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标签制作装置以及标签制作装置中的标签制作方法

标签制作装置以及标签制作装置中的标签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边缘部被实施了着色的标签片的标签制作装置以及标签制作装置中的标签制作方法。所述标签制作装置具备:激光切割部(13),其通过对介质(100)照射激光从而在介质(100)上形成为标签片(104)的轮廓的切割线(103);印刷部(14),其在切割线(103)被形成之后对标签片(104)的至少边缘部赋予油墨(A)。优选为,激光切割部(13)对不动状态的介质(100)照射激光,印刷部(14)对被维持在不动状态的介质(100)赋予油墨(A)。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4585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510618380.X

  • 发明设计人 永原敦示;

    申请日2015-09-24

  • 分类号B23K26/38;B41J2/01;

  • 代理机构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苏萌萌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0: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02

    授权

    授权

  • 2016-05-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K26/38 申请日:201509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4-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介质实施激光切割以及油墨的赋予而对完成印刷 的标签进行制作的标签制作装置以及标签制作装置中的标签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标签制作装置,具备:激光切割机构,其通过对 标签连续体照射激光从而在标签连续体上形成成为标签的轮廓的切入线;热 敏头,其对标签连续体实施印刷(参照专利文献1)。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以下的问题。

当标签制作装置通过对介质照射激光而形成切割线时,在切割线的两侧, 由于激光的强度分布,而在介质上形成截面形状呈向激光照射侧开放的大致 “V”字状的斜面(以下称为“边缘斜面”)。标签制作装置在对介质赋予了油 墨之后实施激光切割的情况下,油墨不会被赋予在边缘斜面上。因此,标签 制作装置无法制作边缘部被实施了着色的标签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63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作边缘部被实施了着色的标签片的 标签制作装置以及标签制作装置中的标签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标签制作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激光切割部,其通过对介质 照射激光从而在所述介质上形成成为标签片的轮廓的切割线;印刷部,其在 所述切割线被形成之后对所述标签片的至少边缘部赋予油墨。

本发明的标签制作装置中的标签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对介质照射 激光从而在介质上形成成为标签片的轮廓的切割线,在形成了切割线之后, 对标签片的至少边缘部赋予油墨。

根据此结构,标签制作装置在切割线被形成之后,对标签片的边缘部即 通过激光照射而形成的边缘斜面赋予油墨。由此,边缘斜面被油墨着色。因 此,标签制作装置能够制作边缘部被实施了着色的标签片。

在上述的标签制作装置中,优选为,激光切割部对不动状态的介质照射 激光,印刷部对被维持在不动状态的介质赋予油墨。

根据此结构,标签制作装置在对不动状态的介质实施了激光切割之后, 对维持不动状态的介质赋予油墨。因此,标签制作装置即使不对形成有标签 片的位置进行检测,也能够恰当地对标签片的边缘部赋予油墨。

在此情况下,优选为,还具备压印板,介质以不动状态被载置于所述压 印板上,激光切割部针对具备标签连续体和被粘贴于标签连续体上的衬纸的 介质以切断标签连续体并且不切断衬纸的方式而形成切割线。

根据此结构,抑制了激光穿过介质而照射到压印板上的情况。因此,标 签制作装置能够抑制在对介质照射激光时损伤压印板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还具备:数据取得部,其取得印刷数据;印刷数 据加工部,其以使标签片的边缘部的印刷浓度增加的方式而对印刷数据进行 加工,印刷部根据被加工后的印刷数据而向介质赋予油墨。

在通过激光照射而形成的边缘斜面与介质的印刷面相比,油墨的承载较 差的情况下,如果标签制作装置根据原本的印刷数据而赋予油墨,则边缘斜 面即标签片的边缘部的印刷浓度将低于设想的浓度。

