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固定固定部件在装配轨道上的方法以及固定部件

用于固定固定部件在装配轨道上的方法以及固定部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个用于固定在装配轨道(4)上的固定部件(1),其中所述固定部件(1)具有用于嵌入到装配轨道(4)里面的锚固体(9),该锚固体轴向固定地可调整地与螺纹部件(2)连接,该螺纹部件沿着纵轴线(L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97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费希尔厂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901915.4

  • 发明设计人 M.林卡;D.莱曼;M.佩勒;T.费尔默;

    申请日2015-12-09

  • 分类号F16B13/10;

  •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辛

  • 地址 德国沃尔达奇塔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37: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08

    授权

    授权

  • 2016-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B13/10 申请日: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用于固定固定部件在装配轨 道上的方法,以及具有权利要求5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固定部件。

背景技术

由欧洲专利文献EP1039155B1已知一个用于固定在装配轨道上的固定部件, 尤其用于固定附件在装配轨道上。这种固定系统用于装配安装系统如供应和处理管线。装 配轨道一般是钢制的长形延伸的型材,具有C形横截面,该型材具有纵向延伸的缝隙形开 孔,具有向内弯曲的边缘段。附件例如可以是角度体,用于形成两个装配轨道的拐角连接。 固定部件由锚固体以锤头型的滑移螺母形式组成,滑移螺母利用螺栓设置在板状的支撑部 件上。锚固体与支撑部件通过耦联部件防旋转地连接,由此支撑部件围绕螺栓轴线的旋转 引起锚固体的相应旋转。这种固定部件的耦联部件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套状部分利用两 个销状的保险部件轴向固定且防旋转地与支撑部件连接。第二部分形成钵状套,它具有带 有用于螺栓杆的孔的底部以及两个轴向凸肩,在凸肩之间防旋转地固定锚固体。耦联部件 的第一部分防旋转地、但是轴向活动地容纳在钵状的套里面,由此耦联部件的两个部分是 可伸缩的。在钵状套里面还设置压簧,它支承在套底部并且顶压支撑部件。为了装配固定部 件穿过附件的通孔导引,附件放置在装配轨道的缝隙一侧上,并且固定部件围绕螺栓轴线 旋转,由此锚固体反卡边缘段。在此固定部件通过在钵状套上构成的环绕带顶靠在附件上。 弹簧夹紧环带与锚固体并因此使附件相对于装配轨道夹紧,由此防止附件沿着装配轨道移 动。现在固定部件位于装配位置,在该位置锚固体通过压力在螺栓上离开环带运动并且可 以解除夹紧,由此锚固体不再顶靠在装配轨道的边缘段上并且固定部件可以与附件一起移 动,直到附件最终定位。如果附件已经位于所期望的位置,板状支撑部件可以通过螺栓旋转 向着锚固体运动并且通过锚固体相对于装配轨道夹紧。在此支撑部件放在附件上并且顶压 装配轨道,由此使附件不可移动地固定在装配轨道上。固定部件现在位于最终位置,在该位 置锚固体与支撑部件具有确定的距离并且从这个位置可以只通过转回螺栓松开。已知固定 部件的缺陷是,使用者不是总能无疑问地识别,固定部件是否位于装配位置或者最终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建议一个固定部件和一种用于固定的方法,它们克服上述的缺 陷。

这个目的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5特 征的固定部件得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方法和本固定部件的有利改进方案。

