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液体滞留装置以及具备该液体滞留装置的油分离器

液体滞留装置以及具备该液体滞留装置的油分离器

摘要

油分离器,具备:排放槽,其贮留从CNG(压缩天然气体)分离出来的油并具有底壁;以及传感器,其以位于底壁的上方的方式设置在排放槽上,并对该排放槽内的液面位置进行检测。并且,油分离器具备凸缘部,该凸缘部在排放槽内设置在传感器与底壁之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589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57519.1

  • 发明设计人 高崎准;村田圣弥;

    申请日2014-10-14

  • 分类号F02M21/02(20060101);B01D46/24(20060101);F02M2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芮玉珠

  • 地址 日本国爱知县大府市共和町一丁目1番地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50: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01

    授权

    授权

  • 2016-07-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02M21/02 申请日:2014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贮留从气体燃料分离出来的油等液体的排放槽(draintank)的液体滞留装置以及具备该液体滞留装置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用于将气体燃料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设置有从气体燃料分离出油等液体的油分离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油分离器中的排放槽内部的上方区域设置有用于从气体燃料分离出液体的过滤器件(filterelement)。通过过滤器件而从气体燃料分离出来的液体贮留在排放槽内。

近年来,正在推进设置有传感器的油分离器的开发,该传感器对贮留在排放槽内的液体的量、即排放槽内的液面位置进行检测。在这样的油分离器中,如果排放槽内的液面上升而使传感器浸在液体中,该传感器则输出表示检测到液面的检测信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74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备上述燃料供给装置的车辆中,随着车辆行驶会产生振动以及加速度,这些振动以及加速度被传递至油分离器。此时,由于在排放槽内液面产生晃动,所以可能会有液体飞溅或该液面产生波浪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传感器没有浸在液体中,但因为液体的飞沫附着在传感器上,所以可能会有传感器误输出检测信号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在排放槽内的液面位于传感器的下方时,能够抑制液体的飞沫附着在该传感器上的液体滞留装置以及油分离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滞留装置具备:排放槽,其贮留从气体燃料分离出来的液体并具有底壁;传感器,其以位于底壁的上方的方式设置在排放槽内,对所述排放槽内的液面位置进行检测。并且,该装置具备阻挡板,该阻挡板在排放槽内被设置在传感器与底壁之间。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油分离器具备:上述液体滞留装置;以及在气体燃料流入排放槽内时所通过的流入部。并且,油分离器具备:分离部,其配置在排放槽内,该分离部从通过流入部而流入至该排放槽内的气体燃料分离出液体;以及在通过了分离部的气体燃料流出至排放槽外时所通过的流出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第1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的燃料供给装置以及内燃机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具备第1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的压力调整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油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油分离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的7-7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油分离器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图1-图4说明液体滞留装置以及油分离器60的第1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将作为气体燃料的一个例子的CNG(压缩天然气)供给至内燃机11的燃料供给装置20以及通过供给CNG而运转的内燃机11。如图1所示,在内燃机11的进气通道12设置有与驾驶者的油门操作相应地调整开度的节流阀13以及喷射从燃料供给装置20供给来的CNG的燃料喷射阀14。由通过了节流阀13的进气和从燃料喷射阀14喷射来的CNG构成的混合气在汽缸15内的燃烧室16中燃烧。由此,内燃机11的活塞17进行往返运动,而使得作为内燃机11的输出轴的曲柄轴向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

在燃料供给装置20设置有与贮留CNG的CNG罐21连接的高压燃料配管22。在高压燃料配管22内流动的CNG被设置在高压燃料配管22的途中的压力调整器23减压成规定的燃料压力,减压后的CNG被供给至输送管24。在输送管24内的CNG由燃料喷射阀14喷射到进气通道12内。

接着,参照图2说明压力调整器23。图2所示的箭头表示铅垂方向,该压力调整器23以沿铅垂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压力调整器23具备电磁式截止阀30、减压阀50以及油分离器60。截止阀30在向内燃机11供给CNG时成为打开状态,而在不向内燃机11供给CNG时则成为关闭状态。在截止阀30打开的状态下,CNG从CNG罐21流入压力调整器23的主体40内,通过截止阀30。通过了截止阀30的CNG被减压阀50减压成规定压力,流入油分离器60内。在油分离器60内,从CNG除去该CNG所包含的异物、例如油等液体,CNG被引导至输送管24。