与此相对,根据本结构,标签制作装置根据以使标签片的边缘部的印刷 浓度增加的方式而被加工后的印刷数据而向介质赋予油墨。因此,即使在边 缘斜面与介质的印刷面相比,油墨的承载较差的情况下,标签制作装置也能 够以适当的印刷浓度对标签片的边缘部进行着色。

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印刷部在由激光切割部形成了标签片之后且在对 介质赋予油墨之前,对标签片的至少边缘部赋予预涂液,所述预涂液用于形 成收容油墨的预涂层。

当标签制作装置对形成有预涂层的介质实施激光切割时,在通过激光照 射而形成的边缘斜面即标签片的边缘部处,预涂层将被去除。因此,标签制 作装置对标签片的边缘部以没有预涂层的状态而赋予油墨。由于在没有预涂 层的区域中,油墨的承载较差,因此标签片的边缘部不会被恰当地着色。

与此相对,根据本结构,标签制作装置在实施了激光切割之后,对标签 片的至少边缘部赋予预涂液。因此,标签制作装置对标签片的边缘部以形成 有预涂层的状态而赋予油墨。因此,标签制作装置能够恰当地对标签片的边 缘部进行着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激光切割部的结构图。

图3为纸边去除部的立体图。

图4为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5为在标签制作装置中对完成印刷的标签进行制作的工序图,(a)表 示激光切割工序前,(b)表示激光切割工序,(c)表示印刷工序。

图6为由标签制作装置形成了切割线的介质的剖视图,(a)为表示激光 切割工序前的图,(b)为表示激光切割工序的图,(c)为表示印刷工序中的 介质的图。

图7为在相关技术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中对完成印刷的标签进行制作 的工序图,(a)表示印刷工序前,(b)表示印刷工序,(c)表示激光切割工 序。

图8为由相关技术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形成了切割线的介质的剖视 图,(a)为表示印刷工序前的图,(b)为表示印刷工序的图,(c)为表示激 光切割工序中的介质的图。

图9为改变例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10为表示在改变例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中对印刷数据进行加工的 步骤的图。

图11为改变例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12为在改变例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中对完成印刷的标签进行制作 的工序图,(a)表示激光切割工序前,(b)表示激光切割工序,(c)表示预 涂液赋予工序,(d)表示印刷工序。

图13为由改变例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形成了切割线的介质的剖视图, (a)为表示激光切割工序前的图,(b)为表示激光切割工序的图,(c)为表 示预涂液赋予工序的图,(d)为表示印刷工序中的介质的图。

图14为在相关技术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中对完成印刷的标签进行制 作的工序图,(a)表示预涂液赋予工序前,(b)表示预涂液赋予工序,(c) 表示激光切割工序,(d)表示印刷工序。

图15为由相关技术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形成了切割线的介质的剖视 图,(a)为表示预涂液赋予工序前的图,(b)为表示预涂液赋予工序的图, (c)为表示激光切割工序的图,(d)为表示印刷工序中的介质的图。

图16为表示由标签制作装置形成了切割线的介质的剖视图,并且为表示 预涂液的赋予方法的改变例的图。

图17为形成有切割线的介质的拍摄图,(a)为从印刷面侧对切割线周围 进行拍摄而得到的拍摄图,(b)为切割线周围的介质的截面拍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标签制作装置进行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制作装置为,通过对以辊对辊的方式而被进行供给 以及排出的介质在激光切割后赋予油墨,从而对完成印刷的标签进行制作的 装置。

首先,对介质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介质100为长条带状的薄片状的介质。介质100具备标签 连续体101和衬纸102。衬纸102以能够剥离的方式而粘贴于标签连续体101 的粘贴面上。介质100作为将标签连续体101置于外侧并卷绕成卷筒状的标 签卷筒100R而被安置于标签制作装置1中。另外,作为标签连续体101的材 质并没有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纸类、树脂薄膜类等各种材质。

