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

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确定繁殖基地;⑵确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⑶确定茬口;⑷在每年秋季灌冬水5~7天后,结合耕作将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锰、钼酸铵混合,并施入0~20cm土层,然后耙耱平整;⑸第二年4月15日~4月25日经耕翻耙耱整地后覆盖地膜;⑹在5cm地温连续稳定到10℃时,按父本株距18cm、母本株距15cm、行距45cm、行比3:6、播种深度为2~3cm进行直行播种,播种顺序依次为不育系、第一期保持系、第二期保持系;⑺田间管理;⑻病虫害防治;⑼收获、晾晒,且每隔5天翻动1次;当果穗水分低于13%时经脱粒、精选、分级、包装、贮藏即可。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甜高粱种子繁殖过程中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7-10

    授权

    授权

  • 2016-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60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甜高粱,通常是指收获时期糖锤度在16以上的高粱,其既是经济作物,也是能源作 物,是解决降低国际畜牧养殖成本的最佳饲料,是缓解国际能源紧张的生物能源,也是缓解 国际糖原料紧张的新型替代糖原料。甜高粱具有耐旱、耐涝、耐盐碱、抗倒伏、高产、高糖、耐 高温、耐严寒、耐瘠薄、用途广泛的特点。

甘肃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近年来甜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 右,甜高粱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甜高粱产业发展过程 中日益凸显的主要问题是:⑴甜高粱种子繁殖技术规程不健全,产量低而不稳;⑵甜高粱杂 交种新品种选育滞后,缺乏抗倒伏含糖量高的品种;⑶有机肥料投入量严重不足,土壤养分 比例失衡,土壤理化性质变劣;⑷有害生物增加,甜高粱产量和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量高且稳定的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确定繁殖基地:

选择海拔高度为1350~1650m、年平均温度为6.50~7.50℃、年降水量为150~250mm、年蒸 发量为1800~2200mm、无霜期为140~160天,且四月~九月日照时数为1250~1800小时、大于10 ℃积温在2800~3400℃的地区的土壤作为繁殖基地,同时,该繁殖基地设置隔离区,并满足 抽雄期气温为18~24℃、灌浆期气温为14~19℃;

⑵确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氢离子浓度为2.00~3.16纳摩/L,pH值为5.50~8.50,含盐量 <1500mg/L,氯化物<200mg/L,硫化物<1mg/L,汞<0.001mg/L,镉<0.005mg/L;

⑶确定茬口:以麦类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和马铃薯作为茬口;

⑷在每年秋季灌冬水5~7天后,结合耕作按磷酸二铵500~550㎏/公顷、尿素275~325㎏/ 公顷、硫酸钾125~175㎏/公顷、硫酸锌40~80㎏/公顷、硫酸锰15~45㎏/公顷、钼酸铵6.50~ 8.50㎏/公顷的比例混合,并施入0~20cm土层,然后耙耱平整;

⑸第二年4月15日~4月25日经耕翻耙耱整地后覆盖地膜;

⑹在5cm地温连续稳定到10℃时,按父本株距18cm、母本株距15cm、行距45cm、行比3:6、 播种深度为2~3cm进行直行播种,播种顺序依次为不育系、第一期保持系、第二期保持系;

⑺田间管理;

⑻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对高粱丝黑穗病、顶腐病、茎腐病、黑束病、蚜虫和红蜘蛛进 行防治;

⑼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收获,并将收获的果穗按10cm的厚度进行晾晒,且每隔 5天翻动1次;当果穗水分低于13%时经脱粒、精选、分级、包装、贮藏即可。

所述步骤⑴中土壤类型为潮土、盐化潮土、灌漠土、潮灌漠土、盐化灌漠土、暗灌漠 土、灰灌漠土、耕种风沙土、耕种灰漠土、耕种灰棕漠土、耕种棕漠土、耕种风沙土中的任意 一种。

所述步骤⑴中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耕作层容重为1.00~1.35g/cm,总孔隙度为 49.06~82.25%,土壤质地为壤质土或沙质土,土壤结构为碎块状或块状。

所述步骤⑴中土壤的化学性质是指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00~25g/kg,碱解 氮为30~80mg/kg,速效磷为5~20mg/kg,速效钾为100~160mg/kg,pH值为7.00~8.50,含盐量 为0.5~3.00g/kg,阳离子交换量为10~25cmol/kg。