为了固定固定部件在装配轨道上,按照本发明首先加入固定部件到装配轨道的开 口里面,其中所述固定部件不能完全地、而是只部分地加入。所述装配轨道尤其是纵向延伸 的C形型材,它尤其由钢制成。所述装配轨道具有开口,其长度大于其宽度,并且所述装配轨 道通过在轨道纵向上延伸的侧面边缘段限制。所述开口尤其是缝隙形的并且在纵向上在装 配轨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通过固定部件尤其可以将附件固定在装配轨道上。该附件、例如 金属制成的角度部件为此具有用于固定部件的通孔。备选地通过固定部件例如可以将管箍 固定在装配轨道上。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定位在装配轨道或背离装配轨道的附件一侧上 的支撑部件。在通过固定部件固定附件使支撑部件防止,所述固定部件可能完全穿过通孔 延伸。在固定部件上设置用于嵌入到装配轨道里面的锚固体。该锚固体具有宽度,该宽度小 于或等于开口且也可能是通孔的宽度。此外所述锚固体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开口且也可能是 通孔的长度。所述锚固体和支撑部件尤其轴向固定可调整地相互连接,即,它们可以在锚固 体与支撑部件之间传递轴向作用的力,尽管锚固体与支撑部件之间的距离在轴向上可能是 变化的。所述锚固体加入到装配轨道的开口里面。如果存在附件,它为此穿过通孔延伸。如 果附件固定在装配轨道上,则固定部件可以在放置附件在装配轨道上之前与附件连接,或 者在放置以后插入到通孔里面。在锚固体插入到装配轨道的开口里面以后所述锚固体在装 配轨道里面旋转到装配位置,由此锚固体反卡开口的侧面边缘段。通过锚固体顶靠在边缘 段上所述固定部件保持在开口里面。为了保证尽可能良好地固定,所述边缘段可以具有齿, 它与锚固体的齿对应。所述固定部件现在位于装配位置,在该位置锚固部件这样能够运动 到装配轨道里面,使锚固体与边缘段脱离,由此所述固定部件必要时可以与附件移动到所 期望的位置。所述支撑部件在这个装配位置还不必顶靠在装配轨道上或附件上。为了尽管 如此也能够在这个装配位置夹紧固定部件与装配轨道和可能存在的附件,在支撑部件与锚 固体之间例如可以设置附加的环带或凸起。该环带或凸起可以具有弹簧功能,用于在最终 夹紧在所期望的位置之前实现略微预紧。备选地可以设有独立的弹簧部件。如果达到所期 望的固定部件位置,所述锚固体利用弹簧作用相对于装配轨道的边缘段夹紧,并且所述支 撑部件相对于装配轨道或者附件夹紧并因此所述附件相对于轨道这样夹紧,使支撑部件和 锚固体按照计划已经这样多地相向运动,使得固定部件或附件不再可能沿着装配轨道移 动,并且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最终位置。在夹紧时所述锚固体相对于支撑部件运动,直到锚固 体顶靠在装配轨道,并且支撑部件顶靠在装配轨道或附件上,由此使它们在最终位置不再 可能继续相互运动,并且相互间具有确定的距离。尤其通过螺纹部件、例如螺母相对于螺栓 或螺杆的相对运动实现夹紧,通过螺母锚固体与支撑部件连接。为此所述锚固体尤其可以 通过具有内螺纹的通孔构成螺母,在其中旋入作为螺纹部件的螺栓。

按照本发明在夹紧时、即在固定部件从装配位置转移到最终位置时,一个标记部 件从表示固定部件位于装配位置的第一标记位置运动到表示固定部件位于最终位置的第 二标记位置。在此所述标记部件尤其相对于支撑部件运动。所述标记部件例如可以是固定 部件的独立的零部件,或者也可以是固定部件的一个零部件上的标记,例如具有显眼的颜 色。

所述标记部件最好在夹紧时从第一标记位置基本平行于那个轴线运动到第二标 记位置,沿着那个轴线所述锚固体在夹紧时相对于支撑部件运动。这个运动尤其平行于螺 纹部件的纵轴线实现,该螺纹部件为了夹紧围绕其纵轴线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标记部件在第一标记位置对于使用者完全或者以主要部分看 不到并且在第二标记位置,当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最终位置的时候可以看到,即可以视觉清 楚地感觉到。尤其所述标记部件为此在最终位置突出于背离装配轨道的支撑部件一侧。所 述标记部件在装配位置、即在夹紧前看不到并因此不能或者基本不能看到,它在最终位置 可以看到,即由使用者清楚地识别。在夹紧时已经可以看到的标记部件指示给使用者,所述 固定部件位于最终位置,并且所述固定部件按照规定固定在装配轨道上。尤其所述标记部 件这样设置在固定部件上,使它在夹紧时由于支撑部件向着锚固体的相对运动可以看到。

