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及节能式污泥水汽回收方法

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及节能式污泥水汽回收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及节能式污泥水汽回收方法,其经污泥干燥过程后形成的第一湿回风进入水箱内洗涤,其粉尘被去除,同时,水对第一湿回风进行冷却和降低流速,经冷却后获得的第二湿回风散发进入蒸发器,经蒸发器冷凝去除水分,所获干燥回风回送至送风室;水箱内装设有换热管将水箱内余热进行回收,换热管连接有压缩机,换热管内持续穿过气体,被加热的气体回送至前述送风室以预热送风室内的风;藉此,一方面,有效除去了污泥干燥后回风中的粉尘,避免了粉尘堵塞而影响通风量;另一方面,水箱对污泥干燥后回风有冷却和降低流速的双重作用,有利于提高冷凝器的除湿效果;以及,对水箱内余热进行巧妙回用,降低了运行能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317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东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08403.4

  • 发明设计人 肖应东;王延辉;肖勇辉;兰文青;

    申请日2016-04-06

  • 分类号C02F11/12(20060101);B01D4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03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勋夫

  •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际金融IT研发中心第5栋B座东莞东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03: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11

    授权

    授权

  • 2016-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1/12 申请日:2016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及节能式污泥水汽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热泵干燥机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其利用高温干燥的送风应用于污泥干燥环节,经污泥干燥环节后的回风内通常会含有一些粉尘,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粉尘会引起袋式过滤器堵塞,导致袋式过滤器通风量减少,从而影响整个污泥热泵干燥系统的干化效率。以及,由于前述回风的温度仍然较高,导致回风降低至露点所需时间长,因此,对回风的除湿效果不理想。还有,整个热泵干燥处理系统运行所需能耗较多,导致污泥干化处理成本居高不下,这些也不利于环保项目的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及节能式污泥水汽回收方法,其效除去了污泥干燥后回风中的粉尘,避免了粉尘堵塞而影响通风量,同时,水箱对污泥干燥后回风有冷却和降低流速的双重作用,有利于提高冷凝器的除湿效果,以及,对水箱内余热进行巧妙回用,降低了运行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包括有送风机、冷凝器、水箱、换热管、压缩机及蒸发器;其中,该送风机位于送风室内,前述冷凝器对应送风机的出风口设置,经冷凝器后的送风用于干燥污泥;前述水箱具有除尘进气口和除尘出气口,干燥污泥后的第一回风经进气口进入前述水箱内,前述出气口对应蒸发器进风口设置,该蒸发器的出风口连通至前述送风室;前述蒸发器具有冷凝水排水口,其冷凝水排水口连通至前述述水箱内;前述换热管装设于水箱内,该换热管内具有供气体穿过的通道,该换热管连接于前述压缩机,该换热管的出气口连通至前述送风室。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换热管为钛盘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风室、送风机、冷凝器一同位于整个热泵干燥装置的下段位置;所述水箱位于整个热泵干燥装置的中段位置;所述水箱内由隔板隔离形成前述除尘进气口和除尘出气口,所述除尘进气口、除尘出气口均位于水箱的顶部,所述蒸发器正对位于除尘出气口上方。

一种节能式污泥水汽回收方法,其采用了前述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

送风室内的送风机将风引至冷凝器,经冷凝器作用后获得高温干燥的送风;所述高温干燥的送风用于干燥污泥,经污泥干燥过程后形成的第一湿回风;所述第一湿回风经除尘进气口进入水箱内,经过水箱内水的洗涤,第一湿回风的粉尘被去除,同时,水箱中的水对第一湿回风进行冷却和降低流速,经冷却后获得的第二湿回风自水箱的除尘出气口散发进入蒸发器,经蒸发器冷凝,第二湿回风内水分被去除,所获干燥回风回送至前述送风室;所述水箱内装设的换热管将第一湿回风与水之间热交换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换热管连接有压缩机,换热管内持续穿过气体,被加热的气体回送至前述送风室以预热送风室内的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温干燥的送风的温度为70至75℃,湿度为6至8%;所述第一湿回风的温度为55至60℃,湿度为45至50%;所述第二湿回风的温度为40至45℃,湿度为20至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水箱及换热管、压缩机的设置,一方面,有效除去了污泥干燥后回风中的粉尘,极大减轻回风口袋式过滤器的负荷,解决传统热泵干燥机粉尘引起的袋式过滤器容易堵塞问题,也避免粉尘堵塞引起袋式过滤器通风量减少,从而确保了整个污泥热泵干燥系统的干化效率;另一方面,水箱中的水对污泥干燥后回风有冷却和降低流速的双重作用,有利于提高冷凝器的除湿效果;以及,通过换热管将水箱内余热传递至系统中,以对送风升温,实现了对水箱内余热的巧妙回用,降低了运行能耗,更加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大致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送风机2、冷凝器