接下来,对标签制作装置1进行说明。

标签制作装置1具备放卷部2、收卷部3、介质加工部4。此外,在收卷 部3和介质加工部4之间设置有缓冲部5。在缓冲部5处临时蓄积有从介质 加工部4送出的介质100。

放卷部2具备放卷轴6和放卷侧中间辊7。放卷轴6对所安置的标签卷 筒100R以能够放卷旋转的方式而进行支承。从标签卷筒100R放卷出的介质 100经由放卷侧中间辊7而向介质加工部4被输送。

收卷部3具备收卷轴8和收卷侧中间辊9。收卷轴8将从介质加工部4 经由收卷侧中间辊9而送入的介质100收卷成卷筒状。收卷轴8通过未图示 的收卷轴驱动部而被旋转驱动。更具体而言,根据缓冲部5处的介质100的 松弛位置的检测结果而对收卷轴8进行驱动控制。

介质加工部4具备介质输送部11、压印板12、激光切割部13、印刷部 14和纸边去除部15。

介质输送部11具备上游侧辊组16和下游侧辊组17。上游侧辊组16以 及下游侧辊组17隔着压印板12而分别被设置于上游侧和下游侧。

上游侧辊组16向压印板12送入从放卷部2送来的介质100。上游侧辊 组16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上游侧第一辊21、上游侧第二辊22和上游侧辊对 23。上游侧第一辊21以及上游侧第二辊22对应于介质100的输送而进行从 动旋转。上游侧辊对23通过未图示的上游侧输送驱动部而被旋转驱动。通过 由上游侧第一辊21、上游侧第二辊22以及上游侧辊对23形成的大致“V” 字状的输送路径而对介质100的蜿蜒等进行矫正。

下游侧辊组17朝向收卷部3送出从压印板12送来的介质100。下游侧 辊组17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下游侧第一辊31、下游侧第二辊32、下游侧第 三辊33和下游侧辊对34。下游侧第一辊31、下游侧第二辊32以及下游侧第 三辊33对应于介质100的输送而进行从动旋转。下游侧辊对34通过未图示 的下游侧输送驱动部而被旋转驱动。通过由下游侧第一辊31、下游侧第二辊 32、下游侧第三辊33以及下游侧辊对34形成的大致“U”字状的输送路径而 对介质100的蜿蜒等进行矫正。

在以此种方式构成的介质输送部11中,当针对压印板12上的介质100 的单位区域量的激光切割以及油墨A(参照图5)的赋予结束时,上游侧辊对 23以及下游侧辊对34将大致同步地进行旋转。由此,被实施了激光切割以 及油墨A的赋予的介质100从压印板12向压印板12的下游侧送出单位区域 量。此外,与此同时,未被实施激光切割以及油墨A的赋予的介质100从压 印板12的上游侧向压印板12送入单位区域量。

压印板12的上表面成为对介质100实施激光切割以及油墨A的赋予的区 域。在压印板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与抽吸风扇35连接的多个抽吸孔(省略 图示)。抽吸风扇35在介质输送部11停止工作时被驱动。由此,介质100 被吸附于压印板12的上表面上,从而介质100成为不动状态。另一方面,抽 吸风扇35在介质输送部11工作时被停止驱动。由此,解除介质100相对于 压印板12的上表面的吸附,从而允许介质100的输送。

激光切割部13通过从印刷面100a侧对被吸附于压印板12的上表面上的 介质100照射激光,从而在介质100上形成成为标签片104的轮廓的切割线 103(参照图5)。激光切割部13以对介质100进行半切割的方式,即以切断 标签连续体101并且不切断衬纸102的方式而在介质100上形成切割线103。

如图2所示,激光切割部13通过振镜方式而对介质100扫面激光。激光 切割部13具备振荡器41、第一透镜42、第二透镜43、第一反光镜44、第二 反光镜45、第一透镜移动部46、第一电机47和第二电机48。