备选地所述标记部件在第一标记位置可以看到并且在第二标记位置看不到。在这 种情况下在夹紧时所述标记部件从第一标记位置转移到第二标记位置,在第一标记位置标 记部件被使用者清楚且易于视觉地感觉到,在第二标记位置标记部件对于使用者不能或者 大部分不能被看到。

在最终位置所述固定部件与装配轨道固定连接,并且不再可能相对于装配轨道移 动,如果不解除夹紧并且所述锚固体离开支撑部件运动并由此所述固定部件从最终位置转 移到装配位置。在这种松懈时所述标记部件从第二标记位置又转移到第一标记位置。在最 终位置所述标记部件根据实施例可以看到或者看不到,由此通过简单的、纯视觉地监控能 够检验固定部件正确地完成装配在装配轨道上。尤其当所述标记部件具有颜色,它不同于 固定部件的其它零部件的颜色,它们在最终位置对于使用者可以看到,也能够从较远的距 离方便地监控正确完成的装配,例如如果所述固定部件在装配轨道中固定在建筑物屋顶上 的时候。所述标记部件尤其在颜色上不同于支撑部件。

对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尤其可以使用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按照本发明的用于 固定在装配轨道上的固定部件具有用于嵌入到装配轨道里面的锚固体,该锚固体尤其轴向 固定地可调整地与螺纹部件连接。所述锚固体例如可以是长方形螺母,其长度大于其宽度, 在其中旋入作为螺纹部件的螺栓。备选地所述锚固体例如与螺杆一体地构成锤头螺栓,或 者与螺杆防旋转地连接。所述螺纹部件沿着纵轴线轴向延伸,该纵轴线尤其形成固定部件 的轴线,并且透卡用于定位在附件或装配轨道上的支撑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在支撑部件与 锚固体之间具有弹簧部件,它尤其也可以被螺纹部件透卡。在装配位置弹簧部件相对于装 配轨道夹紧锚固体,由此所述固定部件、必要时与附件共同地暂时固定在装配轨道上。如果 所述锚固体在装配位置通过与弹簧力相反的运动离开支撑部件运动,则解除暂时固定并且 所述固定部件沿着装配轨道移动并定位。如果所述固定部件在移动以后位于所期望的位 置,则所述固定部件可以从装配位置通过相对于支撑部件夹紧锚固体转移到最终位置,在 该位置所述锚固体与支撑部件具有确定的距离,以该距离所述固定部件能够固定在装配轨 道上。尤其所述锚固体利用螺纹部件轴向运动。所述螺纹部件可以是螺栓,它通过其头部放 置在支撑部件上,并且旋入到由螺母构成的锚固体里面。在此所述支撑部件轴向相对于锚 固体运动,并且相对于装配轨道顶压,并且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于附件顶压,由此所述锚固体 和支撑部件以及附件和装配轨道彼此夹紧。

按照本发明在固定部件上设置标记部件,该标记部件在夹紧时可以从第一标记位 置转移到第二标记位置,在该位置表示,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最终位置。所述标记部件为此尤 其相对于支撑部件运动。所述标记部件在夹紧时同样基于螺纹部件轴向运动。所述标记部 件可以通过相对于支撑部件的相对运动从第一标记位置转移到第二标记位置,在该位置它 指示给使用者,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最终位置。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也可以具有多个标记 部件。

