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代谢标志物

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代谢标志物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代谢标志物,包括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十八碳四烯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十六酰胺和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物能精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还可以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精确度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288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996593.6

  • 申请日2015-12-25

  • 分类号G01N30/02;

  • 代理机构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立荣

  • 地址 210009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童家巷24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2: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03

    授权

    授权

  • 2016-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0/02 申请日:2015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领域,涉及疾病诊断标志物,具体涉及一组代谢标志物,用于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或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背景技术

冠心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涉及供应心肌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即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甚至破裂、完全堵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 致心脏缺血性疾病,从而引起临床上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冠心病 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具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 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动脉疾病, 病变主要累及中等大小的肌层动脉,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局限性斑块, 可使动脉壁变硬,严重时斑块破裂导致血栓、栓塞、出血,受累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临床 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老年患者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血管并发症是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可发生在10岁之前,病变引起动脉 狭窄需经历20至30年时间,早期无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和重视,因此对冠状动脉粥样硬 化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可以有效地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冠状动脉造影可以对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冠状 动脉造影金标准与临床常规诊断冠心病差异性比较研究,舒荣文等,海军医学杂志2015年 04期]。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脉造影只能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而且它还是一种介入测 量手段,需要介入手术,且诊断昂贵。另一方面,医生还需要依据对患者的心电图、心动图、 平板运动试验、CT等检查结果作出最终诊断,由于医生主观性判断、病人叙述不清等情况的 出现,对冠心病的诊断仍存在较大的误诊和漏诊,这对病人的预后影响非常大。为了改善患 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受到的生命威胁,我们亟需发展一种具有诊断率高、经济、无侵入 性、操作简便等特性的诊断方法。

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随内因和外因变化的科学,是系统生 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对体液如血液和尿液进行快速及无侵入性的分析,通过代 谢谱的差异获得可以指示各种生化反应的代谢标志物。目前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核磁共振 (NMR)、质谱(LC-MS/GC-MS)等。LC-MS具有对样本制备要求低、灵敏度高、动态范围 宽等特点,可用于检测样本中浓度相差大的代谢物,因而成为代谢组学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 多的技术平台。

血浆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疾病诊断方法,因其简便、快速、经济且相对无创的优点 而被广泛采用。目前尚未有人使用血浆代谢物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进行诊断。 应用血浆代谢组学寻找代谢标志物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对于临床早期快速确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组代谢标志物,用于诊断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或用于诊断区分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该组代谢标志物同时 存在于血浆中,可同时分析测定;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敏地分析检测所述代谢标志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代谢标志物在筛选治疗或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 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所述代谢标志物的检测试剂盒,用于诊断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或用于诊断区分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提高诊断便利性,促进 诊断方法标准化;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检测试剂盒在筛选治疗或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 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组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或用于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代 谢标志物,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所述的代谢标志物: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十八 碳四烯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 酰胆碱、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油酰 -sn-甘油-3-磷脂酰胆碱、十六酰胺和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进一步地,包括任意两个所述的代谢标志物。

进一步地,包括任意三个所述的代谢标志物。

进一步地,包括任意四个所述的代谢标志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代谢标志物来源于血浆。

一种定性或定量分析所述的代谢标志物的方法,通过液质联用和/或气质联用对所述的代 谢标志物定性或定量。液质和气质检测限低、灵敏度高,能灵敏地分析检测生物样本中的代 谢标志物并对其定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治疗或缓解后,会在代谢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上有所体现。因 此,所述的代谢标志物可以用于筛选治疗或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药物。

一种检测试剂盒,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或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和冠心病,包括所述的代谢标志物的标准品,所述标准品为各代谢标志物的化学单体或 混合物。使用标准品可以准确鉴定生物样本中的标志物。试剂盒有助于实现检测标准化,提 高检测便利性和重现性。

进一步地,该试剂盒包括溶解所述标准品的溶剂和/或提取富集所述代谢标志物的溶剂。

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可以用于筛选治疗或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物能精确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还可以用于诊断 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ROC曲线评价方法中,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C在大于 0.5的情况下,越接近于1,说明诊断效果越好。AUC在0.5~0.7时有较低准确性,AUC在 0.7~0.9时有一定准确性,AUC在0.9以上时有较高准确性。经验证,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 物单个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时(分别与健康人相区分),或用于诊断区分人冠 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时,AUC均在0.7以上;多个联合应用时,AUC比单个更接近于1, 诊断效果更好;九个联合应用时,AUC最接近于1,诊断区分效果最好。