振荡器41振荡产生激光。作为振荡器41,能够使用碳酸气体激光、YAG 激光等。从振荡器41出射的激光通过第一透镜42而对光束直径进行扩径, 并向第二透镜43入射。第二透镜43以使激光于介质100上收敛为一点的方 式而射出激光。从第二透镜43射出的激光通过第一反光镜44以及第二反光 镜45而被反射,并被照射到介质100上。

第一透镜移动部46使第一透镜42沿着激光的光轴移动。由此,第一透 镜42和第二透镜4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激光的焦点距离进行 调节。另外,第一透镜移动部46具备例如步进电机以作为驱动源。

第一电机47使第一反光镜44旋转而改变其角度。此外,第二电机48 使第二反光镜45旋转而改变其角度。作为第一电机47以及第二电机48,例 如能够使用步进电机。激光切割部13通过对第一反光镜44以及第二反光镜 45的角度进行改变,从而使激光对介质100进行二维扫描。另外,也可以取 代振镜方式,而通过X-Y绘图仪方式来扫描激光。

如图1所示,印刷部14对被吸附于压印板12的上表面上的介质100赋 予油墨A。印刷部14具备滑架51、X轴工作台52、Y轴工作台(省略图示)。 在滑架51上搭载有多个记录头54。记录头54例如喷出CMYK的4种颜色的 油墨A。作为记录头54,能够优选使用喷墨头。X轴工作台52使滑架51在 介质100的输送方向即X轴方向上移动。Y轴工作台被搭载于X轴工作台52 上,并使滑架51于在水平面内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上移动。

以此方式构成的印刷部14通过如下方式而在介质100上印刷图像,即, 被搭载于滑架51上的记录头54通过X轴工作台52以及Y轴工作台而在X 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向被吸附于压印板12上的介质100的印 刷面100a喷出油墨A的方式。

纸边去除部15被设置于压印板12的下游侧。纸边去除部15具备纸边去 除辊25和纸边去除轴26。标签纸边105(参照图3)通过纸边去除辊25而 从衬纸102上被剥离。被剥离的标签纸边105被收卷在纸边去除轴26上。

参照图4,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控制系统进行说明。标签制作装置1除 了上述的介质输送部11、激光切割部13以及印刷部14以外,还具备控制器 60。

控制器60由未图示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 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 存取存储器)等构成。控制器60的CPU从ROM加载程序并使用RAM来执行, 从而对标签制作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

控制器60具备数据取得部61、主控制部62、输送控制部63、切割控制 部64和印刷控制部65。这些功能部中的至少一部分是通过由控制器60执行 预定的程序而被实现的。

数据取得部61取得切割数据以及印刷数据。切割数据为用于形成星标状 的切割线103的数据(参照图5(b))。此外,印刷数据为,用于以与切割线 103相同形状且相同尺寸的星标状而赋予油墨A即进行印刷的数据(参照图5 (d))。切割数据被加工至能够由激光切割部13使用的状态。同样,印刷数 据被实施半色调处理等,而被加工至能够由印刷部14使用的状态。

主控制部62以制作用户所指定的数量的完成印刷的标签106的方式而对 输送控制部63、切割控制部64以及印刷控制部65进行控制。

输送控制部63以在激光切割以及油墨A的赋予之后输送单位区域量的介 质100的方式而对介质输送部11进行控制。切割控制部64根据切割数据而 对激光切割部13进行控制。印刷控制部65根据印刷数据而对印刷部14进行 控制。

参照图5以及图6,对标签制作装置1在介质100上对完成印刷的标签 106进行制作的顺序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另外,虽然在此标签连续体101为 单层结构(参照图6),但是如后文所述,标签连续体101也可以为层压结构。

如图5(a)所示,在标签制作装置1开始进行完成印刷的标签106的制 作的时间点,向压印板12送入未被实施激光切割以及油墨A的赋予的介质 100。在标签制作装置1中,当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开始进行完成印刷的标签 106的制作时,如图5(b)所示,通过激光切割部13对被吸附于压印板12 上的介质100照射激光,从而在介质100上形成成为标签片104的轮廓的切 割线103。此时,在切割线103的两侧,由于激光的强度分布,而在标签连 续体101上形成截面形状呈向激光照射侧即印刷面100a侧开放的大致“V” 字状的边缘斜面101a(参照图6(b))。

