.56,131.39,129.36,129.26,128.91,127.76,66.42。

实施例8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3-甲氧基、R2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 酮、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 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 分离提纯得到产物33mg,产率45%。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7.92– 7.88(s,1H),7.80(dd,J=2.5,1.6Hz,1H),7.55–7.40(d,4H),7.28– 7.18(m,2H),5.63(s,2H),3.94(s,3H),3.90(s,3H);13CNMR(126MHz, CDCl3)δ190.52,186.11,163.48,160.15,160.05,135.03,133.64,122.57, 120.81,120.26,113.51,112.26,67.34,55.66,55.56。

实施例9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3-氯、R2为甲基的1-间氯苯基-2-溴丙 酮、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 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 分离提纯得到产物24mg,产率29%。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08 (s,1H),8.01–7.95(d,2H),7.88(d,J=7.8,1H),7.62–7.55(t,2H), 7.44(d,J=22.3,2H),6.13(q,J=7.0Hz,1H),1.69(d,J=7.0Hz,3H);13C NMR(126MHz,CDCl3)δ195.38,164.81,135.94,135.29,134.67,133.66, 133.47,131.06,130.21,129.94,129.81,128.63,128.04,126.52,72.26,17.11。

实施例10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为氢原子,R2为甲基的2-溴-1-苯基丙 酮、0.5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 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后,经柱色谱法(柱色谱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10~20) 分离提纯得到产物27mg,产率43%。产物表征数据如下:1HNMR(500MHz,CDCl3)δ8.11 (d,J=8.4,2H),8.05–7.97(m,2H),7.65–7.55(m,2H),7.54–7.42(d, 4H),6.23(q,J=7.0Hz,1H),1.56(d,J=130.2,3H);13CNMR(126MHz, CDCl3)δ200.57,191.41,134.60,130.33,129.93,129.04,128.94,128.86, 128.76,41.47,26.40,20.15。

实施例11(比较例)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R2均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酮、0.5 mmolK2HPO4、0.05mmolDBN、0.005mmolIr(ppy)3、2mL乙腈,避光室温搅拌48h。反应完 毕后,用TLC检测不到产物的生成。

实施例12(比较例)

在20mLSchlenk管中,依次加入0.5mmolR1、R2均为氢原子的ω-溴代苯乙酮、0.5 mmolK2HPO4、0.05mmolDBN、2mL乙腈,在45W节能灯白光照射下室温搅拌48h。反应完毕 后,用TLC检测不到产物的生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