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单克隆抗体Q314及应用

一种单克隆抗体Q314及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克隆抗体Q314及应用。本发明保护的单克隆抗体Q314,为一种IgG抗体,由轻链和重链组成;所述重链中的重链可变区中的CDR1、CDR2和CDR3依次为序列表的序列3自N末端第45-52位氨基酸残基、第70-77位氨基酸残基和第116-135位氨基酸残基;所述轻链中的轻链可变区中的CDR1、CDR2和CDR3依次为序列表的序列5自N末端第45-52位氨基酸残基、第70-72位氨基酸残基和第109-121位氨基酸残基。本发明对于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的防控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7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070023.9

  • 申请日2016-02-01

  • 分类号C07K16/10;C12N15/13;A61K39/42;A61P31/14;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

  •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00084信箱82分箱清华大学专利办公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9: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4

    授权

    授权

  • 2016-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K16/10 申请日:2016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克隆抗体Q314及应用。

背景技术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最致命传染性病毒之一,平均病死率高达50% 左右。由于埃博拉出血热的高致死率,以及目前尚未有任何预防或治疗方法可在临床 上广泛使用。埃博拉病毒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BiosafetyLevel4)病毒,同时被 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2014春季年开始在西非各国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截止至 2015年2月27日,埃博拉病毒确诊和疑似病例已经达到23825人,死亡人数达到9660 人,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已经有输入性的传播,并有死亡病例。因此,防控埃博拉病 毒是全球所有国家的头等大事。然而令所有人焦虑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批 准的埃博拉病毒疫苗和药物上市。由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开发的应急性治疗药物ZMapp 是目前唯一在模式动物和小规模病人临床验证有效的药物。我国目前尚没有类似的应 急药物,一旦有中国公民感染埃博拉病毒,后果不堪设想。紧急研制埃博拉病毒抗体 对于我国乃至全球埃博拉病毒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谐有 着深远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克隆抗体Q314及应用。

本发明保护的单克隆抗体Q314,为一种IgG抗体,由轻链和重链组成;所述重链 中的重链可变区中的CDR1、CDR2和CDR3依次为序列表的序列3自N末端第45-52位 氨基酸残基、第70-77位氨基酸残基和第116-135位氨基酸残基;所述轻链中的轻链 可变区中的CDR1、CDR2和CDR3依次为序列表的序列5自N末端第45-52位氨基酸残 基、第70-72位氨基酸残基和第109-121位氨基酸残基。

所述重链可为如下(a)或(b):(a)序列表的序列3自N末端第20-474位氨 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b)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蛋白质。

所述轻链可为如下(c)或(d):(c)序列表的序列5自N末端第20-234位氨 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d)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蛋白质。

本发明还保护编码所述IgG抗体的基因,其特征在于:

编码所述重链的基因为如下(1)或(2)或(3):

(1)序列表的序列4自5’末端第889-231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序列表的序列4自5’末端第946-231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3)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DNA分子;

编码所述轻链的基因为如下(4)或(5)或(6):

(4)序列表的序列6自5’末端第889-159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5)序列表的序列6自5’末端第946-159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6)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DNA分子。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IgG抗体在制备用于抑制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的药物中的应 用。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用于抑制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的药物,其活性成分为所述 IgG抗体。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IgG抗体在制备用于中和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的药物中的应 用。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用于中和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的药物,其活性成分为所述 IgG抗体。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IgG抗体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引 起的埃博拉出血热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引起的埃博拉出血 热的药物,其活性成分为所述IgG抗体。

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又称扎伊尔埃博拉病毒,英文缩写为EBOV。

本发明利用EBOV的GP△m蛋白作为钓饵,从免疫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筛选抗 体生成的记忆B细胞,得到可同GP△m蛋白特异结合的单克隆抗体。通过EBOV假型病 毒侵染模型,筛选得到了具有中和活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的的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对于扎伊尔埃博拉病毒的防控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将产生深远的社会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抗体对EBOV的中和活性的结果。

图2为抗体对VSV的中和活性的结果。

图3为抗体对HIV的中和活性的结果。

图4为抗体对SUDV的中和活性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 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 验,结果取平均值。