轴向在支撑部件与锚固体之间最好设置耦联部件,该耦联部件与支撑部件旋转耦 联。所述耦联部件还尤其与锚固部件旋转耦联。最好利用标记部件实现耦联部件与支撑部 件的旋转耦联,由此实现具有很少零部件的简单的固定部件结构。所述耦联部件尤其也与 锚固体旋转耦联,例如通过两个轴向凸起,由此所述支撑部件与锚固体通过耦联部件旋转 耦联。

所述固定部件最好具有用于定位在附件或装配轨道上的环带,该环带轴向设置在 支撑部件与锚固体之间。在插入固定部件到装配轨道的开口里面时这个环带防止,固定部 件可能太深地加入到装配轨道里面。所述环带例如可以在耦联部件上由径向上突出的环或 者由径向上突出的凸起构成,其中也可以存在多个相互间隔的凸起。所述固定部件尤其可 以这样构成,为了暂时固定固定部件在装配轨道上的装配位置所述环带顶靠在装配轨道 上,而支撑部件不顶靠在装配轨道上。在这种情况下,当环带放置在装配轨道或附件上时, 环带可以通过弹簧部件相对于顶靠在边缘段上的锚固体夹紧在装配位置。但是在装配位置 锚固部件可以轴向离开环带运动,例如在一起顶压弹簧部件的条件下,由此使锚固体不再 顶靠在装配轨道上,并且固定部件可以沿着装配轨道在开口里面移动。

此外优选所述标记部件穿过支撑部件。由此实现简单的固定部件结构,因此可以 成本有利地加工固定部件。

所述标记部件最好与耦联部件是一体的,尤其由塑料通过注塑制成,这能够成本 有利地大量生产固定部件。

在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的优选扩展结构中,所述标记部件在最终位置可见地突 出于支撑部件。在这里“突出于”尤其指的是,所述标记部件在最终位置相对于支撑部件突 出,尤其从背离装配轨道的支撑部件一侧。在此所述标记部件尤其穿过支撑部件。

所述标记部件与螺纹部件纵轴线的距离尤其大于螺纹部件头部件的一半直径。如 果头部件形状偏离圆柱体形状,则“直径”指的是外接头部件的圆柱体直径。所述头部件例 如可以是具有内六棱或外六棱的螺栓头,或者用于具有公制螺纹的螺栓的螺母。通过这个 扩展结构防止,头部件在最终位置遮盖标记部件。

所述支撑部件可以具有至少一用于嵌入到附件通孔里面的嵌入部件,它向着锚固 部件弯曲。在最终位置所述嵌入部件嵌入到附件的通孔里面并且防止附件在装配轨道上在 开口宽度方向上移动。所述嵌入部件附加地也可以嵌入到装配轨道的开口里面。所述标记 部件尤其这样造型,只有当嵌入部件按照计划嵌入到通孔里面,标记部件才能作为标记在 最终位置看到。如果标记部件在最终位置要突出于支承部件,则标记部件的长度尤其这样 协调于嵌入部件嵌入到通孔里面的必需的深度,使标记部件在按照计划嵌入时对于使用者 才可以看到。

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的弹簧部件可以是螺簧,它尤其具有大于螺簧所包围的螺 纹部件段外径的内径。因此所述螺纹部件在螺簧里面是活动的。为了使螺纹部件轴向固定 地与支撑部件连接,在固定部件上设置附加的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尤其环形地和/或弹性 地且由塑料制成。所述弹簧部件备选地是锥簧,它这样设置在螺纹部件上,它使螺纹部件轴 向固定地与支撑部件连接。所述锥簧的最小内径尤其小于锥簧所包围的螺纹部件段的外 径。由此所述锥簧可以这样设置在螺纹部件上,它使螺纹部件轴向固定地与支撑部件连接。 螺纹部件与支撑部件的轴向固定的连接防止,螺纹部件可能不期望地相对于支撑部件移 动,由此例如固定部件不能或只能繁琐地装配在装配在屋顶上的轨道上。

