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梁桥包括两个设有边墩基础的边墩、两个设有中墩基础的中墩以及桥面系;所述方法包括施工所有的边墩基础和中墩基础。本发明将一般的混凝土V构拱和钢桁结构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边跨和部分中跨采用混凝土V构拱,中跨主梁采用钢箱梁,上层采用钢桁加劲,可以降低桥梁结构高度,桥型美观大方,功能完备,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0-10

    授权

    授权

  • 2016-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6/02 申请日:2015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拱桥,具体为一种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 梁组合结构桥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连续梁、连续刚构桥具有较强的跨越能力,为了使结构受理合 理,一般跨度越大,结构高度越高。但是,在桥梁结构高度受到限制的工 点时,一般的混凝土桥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包括设有第一边墩基 础2的第一边墩1、设有第二边墩基础10的第二边墩9、设有第一中墩基 础4的第一中墩3、设有第二中墩基础12的第二中墩11以及桥面系,所述 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分别位于桥体两端,所述第一中墩3和第二中墩 11均位于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之间,所述桥面系包括第一边跨混凝土 梁5、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以及位于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 梁6之间的中跨钢箱梁8,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设置在第一边墩1和第 一中墩3上,所述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设置在第二边墩9和第二中墩11上, 所述桥面系上设有钢桁加劲部7,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形状为拱形,所述钢 桁加劲部7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 上表面并且朝向第一中墩3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 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上表面并且 朝向第二中墩11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钢桁加劲部7中部的拱形顶部与中跨钢箱梁8的之间通 过竖直加劲肋13连接。

进一步、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拱形内壁与中跨钢箱梁8的上表面之间 设有间隔空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的一端设有第一边跨截止段51,所 述第一边跨截止段51以第一中墩3的中点作为起点向第二中墩11方向延 伸;所述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的一端设有第二边跨截止段61,所述第二边 跨截止段61以第二中墩11的中点作为起点向第一中墩3方向延伸。

进一步、所述中跨钢箱梁8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中墩3的中点和第二 中墩11的中点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为混凝土V 构拱。

进一步、所述钢桁加劲部7为钢桁梁。

进一步、所述中跨钢箱梁8为钢箱梁。

所述的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1,施工第一边墩基础2、第二边墩基础10、第一中墩基础4以及 第二中墩基础12;

步骤2,施工临时钢支墩,接着施工第一边墩1、第一中墩3、第二中墩 11以及第二边墩9;

步骤3,施工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采用架桥机 吊装中跨钢箱梁8,采用架桥机分片拼接组装钢桁加劲部7,逐跨吊装钢桁, 并进行组装;

步骤4,拆除临时钢支墩,进行桥面铺装成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一般的混凝土V构拱和钢桁结构巧妙的组合在一起,边跨和部分中跨 采用混凝土V构拱,中跨主梁采用钢箱梁,上层采用钢桁加劲,可以降低桥 梁结构高度,桥型美观大方,功能完备,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跨钢箱梁截面示意。

图3为本发明中边跨混凝土箱梁截面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一种钢桁拱加劲混凝土钢箱混合梁组合结构桥,包括设有第一边墩基 础2的第一边墩1、设有第二边墩基础10的第二边墩9、设有第一中墩基 础4的第一中墩3、设有第二中墩基础12的第二中墩11以及桥面系,所述 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分别位于桥体两端,所述第一中墩3和第二中墩 11均位于第一边墩1和第二边墩9之间,所述桥面系包括第一边跨混凝土 梁5、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以及位于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 梁6之间的中跨钢箱梁8,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设置在第一边墩1和第 一中墩3上,所述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设置在第二边墩9和第二中墩11上, 所述桥面系上设有钢桁加劲部7,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形状为拱形,所述钢 桁加劲部7的一端安装在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 上表面并且朝向第一中墩3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所述钢桁加劲部7的 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和中跨钢箱梁8的结合点的上表面并且 朝向第二中墩11的外侧桥面系方向延伸。所述中跨钢箱梁8的两端分别位 于第一中墩3的中点和第二中墩11的中点上。所述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 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为混凝土V构拱。所述钢桁加劲部7为钢桁梁。所述 中跨钢箱梁8为钢箱梁。

所述钢桁加劲部7中部的拱形顶部与中跨钢箱梁8的之间通过竖直加劲 肋13连接,形成一个共同受力整体,增加了整体刚度。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第一边墩基础2、第二 边墩基础10、第一中墩基础4以及第二中墩基础12;步骤2,施工临时钢 支墩,接着施工第一边墩1、第一中墩3、第二中墩11以及第二边墩9; 步骤3,施工第一边跨混凝土梁5和第二边跨混凝土梁6,采用架桥机吊装 中跨钢箱梁8,采用架桥机分片拼接组装钢桁加劲部7,逐跨吊装钢桁,并 进行组装;步骤4,拆除临时钢支墩,进行桥面铺装成桥。

本发明上部采用钢桁加劲部7,这样可以降低拱桥的结构高度,改善边 跨和主跨混凝土梁、中跨钢箱梁受力性能。边跨和主跨混凝土梁采用混凝 土,中跨部分采用钢箱梁,可在满足受力要求情况下,增强主跨跨越能力, 节省了工程造价,整体结构挺拔飘逸、简洁美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