质粒pcDNA3.1(+):Invitrogen公司,产品目录号V790-20。293T细胞:盖德, CRL-11268。恒河猴:蓝岛生物。PMD18T载体:Takara,产品目录号D101A。VeroE6细 胞:vircell公司,产品目录号VCV6。

质粒pNL4-3R-E-luciferase(骨架质粒):参考文献:HeJ,ChoeS,WalkerR,Di MarzioP,MorganDO,LandauNR.JVirol69:6705–6711,1995.。

实施例1、抗体的发现

一、GP△m蛋白的制备

1、构建重组质粒

(1)合成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双链DNA分子编码序列表的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其中开 放阅读框为序列2自5’末端第18-1451位核苷酸。序列表的序列1中,自N末端第1 至19位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第472至477位氨基酸残基组成His6标签。序列表 的序列1所示的蛋白质的预期分子量为200kDa。

(2)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双酶切步骤1得到的双链DNA分子,回收酶 切产物。

(3)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NotI双酶切质粒pcDNA3.1(+),回收约5400bp 的载体骨架。

(4)将步骤2回收的酶切产物和步骤3回收的载体骨架连接,得到重组质粒 pcDNA3.1-GP△m。根据测序结果,对重组质粒pcDNA3.1-GP△m进行结构描述如下:在 质粒pcDNA3.1(+)的BamHI和NotI酶切位点之间插入了序列表的序列2自5’末端 第11至1453位核苷酸所示的双链DNA分子。

2、构建重组细胞

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细胞。

3、制备GP△m蛋白

(1)取步骤2得到的重组细胞,在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72h,然后 4000rpm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

(2)亲和层析

亲和层析的层析柱规格:长度3cm,内径1cm;

亲和层析的柱填料:镍柱beads(购自Qiagen公司,产品目录号为30230);

操作步骤:①将300mL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上样于亲和层析柱,4℃孵育3小 时;②用100mL含20mM咪唑的上样缓冲液洗涤柱子;③用30mL含500mM咪唑的洗脱 缓冲液洗脱目的蛋白,收集过柱后溶液。上样缓冲液即HEPEsbuffer。

(3)取步骤(2)得到的过柱后溶液,用30kD浓缩管(购自Merck公司,产品目 录号为UFC800396)进行浓缩,得到体积为1ml的浓缩液。

(4)凝胶过滤层析

凝胶过滤层析的层析柱规格:长度24cm,内径2cm;

凝胶过滤层析的柱填料:superdex200increase10/300GL(购自GEHealthcare 公司,产品目录号为28-9909-44);

操作步骤:上样0.5ml步骤(3)得到的浓缩液,用流速为0.5ml/min的PBS缓冲 液(pH7.2、10mM)洗脱,收集保留体积为11ml的峰对应的过柱后溶液,即为GP△m 蛋白溶液。

二、从与GP△m蛋白特异结合的menoryB细胞中分离抗体可变区基因

1、将GP△m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恒河猴,然后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

2、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能够特异性识别GP△m蛋白的B细胞 (CD3-CD16-CD235a-CD19+CD27+CD38-IgG+GP△mBCR+)。

3、取步骤2得到的B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

4、以步骤3得到的c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将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获得重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和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

三、获得抗体基因

将重链可变区上游与CMV片段、重链可变区下游与人IgG1的恒定区以及ployA 片段,进行overlappingPCR,得到可以表达完整重链的DNA片段。

将抗体轻链可变区上游与CMV片段、抗体轻链可变区下游与轻链κ/λ的恒定区以 及ployA片段,进行overlappingPCR,得到可以表达完整轻链的DNA片段。

Q314全长重链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其编码基因如序列表的序列 4所示。序列表的序列3中,第1至19位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引导蛋白分泌到细 胞外),第20至144位氨基酸残基组成重链可变区,第145至474位氨基酸残基组成 重链恒定区。序列表的序列4中,第1至888位核苷酸组成CMV启动子,第889至2313 位核苷酸编码序列表的序列3所示的全长重链,第2314至2511位核苷酸为ployA片 段。