在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的另一优选扩展结构中,所述标记部件设置在弹簧部件 与螺纹部件的头部件之间,其中所述弹簧部件通过标记部件间接作用于头部件上。在这种 情况下所述标记部件可以与头部件共同地轴向且尤其相对于支撑部件运动。

所述标记部件最好是空心圆柱形套,它尤其支承在螺纹部件上,其中所述螺纹部 件穿过套。所述套的直径尤其小于头部件的直径,在第二标记位置头部件尤其遮盖套。

此外优选,在固定部件上设置方位部件,当所述锚固体插入到装配轨道的开口里 面时,该方位部件指示锚固体的取向。所述鉴别部件例如是箭头或三角形标记,它指示方 向,在该方向上固定部件必需对准装配轨道纵轴线,由此锚固体可以反卡装配轨道边缘段。 所述方位部件例如还可以附加或备选地由颜色标记构成。

在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的另一优选扩展结构中,所述标记部件在装配位置、即 当标记部件位于第一标记位置时是看不到的,并且不突出于支撑部件。所述标记部件尤其 在第一标记位置通过庇护位于支撑部件内部,由此使标记部件对于使用者基本通过支撑部 件遮盖。所述标记部件备选地在最终位置是看不到的并且不突出于支撑部件。因此使用者 可以清楚且明确地根据标记部件的位置识别,固定部件是否位于装配位置或最终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三个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解释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由装配轨道、附件和两个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件组成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3具有两个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4具有两个按照本发明的备选固定部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5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固定部件的立体图;

图6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固定部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由装配轨道、附件和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固定部件组成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8图7的固定结构,其中锚固体相对于支承部件移动到装配轨道开口里面;

图9图7和8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和

图10图7至9的固定结构的相对于图7和8以90°旋转的剖面图,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第三 固定部件在最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固定部件1。固定部件1包括螺纹部件2,它在这里由金 属螺栓构成,具有公制螺纹11和六棱头作为头部件3。螺纹11轴向沿着固定部件1的纵轴线 LB延伸。头部件3形成固定部件1的后端部。在加入方向E上,在该方向固定部件1加入到装配 轨道4(图2)里面,连接金属制的支撑部件5,用于定位在附件7上。支撑部件5由具有用于螺 纹部件2螺纹11的中心通孔7的扁平板构成,在其上在对置的侧面上设置两个嵌入部件8。嵌 入部件8由悬臂式连接板构成,它们向前、在加入方向E上向着锚固体9弯曲并且在加入方向 E上向前突出于板6。此外,嵌入部件8径向在对置的边缘上突出于板6的圆形基体。在加入方 向E上在支撑部件5前面设置弹性塑料片形式的保持部件10。保持部件10具有直径为DL的中 心孔12,该直径小于螺纹部件2的螺纹11外径DG。在组装状态,当支撑部件5和保持部件10插 到或旋到螺纹部件2的螺纹11上时,保持部件10顶靠在支撑部件5的前端面上并且形状锁合 地包围螺纹11。在此保持部件10嵌入到螺纹11里面并且轴向固定地保持支撑部件5在螺纹 部件2上。在加入方向E上在保持部件10前面还设置螺簧13作为弹性部件14、耦联部件18以 及锚固体9。在组装状态螺纹部件2也穿过螺簧13和耦联部件18并且可旋转地支承在锚固体 9的螺纹接收体16里面。因此锚固体9与螺纹部件2轴向固定地可调整地连接。通过围绕轴线 LB旋转螺纹部件2螺纹11可以旋入到螺纹接收体16里面或者从其中旋出,由此使锚固体9向 着支撑部件5或者离开支撑部件5运动。

对于使用保持部件10备选地可以代替具有基本相同的内径和外径的螺簧13使用 锥簧28作为弹簧部件14’,如同在图4中所示的固定部件1’中看到的那样。固定部件1’的其 它零部件与在图1至3中所示的固定部件1无变化。锥簧28这样构成,使其内径向后向着支撑 部件5缩小,直到锥簧28的钢丝嵌入到螺纹11里面,由此锥簧28轴向固定地设置在螺纹部件 2上。锥簧28还顶靠在支撑部件5上,由此它使螺纹部件2与支撑部件5轴向固定地连接。

