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及其使用方法

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及使用方法。本发明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主要由以下几种原料配制而成:丙二醇、沸石粉、酵母硒、酵母培养物、食盐、碳酸氢钠、过瘤胃胆碱、磷酸氢钙、氯化钾、氧化镁、维生素D3、维生素A1。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口性好,防治全面,效果显著等优点。产后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的奶牛,可快速恢复体能,减少生产应激,恢复采食量,提高产奶量,增强产后营养代谢病的抗病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971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24026.3

  • 申请日2016-04-12

  • 分类号A61K45/06(20060101);A61K36/064(20060101);A61K9/16(20060101);A61P3/02(20060101);A61P3/00(20060101);A61P37/04(20060101);A61K31/047(20060101);A61K31/07(20060101);A61K31/593(20060101);A61K33/00(20060101);A61K33/04(20060101);A61K33/08(20060101);A61K33/14(20060101);A61K33/42(20060101);

  •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孙淑荣

  • 地址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26

    授权

    授权

  • 2016-08-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45/06 申请日:2016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预防奶牛营养 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背景

奶牛营养代谢病是指营养不平衡、缺乏或不正确的饲养管理所造 成的疾病,是营养紊乱和代谢紊乱疾病的总称。前者是因动物所需的 某些营养物质的量供给不足或缺乏,或因某些营养物质过量而干扰 了另一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引起的疾病;后者是因体内一个或多 个代谢过程异常改变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的疾病,围产后期奶牛常见 的营养代谢病有酮病、脂肪肝、低血钙、瘤胃酸中毒。围产期对临产 前母牛、胎犊、分娩后母牛以及新生犊牛的健康极为重要,围产期时 间虽短,但它是奶牛生产和泌乳最重要的时期,此期无论是内分泌 还是代谢方面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围产期,奶牛经历妊娠-分娩 -泌乳启动,以及一系列相应的生理性、免疫性、代谢性、激素性适 应过程。以围产期能量代谢障碍为病理学基础的酮病、脂肪肝和低血 钙症是奶牛重要的常见多发病,且多发于日产奶量大于30kg的高产 牛。围产期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不仅使泌乳母牛产乳量明显下降,而且 还影响产后母牛的发情配种。同时,亦常常诱发皱胃变位、胎衣不下、 产后瘫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和产犊间隔延长等围产期的其他疾病, 对奶牛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做好高产奶牛的饲养 管理,做好群发代谢性疾病早期监控和预防能量代谢病的发生,充分 发挥其生产潜力,增加牧场经济效益,是当前奶牛营养代谢病防治工 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技术背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奶牛营养代 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本申请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具有 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口性好,防治全面,效果显著等优点。产后 喂服本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的奶牛,可快速恢复体能,减少生产应 激,恢复采食量,提高产奶量,增强产后营养代谢病的抗病能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 预混剂颗粒由下列各成分按重量份组成:固体丙二醇1100份~1400 份、酵母硒10份~20份,酵母培养物200份~240份,氯化钠20份~ 30份,碳酸氢钠20份~40份,过瘤胃胆碱30份~50份,磷酸氢钙410 份~450份,氯化钾160份~200份,氧化镁50份~70份,维生素D34.5×10-4份~5.25×10-4份,维生素A11.98×10-2份~2.31×10-2份,水 10份~50份。

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的制备方法:根据 配方比例将固体丙二醇与各原料混合均匀,按配比加入水,调节其湿 度在10~15%,使用颗粒制造机器制成颗粒,颗粒标准为长1.5cm, 直径0.5cm,制成颗粒,每份单独包装,重量为:2000±500g/袋。