Q314全长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其编码基因如序列表的序列 6所示。序列表的序列5中,第1至19位氨基酸残基组成信号肽(引导蛋白分泌到细 胞外),第20至128位氨基酸残基组成轻链可变区,第129位至234位氨基酸残基组 成轻链恒定区。序列表的序列6中,第1至888位核苷酸组成CMV启动子,第889至 1593位核苷酸编码序列表的序列5所示的全长轻链,第1594至1741位核苷酸为ployA 片段。

实施例2、抗体的制备

一、重组质粒的构建

将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的双链DNA分子插入PMD18T载体,得到重链表达载体。

将序列表的序列6所示的双链DNA分子插入PMD18T载体,得到轻链表达载体。

二、重组细胞的构建

将重链表达载体和轻链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细胞。

三、抗体的制备

1、取步骤二得到的重组细胞,在含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72h,然后4℃、 4000rpm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

2、亲和层析

亲和层析的层析柱规格:长度3cm,内径1cm;

亲和层析的柱填料:proteinAbeads(Thermo,产品目录号10006D);

操作步骤:①将300mL步骤(1)得到的上清液上样于亲和层析柱,4℃孵育16 小时;②用60ml结合缓冲液洗涤柱子;③用30mL洗脱缓冲液洗脱目的蛋白,收集过 柱后溶液。

结合缓冲液:取甘氨酸112.6g、氯化钠175.2g,溶于水并用水定容至1L,用氢 氧化钠调pH至8.0。

洗脱缓冲液:取甘氨酸7.5g,溶于水并用水定容至500ml,用盐酸调pH至3.0。

3、取步骤2得到的过柱后溶液,用超滤浓缩管浓缩并将体系置换为PBS缓冲液 (pH7.2、10mM),得到1ml蛋白浓度为2mg/ml的抗体溶液。

实施例3、抗体的效果

一、EBOV假病毒的制备

1、将人工合成的序列表的序列8所示的双链DNA分子插入质粒pcDNA3.1(+)的 BamHI和NotI酶切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pcDNA3.1-GP△muc。序列表的序列8所示 的双链DNA分子编码序列表的序列7所示的蛋白质(EBOV的GP△muc蛋白)。

2、将重组质粒pcDNA3.1-GP△muc和质粒pNL4-3R-E-luciferase共转染293T细 胞,得到重组细胞。

质粒pNL4-3R-E-luciferase中含有HIV-1病毒基因组的全部基因(与野生HIV-1 病毒基因组的差异仅在于envelope基因发生了移码)。重组质粒pcDNA3.1-GP△muc 和质粒pNL4-3R-E-luciferase共转染宿主细胞,可以表达EBOV假病毒。EBOV假病毒 只有病毒颗粒表面的膜蛋白是GP△muc蛋白,其他均为HIV-1病毒的成分,只能在被 感染的细胞中复制基因组并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不能再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GP△muc蛋白与EBOV的GP蛋白相比,差异仅在于缺失了一段mucin-likedomain区 域,缺失此区域能明显提高假病毒进入易感细胞的能力。

3、将步骤2得到的重组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60h。

4、完成步骤3后,取培养上清,即为EBOV假病毒的病毒液(简称EBOV病毒液)。

5、利用p24定量检测的ELISA试剂盒检测EBOV病毒液中的病毒滴度。

二、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检测

1、取实施例2制备的抗体溶液,用PBS缓冲液(pH7.2、10mM)进行倍比稀释, 得到抗体稀释液。

2、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加入100微升抗体稀释液和50微升EBOV病毒液, 使得混合体系中的抗体浓度为50μg/ml、16.67μg/ml、5.56μg/ml、1.85μg/ml、 0.62μg/ml、0.21μg/ml、0.07μg/ml或0.02μg/ml(以蛋白浓度计),37℃静置孵 育1小时。用等体积PBS缓冲液(pH7.2、10mM)代替抗体稀释液,作为病毒对照。用 等体积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代替EBOV病毒液,作为细胞对照。