接下来,如图5(c)所示,在标签制作装置1中,印刷部14对保持被 吸附在压印板12上的状态的介质100赋予油墨A。由此,完成印刷的标签106 被制作出。在此,如上述所述,由于印刷数据为用于以与切割线103相同的 星标状赋予油墨A的数据,因此,对于标签片104而言,包括其边缘部在内, 均被赋予油墨A。即,针对通过激光照射而形成的边缘斜面101a也赋予油墨 A(参照图6(c))。

此后,在标签制作装置1中,介质输送部11将介质100输送单位区域量。 由此,如图5(a)所示,向压印板12再次送入未被实施激光切割以及油墨A 的赋予的介质100。标签制作装置1反复实施以上的各动作,即,介质100 的输送(参照5(a))、对介质100的激光切割(参照图5(b))、对介质100 的油墨A的赋予(参照图5(c)),直至制作出用户所指定的数量的完成印刷 的标签106。

参照图7以及图8,对标签制作装置1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对介质100 赋予油墨A(参照图7(b))之后实施激光切割的(参照图7(c))情况进行 说明。在此情况下,油墨A不会被赋予在由激光照射所产生的边缘斜面101a 上(参照图8(c))。因此,标签制作装置1无法制作出边缘部被实施了着色 的标签片104。换言之,在用户从印刷面100a侧对完成印刷的标签106进行 观察的情况下,在标签片104的边缘部处,不会看到被赋予在印刷面100a 上的油墨A的颜色,而是看到由激光照射所形成的边缘斜面101a即标签连续 体101自身的颜色。例如,在标签连续体101自身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下, 在制作出的完成印刷的标签106上将产生有白边109(参照图7(c))。

使用图17所示的拍摄图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图17所示的拍摄图为通过从印刷面100a侧对预先由蓝色的油墨A对印 刷面100a进行了着色的介质100进行激光照射,从而形成了切割线103的介 质100的拍摄图,并为从印刷面100a侧对切割线103周围进行拍摄而得到的 拍摄图(参照图17(a)),以及切割线103周围的介质100的截面拍摄图(参 照图17(b))。作为标签连续体101,使用了树脂薄膜类的材料(商品名“YUPO 80(UV)”,Lintec株式会社)(“YUPO”为注册商标)。

另外,通过其他证明文件而提交了对图17所示的拍摄图进行了彩色显示 的图。请根据需要而参考物品提交文件。

从图17中可知,当从印刷面100a侧对介质100照射激光时,在切割线 103的两侧,朝向印刷面100a侧突出的隆起113将沿着切割线103而形成。 此外,在切割线103的两侧形成有截面形状呈向印刷面100a侧开放的大致“V” 字状的边缘斜面101a。该边缘斜面101a呈现标签连续体101自身的颜色(在 此为白色)。

与此相对,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制作装置1在对介质100进行 了激光切割之后对标签片104的边缘部即由激光照射所形成的边缘斜面101a 赋予油墨A。由此,边缘斜面101a被油墨A着色。因此,标签制作装置1能 够制作出边缘部被实施了着色的标签片104。

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制作装置1在对被吸附于压印板12上的状态即不动状 态的介质100实施了激光切割之后,对保持被吸附于压印板12上的状态即维 持不动状态的介质100赋予油墨A。因此,标签制作装置1即使不对形成了 标签片104的位置进行检测也能够恰当地对标签片104的边缘部赋予油墨A。

在本实施方式的标签制作装置1中,激光切割部13对介质100进行半切 割。由此,抑制了激光穿过介质100而照射到压印板12的上表面上的情况。 因此,标签制作装置1能够抑制在对介质100照射激光时损伤压印板12的上 表面的情况。