(2)本发明提供的分析检测所述代谢标志物的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3)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物可以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病情是否得到 缓解,可以用于筛选治疗或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药物。

(4)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可以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还可以用于诊断区 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提高诊断便利性,促进诊断方法标准化。

(5)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所述代谢标志物的试剂盒可以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 病的病情是否得到缓解,可以用于筛选治疗或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质性内容。使用的仪器或试剂未做详细说明的均为 常规仪器和试剂;未具体描述的试验操作方法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规操作方法。

实施例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或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 者和冠心病患者之间血浆差异性代谢物的筛选表征

一、对象和方法

1、标本来源

在取得患者同意后,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2010年9月~2015年6月480例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患者、867例冠心病患者和350例健康人的外周静脉血血浆,所有患者或健康人均经冠 脉造影证实。健康人的年龄、性别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心病患者相匹配。所有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均有正常的心肺肝肾及造血功能。

采血时间均为清晨空腹状态。

2、主要试剂

乙腈及甲酸(UPLC纯)购于美国ROE公司;色谱级别甲醇和氯仿购于江苏汉邦科技有 限公司;氯化甲氧胺及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含1%三甲基氯硅烷)购于美国 Sigma-Aldrich公司;去离子水由美国密理博(Millipore)公司的MIlli-Q超纯水系统制备;标准 品包括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十八碳四烯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sn- 甘油-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 胺、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十六酰胺和1-棕榈油酰 -sn-甘油-3-磷脂酰胆碱,购于美国Sigma-Aldrich。

3、血浆差异性代谢物的表征

3.1UPLC-Q/TOF-MS筛选表征

3.1.1样品制备

利用响应面法进行提取溶剂优化:以质谱ESI+和ESI-检测模式下的峰个数和总峰面积为 因素考察不同溶剂(乙腈、甲醇、乙醇、氯仿、水)对血浆中代谢物的提取富集效率。将实 验测得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利用PLS模型中重要性因子(variableimportancetoprojection, VIP值)反映变量对模型响应的重要性。乙腈、甲醇、乙醇、氯仿、水的VIP值依次为1.503, 0.802,0.651,0.688和0.987,乙腈的提取效率最高,故选择乙腈作为血浆样本的提取溶剂。

样品处理:取100μL血浆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400μL乙腈,涡旋30秒后混匀, 13000rpm×10min离心(4℃),取200μL上清于1.5mL离心管中,在室温下用氮吹仪吹干, 所得残渣用300μL的20%乙腈水溶液溶解,即得。

3.1.2检测表征

UPLC-Q/TOF-MS条件:

色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Agilent1290,USA)。色谱柱为WatersBEHC18 柱(100mm×2.1mm,1.7μm),柱温25℃,进样室温度为室温,进样量2μL。正、负离子模 式流动相组成均是A为体积浓度0.1%甲酸水溶液,B为体积浓度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 洗脱条件:0~1min为0~30%B相,2min内B相线性增加到60%,3~8min线性变化至90%B 相,然后在8~9min线性增加至100%B相并保持1min;流速0.3mL/min,柱后流出液不经分 流直接导入质谱系统检测。

质谱分析采用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Agilent6530Q-TOF/MS,USA)。以电喷雾离子源 (ESI)正、负离子模式检测;干燥气流速为7L/min,干燥气温度为300℃,干燥气和锥孔气 均为高纯氮气;离子源温度100℃,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毛细管电压均为3000V,碰撞电 压为100V;采用全扫描模式每秒进行三次数据采集,扫描质量范围:m/z100-1000道尔顿。

3.2GC-Q/MS筛选表征

3.2.1样品制备

取200μL血浆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50μL1mg/mL的2-异丙基苹果酸溶液内标,涡 旋20秒混匀,加入400μL甲醇、氯仿和水的混合溶液(比例为2.5∶1∶1),然后在70℃的 金属浴上振摇30min(1200rpm),16000g×5min离心(4℃),取500μL上清于1.5mL离心管 中,加入500μL蒸馏水,涡旋混匀,然后16000g×5min离心(4℃),取500μL上清于1.5mL 离心管中,在室温下用氮吹仪吹干,所得残渣用80μL的甲氧胺吡啶溶液溶解,在50℃条件 下肟化8h,加入60μL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在70℃条件下衍生化2h,即得。