锚固体9由金属制成并且用于嵌入到装配轨道4的缝隙形开口15里面(图2)。锚固 体具有长度LV,该长度大于装配轨道4开口15的宽度BS。此外锚固体9的宽度BV小于开口15的 宽度BS,由此锚固体9可以通过开口15插入到装配轨道4内部里面。通过以90°围绕固定部件 1的纵轴线LB旋转加入到装配轨道4里面的锚固体9使锚固体9反卡侧面边缘段19,边缘段限 制开口15。

耦联部件18具有圆柱形钵23作为基体,在其外壳面中具有矩形的缺口20。在钵23 的前端部上设置两个向前指向的轴向凸肩21,它们具有向内对置的平面的表面。两个凸肩 21相互间隔并且形成容纳体,在其中在组装状态防旋转、但是轴向相对于耦联部件18活动 地支承锚固体9。在钵23内部设置环绕的、L形的用于弹簧部件14的止挡轴肩24,在其上在组 装状态相对于保持部件10支承弹簧部件14。钵23的后端部形成径向突出的且在圆周方向上 延伸的环带22,它用于定位在附件(图3)上。在环带22上设置两个与加入方向E相反向后突 出的、销子形的圆柱销轴25作为标记部件26。销轴25与耦联部件18一体并且在注塑工艺中 与耦联部件18作为塑料零部件制成。在组装状态销轴25轴向活动地支承在板6的两个侧面 通孔27里面,由此使支撑部件5与耦联部件18基于纵轴线LB防旋转并因此旋转耦联,但是轴 向是活动的。销轴25和侧面通孔27与纵轴线L`B具有距离a,该距离大于外接头部件3的圆柱 体的一半直径DK,由此使头部件3不遮盖侧面的通孔27。

为了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1,1’固定附件17在装配轨道4上,首先将附件17 放置在装配轨道4上。在图2至4中所示的附件17是钢制角度部件。然后将固定部件1,1’的锚 固体9加入到装配轨道4的缝隙形开口15里面。为此固定部件1,1’插入到附件17的通孔29里 面。通孔29具有横截面,它与锚固体9和耦联部件18的钵23的形状对应,但是小于环带22和 支撑部件5,由此使环带22顶靠在附件17上并且防止固定部件1,1’继续插入到通孔29里面。 在此这样选择环带22与锚固体9之间的轴向距离,使锚固体9位于开口15里面。在此锚固体9 的长边对准轨道纵轴线LS方向,由此使锚固体9可以加入到边缘段9之间。在这个位置在横 向于轨道纵轴线LS的方向上示出两个嵌入部件8,它们在这里承担方位部件30的功能。因此 方位部件30指示给使用者,锚固体9的长边对准轨道纵轴线LS方向并且不反卡装配轨道4的 边缘段19。为了固定使锚固体9在装配轨道4里面以90°围绕固定部件1,1’的纵轴线LB旋转。 在此螺纹部件2和与其连接的锚固体9可以在加入方向E上运动,由此使锚固体9与边缘段9 脱离,并且可以在装配轨道4内部旋转。通过锚固体9与支撑部件5通过耦联部件18和销轴25 的旋转耦联在通过使用者旋转支撑部件5时横交于轨道纵轴线LS调整锚固体9,由此使锚固 体9反卡侧面边缘段19。这样选择在环带22与钵23前端部(在旋转前锚固体9顶靠在前端部 上)之间的距离,使这个距离小于边缘段19的高度和附件17的厚度,由此使锚固体9在旋转 后通过弹簧部件14,14’的力向着环带22顶压,并因此使锚固体相对于边缘段19夹紧,使环 带22相对于附件17夹紧。现在方位部件30指向纵轴线LS的方向并且指示给使用者,锚固体9 反卡边缘段19。因此固定部件1,1’位于装配位置。在装配位置弹簧部件14,14’使支撑部件5 顶压耦联部件18,由此在支撑部件5与耦联部件18之间存在距离,由此使螺纹部件2与支撑 部件5可以在加入方向E上向着耦联部件18运动。在这个运动时与螺纹部件2连接的锚固体9 也在加入方向E上运动,由此使锚固体与边缘段19脱离,使固定部件1,1’与附件17可以在开 口15里面在轨道纵向LS上移动。在图3和4中左边的固定部件1,1’位于装配位置。