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的使用方法:奶牛 产后取本保健颗粒半袋,均匀混合于6~8kg产后常规饲料中,让其 采食;每天一次,连续喂服2d。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丙二醇具有生糖作用好、适口性好,以及适当 的经济适用性,所以被认为是生糖抗酮预防奶牛产后营养代谢病的首 选;饲喂丙二醇的奶牛,乳中尿中丙二醇的残留量均在安全范围以内, 饲喂丙二醇还有一定提升奶量的作用。临床上丙二醇在治疗和预防奶 牛产后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具有重要作用;酵母培养物:酵母 培养物是指酵母菌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液体、固体二级发酵或者直接 在固体培养基发酵后连同培养基一起加工制得的产品,属于一种微生 态饲料添加剂。酵母培养物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丰富的氨基酸、维 生素、酶等其他营养物质,是奶牛瘤胃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酵母或酵母培养物对于提 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以及提高奶牛健康水 平,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张连忠的研究表 明,添加酵母培养物后奶牛的食欲增加,采食速度加快,平均泌乳量 升高,产奶量增加明显;酵母硒:酵母硒是以酵母菌作载体富集微量 元素硒,获得的吸收率高、毒性更低的有机硒。它含有多种有机硒化 合物,如含硒酶、含硒蛋白质及含硒多糖等。酵母硒不仅含有动物机 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酵母细胞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 脂肪、糖、酶等多种营养成分和某些协调因子,有直接营养作用,为 动物提供多种营养成分,改善胃肠道环境和菌群结构,调控胃肠发酵, 所以理论上酵母硒可以增加采食量,改善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 奶牛生产性能。胡金杰等的研究表明,酵母硒在提高奶牛抗氧化能力、 繁殖性能和改善免疫功能方面发挥着明显作用。与无机硒相比,酵母 硒中的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存在,具有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环 境污染小等优点,而且在加工、储存及运输过程中更稳定、与饲料中 其他成分协同配伍性好;过瘤胃胆碱:胆碱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是卵磷脂、鞘磷脂的组成成分,可促进肝脏对脂肪酸的运输及利用, 降低脂肪酸在肝脏的异常蓄积;胆碱可以作为甲基供体用于同型半胱 氨酸转化为蛋氨酸;胆碱能够转化为乙酰胆碱,维持动物神经系统正 常功能。由于瘤胃特殊的消化形式,导致奶牛从饲料中获取的胆碱极 其有限,尽管奶牛可以利用蛋氨酸、叶酸等在体内合成胆碱,但是对 处于围产期能量负平衡状态的奶牛来说,机体需要更多的胆碱来进行 脂肪酸的运输,所以对产后奶牛补充一部分的过瘤胃胆碱是有一定必 要的;氯化钠:氯化钠对动物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矿物盐,具有维持 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作用;在奶牛产后补充一 定的氯化钠是很有必要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是理想 的酸碱平衡缓冲剂,可以调节产后奶牛采食高精料饲料引起的酸碱平 衡紊乱;磷酸氢钙:磷酸氢钙可作为食品饲料添加剂,以补充禽畜饲 料中的磷、钙元素;氯化钾、氧化镁则主要补充钾离子和镁离子,用 以预防奶牛产后离子代谢紊乱。同时氯化钾还具有一定抗氧化应激的 作用,与酵母硒一同使用效果会更加显著。钾离子、镁离子共同使用 可以有效的预防缺钾、缺镁引起的生产瘫痪;维生素A与维生素D则 是生物体日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有研究报道称维生素A对 奶牛有提升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作用;维生素D能提 高机体摄入钙离子的吸收效率,可以有效地预防奶牛产后低血钙症的 发生。

所述的预防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的使用方 法:奶牛产后取本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半袋,均匀混合于6~8kg 产后常规饲料中,让其采食;每天一次,连续喂服2d。

所述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应用于预防奶牛产后营养代谢性 疾病—酮病、脂肪肝、低血钙、酸中毒。

本申请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奶牛产后喂服由生糖先质、能量物 质、矿物质和微生态物质组成的本发明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来预防 产后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在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 本实验的核心在于把以上所有需求集中于一种固态颗粒产品上,用简 单、高效、安全、低廉的方法来全面预防奶牛产后常见营养代谢性疾 病。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在使用中每头份的使用量是恒定 的,且为饲喂方式,可以减少现场兽医工作者的工作环节和劳动强度。 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浓缩在2kg左右的重量内,具有操作简便,成 本低廉,适口性好,效果显著等优点,颗粒大小适宜,易消化易吸收, 是一种稳定的保健产品,可做为奶牛产后预防营养代谢疾病的保健产 品。通过产后喂服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可有 效维持血钙(Ga)、血磷(P)、血镁(Mg)、血糖(GLU)、甘油三酯(TG)、 碱性磷酸酶(ALP)和羟脯氨酸(HYP)水平;降低β-羟丁酸(BHBA)、 游离脂肪酸(NEFA)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提升机体总抗氧化 能力。有效降低奶牛产后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