3.2.2检测表征

GC-Q/MS条件:美国Agilent7890B-5977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柱HP-5MS毛细 管柱(30.0m×0.25mm,毛细管厚度0.25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1.0mL/min;进样量2μL; 程序升温:80℃恒温2min,80℃-300℃(5℃/min)恒温6min;不分流,进样温度300℃;接 口温度300℃;离子源温度200℃;电子能量50eV;溶剂延迟3min;采用全扫描模式,扫描 质量范围:m/z30-600道尔顿。

4、数据处理和分析

将UPLC-Q/TOF-MS和GC-Q/MS得到的数据导入SIMCA软件(version13.0.2,Umetrics) 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通过建立O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寻找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康人、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冠心病患者之 间代谢轮廓贡献较大(VIP>1.0且p<0.01)的差异代谢物。

通过HMDB(http://www.hmdb.ca/)和Metline(http://metlin.scripps.edu/)等数据库进 行物质结构的检索,利用数据库中提供的精确分子量和质谱所得的MS/MS图谱初步鉴定上 述差异代谢物的结构。最终通过购买标准品,用标准品的分子量、色谱保留时间和相应的多 级MS裂解谱比对,确证差异代谢物的结构。

二、结果

共筛选表征9个差异代谢物,分别为: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十八碳四烯酰 -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油酰-sn-甘油-3- 磷脂酰胆碱、十六酰胺和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与健康人相比,上述9个差异代谢物在冠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 平均下调。通过标准品定量检测,与健康人相比,上述差异代谢物在冠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 中的表达水平下调0.7~0.8倍;与健康人相比,上述差异代谢物在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 平下调0.4~0.6倍,下调程度比冠脉粥样硬化患者更高。

结果说明,上述9个差异代谢物可以用于诊断区分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康人及冠心病 患者和健康人,而且,还可以用于诊断区分冠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冠心病患者。

实施例2:构建ROC曲线比较9个血浆差异代谢物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 康人、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冠心病患者的能力

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法进行验证,通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健康人血浆中 差异代谢物的表达水平判断其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通过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 血浆中差异代谢物的表达水平判断其用于诊断冠心病的能力;通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差异代谢物的表达水平判断其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 能力。结果表明,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十八碳四烯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 磷脂酰乙醇胺、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十六酰胺和 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这9个差异代谢物单个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 者与健康人、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冠心病患者的能力较强,ROC 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7,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这9个差异代谢物联合用于诊断时, AUC进一步提高,9个联合起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AUC达0.969,在最佳cutoff值下, 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4.5%和99.1%;诊断冠心病的AUC达0.990,在最佳cutoff值下, 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3%和98.9%;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AUC达0.987, 在最佳cutoff值下,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2%和99.7%。

单个及任意2~8个用于联合用于诊断时的AUC见表1~9。

表1单个差异代谢物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AUC

单个差异代谢物 AUC 灵敏度 特异性 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56 85.4% 87.2% 1-十八碳四烯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37 83.0% 82.8% 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15 81.7% 82.0% 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59 75.5% 78.6% 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 0.732 72.3% 75.5% 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21 72.0% 74.4% 1-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20 71.9% 73.1% 十六酰胺 0.710 71.6% 72.0% 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08 70.5% 72.0%

表2两个差异代谢物联合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AUC

表3任意三至八个差异代谢物联合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AUC

联合个数 AUC 灵敏度 特异性 三个 ≥0.903 ≥89.8% ≥93.2% 四个 ≥0.918 ≥90.1% ≥94.5% 五个 ≥0.926 ≥90.5% ≥95.7% 六个 ≥0.935 ≥90.8% ≥96.3% 七个 ≥0.944 ≥91.3% ≥97.8% 八个 ≥0.958 ≥93.3% ≥98.6%