所述步骤⑸中地膜是指厚度为0.005cm、幅宽为60㎝的农用薄膜。

所述步骤⑺中田间管理是指①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各灌溉1次, 每次灌溉定额为900m3~1200m3/公顷;②在苗期、拔节期和开花前期将杂株全部拔除;③拔除 不育系内杂株和散粉株;④收获前进行田间复查,拔除杂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确定了甜高粱种子繁殖最佳生态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适宜种植茬口、秋施肥 技术、播种技术、去杂技术、收获时期和贮藏技术本,有效解决了甜高粱种子繁殖过程中存 在的技术规程不健全,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确定繁殖基地:

选择海拔高度为1350~1650m、年平均温度为6.50~7.50℃、年降水量为150~250mm、年蒸 发量为1800~2200mm、无霜期为140~160天,且四月~九月日照时数为1250~1800小时、大于10 ℃积温在2800~3400℃的地区的土壤作为繁殖基地,同时,该繁殖基地设置隔离区,该隔离 区500m内禁止种植高粱属植物,并满足抽雄期气温为18~24℃、灌浆期气温为14~19℃。

其中:

土壤类型为潮土、盐化潮土、灌漠土、潮灌漠土、盐化灌漠土、暗灌漠土、灰灌漠土、耕种 风沙土、耕种灰漠土、耕种灰棕漠土、耕种棕漠土、耕种风沙土中的任意一种。

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耕作层容重为1.00~1.35g/cm,总孔隙度为49.06~82.25%,土 壤质地为壤质土或沙质土,土壤结构为碎块状或块状。

土壤的化学性质是指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00~25g/kg,碱解氮为30~80mg/ kg,速效磷为5~20mg/kg,速效钾为100~160mg/kg,pH值为7.00~8.50,含盐量为0.5~3.00g/ kg,阳离子交换量为10~25cmol/kg。

⑵确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氢离子浓度为2.00~3.16纳摩/L,pH值为5.50~8.50,含 盐量<1500mg/L,氯化物<200mg/L,硫化物<1mg/L,汞<0.001mg/L,镉<0.005mg/L。

⑶确定茬口:以麦类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和马铃薯作为茬口。

⑷在每年秋季灌冬水5~7天后,结合耕作按磷酸二铵500㎏/公顷、尿素275㎏/公 顷、硫酸钾125㎏/公顷、硫酸锌40㎏/公顷、硫酸锰15㎏/公顷、钼酸铵6.50㎏/公顷的比例混 合,并施入0~20cm土层,然后耙耱平整。

⑸第二年4月15日~4月25日经耕翻耙耱整地后覆盖地膜。

其中:地膜是指厚度为0.005cm、幅宽为60㎝的农用薄膜。

⑹在5cm地温连续稳定到10℃时,按父本株距18cm、母本株距15cm、行距45cm、行比 3:6、播种深度为2~3cm进行直行播种(即不种行头,两侧边行种植保持系),播种顺序依次为 不育系、第一期保持系、第二期保持系。

⑺田间管理:

①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各灌溉1次,每次灌溉定额为900m3~1200m3/ 公顷;

②在苗期、拔节期和开花前期将杂株全部拔除;

③拔除不育系内杂株和散粉株;

④收获前进行田间复查,拔除杂株。

⑻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对高粱丝黑穗病、顶腐病、茎腐病、黑束病、蚜虫和红蜘 蛛进行防治。

⑼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收获,并将收获的果穗按10cm的厚度进行晾晒,且 每隔5天翻动1次;当果穗水分低于13%时经脱粒、精选、分级、包装、贮藏即可。

实施例2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确定繁殖基地:

选择海拔高度为1350~1650m、年平均温度为6.50~7.50℃、年降水量为150~250mm、年蒸 发量为1800~2200mm、无霜期为140~160天,且四月~九月日照时数为1250~1800小时、大于10 ℃积温在2800~3400℃的地区的土壤作为繁殖基地,同时,该繁殖基地设置隔离区,该隔离 区500m内禁止种植高粱属植物,并满足抽雄期气温为18~24℃、灌浆期气温为14~19℃。

其中:

土壤类型为潮土、盐化潮土、灌漠土、潮灌漠土、盐化灌漠土、暗灌漠土、灰灌漠土、耕种 风沙土、耕种灰漠土、耕种灰棕漠土、耕种棕漠土、耕种风沙土中的任意一种。

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耕作层容重为1.00~1.35g/cm,总孔隙度为49.06~82.25%,土 壤质地为壤质土或沙质土,土壤结构为碎块状或块状。

土壤的化学性质是指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00~25g/kg,碱解氮为30~80mg/ kg,速效磷为5~20mg/kg,速效钾为100~160mg/kg,pH值为7.00~8.50,含盐量为0.5~3.00g/ kg,阳离子交换量为10~25cmol/kg。