另外,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不脱离其 主旨的范围内采用各种结构。例如,本实施方式能够改变为以下的方式。

标签制作装置1也可以根据以使标签片104的边缘部的印刷浓度增加的 方式而被加工后的印刷数据,来对介质100赋予油墨A。

在本改变例中,如图9所示,控制器60除了上述的数据取得部61、主 控制部62、输送控制部63、切割控制部64以及印刷控制部65以外,还具备 印刷数据加工部66。数据取得部61取得作为印刷数据的位图数据。印刷数 据加工部66以使标签片104的边缘部的印刷浓度增加的方式而对印刷数据进 行加工。

参照图10,对印刷数据加工部66加工印刷数据的步骤进行说明。首先, 印刷数据加工部66将印刷数据与切割数据重叠,并提取与切割数据重复的重 复部分D(参照图10(a))。接下来,印刷数据加工部66根据预定的重复值 (例如,2像素)而加粗重复部分D(参照图10(b))。接下来,印刷数据加 工部66以使重复部分D的印刷浓度成为预定的浓度值(例如增加10%)的 方式而对印刷数据进行加工(参照图10(c))。此后,印刷数据加工部66对 印刷数据实施半色调处理等而生成完成二值化的印刷数据。

以此方式,本改变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根据以使标签片104的边缘部的 印刷浓度增加的方式而被加工后的印刷数据来对介质100赋予油墨A。因此, 即使在由激光照射所形成的边缘斜面101a与介质100的印刷面100a相比, 油墨A的承载较差的情况下,标签制作装置1也能够以适当的印刷浓度而对 边缘斜面101a即标签片104的边缘部进行着色。例如,在原始的印刷数据为 用于以均匀的印刷浓度来对标签片104赋予油墨A的数据,并且边缘斜面 101a与介质100的印刷面100a相比,油墨A的承载较差的情况下,当标签 制作装置1在不对印刷数据进行加工的条件下赋予油墨A时,标签片104的 边缘部的印刷浓度与边缘部以外的区域的印刷浓度相比会变低。与此相对, 本改变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以与边缘部以外的区域相同 程度的印刷浓度来对标签片104的边缘部进行着色。

另外,标签制作装置1没有必要使用固定值以作为重复值,也可以从将 标签连续体101的材质或激光的强度等对边缘斜面101a的宽度产生影响的条 件与重复值组合而成的数据库(例如,针对标签连续体101的材质而对重复 值进行设定的数据库,其中,在树脂薄膜类的情况下重复值被设定为3像素, 在纸类的情况下重复值被设定为1像素)中取得重复值。

同样,标签制作装置1没有必要使用固定值以作为浓度值,也可以从将 标签连续体101的材质或激光的强度等对边缘斜面101a中的油墨A的承载产 生具体影响的条件与浓度值组合而成的数据库(例如,针对标签连续体101 的材质而对浓度值进行设定的数据库,其中,在树脂薄膜类的情况下浓度值 增加10%,在纸类的情况下浓度值增加20%)中取得浓度值。

此外,标签制作装置1并不限定于CMYK的颜色的油墨A,例如在赋予不 含有颜色材料的透明油墨等其他的油墨A或后述的预涂液B的情况下,也可 以以使标签片104的边缘部的印刷浓度增加的方式,换言之,以使油墨A或 预涂液B的赋予量增加的方式而对印刷数据进行加工。

标签制作装置1也可以在通过激光切割部13而形成了标签片104之后且 在印刷部14赋予油墨A之前,对标签片104的至少边缘部赋予预涂液B(参 照图12)。预涂液B是指用于在介质100的印刷面100a上形成预涂层111(参 照图13)的液体。预涂层111为收容油墨A的层。预涂层111具有使油墨A 的显色提高,或使印刷面100a的耐擦性提高的多种功能。