油分离器60设置在主体40的下部。该油分离器60具备呈有底大致筒状的排放槽61,该排放槽61以其上部开口被主体40的底面闭塞的方式安装在主体40。在这样的排放槽61内设置有呈圆筒形状的过滤器62,该过滤器62的下部开口62a被闭塞部件63闭塞。也就是说,过滤器62以及闭塞部件63构成配置在排放槽61内的上方区域的“分离部”,该分离部从流入到排放槽61内的CNG分离出油等异物。过滤器62的上部开口被主体40的底面闭塞。

在CNG流入排放槽61内时所通过的流入部64,被设置在过滤器62内侧。在CNG流出至排放槽61外时所通过的流出部65,被设置在过滤器62外侧。因此,通过流入部64而流入到排放槽61内的CNG从内侧向外侧通过过滤器62,之后通过流出部65而流出至排放槽61外、即压力调整器23外。在CNG通过过滤器62时,被该过滤器62捕捉的油等异物则贮留在排放槽61内。

在排放槽61的侧壁611上安装有传感器70,该传感器70用于对排放槽61内的油的液面位置进行检测。传感器70配置在底壁612的上方,详细地讲,配置在相比于过滤器62的下部开口62a位于下方、且相比于闭塞部件63的下端位于上方的位置上。在排放槽61内,当液面上升而使传感器70浸在油中时,传感器70输出表示检测到液面的检测信号。

在排放槽61的侧壁611下端贯穿形成有连通孔67,该连通孔67被手动式阀68闭塞。

接着,参照图2以及图3说明闭塞部件63。

如图2所示,闭塞部件63具有将过滤器62的下部开口62a闭塞的盖部81以及从盖部81的周缘向下方突出的裙(skirt)82。盖部81配置成相比于传感器70位于上方,裙82的下端配置成相比于传感器70位于下方。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裙82的下端设置有向排放槽61的侧壁611延伸的作为阻挡板的凸缘部83。也就是说,凸缘部83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传感器70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之间。在第1实施方式中,“液体滞留装置”由排放槽61、传感器70以及闭塞部件63构成。凸缘部83也可以与裙82以及盖部81一体地构成。或是,闭塞部件63也可以通过与裙82以及盖部81分开形成的凸缘部83安装在裙82而构成。

在排放槽61内,凸缘部83被形成在该排放槽61的大致整个横截面上,并以随着接近侧壁611而朝上方的方式构成。在凸缘部83的顶端(外周缘)83a与排放槽61的侧壁611之间存在容许油等液体通过的程度的缝隙SP1。凸缘部83的顶端83a位于比传感器70的顶端更靠向排放槽61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在作为凸缘部83与裙82的连接部位的凸缘部83的基端(内周缘)83b上,沿圆周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连通孔84。在该凸缘部83的基端83b上,也可以代替多个连通孔84设置一个连通孔84。

接着,参照图4说明油分离器60的作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排放槽61内的液面没有晃动的静止状态下,液面相比于凸缘部83位于下方。

如图4所示,CNG通过流入部64而流入排放槽61内,该CNG所包含的油被过滤器62捕捉。被过滤器62捕捉的油沿闭塞部件63的裙82流向下方,通过设置在凸缘部83的基端83b、即凸缘部83与裙82的连接部位的连通孔84下流而贮留在排放槽61内。

在油贮留于排放槽61内的状态下,如果振动传递至油分离器60,则会有油飞溅或是液面产生波浪的情况。但是,这样的油的飞沫会附着于凸缘部83的下表面或被凸缘部83挡回。也就是说,抑制贮留在排放槽61的油移动到凸缘部83的上方。因此,在油贮留于排放槽61内的状态下,即使振动传递至油分离器60,也可以抑制油附着于传感器70上。

在凸缘部83与排放槽61的侧壁611之间存在缝隙SP1。因此,会有贮留在排放槽61内的油通过缝隙SP1而移动至相比于凸缘部83位于上方的空间并附着在凸缘部83的上表面的情况。这样的油在凸缘部83的上表面向凸缘部83的最下部、即基端83b流动。移动到凸缘部83的基端83b的油通过连通孔84而返回到相比于凸缘部83位于下方的空间。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示出的效果。

(1)在排放槽61内的液量减少、且液面相比于凸缘部83位于下方时,能够通过凸缘部83来限制贮留在排放槽61内的油的飞沫附着到传感器70上。因此,在排放槽61内的液面相比于传感器70位于下方时,能够抑制传感器70错误地输出检测信号。

(2)在凸缘部83的基端83b设置有多个连通孔84。因此,能够使附着在凸缘部83的上表面而移动到凸缘部83的基端83b的油通过连通孔84而返回到相比于凸缘部83位于下方的空间。

(3)凸缘部83构成为随着接近排放槽61的侧壁611而朝向上方。因此,能够将附着在凸缘部83的上表面的油适当地引导至设置了多个连通孔84的凸缘部83的基端83b。因此,能够抑制油滞留在凸缘部83上。

