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

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点在于,通过预留保护层爆破增加侧向临空面,底部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并在孔底设置柔性垫层,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毫秒微差顺序起爆,该方法的步骤为:根据设计要求对核岛进行爆破开挖,并预留保护层;根据测量放线结果进行钻孔;采用小抵抗线、宽孔距设计炮孔间排距;在孔底装入柔性材料作为缓冲垫层;分三段装药,连续装药结构,底部为加强装药段;上部采用空气层装药结构,构成孔中正常装药段;孔口堵塞用常规材料填塞;起爆网络采用毫秒微差顺序起爆;爆破振动监测及振动数据分析。本发明简便易行,已在大型核电工程核岛负挖工作中得以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748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斯耐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120354.9

  • 发明设计人 邢健;周斌;李雷;

    申请日2016-03-03

  • 分类号F42D3/04(20060101);F42D1/08(20060101);F42D1/00(20060101);F42D5/045(20060101);

  • 代理机构31001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200131 上海市徐汇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富特西一路447号四层B4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55: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2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42D3/04 登记生效日:2018110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3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8-25

    授权

    授权

  • 2016-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42D3/04 申请日:201603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核岛负挖爆破振动对底板基岩影响的施工方法,为解决 减少爆破振动对核岛底板基岩的影响,从而满足核岛负挖设计的要求,属于土石 方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对于日益枯竭的旧能源如石油、煤,木材 等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和补充作用;核电对所需的材料如某些放射性元素利用率 高,发电量大而且持久,因而成本低,效益高;核电所产生的污染少,使用时间 长,对于缓解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 已经成熟,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实践验证,供应能力较强,已成为国家能源电力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核电发展,发挥核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更大作用,是我国 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核岛底板基岩的开挖质量直接关系到核岛运行的安 全情况,核岛底板岩石基础开挖,要求在爆破施工中使核岛底板基岩以下深层部 位不产生爆破裂缝及原有构造裂隙发展,尽量避免拉裂破坏引起的超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弱爆破施工中爆破冲击波对核岛基底的破 坏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减少爆破振动对核 岛底板基岩的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设计要求对核岛进行爆破开挖,一直挖至距最终核岛底板设计 标高X米的深度,从而形成厚度为X米的保护层;

第二步、设计对边线、炮孔位置及开挖深度,炮孔成排排列,采用小的最小 抵抗线及宽的炮孔间距来设计炮孔间排距,当炮孔逐排起爆时,使得当前一排炮 孔爆破变为单孔爆破,且为后排炮孔创造弧形的爆破临空面,使得后排炮孔爆破 时为多面临空爆破;

第三步、根据设计对边线、炮孔位置及开挖深度进行精确测量放线后,再根 据测量放线结果进行钻设成排垂直炮孔,每个炮孔的深度为L米;

第四步、在炮孔的孔底装入柔性材料作为缓冲垫层;

第五步、在各个装入缓冲垫层的炮孔中分三段装药,先在缓冲垫层上以线状 药密度Akg/m装入炸药,形成加强装药段,加强装药段的厚度为H1,再以线状 药密度Bkg/m装入炸药,B<A,形成孔中正常装药段,孔中正常装药段的厚度 为H2,加强装药段与正常装药段共同构成药卷,每个炮孔开口处有填塞段,填 塞段与药卷之间形成厚度为L-H1-H2的空气柱;

第六步、在每个炮孔中放入起爆雷管后,将炮孔口的填塞段用常规材料填塞;

第七步、起爆网络采用毫秒微差顺序起爆。

优选地,在所述第七步后还包括:

第八步、建立爆破振动监测系统。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步中,采用小的最小抵抗线及宽的炮孔间距来设计炮孔 间排距,炮孔密集系数m=2~2.5,炮孔间距a=1.4~1.8m,最小抵抗线W=排距 b=a/m。

优选地,所述最小抵抗线W=0.62~0.9m。

优选地,在所述第五步中,缓冲垫层的厚度为200~300mm。

优选地,在所述第五中,加强装药段的厚度H1=L/7,填塞段与药卷之间的 厚度为L/5;

优选地,在所述第六步中,起爆雷管放在距孔底2L/7处。

优选地,在所述第七步中,起爆网络的微差间隔时间不少于25ms。

本发明结合以往多个核岛负挖爆破实践及试验成果,通过增加侧向临空面, 底部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并在孔底设置柔性垫层,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毫 秒微差顺序起爆,来减弱爆破冲击波对核岛基底的破坏作用,以满足工程质量要 求和工期要求,有效的控制爆破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核岛保护层爆破开挖平面示意图;

图2为宽孔距、小最小抵抗线爆破圆弧临空面炮孔布置平面图;

图3为炮孔布置平面示意图;

图4为炮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炮孔剖面图;

图6为保护层起爆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的核岛保护层开挖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口长111.1m(底口长 93.4m),上口宽84.38m(底口宽59.06m),核岛中心半径为24.985m,核岛底板 标高-16.36,核岛保护层厚度为1.5m。爆破开挖的步骤为:

第一步:根据设计要求对核岛进行爆破开挖,并预留保护层,预留保护层以 不少于1.5~2m为宜(即挖至比最终核岛岛心标高1.5~2m的深度)。在本实施例 中,在核岛开挖至-14.86m的岩石基础,预留1.5m保护层。