在本改变例中,印刷部14除了具备喷出CMYK的油墨A的记录头54以外, 还具备喷出预涂液B的预涂头55(参照图12)。作为预涂头55,能够与记录 头54相同地,优选使用喷墨头。

如图11所示,控制器60除了具备上述的数据取得部61、主控制部62、 输送控制部63、切割控制部64以及印刷控制部65以外,还具备预涂数据生 成部67。预涂数据生成部67以至少向被赋予油墨A的位置赋予预涂液B的 方式,而基于印刷数据来生成预涂数据。例如,在印刷数据为用于以星标状 赋予油墨A的数据的情况下,预涂数据也成为用于以相同形状且相同尺寸的 星标状向介质100赋予预涂液B的数据。印刷控制部65根据所生成的预涂数 据而对印刷部14进行控制。

参照图12以及图13,对本改变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在介质100上对完 成印刷的标签106进行制作的步骤进行说明,并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之 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虽然在此标签连续体101为由薄膜107与纸108 层压构成的层压结构(参照图13),但是也可以为上述的单层结构的标签连 续体101。

在本改变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中,当开始进行完成印刷的标签106的制 作时,如图12(b)所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激光切割部13形成标签 片104。由此,在切割线103的两侧处,边缘斜面101a被形成在标签连续体 101上(参照图13(b))。接下来,在标签制作装置1中,如图12(c)所示, 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印刷部14对保持被吸附于压印板12上的状态的介 质100赋予预涂液B。在此,由于预涂数据为以对被赋予油墨A的位置赋予 预涂液B的方式而生成的数据,因此针对标签片104,包含其边缘部在内, 均被赋予预涂液B,从而形成预涂层111(参照图13(c))。此后,在标签制 作装置1中,如图12(d)所示,印刷部14对保持被吸附于压印板12上的 状态的介质100赋予油墨A。即,对形成有预涂层111的状态的边缘斜面101a 赋予油墨A(参照图13(d))。

参照图14以及图15,对标签制作装置1与本改变例不同,在对介质100 赋予预涂液B之后(参照图14(b))实施激光切割(参照图14(c))的情况 进行说明。在此情况下,在由激光照射所形成的边缘斜面101a即标签片104 的边缘部处,预涂层111被去除(参照图15(c))。因此,标签制作装置1 对标签片104的边缘部以没有预涂层111的状态赋予油墨A(参照图15(d))。 由于在没有预涂层111的区域中油墨A的承载较差,因此标签片104的边缘 部不会被恰当地着色。

与此相对,如上所述,本改变例的标签制作装置1在实施了激光切割之 后,至少对标签片104的边缘部赋予预涂液B。因此,标签制作装置1对标 签片104的边缘部以形成有预涂层111的状态赋予油墨A。因此,标签制作 装置1能够恰当地对标签片104的边缘部进行着色。

参照图16,对针对在印刷面100a上预先形成有预涂层111的介质100 (参照图16(a))制作完成印刷的标签106的情况进行说明。虽然在此情况 下,由于激光照射而使标签片104的边缘部的预涂层111被去除(参照图16 (b)),但可以仅对该标签片104的边缘部赋予预涂液B。例如,标签制作装 置1既可以以切割线103为中心而赋予预涂液B(参照图16(c)),也可以以 边缘斜面101a为中心而赋予预涂液B(参照图16(d))。

激光切割部13并不限于形成星标状的标签片104,而是能够形成任意的 形状的标签片104。同样,印刷部14并不限于以星标状赋予油墨A,而是能 够以任意的形状赋予油墨A。此外,激光切割部13所形成的标签片104的形 状与印刷部14所赋予的油墨A的形状(图像的形状)无需相同。即,印刷部 14无需对标签片104整体赋予油墨A,只需至少对标签片104的边缘部赋予 油墨A即可。此外,印刷部14也可以从切割线溢出的方式而赋予油墨A。

符号说明

1标签制作装置;13激光切割部;14印刷部;100介质;103切割线; 104标签片;105标签纸边;A油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