另外,现有的保健产品多是产后灌服液,奶牛瘤胃插管灌服要求 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实践技术,如果失误将灌服液灌注到气管或肺 内,奶牛就会因肺内异物发生危险或死亡;而且产后灌服会对奶牛产 生很大的应激。而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为喂服方法,奶牛 自由采食饲料的同时食入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可以避免灌服带来 的不利影响,本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是独立包装计量恒定,可现用 现取不用称量,可减少兽医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少牧场的劳动开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其效果,采用下述实验验证本发 明的效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验采用两个平行实验实施例,一个对照实验实施例:

实施例1:固体丙二醇1100g、酵母硒10g,酵母培养物200g, 氯化钠20g,碳酸氢钠20g,过瘤胃胆碱30g,磷酸氢钙410g,氯化钾 160g,氧化镁50g,维生素D34.5×10-4g,维生素A11.98×10-2g。

实施例2:固体丙二醇1400g、酵母硒20g,酵母培养物240g,氯 化钠30g,碳酸氢钠40g,过瘤胃胆碱50g,磷酸氢钙450g,氯化钾200 g,氧化镁70g,维生素D35.25×10-4g,维生素A12.31×10-2g。

根据配方比例将固体丙二醇与各原料混合均匀,加入水,调节其 湿度在10-15%,使用颗粒制造机器制成颗粒,颗粒标准为长1.5cm, 直径0.5cm,制成颗粒,每头份单独包装,重量为:2000±500g/袋。

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的使用方法:奶牛产后取本固体丙二醇预 混剂颗粒半袋,均匀混合于6~8kg产后常规饲料中,让其采食;每 天一次,连续喂服2d。

1、试验动物

在某集约化千头牧场,按照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原则,选择 2胎次以上,预产期相近的健康奶牛15头,其中实验组10头,实施 例一5头,实施例二5头,对照组5头;实验组、对照组奶牛产前产 后均按照NRC饲养标准TMR正常饲喂。

2、试验分组:

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奶牛分娩后0d和 1d,连续两天在同一时间点每天喂服本发明提供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 颗粒,每次喂服的计量为本品半袋,对照组奶牛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 喂。

样本采集

实验组和对照组奶牛分别在预产期前7d、4d、1d和在分娩后0d、 1d、3d、5d、7d、9d、11d、14d、17d、20d清晨空腹采集尾根静脉 血10ml,室温3000rpm/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20℃冻存待检。 其中0d、1d是先采血后喂服保健颗粒。

3、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β-羟丁酸(BHBA)、游离脂肪酸 (NEFA)、血糖(GLU)、谷草转氨酶(AST)、血钙(Ga)、血镁(Mg)、血磷 (P)、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用ELISA方法使 用酶标仪检测羟脯氨酸(HYP)浓度。

4、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并且统计产后20d内15头实验牛临床疾病的发病情 况。

由于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结果相似,现将实施例一结果例举如下: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β-羟丁酸(BHBA)水平 的影响见表1:

表1β-羟丁酸指标(BHBA)(单位:mmol/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1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BHBA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 平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3d、7d和14d时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差异 显著(P<0.05),在11d时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 的影响见表2:

表2游离脂肪酸指标(NEFA)(单位:mmol/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2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NEFA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 平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7d时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产后9d、11d、14d、17d和20d差异虽然不显著,但是可 以明显的看出试验组NEFA浓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NEFA浓度。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水平 的影响见表3:

表3谷草转氨酶(AST)(单位:U/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3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AST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平 上符合试验要求;在产后5d和9d时试验组AST浓度相对于对照组 AST浓度差异显著(P<0.05),在产后7d和11d时试验组AST浓度相 对于对照组AST浓度差异极显著(P<0.01)。产后其他各天对照组AST 浓度也明显的高于试验组。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葡萄糖(GLU)水平的影 响见表4:

表4葡萄糖指标(GLU)(单位:mmol/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4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GLU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平 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各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试验组 GLU浓度微高于对照组GLU浓度。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甘油三酯(TG)水平的影 响见表5:

表5甘油三酯指标(TG)(单位:mmol/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5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TG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平 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各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钙(Ca)水平的影响见表6:

表6钙指标(Ca)(单位:mmol/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6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Ca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平 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各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看出产 后前5天试验组血钙浓度高于对照组,在产后17d和20d时试验组血 钙浓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磷(P)水平的影响见表 7:

表7磷指标(P)(单位:mmol/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7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P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平上 符合试验要求;产后各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产后前3d 对照组血磷浓度高于试验组血磷浓度。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镁(Mg)水平的影响见 表8:

表8镁指标(Mg)(单位:mmol/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8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Mg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平 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各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 响见表9:

表9碱性磷酸酶指标(ALP)(单位:U/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9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ALP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平 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各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喂服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奶牛血清中羟脯氨酸(HYP)水平的 影响见表10:

表10羟脯氨酸指标(HYP)(单位:ug/ml)

注:同行间标注“**”和“**”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标注 “**”和“*”表示差异显著(P<0.05),标注两个“*”和不标注表示 差异不显著(P>0.05)。

由表10可知,所有试验牛产前各天HYP浓度无差异,在一个水 平上符合试验要求;产后各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组,对照组产后20d内酮病、脂肪肝、低血钙发病率统计见表 11、表12、表13:

表11酮病的发病率

奶牛酮病的判定依据为:1.6mmol/L>BHBA浓度≥1.2mmol/L为 亚临床酮病;BHBA浓度≥1.6mmol/L为临床型酮病;对照组2头酮 病牛均为亚临床型酮病牛。

表12脂肪肝发病率

应用公式:Y=-0.51-0.003NEFA+2.84GlU-0.0528AST计算Y值, 判定脂肪浸润程度。当Y>1时为正常(肝脂量<20%);当0<Y<1时为 轻度脂肪肝(20%≤肝脂量<40%);当Y<0时则为重度脂肪肝(肝脂量 ≥40%)。对照组患脂肪肝病牛为重度脂肪肝Y=-0.22。

表13低血钙的发病率

奶牛低血钙症的判定依据为:亚临床低血钙症:1.4mmol/L<血 钙浓度<2.0mmol/L,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型低血钙症:血钙浓度 ≤1.4mmol/L,有明显临床症状。实施例一和对照组患低血钙奶牛均 为亚临床型低血钙。

从以上各指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数据分析中衡量酮病的BHBA 指标和衡量脂肪肝的NEFA、AST和GLU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 较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差异性,发病率也存在差异;其中BHBA、NEFA、 AST指标试验组组内浓度趋于稳定,前后各天波动不大,而对照组组 内浓度前后各天波动幅度较大,可见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 对奶牛产后酮病和脂肪肝具有一定预防效果。从钙离子指标上可以发 现分娩后的母牛大部分都处于亚临床低血钙的状态,试验组奶牛在饲 喂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后,血钙、血镁、血磷浓度会在0d到1d内 恢复正常范围,而对照组奶牛血钙浓度产后虽说可以慢慢恢复正常, 但是存在引发产后瘫痪的风险;本试验中患低血钙奶牛血清中碱性磷 酸酶和羟脯氨酸都有升高趋势,可见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 对产后奶牛的血钙具有快速的调控作用。在对所有试验奶牛产后20d 的跟踪观察中没有发现酸中毒病牛,这可能跟牛场TMR混合饲料中添 加NaHCO3缓冲剂有关,但不能否定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对 酸中毒有预防效果。该保健颗粒对血钙、血磷、血镁等指标具有快速 调控作用,维持血糖浓度,控制产后血液BHBA、NEFA、AST、ALP和 HYP浓度,保障机体正常功能;本发明的固体丙二醇预混剂颗粒防控 奶牛产后营养代谢性疾病效果良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