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

一种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

摘要

一种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适用于热带海岸困难地的定植固沙,其特征在于,利用种子钵、纱布网袋和渔网制作片状马鞭草团状丛株,以在待固沙区域形成马鞭草网状固沙群团,实现马鞭草定植固沙,所述种子钵为易降解材料制品,所述种子钵中装入基质和马鞭草种子,所述渔网铺设在待固沙区域的表层下面,所述种子钵被包裹在所述纱布网袋中,所述纱布网袋与所述渔网连接,所述渔网的下面分布着种子钵阵列。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B79/02 专利号:ZL2016101302756 申请日:20160308 授权公告日:2018080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8-03

    授权

    授权

  • 2016-07-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B79/02 申请日:201603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被生态恢复领域,具体涉及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促进热 带海岸困难地的马鞭草的定植固沙。

背景技术

热带海岸困难地在本发明中特指位于我国海南省环岛的近海岸沙地,土壤含盐量通常 大于0.18~0.28%,pH5.5~7.5。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inn)是马鞭草科,马 鞭草属多年生草本,高30cm~120cm,喜光、耐贫瘠、耐盐碱,适应性广,在山坡、溪边、 林旁和滨海沙地都能够生长。由于马鞭草种子繁殖能力强且根系发达、根幅宽大,作为热 带滨海沙地固沙的天然植被逐渐受到重视和利用。马鞭草常规更新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 自然下种主要通过风媒和动物携带传播两种方式实现。但由于热带海岸地区受风浪持续性 影响大且沙地在风浪扰动下流失明显,马鞭草天然落种、种子萌发和定植存在相当大的困 难,也影响到其防风固沙生态效益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适用于热带海岸困难地的定植固沙。要解决 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热带海岸地区自然条件下马鞭草种子繁殖能力强但集中落种困难、种子 萌发率低、生长慢、建群周期长等缺陷,以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苗木生长、缩短建群周 期,弥补马鞭草天然更新的不足,提高该种群在热带海岸地区防风固沙的生态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种子钵、纱布网袋和渔网制作片状 马鞭草团状丛株,以在待固沙区域形成马鞭草网状固沙群团,实现马鞭草定植固沙,所述 种子钵为易降解材料制品,所述种子钵中装入基质和马鞭草种子,所述渔网铺设在待固沙 区域的表层下面,所述种子钵被包裹在所述纱布网袋中,所述纱布网袋与所述渔网连接, 所述渔网的下面分布着种子钵阵列。

2.所述实现马鞭草定植固沙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与储藏:在马鞭草结实期选择马鞭草植株进行采种;采种后将种子自 然风干后放于干燥、低温、密封的环境下储存或埋入已消毒后的细沙中沙藏,所述低温指 低于20℃;

(2)基质配制与消毒:选择沙土:草炭土:珍珠岩的重量比为1~1.5:1~2:0.5~ 1的比例加水混合均匀配制播种基质;将配制后的播种基质进行消毒备用;

(3)种子钵制作与群团定植:将步骤(1)储存或沙藏的马鞭草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 与步骤(2)制备的播种基质充分混合后置于易降解的种子钵中;用网状纱布包裹种子钵外 部;将纱布包裹的种子钵按一定的株行间距系于渔网上;将渔网平铺于整地处理后的沙土 上,并将表土回填盖住渔网,浇水后覆盖地膜,通过制成的片状马鞭草团状丛株形成马鞭 草网状固沙群团;

(4)苗期管理:马鞭草出苗后及时将覆盖地膜揭去,发芽后用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 发芽后视植株生长状况逐渐撤去遮光网,逐渐减少浇灌次数至其自然生长。

3.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用于沙藏的细沙采用浓度30%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4.进一步,步骤(2)中,配制后的基质置于阳光下暴晒3~5天或按照1m3的基质施 50%多菌灵粉40g进行消毒。

5.进一步,步骤(3)中,在温度20~25℃的条件下,将马鞭草种子用浓度为500mg/L 的赤霉素浸泡8h~24h进行催芽处理。

6.进一步,步骤(3)中,对马鞭草种植区域进行整地处理,包括翻除地表杂草,将表 土进行暴晒消毒。

7.进一步,步骤(3)中,种子钵的容积为300ml,每个种子钵内包括2g~3g即8000 粒~10000粒种子。

8.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网状纱布为空隙大小0.2mm且易降解的沙布,并剪成 20cm×20cm的方块,用于包裹于播种后的种子钵外部。