3、完成步骤2后,取所述细胞培养板,每孔接种100微升VeroE6细胞悬液(用 于制备细胞悬液的溶剂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细胞悬液中的VeroE6细胞 浓度为2×105个细胞/ml),37℃静置孵育64小时。

4、完成步骤3后,取所述细胞培养板,吸弃上清,每孔加入150微升裂解液(微 格拉斯生物技术,货号T003,按说明书操作),37℃静置孵育5分钟。

5、完成步骤4后,取所述细胞培养板,检测荧光素酶活性。

荧光强度结果见表1(每个处理设置三个复孔,表1的第二列、第三列和第四列 分别列出了三个复孔各自的值)。

表1荧光强度的结果

病毒对照 453716 416989 515392 细胞对照 955 1081 1105 抗体浓度为0.02μg/ml 364894 394164 435084 抗体浓度为0.07μg/ml 285880 452374 372691 抗体浓度为0.21μg/ml 276280 344517 349392 抗体浓度为0.62μg/ml 165486 226710 239484 抗体浓度为1.85μg/ml 88493 114894 106588 抗体浓度为5.56μg/ml 53684 46488 62804 抗体浓度为16.67μg/ml 37203 31339 37770 抗体浓度为50μg/ml 27627 18904 28058

中和活性(%)=[1-(试验组的荧光强度-细胞对照的荧光强度)/(病毒对照的荧 光强度-细胞对照的荧光强度)]×100%。

中和活性的结果见图1。

利用Prism5软件计算中和活性为50%时的抗体浓度,即抗体的IC50值,抗体的 IC50值为0.78μg/ml。

实施例4、抗体的特异性

一、VSV假病毒的制备(VSV即疱疹性口炎病毒)

1、将人工合成的序列表的序列9所示的双链DNA分子插入质粒pcDNA3.1(+)的 BamHI和NotI酶切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序列表的序列9所示的双链DNA分子编 码VSV的壳G糖蛋白。

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质粒和质粒pNL4-3R-E-luciferase共转染293T细胞,得 到重组细胞。

3、将步骤2得到的重组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60h。

4、完成步骤3后,取培养上清,即为VSV假病毒的病毒液(简称VSV病毒液)。

5、利用p24定量检测的ELISA试剂盒检测VSV病毒液中的病毒滴度。

二、HIV假病毒的制备

1、将人工合成的序列表的序列10所示的双链DNA分子插入质粒pcDNA3.1(+) 的BamHI和NotI酶切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序列表的序列10所示的双链DNA分 子编码HIV-1CNE30的GP蛋白。

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质粒和质粒pNL4-3R-E-luciferase共转染293T细胞,得 到重组细胞。

3、将步骤2得到的重组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60h。

4、完成步骤3后,取培养上清,即为HIV假病毒的病毒液(简称HIV病毒液)。

5、利用p24定量检测的ELISA试剂盒检测HIV病毒液中的病毒滴度。

三、SUDV假病毒的制备(SUDV即埃博拉病毒苏丹亚型)

1、将人工合成的序列表的序列11所示的双链DNA分子插入质粒pcDNA3.1(+) 的BamHI和NotI酶切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序列表的序列11所示的双链DNA分 子编码SUDV的GP△muc蛋白。

2、将步骤1得到的重组质粒和质粒pNL4-3R-E-luciferase共转染293T细胞,得 到重组细胞。

3、将步骤2得到的重组细胞,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60h。

4、完成步骤3后,取培养上清,即为SUDV假病毒的病毒液(简称SUDV病毒液)。

5、利用p24定量检测的ELISA试剂盒检测SUDV病毒液中的病毒滴度。

四、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检测

用VSV病毒液、HIV病毒液或SUDV病毒液代替EBOV病毒液,其它同实施例3的 步骤二。

抗体对VSV病毒的中和活性的结果见图2。

抗体对HIV病毒的中和活性的结果见图3。

抗体对SUDV病毒的中和活性的结果见图4。

结果表明,实施例二制备的抗体溶液对VSV病毒、HIV病毒和SUDV病毒的中和活 性均为20%以下,为阴性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