表4单个差异代谢物用于诊断冠心病的AUC

单个差异代谢物 AUC 灵敏度 特异性 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56 85.4% 87.2% 1-十八碳四烯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37 83.0% 82.8% 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15 81.7% 82.0% 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59 75.5% 78.6% 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 0.732 72.3% 75.5% 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21 72.0% 74.4% 1-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20 71.9% 73.1% 十六酰胺 0.710 71.6% 72.0% 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08 70.5% 71.6%

表5两个差异代谢物联合用于诊断冠心病的AUC

表6任意三至八个差异代谢物联合用于诊断冠心病的AUC

联合个数 AUC 灵敏度 特异性 三个 ≥0.901 ≥89.3% ≥92.2% 四个 ≥0.908 ≥90.4% ≥93.4% 五个 ≥0.916 ≥90.9% ≥95.1% 六个 ≥0.932 ≥91.4% ≥95.9% 七个 ≥0.945 ≥91.7% ≥96.8% 八个 ≥0.955 ≥93.5% ≥97.7%

表7单个差异代谢物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AUC

单个差异代谢物 AUC 灵敏度 特异性 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56 85.4% 87.2% 1-十八碳四烯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37 83.0% 82.8% 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815 81.7% 82.0% 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59 75.5% 78.6% 1-亚油酰-2-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 0.732 72.3% 75.5% 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21 72.0% 74.4% 1-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20 71.9% 73.1% 十六酰胺 0.710 71.6% 72.0% 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 0.708 70.5% 72.0%

表8两个差异代谢物联合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AUC

表9任意三~八个差异代谢物联合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AUC

联合个数 AUC 灵敏度 特异性 三个 ≥0.905 ≥89.9% ≥93.0% 四个 ≥0.916 ≥90.3% ≥94.2% 五个 ≥0.923 ≥90.7% ≥95.5% 六个 ≥0.933 ≥90.8% ≥96.2% 七个 ≥0.942 ≥91.5% ≥97.6% 八个 ≥0.955 ≥96.6% ≥98.9%

从表1、4、7可以看出,这9个差异代谢物单个用于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 健康人、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与冠心病患者的能力较强,AUC均 大于0.7,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从表2、5、8可以看出,这9个差异代 谢物两两联合用于诊断时,AUC比单个用于诊断时更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临床诊 断意义;从表3、6、9可以看出,用这9个差异代谢物中的3~8个联合用于诊断时,AUC进 一步提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因此,这9个差异代谢物可以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代谢标志物,还可 以作为诊断区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代谢标志物。

实施例3:在筛选治疗或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55例)或冠心病患者(226例)药物治疗前和药物治疗后的 血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药物治疗疗程的增加,患者病情逐步缓解,本发明提供的9 个代谢标志物在血浆中的水平逐渐趋于健康人的水平,且完全治愈后与健康人的血浆水平无 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与冠脉造影的检测结果一致。因此,可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 代谢标志物筛选治疗或缓解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药物。

实施例4: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物制备了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如下成分:

代谢标志物的标准品:包括1-棕榈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十八碳四烯酰-sn-甘油-3- 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硬脂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亚油酰-2- 羟基-sn-甘油-3-磷脂酰乙醇胺、1-亚麻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1-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 碱、十六酰胺和1-棕榈油酰-sn-甘油-3-磷脂酰胆碱,各标准品分别封装;

血浆代谢物提取溶剂:100%乙腈和20%乙腈水溶液(用于UPLC-Q/TOF-MS样品制备); 比例为2.5∶1∶1的甲醇、氯仿和水的混合溶液、甲氧胺吡啶和N-甲基-N-三甲基硅基三氟乙 酰胺(用于GC-Q/MS样品制备);UPLC-Q/TOF-MS筛选表征中,20%乙腈水溶液可以用作 溶解标准品的溶剂;GC-Q/MS筛选表征中,用血浆代谢物提取溶剂按样品制备的方法制备标 准品溶液;

内标:2-异丙基苹果酸。

当然,设计检测试剂盒时,并不需要完全包含上述9个标志物的标准品,可以仅使用其 中几个,还可以使用其中几个或全部与其他标志物进行组合。这些标准品可以单独封装,也 可以制成混合物封装。

该试剂盒是基于本发明提供的代谢标志物而设计的,可以用于筛选治疗或缓解人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药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且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