9.进一步,步骤(3)中,将纱布包裹的种子钵按照1m~1.5m的株行间距系于渔网上。

10.进一步,步骤(3)中,表土回填厚度在5cm~10cm;进一步,步骤(4)中,所用 滤光网的透光率为65~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 及其马鞭草网状固沙装置,尤其适用于热带海岸困难地的定植固沙。通过将马鞭草种子钵 播种定植的综合管护措施产生了协同增效的作用,有效解决了海岸多风条件下马鞭草落种 困难的问题。受沙漠地区网格固沙原理的启发,通过将种子钵用纱布包裹并用渔网连接, 有效的解决了风浪造成的沙丘移动、水土流失造成的种子定植困难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了 自然条件下近海岸沙质地带马鞭草难于定植的问题,通过适当的人工促进措施实现了马鞭 草植被群落的快速恢复,与现有完全通过自然力更新恢复的技术相比,产生了预料不到的 技术效果。2、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种子采集与储藏,基质配制与消毒,种子钵制作与群团定 植,苗期管理四个步骤,首先温度控制是马鞭草种子萌发的一个重要环节,20~25℃条件 下用浓度为500mg/L的赤霉素浸泡12h进行催芽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可达95%,种子发芽时间 比常规缩短30天以上;种子钵内播种基质选择滨海沙土和草炭土、珍珠岩的合理配比能有 效促进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采用纱布包裹种子钵并利用渔网按照一定间距整体连接可实 现马鞭草种群的群团定植,促进网格间马鞭草地下根系的盘绕和连接,能够减少马鞭草植 株受风沙扰动定殖困难的影响,形成的马鞭草片状群落的定殖成功率达到85%以上并且比常 规自然定殖缩短时间60天,并最终实现固沙目标。通过马鞭草播种定植的综合管护处理, 播种后的发芽率由现有常规自然恢复的15%~30%提高到90%以上,发芽后到定植生长并形 成稳定种群的成功率由自然界中不足10%提升至85%以上。选用海岸边废弃的渔网实现了种 子群团的(种子钵)连接,有效的降低了植被恢复的成本,对于废弃渔网的收集和再利用 也实现了海岸带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人工辅助天然更新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马鞭草萌发、 定植、生长和建群的成功率,实现了海岸带原生植被的快速恢复,同时马鞭草发达的根系 在渔网的连接作用下使其固沙效果实现增益,极大的提高了马鞭草种群防风固沙的生态效 益。3、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容易实施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的地点均在海南省文昌市海南东北 部海岸带实施。

实施例1

一种促进热带海岸困难地马鞭草定植固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种子采集与储藏,基质 配制与消毒,种子钵制作与群团定植,苗期管理四个步骤,各部分的步骤如下:

(1)种子采集与储藏:在马鞭草结实期(10月~11月),选择个体健壮、种子饱满、 活力强的马鞭草植株进行采种,采种后将种子置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后放于干燥、低温、 密封的环境下储存。

本实施例在10月18号(天气晴朗)进行采种,选择个体健壮、种子饱满、活力强的 马鞭草植株进行采种。采种后将种子置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后放于干燥、低温、密封的 环境下储存至第2年春季。

(2)基质配制与消毒:配制播种基质选择沙土:草炭土:珍珠岩比为1~1.5:1~2: 0.5~1的比例混合,进行搅拌并喷洒少量水直至均匀混合;将混合后的基质置于阳光下暴 晒3~5天或按照1m3的基质施50%多菌灵粉40g进行消毒备用。

本实施例在笠年3月份,马鞭草播种前期制作播种基质,选择沙土、草炭土和珍珠岩 按照1:1:0.5的比例进行混合,边喷水边搅拌至均匀。将制作后的播种基质在阳光下暴晒5 天消毒,杀死病菌和害虫后将播种基质收集备用。

(3)种子钵制作与群团定植:翌年3月份,首先对马鞭草种植区域进行整地处理,翻 除 地表杂草,将表土进行暴晒消毒。在温度20~25℃的条件,将步骤(1)采集与储藏的马 鞭草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与步骤(2)制备的播种基质充分混合后置于易降解的种子钵中; 用网状纱布包裹于播种后的种子钵外部;将纱布包裹的种子钵按按照1m~1.5m的株行间距 系于渔网上,制成片状马鞭草团状丛株;将渔网平铺于整地处理后的沙土上,并将表土回 填均匀盖住渔网,表土回填厚度5cm~10cm。表土回填后充分浇水,浇水后覆盖地膜,形成 马鞭草网状固沙群团。

本实施例根据天气预报,选择3月15日,日平均气温23℃,将储藏的马鞭草种子用浓 度为500mg/L的赤霉素浸泡12h进行催芽处理,将催芽后的种子与制备的播种基质充分混 合后放置于容积300ml大小且易降解的种子钵中,每个种子钵放入2g(8000粒)左右的种 子后及时喷水,喷至种子钵底部有水渗出即可。选择空隙大小0.2mm且易降解的沙布,并 剪成20cm×20cm的方块,将块状纱布包裹于播种后的种子钵外部。将纱布包裹的种子钵 按照1m×1m的株行间距系于渔网上,将渔网平铺于整地后的沙土上,并将表土回填均匀盖 住渔网,表土回填厚度8cm。表土回填后充分浇水,并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湿润。