上述第1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如下的其他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

·只要凸缘部83配置在传感器70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之间,该凸缘部83也可以形成为任何的形状。例如,如图5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中,凸缘部83A以随着接近排放槽61的侧壁611而朝向下方的方式构成。根据该构成,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同样的效果。

进一步,在第2实施方式中,被过滤器62捕捉而移动到裙82的下端的油沿凸缘部83A的上表面流动到该凸缘部83A的顶端83Aa。移动到凸缘部83A的顶端83Aa的油通过凸缘部83A的顶端83Aa与排放槽61的侧壁611之间的缝隙SP1而被引导至相比于凸缘部83A位于下方的空间。也就是说,根据该构成,即使不在凸缘部83A设置连通孔,都能够抑制油滞留在凸缘部83A上。有时会有贮留在排放槽61内的油的飞沫经由缝隙SP1而到达相比于凸缘部83A位于上方的空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若基于飞沫的油附着于凸缘部83A的上表面的话,该油朝向相比于凸缘部83A的基端位于下方的顶端83Aa流动,从而经由上述缝隙SP1而返回到相比于凸缘部83A位于下方的空间。

上述凸缘部83A也可以形成为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平行。

·凸缘部83、83A只要配置在传感器70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之间,也可以连接在裙82的比下端更靠上方的部位。

·多个连通孔84也可以设置在凸缘部83上的顶端83a与基端83b之间的任意位置上。

·只要在凸缘部83设置有多个连通孔84,凸缘部83也可以以其顶端83a的至少一部分与排放槽61的侧壁611抵接的方式构成。根据该构成,能够将附着于凸缘部83的上表面的油等液体经由连通孔84引导至相比于凸缘部83位于下方的空间,并能够抑制油贮留在凸缘部83上。

·凸缘部83、83A也可以由网以及过滤件等整体设置有多个孔的板材、即多孔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凸缘部83、83A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平行地配置,也能够抑制油滞留在凸缘部83、83A上。

·阻挡板只要配置在传感器70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之间,也可以从排放槽61的侧壁611向闭塞部件63的裙82延伸。

例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阻挡板的延伸部件85以随着接近闭塞部件63而朝向上方的方式构成。在延伸部件85的顶端85a与裙82之间也可以存在缝隙SP2。进一步,也可以在延伸部件85上的作为与侧壁611连接的连接部位的基端85b上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连通孔86。

根据该构成,附着于延伸部件85的上表面上的油向其基端85b流动,通过连通孔86而返回到相比于延伸部件85位于下方的空间。由此,能够抑制油贮留在延伸部件85上。在这种情况下,“液体滞留装置”由排放槽61、传感器70以及延伸部件85构成。

连通孔86也可以设置在延伸部件85的顶端85a与基端85b之间的任意位置上。

只要在延伸部件85设置有多个连通孔86,延伸部件85也可以以其顶端85a的至少一部分与闭塞部件63抵接的方式构成。根据该构成,能够将附着于延伸部件85的上表面上的油等液体通过连通孔86引导至相比于延伸部件85位于下方的空间,并能够抑制油滞留在延伸部件85上。

·如图8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中,作为阻挡板的延伸部件85A以随着接近闭塞部件63而朝向下方的方式构成。在延伸部件85A的顶端85Aa与裙82之间存在缝隙SP2。根据该构成,即使不在延伸部件85A设置连通孔,也能够抑制油滞留在延伸部件85A上。

·延伸部件85、85A也可以由网以及过滤件等整体设置有多个孔的板材、即多孔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延伸部件85、85A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平行地配置,也能够抑制油滞留在延伸部件85、85A上。

·如图9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中,不仅是在闭塞部件63的裙82设置凸缘部83B,而且还在排放槽61的侧壁611设置延伸部件85B。凸缘部83B也可以设置在相比于延伸部件85B位于下方的位置上,或也可以设置在相比于延伸部件85B位于上方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阻挡板”由凸缘部83B和延伸部件85B构成。

·油分离器60也可以采用流入部64设置在过滤器62外侧,而流出部65设置在过滤器62内侧的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从流入部64流入到排放槽61内的CNG从外侧向内侧通过过滤器62,而从流出部65流出至排放槽61外。

·只要阻挡板配置在传感器70与排放槽61的底壁612之间,过滤器62等分离部也可以设置在排放槽61外。在这种情况下,被分离部从CNG分离出来的油等异物流入排放槽61内。

·流入油分离器60的气体燃料只要是能够在内燃机11的燃烧室16中燃烧的燃料,也可以采用CNG以外的其他气体燃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