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焊缝熔敷金属可再结晶的镍基合金焊丝

一种焊缝熔敷金属可再结晶的镍基合金焊丝

摘要

本发明属于超超临界电站焊接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高塑性的固溶强化型镍基合金焊丝,适用于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的焊接,过热器及再热器管与锅炉集气联箱(包括接管座)的焊接,其主要特征在于使用该焊丝在TIG焊(钨极氩弧焊)焊接后,焊缝熔敷金属在1000℃及以上焊后热处理可发生再结晶,消除原焊缝内的树枝晶和柱状晶组织;焊后焊缝区硬度为300HV,再结晶处理后硬度降为210HV;消除焊缝残余应力和成分偏析,在组织形貌上和母材基本一致。该镍基合金焊丝的化学成分(重量%)为,Fe<3%,Cr:14-18%,Al+Ti≤0.45%且Ti/Al<0.9,Nb:1.0-1.5%,Mo:7.0-9.8%,W<0.4%,Si≤1.0%,Mn:0.5-1.0%,C≤0.1%,B:0.003-0.005%,Zr≤0.03%,其余为Ni,其他杂质元素总和<0.1%。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30

    授权

    授权

  • 2016-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K35/30 申请日:201604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超临界电站焊接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缝熔敷金属可再 结晶的镍基合金焊丝。

背景技术:

随着火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发展600℃及以上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对我 国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应用 价值。电站高温材料的焊接一直是电站建设和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而蒸汽参 数地不断提高,所使用高温材料的合金化程度不断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 合金大量使用,使得焊接技术难度亦随之增大。

传统的焊缝组织由于熔敷金属没有控轧和形变热处理的机会,带有方向性 的柱状(树枝)晶不可能由此获得细化;同时又由于焊缝冷却速度快,合金元 素偏析严重,且熔敷金属中的Nb、V等在凝固冷却过程中难以呈微细的碳化物、 氮化物析出,故焊缝的综合力学性能远不及母材、且存在各向异性。随着焊接 接头服役时间的延长,焊缝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衰减显著,使用寿命缩短; 同时由于焊接残余应力,易发生应力腐蚀(SCC),成为整个(焊接)部件的薄 弱环节,影响电站的安全运行。

针对该类焊缝存在的问题,且国内现有的焊材体系中,还未发现有此类镍 基合金焊丝,也未发现相关的技术报导。对该焊接材料的焊缝熔 敷金属具有如下技术要求:焊缝熔敷金属经过焊后再结晶处理,原焊缝组织内 的带有明显方向性的柱状(树枝)晶全部转变为等轴晶,硬度由290~310HV下 降到200~220HV,同时最大程度地消除成分偏析和焊接残余应力,使焊缝组织 和母材具有一致性。

固溶强化镍基合金焊材热稳定性好,基体无固相相变。通过合金元素对基 体的作用机制来提高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塑性,从而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大的热 (膨胀)应力使熔敷金属高温下发生塑性变形;同时由于奥氏体基体良好的塑 性,避免了在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量下发生开裂。由于焊缝凝固及冷却 速度很快,焊缝熔敷金属残余变形量和塑性变形的畸变能存留下来,在随后的 焊后热处理中,焊缝熔敷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发生了(静态)再结晶。

焊接热应力引起的焊缝熔敷金属塑性变形,超过其再结晶的临界变形量εcr, 且小于其最大塑性变形量δmax

即,εcr焊缝max

Mn、B元素的添加减弱了合金的因瓦特性,会增大合金的热膨胀系数。Ti 和Al均为有序结构的强化相′(Ni3(Al,Ti))的形成元素,作为固溶强化的合金 焊材,应尽量降低Ti和Al元素的含量,可避免焊后热处理再热裂纹的产生;同时 要控制Ti/Al比,Ti/Al比过高时会降低高温时的组织稳定性,发生脆性η(Ni3Ti) 相转变,降低合金的高温塑性。严格控制W和Zr元素含量,以避免焊接性发生劣 化。