(4)苗期管理:马鞭草播种后10~15天发芽,出苗后及时将覆盖地膜揭去,防止揭 膜过迟导致的徒长。播种后至发芽前若温度过高及时通风,并及时补充水分,但防止土壤 过湿,发芽后用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发芽后1个月左右视植株生长状况逐渐撤去遮光网, 逐渐减少浇灌次数至其自然生长。

本实施例马鞭草播种后14天发芽,出苗后及时将覆盖地膜揭去。发芽后用透光率65% 的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5月15日马鞭草植株平均高达到50cm以上,相邻网格马鞭草丛 的根系出现交织,整体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种群结构后撤去遮光网,并停止浇水。

本实施例选取种子钵80个,废弃渔网4块,每块渔网上系种子钵20个,目标形成4 个马鞭草网状固沙群团。播种后14天,80个种子钵中76个萌芽,萌芽率95%,萌芽后45 天,有72丛马鞭草植株成活,成活率90%,植株平均高度66cm,形成的稳定群团固沙效 果明显。

实施例2

实施例2除以下措施不同外,其余措施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1)种子采集与储藏

采种后将种子置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后,埋入已用浓度30%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的细 沙中,一层细沙一层种子的放置,沙藏至第2年春季。

(2)基质配制与消毒

选择沙土、草炭土和珍珠岩按照1:2:0.5的比例进行混合。按照1m3的基质施50%多菌 灵粉40g对播种基质进行消毒后备用。

(3)种子钵制作与群团定植

将储藏的马鞭草种子用浓度为500mg/L的赤霉素浸泡8h进行催芽处理,每个种子钵 放入3g(8000粒)左右的种子后及时喷水。

将纱布包裹的种子钵按照1m×1.5m的株行间距系于渔网上,表土回填厚度5cm。

(4)苗期管理

马鞭草播种后12天发芽。发芽后用透光率70%的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5月6日马鞭 草植株平均高达到50cm以上,相邻网格马鞭草丛的根系出现交织,整体上形成相对稳定 的种群结构后撤去遮光网,并停止浇水。

本实施例选取种子钵90个,废弃渔网5块,每块渔网上系种子钵18个,目标形成5 个马鞭草网状固沙群团。播种后12天,90个种子钵中87个萌芽,萌芽率97%,萌芽后38 天,有85丛马鞭草植株成活,成活率94%,植株平均高度70cm,形成的稳定群团固沙效 果明显。

实施例3

实施例3除以下措施不同外,其余措施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1)种子采集与储藏

与实施例1相同处理。

(2)基质配制与消毒

选择沙土、草炭土和珍珠岩按照1:2:1的比例进行混合,按照1m3的基质施50%多菌灵 粉40g对播种基质进行消毒后备用。

(3)种子钵制作与群团定植

将储藏的马鞭草种子用清水浸泡24h进行催芽处理,每个种子钵放入2g(8000粒)左 右的种子后及时喷水。

将纱布包裹的种子钵按照1.5m×1.5m的株行间距系于渔网上,并将表土回填均匀盖 住渔网,表土回填厚度10cm。

(4)苗期管理

马鞭草播种后20天发芽,发芽后用透光率75%的遮光网进行遮光处理。6月2日马鞭 草植株平均高达到50cm以上,相邻网格马鞭草丛的根系出现交织,整体上形成相对稳定 的种群结构后撤去遮光网,并停止浇水。

本实施例选取种子钵100个,废弃渔网5块,每块渔网上系种子钵20个,目标形成5 个马鞭草网状固沙群团。播种后20天,100个种子钵中91个萌芽,萌芽率91%,萌芽后58 天,有85丛马鞭草植株成活,成活率85%,植株平均高度61cm,形成的稳定群团固沙效 果明显。

以上实施例表明,本发明可以大大缩短马鞭草种子的萌芽时间,播种后20天内即可萌 芽,而常规条件下,马鞭草天然萌芽可能延迟至30~50天。同时,萌芽率都在90%以上,远 大于马鞭草天然条件下的萌芽率(不足10%)。

本发明实现了马鞭草建群固沙的效果,3个实施例中通过“种子钵—纱布网袋—渔网” 形成的片状马鞭草团状丛株的成活率均在85%以上,常规自然条件下很难找到马鞭草集中连 片落种形成的片状群团。此外,此种方法下马鞭草从发芽开始直到苗高达到50cm以上的天 数均小于60天,比常规自然条件下缩短了30~60天。

在此指明,以上叙述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创造,但并非限制本发明创造的 保护范围。任何没有脱离本发明创造实质内容的对以上叙述的等同替换、修饰改进和/或删 繁从简而进行的实施,均落入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