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

一种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制造工序多,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水室封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椭圆封头1和管段2;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对椭圆封头1的开口处的直边段1'进行第一次拉伸,得到渐扩段2';步骤二、对渐扩段2'进行向内第二次拉伸,对渐扩段2'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得到初成形管段2'';步骤三、对初成形管段2''进行向内第三次拉伸,再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并进行旋压修型,得到最终的管段2。本发明适用于汽轮机冷凝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18

    授权

    授权

  • 2016-06-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D35/00 申请日:2015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5-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 域。

背景技术

通常对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封头与管段采用焊接方式将两个零件连接到一起,并在 焊后对焊缝按JB/T4730.2进行射线探伤检查,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封头制造方式工序 较多,制造成本较高,且对焊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制造工序多,制造成本高,零件的制造周期长,高水平手工操作焊接 人员短缺,现有设备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 体成型的方法。

水室封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椭圆封头1和管段2,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 体成型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椭圆封头1的开口处的直边段1'进行第一次拉伸,得到渐扩段2',渐扩 段2'的母线与直边段1'的母线的夹角为30度~40度;

步骤二、对渐扩段2'进行向内第二次拉伸,对渐扩段2'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得到 初成形管段2'',初成形管段2''的母线与直边段1'的母线的夹角为5度~10度;

步骤三、对初成形管段2''进行向内第三次拉伸,再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并进行旋 压修型,得到最终的管段2,所述的管段2是孔径不变的直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白铜板板材在压力机与旋压机上进行三次拉伸直接将封头与管段拉伸一体成型,减少 不必要的加工、焊接、探伤工作量,更好的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结构图;

图2-图4是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对椭圆封头1的开口处的直边段1'进行第一次拉伸,得到渐扩段2'的结构 图;

图3是对渐扩段2'进行向内第二次拉伸,对渐扩段2'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得到初 成形管段2''的结构图;

图4是对初成形管段2''进行向内第三次拉伸,再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并进行旋压 修型,得到最终的管段2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水室封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椭圆封头1和管段2,汽轮机冷凝器水室上的水室 封头一体成型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椭圆封头1的开口处的直边段1'进行第一次拉伸,得到渐扩段2',渐扩 段2'的母线与直边段1'的母线的夹角为30度~40度;

步骤二、对渐扩段2'进行向内第二次拉伸,对渐扩段2'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得到 初成形管段2'',初成形管段2''的母线与直边段1'的母线的夹角为5度~10度;

步骤三、对初成形管段2''进行向内第三次拉伸,再向内进行翻边处理,并进行旋 压修型,得到最终的管段2,所述的管段2是孔径不变的直管。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白铜板板材在压力机与旋压机上进行三次拉伸直接将封头与管段拉伸一体成型,减少 不必要的加工、焊接、探伤工作量,更好的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冷 凝器水室上的水室封头1是由型号BFe30-1-1的白铜板制成,将白铜板加热至900℃,热 压成型制成椭圆封头,椭圆封头的内径φ为1500mm,椭圆封头的厚度T为14mm,在椭 圆封头开口处的直边的高度h为25mm。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椭圆封 头1连接在一起的管段2拉伸高度H为110mm~220mm。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室封头 一体成型的三次拉伸均采用1000吨位的压力机和1000吨位的旋压机进行拉伸。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