通过旋入螺纹部件2到锚固体9的螺纹接收体16里面使支承部件5轴向在固定部件 1,1’的纵轴线LB方向上向着锚固体9运动,由此固定部件1,1’从装配位置转移到最终位置。 通过旋入螺纹部件2到螺纹接收体16里面还使支撑部件5挤压附件17,由此锚固体9通过装 配轨道4和附件17夹紧支撑部件5。在夹紧以后,当利用螺纹部件2使支撑部件5挤压附件17, 并且锚固体9挤压边缘段19,使固定部件1,1’位于最终位置,在该位置锚固体9由于位于其 间的装配轨道4和附件17不能继续向着支撑部件5运动。在图2,3和4中右侧的固定部件1,1’ 位于最终位置。

标记部件26在装配位置位于第一标记位置,并且向后不突出于支撑部件5。如同在 图2左边的固定部件1中看到的那样,标记部件26在插入之前与在图3和4中所示的装配位置 一样在支撑部件5里面看不到,并且由使用者几乎不或者不能看到,因为它们位于侧面的通 孔27里面,并且被板6遮盖。标记部件26这样设置在固定部件1,1’上,当锚固体9轴向向着支 撑部件5运动时,标记部件相对于支撑部件5运动。通过旋入螺纹部件2到锚固体9的螺纹接 收体16里面使支撑部件5相对于耦联部件18运动并且减小在装配位置在支撑部件5与耦联 部件18之间存在的距离。因为作为标记部件26起作用的销轴25与耦联部件18是轴向固定 的,因此支撑部件5也相对于它们在轴向上运动,并且标记部件26从板6的侧面通孔27中伸 出来,直到它们在最终位置清楚地看到突出于支撑部件5,如同在图2,3和4中右边设置的固 定部件1,1’中所示的那样。标记部件26现在位于第二标记位置。在最终位置支撑部件5这样 远地向着锚固体2运动,使支撑部件5顶靠在耦联部件18的钵23上,由此使支撑部件5不能继 续向着锚固体9运动。在最终位置向前弯曲的嵌入部件8还形状锁合地嵌入到附件17的通孔 29里面,由此在附件17上且横交于装配轨道4作用的力可以由支撑部件5接受。

在图5至10中所示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固定部件101具有与在图1至4中所示的固 定部件1,1’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应用。为了避免重复,下面只描述固定部件1,1’,101的不同。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固定部件101的不同尤其在于变化的耦联部件118和标记部件126和方位 部件130的变化的结构。

耦联部件118同样具有钵123,但是代替缺口20构成径向从钵123突出的且在圆周 方向上扁平构成的止挡133,它们限制固定部件101在装配轨道104开口115中旋转,如同在 图9中看到的那样。在耦联部件118后端部上,在构成凸肩121的侧面上成形径向突出的三角 形方位部件130,它们与钵123是一体的并且它们利用定位连接使板106轴向固定地与耦联 部件118连接。此外在第三固定部件101中保持部件10已经通过空心圆柱套131替换,它具有 环轴肩132,并且这样设置在螺簧113与螺纹部件102的耦联部件103之间,使螺簧113通过起 到标记部件126作用的套131作用于头部件103上。套131具有直径DH,它小于中心通孔107的 直径,其中环凸肩132的直径DR大于中心通孔107的直径。套131穿过通孔107这样多地透卡 支撑部件105,直到环轴肩132顶靠在加入方向E上板106的前端侧面上,由此套131通过其后 部突出于支撑部件105,如果螺纹部件102不旋入并且利用支撑部件105相对于锚固部件109 夹紧,即位于装配位置,在该位置通过螺纹部件102的轴向运动能够实现锚固部件109相对 于支撑部件105的轴向运动。