第二步:设计对边线、炮孔位置及开挖深度,炮孔成排排列。采用小的最小 抵抗线、宽的炮孔间距设计炮孔间排距。炮孔密集系数m=a/b大于3时,式中, a为炮孔间距,b为孔排距,排孔爆破近似变为单孔爆破,结合图2,前排孔为 后排孔创造了近似弧形的临空面,以充分利用先爆孔已形成的良好临空面,使得 后排爆破时接近于多面临空爆破,便于充分利用先爆孔已形成的良好临空面,使 爆破能最主要沿临空面方向破碎岩体,抛掷岩块,以相应减少底部爆破荷载。考 虑到前排爆堆的影响,宜取m=2~2.5。炮孔间距a取1.4~1.8m;则最小抵抗线 W=排距b=a/m,取值0.62~0.9m为宜,孔径控制在76mm为宜。台阶高度为保 护层厚度H,因为是保护层爆破不考虑超深,炮孔深度L=H。

结合图3,对本实例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梅花形布孔,逐排分段起爆方式, 考虑到前排爆堆的影响,取m=2。炮孔间距a取1.4m;最小抵抗线W=孔排距 b=a/m=0.7m,孔径控制在76mm。台阶高度为保护层厚度H=1.5m,因为是保护 层爆破不考虑超深,炮孔深度L=H=1.5m。

第三步:根据设计对边线、炮孔及开挖深度进行精确测量放线,测量放线精 度符合有关技术条款和核电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规范的规定。随后,根据测量放线 结果进行钻设共线的成排垂直炮孔;

本实例孔网参数如下表所示:

第四步:在每个炮孔的孔底装入柔性材料作为缓冲垫层,缓冲垫层厚度以 200~300mm为宜。当采用炮孔底柔性材料装药结构时,炮孔内炸药爆炸后所产生 的冲击波和爆炸气体作用于孔壁产生径向、环状裂隙的同时,通过柔性垫层的可 压缩性及对冲击波的阻滞作用,大大减小了对炮孔底部的冲击压力,减小了对炮孔 底部岩石的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在炮孔底部装入一节直径70m高20cm的锯末纸卷(为防潮, 表面蘸腊)作为缓冲垫层1。缓冲垫层1可以有效减少爆破对底板岩石的破坏, 同时减少爆破振动。

第五步:炮孔装药结构采用如图4所示的下部连续装药,上部预留空气柱结 构。孔口填塞段6根据孔深W不同,长为(1.1~1.2)W,本实例取0.70m。在 缓冲垫层上方以线装药密度3.0±0.1kg/m将乳化炸药装入L/7孔深长度,构成加 强装药段3;在堵塞段下部预留L/5孔深长度采用空气层装药结构5,即填塞段 与药卷之间预留空气柱5;其余部分以线装药密度为2.1±0.1kg/m装入,构成孔 中正常装药段4。起爆雷管2放在距孔底2L/7处,采用反向起爆。选择适宜的 炸药品种和合理的装药结构,延长爆炸压力作用到孔壁及孔底时间,从而缓和爆 轰波峰值压力对介质的冲击作用,使爆破能量得到合理的分配与利用,减少爆破 振动的不利影响。

上部预留空气柱,可以降低爆轰波应力波峰值压力,减少过度粉碎岩石消耗 炸药能量,可延长爆生气体作用时间,也可使爆炸气体形成的压力波和来自炮孔 底部反射波相互作用,使裂隙得到进一步扩展,有利于防止装药部位的介质被炸 得粉碎,而形成飞石;其他部位又可能不被炸碎;也有利于减少爆破对孔底以下 岩体影响。

第六步:炸药装填好之后,孔口堵塞用沙土等常规材料填塞;在孔口填塞之 前,将塑料袋等软质材料用炮棍推到预留空气柱上部位置,避免堵塞材料落入装 药段,确保装药段及空气柱间隔有效性。

第七步:起爆网络采用多孔多段毫秒微差顺序起爆,微差间隔时间不少于 25ms为宜,采用孔内高段孔外低段延期的微差爆破技术。微差起爆顺序有利于 创造临空面,在临空面上剪力为零、垂直于表面的正应力也为零。岩体在这种应 力条件下的强度接近于单轴杭拉或抗压强度,比在无限介质条件下承受爆破作用 时的强度减小几倍乃至十几倍,使本来衰减了的应力波,在接近自由面时,又会使 临空面附近的岩体产生裂隙,减少向底部传递的爆破能量,加大一次爆破效果。

结合图6,在本实例中,爆破网路设计为非电爆破,如网路图所示,该网路 中孔1内使用MS-15段雷管,孔外排间使用MS-5段雷管,同一排使用MS-3段 雷管延期。该网路采用孔内孔外延时。

第八步:爆破振动监测测点布设:在距核岛爆破中心37m处分别布设3个 监测点,每个测点均布置垂直向、水平径向、水平切向3个方向速度传感器。本 工程爆破监测:主要采用智能自动记录测试系统进行监测,并根据现场情况辅以 海量数据数字记录系统进监测。待爆破结束后对爆破振动数据进行处理与使用, 将得到的振速与允许振动速度值相比较,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与 介质、地形有关的系数,从而得到质点振速的衰减规律,测出允许最大振动速度、 爆心距,计算下一次允许起爆药量。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可以清面后经测量统计,平均不平整度基本 在15cm内,局部最大不平整度接近25cm。炮根处残孔清晰可见,未见辐射状 爆破裂隙,个别岩脉经过处的裂隙稍有扩张,通过凿除完全可以满足核岛底板基 岩开挖的要求。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可减少爆岩块度,降低爆震,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同时缩短工程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