⑵确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氢离子浓度为2.00~3.16纳摩/L,pH值为5.50~8.50,含 盐量<1500mg/L,氯化物<200mg/L,硫化物<1mg/L,汞<0.001mg/L,镉<0.005mg/L。

⑶确定茬口:以麦类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和马铃薯作为茬口。

⑷在每年秋季灌冬水5~7天后,结合耕作按磷酸二铵550㎏/公顷、尿素325㎏/公 顷、硫酸钾175㎏/公顷、硫酸锌80㎏/公顷、硫酸锰45㎏/公顷、钼酸铵8.50㎏/公顷的比例混 合,并施入0~20cm土层,然后耙耱平整。

⑸第二年4月15日~4月25日经耕翻耙耱整地后覆盖地膜。

其中:地膜是指厚度为0.005cm、幅宽为60㎝的农用薄膜。

⑹在5cm地温连续稳定到10℃时,按父本株距18cm、母本株距15cm、行距45cm、行比 3:6、播种深度为2~3cm进行直行播种(即不种行头,两侧边行种植保持系),播种顺序依次为 不育系、第一期保持系、第二期保持系。

⑺田间管理:

①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各灌溉1次,每次灌溉定额为900m3~1200m3/ 公顷;

②在苗期、拔节期和开花前期将杂株全部拔除;

③拔除不育系内杂株和散粉株;

④收获前进行田间复查,拔除杂株。

⑻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对高粱丝黑穗病、顶腐病、茎腐病、黑束病、蚜虫和红蜘 蛛进行防治。

⑼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收获,并将收获的果穗按10cm的厚度进行晾晒,且 每隔5天翻动1次;当果穗水分低于13%时经脱粒、精选、分级、包装、贮藏即可。

实施例3一种甜高粱种子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确定繁殖基地:

选择海拔高度为1350~1650m、年平均温度为6.50~7.50℃、年降水量为150~250mm、年蒸 发量为1800~2200mm、无霜期为140~160天,且四月~九月日照时数为1250~1800小时、大于10 ℃积温在2800~3400℃的地区的土壤作为繁殖基地,同时,该繁殖基地设置隔离区,该隔离 区500m内禁止种植高粱属植物,并满足抽雄期气温为18~24℃、灌浆期气温为14~19℃。

其中:

土壤类型为潮土、盐化潮土、灌漠土、潮灌漠土、盐化灌漠土、暗灌漠土、灰灌漠土、耕种 风沙土、耕种灰漠土、耕种灰棕漠土、耕种棕漠土、耕种风沙土中的任意一种。

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耕作层容重为1.00~1.35g/cm,总孔隙度为49.06~82.25%,土 壤质地为壤质土或沙质土,土壤结构为碎块状或块状。

土壤的化学性质是指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00~25g/kg,碱解氮为30~80mg/ kg,速效磷为5~20mg/kg,速效钾为100~160mg/kg,pH值为7.00~8.50,含盐量为0.5~3.00g/ kg,阳离子交换量为10~25cmol/kg。

⑵确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氢离子浓度为2.00~3.16纳摩/L,pH值为5.50~8.50,含 盐量<1500mg/L,氯化物<200mg/L,硫化物<1mg/L,汞<0.001mg/L,镉<0.005mg/L。

⑶确定茬口:以麦类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和马铃薯作为茬口。

⑷在每年秋季灌冬水5~7天后,结合耕作按磷酸二铵525㎏/公顷、尿素300㎏/公 顷、硫酸钾150㎏/公顷、硫酸锌60㎏/公顷、硫酸锰30㎏/公顷、钼酸铵7.50㎏/公顷的比例混 合,并施入0~20cm土层,然后耙耱平整。

⑸第二年4月15日~4月25日经耕翻耙耱整地后覆盖地膜。

其中:地膜是指厚度为0.005cm、幅宽为60㎝的农用薄膜。

⑹在5cm地温连续稳定到10℃时,按父本株距18cm、母本株距15cm、行距45cm、行比 3:6、播种深度为2~3cm进行直行播种(即不种行头,两侧边行种植保持系),播种顺序依次为 不育系、第一期保持系、第二期保持系。

⑺田间管理:

①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各灌溉1次,每次灌溉定额为900m3~1200m3/ 公顷;

②在苗期、拔节期和开花前期将杂株全部拔除;

③拔除不育系内杂株和散粉株;

④收获前进行田间复查,拔除杂株。

⑻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对高粱丝黑穗病、顶腐病、茎腐病、黑束病、蚜虫和红蜘 蛛进行防治。

⑼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收获,并将收获的果穗按10cm的厚度进行晾晒,且 每隔5天翻动1次;当果穗水分低于13%时经脱粒、精选、分级、包装、贮藏即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