3、水箱4、换热管

5、蒸发器6、送风室

7、除尘进气口8、除尘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种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包括有送风机1、冷凝器2、水箱3、换热管4、压缩机及蒸发器5。

其中,该送风机1位于送风室6内,前述冷凝器2对应送风机1的出风口设置,经冷凝器2后的送风用于干燥污泥;前述水箱3具有除尘进气口7和除尘出气口8,干燥污泥后的第一回风经进气口进入前述水箱3内,前述出气口对应蒸发器5进风口设置,该蒸发器5的出风口连通至前述送风室6;前述蒸发器5具有冷凝水排水口,其冷凝水排水口连通至前述述水箱3内;前述换热管4装设于水箱3内,该换热管4内具有供气体穿过的通道,该换热管4连接于前述压缩机,该换热管4的出气口连通至前述送风室6;此处,前述换热管4优选设计为钛盘管,当然,钛盘管的结构形状可按实际需要设计,在此不作限制,选用钛盘管主要是考虑到基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其管壁可以比较薄,提高了传热效果,同时,其表面光洁、无污垢层,污垢系数大大降低。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送风室6、送风机1、冷凝器2一同位于整个热泵干燥装置的下段位置;所述水箱3位于整个热泵干燥装置的中段位置;所述水箱3内由隔板隔离形成前述除尘进气口7和除尘出气口8,所述除尘进气口7、除尘出气口8均位于水箱3的顶部,所述蒸发器5正对位于除尘出气口8上方,其整体结构布置巧妙、合理、紧凑。

接下来,简单介绍采用前述水汽回收污泥热泵干燥装置来实现的一种节能式污泥水汽回收方法:

送风室6内的送风机1将风引至冷凝器2,经冷凝器2作用后获得高温干燥的送风;所述高温干燥的送风用于干燥污泥,经污泥干燥过程后形成的第一湿回风;所述第一湿回风经除尘进气口7进入水箱3内,经过水箱3内水的洗涤,第一湿回风的粉尘被去除,同时,水箱3中的水对第一湿回风进行冷却和降低流速,经冷却后获得的第二湿回风自水箱3的除尘出气口8散发进入蒸发器5,经蒸发器5冷凝,第二湿回风内水分被去除,所获干燥回风回送至前述送风室6;所述水箱3内装设的换热管4将第一湿回风与水之间热交换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换热管4连接有压缩机,换热管4内持续穿过气体,被加热的气体回送至前述送风室6以预热送风室6内的风。

需要说明的是,经多次研究及试验分析,设置下述参数能够获得更好干化效率,即前述高温干燥的送风的温度为70至75℃,湿度为6至8%;前述第一湿回风的温度为55至60℃,湿度为45至50%;前述第二湿回风的温度为40至45℃,湿度为20至25%;当然,稍作偏离前述参数范围值,也是可以获得较好运行效果。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其主要是通过水箱及换热管、压缩机的设置,一方面,有效除去了污泥干燥后回风中的粉尘,极大减轻回风口袋式过滤器的负荷,解决传统热泵干燥机粉尘引起的袋式过滤器容易堵塞问题,也避免粉尘堵塞引起袋式过滤器通风量减少,从而确保了整个污泥热泵干燥系统的干化效率;另一方面,水箱中的水对污泥干燥后回风有冷却和降低流速的双重作用,有利于提高冷凝器的除湿效果;以及,通过换热管将水箱内余热传递至系统中,以对送风升温,实现了对水箱内余热的巧妙回用,降低了运行能耗,更加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