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碳化制备多孔硅负极材料的方法

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碳化制备多孔硅负极材料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友好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颗粒与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后碳化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负极的方法。利用聚乙烯醇大分子将硅材料包覆起来,通过冷冻?解冻过程生成交联网络,再将有机物进行部分碳化,在有效提高硅电极的导电性能的同时,孔隙结构有效地增大了硅材料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对该多孔硅负极电极片制备的锂离子扣式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其在0.1C(400mA·g?1)条件下循环50周,充放电比容量能够保持在800mAh·g?1左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895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56512.6

  • 申请日2016-03-18

  • 分类号H01M4/38(20060101);H01M10/0525(2010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08

    授权

    授权

  • 2016-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4/38 申请日:201603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友好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属于锂 离子电池零部件制造与装配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制备方法简单,易操 作,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和无记忆效应 等优点,因而被用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多种领域。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锂离子电池商用化负极材料主要以石墨为主,但其 理论容量仅有372mAh·g-1,已经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发展 要求。硅材料由于其理论容量高(当形成Li4.4Si化合物时,理论比容量高达 4200mAh·g-1),储量丰富,制备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而被研究 者视为可替代石墨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硅材料 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在反复的脱嵌锂过程中发生的剧烈的体积膨胀 (~400%),硅颗粒膨胀后会与周围材料的挤压,导致材料结构发生变化, 电极的电接触恶化以及材料粉化,导致电池容量迅速下降以及库伦效率降 低。目前为止,硅电极主要的改善途径是通过减小硅颗粒的粒径、在硅颗 粒表面包覆碳、制备硅/碳复合物这三种方法。其中,制备硅复合材料来缓 解硅材料的体积膨胀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此类改性方法的制备过程 往往比较复杂,甚至常用到HF等有毒有害溶剂。

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商用化粘结剂,其具有可接受的粘度和宽电 化学窗口,但是需要使用有毒的NMP作为PVDF的溶剂,另外PVDF是 不具有官能团的直链结构,仅能通过较弱的范德华力与硅结合,无法起到 抑制硅材料体积膨胀的作用,且其会在有机电解液中凝胶化或溶解,因此, PVDF不宜作为硅材料的粘结剂使用。

聚乙烯醇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溶性大分子,其链结构上有很多羟基, 能够与硅表面的氧化层SiO2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但是其直链结构仍不能对 硅颗粒的体积膨胀起到抑制作用,因而,通过实验设计使聚乙烯醇发生交 联,生成交联的网络结构能够更好地缓解硅颗粒的体积膨胀。利用聚乙烯 醇大分子将硅材料包覆起来,通过冷冻-解冻过程生成交联网络,再将有机 物进行部分碳化,在有效提高硅电极的导电性能的同时,孔隙结构有效地 增大了硅材料和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本发明涉及 一种硅颗粒与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后碳化制备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负 极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锂离子电池用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 高电极片制备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降低制备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尤其 是对湿度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碳化制备锂离子电 池用多孔硅负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碳化制备多孔硅负极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 下:

1)将聚乙烯醇溶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溶解;

2)将硅粉和导电剂研磨混合后,再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的溶液,研磨均 匀后涂布于基材上,所述硅粉、聚乙烯醇和导电剂的质量比为6:3:1或6:2:2;

3)将经涂布后的基材放于-40℃~-10℃下冷冻20~28小时,再在室温下解 冻1~3小时后,于40~60℃下烘干;

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基材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煅烧,在 200~300℃下预煅烧1~3小时,再在400~600℃下反应1~3小时,反应结 束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得到聚乙烯醇交联碳化的多孔硅负 极材料。

步骤2)所述导电剂为Super-P或乙炔黑。

步骤2)所述基材为铜箔。

步骤2)中涂布方式为刮刀涂布。

冷冻-解冻过程的次数为1~2次。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水为粘结剂的溶剂,大大提高了电极片制作过程的环境友 好性,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2、本发明选择环境友好的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使用,通过交联碳化得 到具有碳网络的多孔硅负极片,其中碳的引入有效增加了硅负极的导电性, 同时交联网络对硅材料的体积变化提供一定的缓冲抑制作用,多孔结构增 加了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有效改善了 硅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该多孔硅负极电极片制备的锂离子扣式电池进行 恒流充放电测试,其在0.1C(400mA·g-1)条件下循环50周,充放电比 容量能够保持在800mAh·g-1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乙烯醇与硅交联的硅负极材料的SEM形貌 图,a为未煅烧的电极片,b为500℃下煅烧后的电极片;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得到的聚乙烯醇交联碳化多 孔硅负极材料在400mA·g-1下的充放电比容量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碳化制备多孔硅负极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 为:

1)将120mg聚乙烯醇溶于4ml去离子水中,80℃下加热搅拌溶解;

2)将240mg硅粉和40mg导电剂研磨混合后,向研钵中加入步骤1)制备 得到的溶液,研磨均匀后用刮刀涂布在铜箔上;

3)将经涂布后的铜箔放于-10℃下冷冻24小时,再在室温下解冻3小时 后,50℃烘干,其SEM形貌如图1a所示;

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铜箔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煅烧,在 300℃下预煅烧2小时,再在500℃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在氩气气 氛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得到聚乙烯醇交联碳化的多孔硅负极材料,其SEM 形貌如图1b所示。

将得到的多孔硅负极材料作为工作电极,金属锂为对电极,1mol/L的 LiF6/EC-DMC(体积比1∶1)为电解液,在氩气气氛手套箱中装配成锂离子 半电池后,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电压范围为0.01~1.5V(vs.Li+/Li),电流 密度为400mA·g-1

测试结果:500℃煅烧的多孔硅负极在400mA·g-1下充放电时充放电 比容量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其首次放电(嵌锂)比容量及充电(脱锂)比容量 分别为1431.5mAh·g-1、831.7mAh·g-1,循环50周后其放电(嵌锂)比容 量及充电(脱锂)比容量分别为813.4mAh·g-1、790.4mAh·g-1

实施例2

聚乙烯醇冷冻-解冻交联碳化制备多孔硅负极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 为:

1)将80mg聚乙烯醇溶于4ml去离子水中,80℃下加热搅拌溶解;

2)将240mg硅粉和80mg导电剂研磨混合后,向研钵中加入步骤1)制备 得到的溶液,研磨均匀后用刮刀涂布在铜箔上;

3)将经涂布后的铜箔放于-10℃下冷冻24小时,再在室温下解冻3小时 后,50℃烘干;

4)将经步骤3)烘干后的铜箔置于管式炉中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煅烧,在 300℃下预煅烧2小时,再在600℃下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在氩气气 氛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得到聚乙烯醇交联碳化的多孔硅负极材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