此外,稀土元素会降低镍基合金液态的流动性,增大焊缝结晶裂纹敏感性, 故焊丝化学成分中不含稀土元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管焊接接头残 余应力大、成分偏析严重、焊缝区凝固(铸)态组织明显等问题,提供了一种 焊缝熔敷金属可再结晶的镍基合金焊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焊缝熔敷金属可再结晶的镍基合金焊丝,该镍基合金焊丝由以下成分 按重量百分比制备而成:Fe<3%,Cr:14-18%,Al+Ti≤0.45%且Ti/Al<0.9, Nb:1.0-1.5%,Mo:7.0-9.8%,W<0.4%,Si≤1.0%,Mn:0.5-1.0%,C≤0.1%, B:0.003-0.005%,Zr≤0.03%,其余为Ni,以及其他杂质元素总和<0.1%。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该镍基合金焊丝使用真空炉冶炼,经过锻造、 轧制、冷拉及退火后,最终形成镍基合金焊丝。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镍基合金焊丝的规格为Φ1.5-2.4mm,采用焊接 工艺为:手工TIG焊或半自动填丝钨极惰性气体焊TIG,焊接电流强度:105-210A, 焊接电弧电压:10.5-18V,焊接速度为:100~150mm/min,电流种类/极性:直 流DC/正接SP,层间温度不高于100℃,保护气体:Ar,气体流量12~16L/min。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使用时,采用钨极氩弧焊焊接,使用Ar作为保 护气体,形成焊缝熔敷金属。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焊缝熔敷金属经过在1000~1100℃热处理30~60 分钟后,空冷,焊缝熔敷金属发生再结晶。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镍基焊丝适用于超超临界锅炉用过热器及再热 器管的焊接,过热器及再热器管与锅炉集气联箱的焊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经实验,本发明适用于超超临界电站锅炉高温部件的焊接,镍基焊丝适 用于超超临界锅炉用过热器及再热器管的焊接,过热器及再热器管与锅炉集气 联箱(包括接管座)的焊接。

2、利用本发明焊丝焊接时,焊缝熔敷金属高温塑性好,不易产生焊接裂纹。

3、本发明焊丝能够实现焊缝的微合金化,得到符合标准要求的焊缝。

4、利用本发明焊丝焊接时,焊缝熔敷金属经过焊后再结晶(热)处理后, 焊缝区凝固态的柱状晶和树枝晶的转变为等轴晶,最大程度地消除焊缝成分偏 析和焊接残余应力,保持和母材组织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焊接IN740H镍基合金(母材)焊接接头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形貌照片; 其中,图1(a)为焊态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形貌照片,图1(b)为焊后再结晶热 处理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形貌照片。

图2为焊接GH2984镍铁基合金(母材)焊接接头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形貌 照片;其中,图2(a)为焊态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形貌照片,图2(b)为焊后再 结晶热处理组织的光学显微镜形貌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使用该焊丝(Φ1.5mm)采用手工TIG焊,对IN740H镍基合金 进行焊接,焊接电流:140A,焊接电压:13V,焊接速度为:110mm/min,电流 种类/极性:直流DC/正接SP,层间温度不高于100℃,保护气体:Ar,气体流 量13L/min。焊后进行1050℃/1h热处理,焊缝组织由焊后的柱状晶和树枝晶变 为等轴晶,且无焊接裂纹等缺陷产生。焊后焊缝处硬度为310HV,冲击韧性为 22kJ;焊后热处理后,硬度降为215HV,冲击韧性为31kJ。

实施例2:

参见图2,使用该焊丝(Φ2.4mm)采用手工TIG焊,对GH2984镍铁基合 金进行焊接,焊接电流:160A,焊接电压:14V,焊接速度为:120mm/min,电 流种类/极性:直流DC/正接SP,层间温度不高于100℃,保护气体:Ar,气体 流量15L/min。焊后进行1100℃/30min热处理,焊缝组织由焊后的柱状晶和树 枝晶变为等轴晶,且无焊接裂纹等缺陷产生。焊后焊缝处硬度为300HV,冲击 韧性为26kJ;焊后热处理后,硬度降为210HV,冲击韧性为46kJ。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