在图7至9中看出,固定部件101如何固定在装配轨道104里面。在图7中示出固定部 件101加入到装配轨道104的开口115里面。套107由于弹簧部件114的作用突出于支撑部件 105,由此对于使用者可以看到并且清楚地感觉到。因为但是锚固体109在这个位置还通过 其较长的边平行于轨道纵轴线LS取向,两个方位部件131横交于轨道纵轴线LS对准,由此使 用者知道,固定部件101没有位于装配轨道104中的装配位置。为了转移固定部件101到装配 位置,围绕固定部件101的纵轴线LB旋转固定部件101,其中为此螺纹部件102在加入方向E 上相对于固定放置在装配轨道上的轴承部件105运动,由此使螺纹部件102在加入方向E上 顶靠在边缘段119的内边缘前面并且可以旋转固定部件101。在旋转以后螺纹部件102不再 保持顶压,由此弹簧部件114松弛并且套131返回到在图5中所示的位置。固定部件101现在 位于装配位置,这使使用者可以在起到标记部件126作用可看到的套131部分上并且在两个 三角形方位部件131取向上在轨道纵轴线LS方向上看到。现在还旋入螺纹部件102到锚固体 109的螺纹接收体116里面,并由此使锚固体109相对于支撑部件105夹紧。由此也使固定部 件101相对于装配轨道104夹紧并且相对于装配轨道104不能移动。固定部件101现在位于最 终位置,如同在图10中所示的那样。在夹紧时套131通过头部件102在加入方向E上这样远地 运动,直到头部件102顶靠在支撑部件105上,并且标记部件位于支撑部件105里面并且看不 到。因为头部件102的直径DK这样大,使得头部件102在最终位置完全遮盖标记部件126,在 最终位置对于使用者不能看到标记部件,这对使用者发出信号,固定部件位于最终位置并 因此按照计划且可靠地固定在装配轨道104上。

通过布置标记部件26,126在按照本发明的固定部件1,1’101上实现一个固定部件 1,1’,101,其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确认,固定部件1,1’,101是否位于装配 位置或最终位置。尤其当标记部件26,126具有不同于头部件3,103、支撑部件5,105和在图5 至10的实施例中的耦联部件118的颜色的时候,从较远的距离由使用者已经可以纯视觉地 感觉到,固定部件1,1’,101是否位于最终位置,或者反之。由此实现方便地监控符合规定地 装配固定部件1,1’,101。

附图标记清单

1,1’,101固定部件

2,102螺纹部件

3,103螺纹部件2,102的头部件

4,104装配轨道

5,105支撑部件

6,106板

7,107中心通孔

8嵌入部件

9,109锚固体

10保持部件

11,111螺纹

12保持部件10的孔

13,113螺簧

14,14’,114弹簧部件

15,115开口

16,116螺纹接收体

17,117附件

18,118耦联部件

19,119边缘段

20断口

21,121凸肩

22,122环带

23,123钵

24,124止挡轴肩

25销轴

26,126标记部件

27侧面通孔

28锥簧

29,129通孔

30,130方位部件

131套

132环轴肩

133止挡

a距离

BS装配轨道4,104开口的宽度

BV锚固体9,109的宽度

DG螺纹11,111的外径

DH套131的外径

DK头部件3,103的直径

DL孔12的内径

DR环轴肩132的外径

E加入方向

LB固定部件1,1’,101的纵轴线

LS轨道纵轴线

LV锚固体9,109的长度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